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爱的教育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爱的教育有感1
读《爱的教育》接近尾声,不断地为里面一个个小故事感动着,不时还会眼泛泪花,真想去考证当年亚米契斯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是否真有其事,因为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被爱包围着,每一个人又都在付出着爱。
“爱的教育”包括着众多方面,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爱”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范畴。
在这部书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爱。当卡隆的妈妈去世了,老师读了一封有关安慰朋友丧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听后可以变得坚强。当可来谛由于天气闷热再加上早起帮父母干活在课堂上睡着的时候,老师让他睡了半个小时,才轻轻吹他的脸,把他吹醒,并说:“孩子,不要觉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顺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并在他的`额头吻了一下。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宽容是爱,对孩子的朋友的喜欢是爱,对福利院的儿童的照顾是爱,对聋哑学校的学生的亲吻更是爱。
同学之间也有争吵,也有欺侮,但总会有一些学生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并获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学校里,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或许贫穷、或许有疾病、甚至会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为你的周围会有那么多的人帮助你,鼓励你,拥抱你,亲吻你。
这就是爱的教育,这就是爱的世界。
读爱的教育有感2
今年暑假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一震撼人类心灵的读本。在这一读本中,我感受到了恩里柯对朋友、对老师、对父母甚至对国家社会的爱。
还记得,卡罗内和恩里柯最真诚、最纯洁的友情;还记得,恩里柯的爸爸不远千里[注: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寻找40多年来念念不忘[注: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的老师,只为感恩;还记得,母亲不计较恩里柯的无理行为一直用她无私的爱来呵护他、引导他;还记得,恩里柯对为国献身的'将军,为保卫家园的士兵们油然而生[注: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的敬畏之情;还记得……所有感人的一切,就如电影一样重现在眼前只为证明爱得伟大,爱的深沉!
爱,好比一个个环,把一颗颗的心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最快乐的童年里,我相信恩里柯、卡罗内、德罗西、小泥瓦匠……以后都会在午后的阳光下一起谈谈很久之前有趣的事,那肯定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们都懂爱、都拥有着最有力的武器——爱,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去挽救一切陷入黑暗的人。
这,就是爱的力量,爱的教育。
读爱的教育有感3
我看完《爱的教育》以后,心里就充满了爱。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为父着想》。这篇文章讲了许利亚——这个贫穷但成绩优异的学生,他爸爸因为没钱,所以晚上帮人抄纸条,每抄500张才有三块钱。许利亚想帮父亲抄,但父亲不给,许利亚就趁父亲睡着帮他抄。因为睡眠不足,所以成绩下降了。虽然父亲怪他,但许利亚还是依旧帮父亲抄,直到一个晚上,父亲惊醒了,看到真相后,许利亚还哭着请求父亲原谅他。许利亚这样为父亲着想,帮父亲抄纸条还默默无闻。被父亲骂仍然帮父亲工作,让他早上数纸条时为自己多了几百张纸条而高兴。父亲发现后,还请求父亲原谅他,那么为父亲着想的人,能不令人感动吗?
