说课稿

时间:2021-04-16 09:23: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9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说课稿9篇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依据

  阶段目标: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

  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2、 确定教学目标

  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知识目标:①、文言知识,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②、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③、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能力目标:①、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③、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本课语言文字通俗,所以计划把朗读课文、分析人物、感悟语言特点作为重点。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播放歌曲《花木兰》,让学生结识巾帼英雄-----花木兰。这一环节主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对木兰的兴趣。

  第二环节:花木兰介绍

  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放给学生看,初步形成对花木兰的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首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新字词。)然后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并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

  第四环节: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因为诗歌文字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自行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五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初步形成花木兰的印象。

  选3位同学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复述时可以参照老师事先给出的图片。其余同学评点。采用说评结合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六环节:赏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这一环节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共同形成对木兰的深刻认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七环节:合作探究

  抓住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这两个重点段落,让学生了解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木兰诗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既刻画了木兰的英雄形象,更突出了木兰的女儿情怀,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巧妙的情节对于人物刻画成功的重要性。

  第八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个作业改写成白话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第二个作业背诵主要是为下一节课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作准备。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现诗歌的声韵美,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复述法,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繁简相宜的结构安排。

  2、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五、说板书

  既有女儿情怀 更具英雄形象

  (详) ↓ (略)

  杰出的巾帼英雄

  板书要简洁明了,这个板书设计主要为了加深学生对木兰的印象,把握木兰两方面的性格特点以及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在《登高》之前,本单元已经鉴赏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琵琶行》,学生懂得了一些鉴赏诗歌的门路,有助于学习杜甫七言律诗《登高》。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科的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

  2、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大纲教学目的中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新课标中要求的审美体验和价值观统一这一维度,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二、说教法

  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吟诵法。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3、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三、说学法

  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通过潜心把玩,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其根据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后以杜甫为专题,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个案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成功意识以及失败意识。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一、关于新课导入

  课前准备:

  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具体到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了如上的导语。

  二、关于新课传授过程

  (一)四读诗歌

  1、教师范背诗歌,学生注目。此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背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此为情读。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此为音读。

  3、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默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

  4、读诗歌,有利于实现大纲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讨景、境、情的关系

  此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新大纲中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到诗歌教学,就是本着学生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为此,本着先易后难、分层推进的教学原则,全课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其答案是一个“悲”字。

  第二个问题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虑到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由于思考时间、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估计大多数学生只会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及时的点拨,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体到《登高》这首诗,不论学生如何思考第二个问题,无外乎从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这三个层面进行回答。

  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三个问题:

  ①首联和颔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试问,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请描绘一下,此为点。

  答案多样:如飞鸟,在劲风中摇曳吃力盘旋,飞舞的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写照。这种意象在杜甫其它诗中也可印证,如《旅夜抒怀》同是临江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于这首诗,教师可适当点拨,江上景色,野阔天低,大江奔流,尤显旅人的单薄与脆弱,孤独无依。所谓的文章,官职皆随水而逝,成过眼烟云,自己有如茫茫天地间一个小小的飞鸟,只有无尽的悲凉充斥其间。又如落叶、长江。就“落叶”这个意象而言,一叶知秋,落叶的萧萧表现已到深秋,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秋天尤其让人感到伤感。如学生提到“长江”这个意象,不尤人想起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联系诗人生平是否有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遗憾呢?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扩大学生视野,做这样一个极为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文本多样化的解读。

  根据新大纲关于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到诗歌就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②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此为课程教学中的“染”。

  答案:登上高台,眼望远方高远天际,茫茫无边,耳听猎猎西风,老猿悲鸣,沙走江上,水落石出,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在急劲的西风中,孤鸟吃力地翻滚,大风四卷,孤鸟回旋,徒增无限感伤,近看枯叶萧萧而下,黄叶满地;远观滔滔的长江,滚滚东逝,不禁让人想起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千古浩叹。

  ③根据文学鉴赏应体会作品深层内蕴这一要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其目的是由景物逐渐深入到人事。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邃悠远,营造出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内心无尽的悲凉,悲叹大自然的秋。

  以上的三个问题设计从三个角度解决诗歌怎样鉴赏写景的问题,具体到《登高》这首诗,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理之秋这个层面,根据思维的连续性,本着探究的精神,在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适时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教师课结合多媒体,可适时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作如下的解读: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新课标中教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出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那么“悲秋”的根本是什么?请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

  此问题所涉及的层面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教师在因势利导引出这个话题之后,可通过多媒体呈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这时可联系诗人在这首诗中所透视出来的情怀进行点拨,这种点拨非常关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动荡不安这个大背景下,诗中通过一次风雨袭击茅屋之事,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但诗人并没止步,而是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到这里,教师可做如下引导:我们是否有所触动、感悟,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生理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达成共识: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大量诗人的诗作中,我们似乎恍然大悟,悲秋,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更深层的是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登高》一诗真正的意蕴,是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国家之秋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伤世的博大志士胸襟和情怀。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作为观察员身份起监督作用或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谈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相互顺序可以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每个环节完成之后,可根据上面的语言灵活进行连贯,整个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中课堂教学开放、灵活的原则。

  (三)在完成探讨景、境、情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四)关于作业。

  师生一起,以小课题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这样设计出于以下几个考虑: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失败意识以及成功意识。

  (五)关于板书设计也即结语,如下图所示:

  悲

  社会

  自然

  生理

  此板书呈金字塔型,意在隐喻:悲是本诗的核心情感内涵;由自然而及个人而及社会,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如金字塔般震撼人心。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程莉莉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作者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设计理念

  (一)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表情,去读懂教师脸上的文字,继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在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大自然文字的作用是什么”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当学生就“课文是怎样把森林里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二)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1、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课堂上,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情感体验。

  2、渗透课堂活动中的人文性

  现代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如在“拓展延伸”这一活动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三)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个性化地体味语言

  在教学中,对于大自然文字的品读,我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研读,强化个性体验,努力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2、多样化地语言表达

  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地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课堂中小练笔的设计:“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课文,试着把这种文字介绍的生动、具体、形象!”这一环节,大多数学生不拘一格地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自编教材,是根据我校研究的市级课题:《将博物馆资源充分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来设计的。在教材上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皮影戏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课设计意图在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中国皮影的历史、发展与传播、,了解皮影的艺术特色,感受皮影艺术的绘画、雕刻、演唱、动作之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自豪感,并且让学生从中感受制作、玩耍皮影的乐趣。

  二、教法分析

  本课我主要采取了观察欣赏、思考分析;创设情景,尝试表演;分组探究,分工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在欣赏、玩耍、尝试、探究中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观察欣赏,思考分析法

  本课首先是请学生欣赏老师自制的皮影玩具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皮影,通过多媒体介绍川北皮影,让学生对皮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几件皮影,由面到点的分析概括出皮影的造型、色彩、纹样特点。

  2、创设情景,尝试表演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皮影动作的特点,创设了让学生模仿皮影舞蹈的环节,学生在理解皮影动作的同时,又体验到表演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皮影探究的欲望。为了让学生理解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老师请学生上台尝试玩皮影,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学生学得直观,学得有兴趣。

  3、分组探究,分工合作法

  在讲皮影制作的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在皮影制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对皮影玩具的观察、讨论、分解、再组合等的研究,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探索的成功感。学生作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学情、学法分析

  我抓住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皮影是即陌生又好奇的,并且小学生具有好玩、好表现的天性这两个兴趣点,再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及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判断能力和生活体验。所以学生采用了1、自主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观察,讨论及动手玩耍等方法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2、分组探究: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和谐合作:小组分工上做到任务落实,同时又强调合作协调,在合作中体验制作皮影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皮影的历史、意义地域特色。着重认识川北阆中皮影的艺术特色,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方法,制作皮影玩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审美能力等。

  情感目标:激发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自豪感,并且从中感受制作、玩耍皮影玩具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认识川北阆中皮影的艺术特色 。

  六、教学难点: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方法自制皮影玩具 。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来为大家表演,你们想看吗?生:想。师放配音,表演皮影,学生欣赏。

  师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这位客人表演的是什么吗?”生:皮影。板书课题——皮影。

  二、讲授新课

  1、师说:“对,这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艺术,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的皮影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浙江、福建等地。

  2、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川北阆中皮影,CAI川北皮影介绍。

  师问:“谁来说说你了解的皮影知识?生:材料、造型、色彩……。

  3、 师说: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再来欣赏几张四川皮影人物,深入分析皮影的:

  A 造型:夸张、大气、古朴;

  B 色彩:艳丽、多用红、黄、绿、黑等纯色;

  C 纹样:丰富、饱满、富于变化。

  4、老师说:有一群可爱的老婆婆,他们跟据皮影动作改编成舞蹈《俏夕阳》,跳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她们像皮影一样的舞动起来吧!(播放视频)师生感受皮影的动作。