这使我想到自己。爸爸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生活在蜜罐里的我却没有为爸爸做些什么,还花爸爸的钱,爸爸叫我做作业时,才不耐烦的应一声,和许利亚相比,我差远了。
《爱的教育》这本书真好,它能让人感受到世间的爱。
这使我想到自己。爸爸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生活在蜜罐里的我却没有为爸爸做些什么,还花爸爸的钱,爸爸叫我做作业时,才不耐烦的应一声,和许利亚相比,我差远了。
读爱的教育有感4
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化;是一种爱的诉说;是一种敞开心扉的真情流露。《爱的教育》——我成长道路上爱的引导者。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繁花似锦的'华丽词汇;也没有繁琐复杂的剧情,而贯穿全本书的只是一个纯洁而朴素的爱。我相信,这足以能够成为我日常书单的理由。虽然全书文字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情实感,却是怎么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渐渐的,我发现这本书的那些平凡而朴素的人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生活充满着爱,对他人的友爱,热爱祖国和家人,勇于对他人奉献。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爱,他们的生活才显得多姿多彩。
爱在点点滴滴,爱在生活,爱在心里。我想,也许一个小小的善举能打动他人的心灵;也许,一句漫不经心的问候能在寒冷的天气感到温暖……因为就在那么一瞬间,爱的光芒在闪耀,光明且美好。
《爱的教育》,谢谢你,让我重新阅读了爱,理解了爱,并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它正在慢慢生根发芽……
读爱的教育有感5
最近,在同学的介绍下我看起了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编写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人们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读爱的教育有感6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安利柯,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也许所有的内容,都发生在他的身边,他怎就那么幸运,在他的'周围,经历的每件事,都充满着爱心,他的朋友同学,他的家人,他的父母,所有的一切就那样让他耳闻目睹,而且结局又都那样富有戏剧性,一路读下来,多么有教育意义,我每次都沉迷于其中,心情每天一直随着他沉落起伏,高兴的,伤心的,痛快的,愤怒的,一直令人激动着,一页看完总还想着看下一页,看完了这天发生的事,不得又看看明天发生的事,后天发生的事还是不放过,即使是某一在发生的事也会令人回忆无穷的。
与其说书中的故事精彩,不如说里面让人学到的东西好多好多,我不得不崇拜卡隆的高尚品质,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这人向来也是很自大,平时就以为自己足够优秀,能令我达到惊叹不已的事实在不多的,可这回我可真服了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的欺弱怕强的的小人,在卡隆面前全都服服贴贴了,绝啊!代洛西,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真是好样的;可怜的奈利,不知令我流了多少泪,真希望他不是那的家境才好呢;安利柯的父亲,果然是天下父母心的代言,那多特殊的父爱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
读爱的教育有感7
今天,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书,真是如获至宝。这本书中包含着许多爱的小故事,有对国家、民族之爱,有父母、朋友之爱,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总而言之,这本书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写的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这些日记看了让人深受启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抄写匠》,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裘里亚的十二岁男孩,他看见父亲很劳累,天天在抄写纸条,于是,他决定每天深夜十二时起床抄写纸条,这项累人的工作致使他睡眠不足,于是成绩开始下降,父亲察觉到儿子开始退步,很是生气,最后干脆不理睬他。可怜的裘里亚为了使家里的生活宽裕些,却得不到爸爸的理解。直到有一天,他抄写时碰了一本书,书掉在地上,惊醒了父亲。父亲看到这一切,全明白了,裘里亚终于又得到了父亲的爱。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爱,那就是父与子之间真真切切的爱。
我也体会过父母对我的爱,体会过朋友对我的`爱,爱是那么的神奇,当你体会到爱的时候,爱会暖到你的心田。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电视,忽然,我觉得有点冷,头也有点晕,于是我拿来体温计测了一下,高烧40度,“爸爸,快上来,我发烧了。”我冲着楼下喊。爸爸听见了,急忙跑上楼来,背着我下了楼,开车到了医院,打针的时候,我看见爸爸直冒冷汗,因为他很着急,整夜陪着我无法入睡,直到我病好了,他才安心睡上一觉。从这件事上,我感到了爸爸对我无私的爱。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除了环境美以外,还需要有爱的存在,只要世界充满了爱,那么世界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吧!
读爱的教育有感8
爱是什么?爱如春雨,绵和地滋润着大地;爱如阳光,缓缓地照亮着心房;爱如灯塔,柔柔地指引着方向。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变美好;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温暖。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的小说,在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中闪现出了一个个普通却又平凡的伟大的人物:孝顺的克莱蒂、优秀的德罗西、勇于承担责任的卡洛斐、用功的斯代蒂……他们所演绎的一个个爱的故事一次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文章用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美与丑、善与恶,还让我们知道了这世上的多种爱——师生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亲人之间的爱……
罗佩尼为就倒在地上的小孩不惜轧伤自己的脚;大个子卡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众多女生帮助扫烟囱的小孩凑钱、感化了父亲的勇敢孩子伯莱克西……这些美与善的故事和人物,触动着我的心灵,但那些丑与恶的事件,也引来我的深思:有着强烈虚荣心的`华蒂尼、惹人讨厌却不知悔改的弗莱迪……还有那每月一则小故事中的爱国少年不接受批评人的施舍、少年鼓手为拯救国家不惜牺牲自己、意大利少年马里奥把生的希望给了另一个小女孩科列泰……这本书中的人物让我想起社会上的许多人,他们与书中的人一样谱写着大爱的篇章,他们用行动和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人间的美丑与善恶。它不仅告诉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还教会我要做一个勇敢、正直、敢于承担和充满活力的人。我们不能只接受别人的爱,而是要向社会慷慨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这样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爱领着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爱的存在,感悟爱的哲学吧!