  6、现在谁想上来玩老师自制的皮影玩具呢?请生上台玩皮影。师问:孩子们,皮影是怎样动起来?生:活动的关节。

  7、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皮影玩具来玩玩呢?生:想。师:补充课题——自制皮影玩具。在做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解决在制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每个小组把课桌里的一个皮影玩具拿出来,分析研究。可通过对皮影玩具的观察、讨论、分解、再组合等的方法来研究。

  1) 皮影玩具由哪几部分组成的?(1、2组)头、躯干、四肢,手、脚

  2) 怎样装饰皮影玩具的各部分?(3、4组)

  3) 皮影玩具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5、6组)

  4) 皮影玩具的支杆是怎样连接的?(7、8组)

  分别请四个小老师来示范讲解(师辅导讲解,着重示范花纹装饰:a纹样设计丰富,有变化。b把设计好的纹样用复写纸印在广告纸背面。C剪刻出花纹,粘贴。)

  8、 孩子们太聪明了,解决了这些难题,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做皮影玩具了,今天我们是分组完成一件皮影玩具的制作,每一组要按步骤来制作:

  黑板出示:1)分工2)设计剪贴花纹3)连接各部分4)连接支杆

  三、学生作业

  CAI 作业提示:请各小组在已剪好的各部分结构上分工合作完成一件皮影玩具,要求花纹装饰精美,连接恰当。比一比哪组作品完成的又快又好。最后,还有一个精彩的皮影表演等着大家呢?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表演:每组派一人上来表演做好的皮影玩具。

  五、课堂总结:

  师:皮影好玩吗?生:好玩,皮影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这次我们四川阆中的王皮影还去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呢!(CAI)所以,皮影不仅可以通过表演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还可以陈列展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皮影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了保护它,我国已为皮影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很多皮影博物馆。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国家级的皮影呢?

  生:1、多了解,学习皮影艺术;

  2、多宣传皮影艺术;

  3、学校可成立皮影社团等等。

  CAI:这是我们学校师生以皮影为内容创作的皮影画,九月十号参加金牛区教师节师生画展。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索和发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预设教学流程: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殊到一般,从认识1/2迁移至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2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并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具体意义,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1/2的理解。

  2、认识几分之一

  我设计了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变成四个小朋友分一个蛋糕,问学生应该怎样分?,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认识1/2的基础上认识1/4。接着出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判断这些图还可以用1/4来表示吗?主要是对平均分的理解,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平均分。

  认识几分之一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圆,还有铅丝,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贴在黑板上,并说说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这时再追问学生:用的东西不一样,折的方法也不同,涂色部分形状更是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1/4形状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1/4。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埋下伏笔。

  接着是利用课本P99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和1/4,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二)在感受几分之一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书本第99页第三题,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书本上是没有的,加入这一内容第一为比较分数的大小作准备,第二是为估计1/3做铺垫)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100页第5题,通过涂出指定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2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②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最后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接着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分数。

说课稿 篇6

  一、 教学内容:

  一年级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11课。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处于第三单元爱心行动篇。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现在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人关爱,不知去爱别人的现象,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编排了《小手拉小手》、《关心老人》、《关爱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四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让他们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的成长。《小手拉小手》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三、 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学期,班级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活动,班级即将成立互助中心。前期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爱心标志,制定了成员守则。这节品生课,就是与班队活动相整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怎样互帮互助,明理导行,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即以活动促教学实效,以活动促自主发展。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及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爱同学、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了解并学会求助他人时要用的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呈现课堂学习中的一个困难,忘带画笔。这一小困难,如何解决、如何向同学求助。别的同学又如何帮助解决困难,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二)——爱心互助,行为辨析

  通过“忘带水杯”A、B两组情景剧的辨析,“一把雨伞”小组讨论后的几种不同做法与结局,进一步明确“求”要有礼貌,“助”要尽我所能。

  活动(三)——情感热线,升华道德

  以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形象“爱爱鸽”做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启发学生交流,说出助人后的快乐和被人帮助后的幸福,被别人帮助和助人后的感受,只是表述出来才能升华为道德的内驱力。

  活动(四)——成立互助中心

  表演唱《小手拉小手》,上口的儿歌,表达了被人帮助后的快乐感受,通过吟诵儿歌,既把本课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又整理了全课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又深化了示题。最后老师推出 “爱心花”,同学们可以把平时帮助别人的事添入每一片爱心花瓣,真正使互帮互助之风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五、 教学反思:

  要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思品课的弊端,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就必须让我们的课“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做才可能达到此项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在本堂课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巧妙活化教学素材。新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的活动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所以我们应该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例如通过创设“忘带画笔”这一生活情境,让“爱心”回到生活,回到课堂、回到身边。增强了学生兴趣,体验到“爱”的乐趣,充分提高了学生体验的主动性。

  (二)、灵活选择活动形式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忘带水杯”两组情景剧表演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感悟,辨析小品中两人言行,展示出学生对别人的爱心,对生活的感悟,甚至把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融为一体,实现生生互动的自我教育目的。品德与生活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能力、表演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把音乐、班队、品德进行有机地整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看来,教师巧妙选择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到新鲜,得到锻炼,让课堂充满活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注重课后活动延伸。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师虽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了生活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道德行为准则,但是事过境迁,学生往往会淡忘课堂内所要求的。所以我们教师应把视线转移到家庭、社会中,与家长携手并进,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全课尾声中布置与同学共同填写“爱心花”图:把每天为他人所做之事填入到花瓣中,并将此项习惯持之以恒,使活动真正开展起来,以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典战争”中以身殉职,赞扬了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人们送给她“永远的白衣战士”的美誉。

  二、学情分析:

  课文中描述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争”,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尽管经历过非典时期,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二是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人的事迹,对医生抢救病人的感人事迹了解很少。所以理解叶欣的崇高精神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以上学情,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刻的抓住关键词,感受叶欣的崇高精神,我进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尝试,设计以下几个整合点:

  整合点:

  一、 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二、 拓展对话,感知“高风险”

  三、 感知形象,升华精神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同学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永远的白衣战士”指的是叶欣。叶欣是一名护士,应该说是“白衣天使”为什么说是“白衣战士”呢?这个问题就迅速把学生带入本文的背景中,我及时出示了介绍非典的短片的视频,(放视频)让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把学生带入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出示文字)的境界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这一环节把抽象的文字,整合成直观的影象,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

  二、探究课文,感知“高风险”

  那么战士是怎样在战场上工作的呢?学生很快就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

  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出示文字)进而又抛出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进行抢救工作的?(出示文字)“高强度”“高效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并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理解“高风险”?

  文中有一句话表现了叶欣的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的精神: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从叶欣中作中的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浓痰、自觉护理危重病人,如何护理重症病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对话练习:(放视频)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着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这时她总是说---------生接读:“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当梁先生病情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需要给予面罩吸养,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时,这时她总是说---------生接读:“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当需要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时,这时她总是说---------生接读:“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抓住“高风险”“文眼”,辐射全文,利用多媒体更好的感悟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崇高精神。

  一、 感知形象,升华精神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关键词感受精神是很重要的,但还要让学生完整感悟人物的魅力。文章开头和结尾写得很唯美,我抓住这一契机进行熏陶美感,在缓缓的乐曲中配乐朗诵(放声频),以表达对叶欣的怀念和追悼,寄托我们的哀思。课文的最后展现了其他在这场战争中以身殉职的战士,让学生感受他们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战士”!

  这一环节,是感情的升华,多媒体有效烘了环境,同学们的身心受到了启迪,感受到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精神,我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

  本课题为《永远的白衣战士》,我在设计时以背景“没有硝烟的战争”和感悟“高风险”为突破口,集中表现“白衣战士”——叶欣的品质。教学中,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与课文有效地整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感染,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通过学习,学生把叶欣的精神内化为在特定情况下的品质,真正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说课稿 篇8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分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 。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说课稿 篇9

  金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起始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本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

  我觉得金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三个突出亮点:

  1、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在教学活动中,金老师先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回忆电流的路径。这让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再让回忆 “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灯泡发亮的电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再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短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最后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通电线圈里面发生偏转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指南针偏转一次比一次明显。

  2、课堂上对细节的处理比较到位。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金老师强调“要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并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金老师还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课上,金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获得真理,得到结果。

  总之,这节课总体来看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也非常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问题的设计上,有一定的难易阶梯性,在教学中也能把握课堂中的细节问题。

【实用的说课稿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4篇

2.实用的说课稿三篇

3.实用的说课稿四篇

4.实用的说课稿7篇

5.实用的说课稿5篇

6.实用的说课稿3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5篇

8.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