读爱的教育有感9
读了《爱的教育》,我终于知道了爱是什么。
这本书是以主人公——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记的方式,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录了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使我万分感动,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
爱是一盏路灯,可以给你心灵的温暖。其实,身边的每一件小小的事都值得记录,那就是爱,哪怕给淋雨的人借一把雨伞,那都是爱。
读了《爱的教育》,我突然想到今年五月份的5?12大地震,在大地震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英雄的气息,都让人感动。
读了《爱的教育》,我知道了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10
教育恐怕是最难的事情了,鲁迅早在80年前说中国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让人觉得没有过时,因此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教育子女的关键是父母要具备教育的资格,老师要具备教育的资格,可是不幸的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于是在"问题父母"、"问题教师"的教育之下,社会上批量生产"问题少年",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人在焦急中束手无策。
在《爱的教育》之《译者序言》里,译者夏先生把办学校比做挖池塘。他说,我国办学校以来,老在制度上方法上变来变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说方的好,有人说圆的好,不断地改来改去,而池塘要成为池塘必须有水,这个关键问题反而没有人注意。他认为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必须有感情,必须有爱;而当时的学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爱,因此都成了没有水的池塘,任凭是方的还是圆的,总免不了空虚之感。夏先生给这部小说的评价很高,说作者写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小说原名《心》,夏先生觉得这个书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内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后决定用《爱的教育》。
看了《爱的教育》后感受颇深,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爱的教育,“用正确的爱去滋润、培养青少年的成长,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爱,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具有爱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这是一句极一般的解释。更有许多人说: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们来说,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这种教育又有多少实际效用呢?在这里,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词,那就是“正确的爱”。
一说到爱,人们的脑海里出现的,总是那种要啥有啥、样样迁就的溺爱;管头管脚、包办控制的占有式的爱;或以满足物资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物化的爱。
其实爱既需要慈,同样需要严,它是严慈统一的爱。如果对孩子不讲原则,没有严格要求,只能培养自私、任性、依赖、骄横的人。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也没有能力服务社会。这个不是正确的爱。
爱也绝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占有物那样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天赋、意愿,剥夺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实际能力,这将使孩子不会自己走路,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独立的人。这不是正确的爱。
同样,爱不是物资的代名词,人们可以通过物资赠与去表达自己的一份爱,但华服、美食、新车、豪宅绝不能与爱划上等号。爱更多的是情感的东西,精神的东西。在日常的生中,爱给人一种被肯定、被重视、被关注、被接纳的感觉。使人感到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爱包含四个要素:
1、爱是关心。心中装着他人和集体,时刻敏感到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去帮助别人。如敬业中学韩老师班的一位好学生,一次考砸了,黯然地在操场徘徊,不知如何向对他期望值很高的父母交代。韩老师有意借倒垃圾,走近他身旁,轻轻地说了一句:“所有困难都要靠自己去面对的。”这句话竟成了这位学生日后的座佑铭,上高中后,他在一张贺卡中写到:“那个篮球场上的傍晚,是您为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回家的方向。”爱,有时并不要化很多时间,只要你时刻敏感到他的需要,就能及时为他的心灵作向导。
2、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独立存在,尊重他的独立个性、情感、和特殊的成长规律,平等与之相处,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二期”课改强调以孩子发展为本,使“教师在学会倾听、解读中理解欣赏孩子”“教师在学会支持、引导中创设让幼儿互动的环境” ;“二期”课改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信任”,“活动空间”;“二期”课改中重视了隐性课程对孩子发挥的作用,等等。
3、爱是理解。教师要理解孩子的需要,过去教师是幼儿园活动设计者、组织者,而今教师们将幼儿园活动设计部分空间让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从中撷取幼儿兴趣所致、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题生成新的课程。
4、爱是责任。以孩子的成长、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为己任。对集体的事业有一种承诺感、义务感。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如“三八”节发给每位幼儿五元钱,让他们进入超市为妈妈挑选礼物,虽然只有五元,但是包含了孩子对妈妈的爱,他们首先要了解妈妈喜欢什么,然后要了解五元可以买哪些东西,最后把买好的礼物要保管至妈妈的到来,这些就是任务,这就是爱的.教育。
我们强调爱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付出。处以“独”的生活环境,使独生子女们容易产生自我中心。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冷暖,自己的饥饱;却不知别人的需要、冷暖、和饥饱。他们只知父母是万能的依靠;却不知父母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痛苦和悲伤。只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却不知别人的感受,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别人。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让独生子女们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懂得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巳外,还有别人存在。除了自己的需要,重视自已的感受外,同样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情和感受。
爱其实又分为两个方面,它是爱和被爱的和谐统一。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大多人想到的是被爱。尤其是孩子们,总是等待大人来关爱、呵护自己。甚至一些年龄超过18岁的大学生,还是习惯于向父母伸手,向学校和社会伸手。贫困生接受了社会的赞助,不知感激,不思图报,还以为是理所当然。
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和体验:不但接受爱是人的需要,而且付出爱也是人的需要。如果只有被爱而不会主动爱就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的途径是从被爱中学会爱。爱是一种情感,情感是不能用说教,用命令和收买来获得的。只能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能用爱去交换爱,用信任去交换信任。”我们提出用爱去培养爱,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碰见,幼儿们看到一位在楼梯上跌倒的小伙伴,开始大家只是大叫“XX摔交了”,没有一人过去搀扶,安慰他。老师走过去,把他轻轻扶起来,仔细察看膝盖上小小的破皮,拿出红药水擦一擦,用手轻轻揉一揉,并关心地问:“还痛不痛?”“不要怕,就会好的。”以后,每当有孩子跌倒时,孩子们都会拥上去,搀扶他,问候他,拿红药水了。这就是爱的教育。
要别人爱你,首先学会爱别人,从小在爱的雨露滋润下,长大才能成为有爱心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一定是得到爱的人。
读爱的教育有感11
其实爱离我们非常近,我们却总是感受不到,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道,我们多么幸福啊!
《爱的教育》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和他家人的信,还有他教师讲的动人的每个故事。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这本书颂扬之地!
《爱的教育》中我想过一个问题:“爱是什么呢?”现在我知道了,爱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爱没有限制,有大也有小,小到只是个微笑,大到为国而献身。
其实,爱离我们实在太近了。记得,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第一个我送到医院的,在我病好之前,一直寸步不行。这也算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 却能体现一个人的爱心有多大。还记得,当过马路时,一个老奶奶走在马路中间,却没有一个人去扶她,直到一位交警走过来,扶老奶奶过马路,你只是多了几步, 却体现了一个人的首先修养,品德高不高尚了。
爱是纯洁的,是无私的,是美好的,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爱传递到各个城市的角落,让爱在大地上永远闪光着耀眼的光芒吧!让它永远也不要消失,永远也不要熄灭光芒吧!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让我们静静地去感受身边的爱吧!让爱你的人也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无比热爱吧!
读爱的教育有感12
这个星期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通过朴素生活的描写,使我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根本的东西——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和父亲走路时,安利柯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安利柯的`父亲感到非常生气,告诉安利柯应该向妇人道歉,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
说实话,其实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每当有家长陪同时我都很有礼貌,但当家长不在时我就变懒了,见到谁就当没看见,头一低就过去了,连句话都懒得说。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碰见我家对门的阿姨,我连理都没理,低着头就朝前走,装作没有看见。也不知人家会怎么想,是不是从此把我看成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呢?现在想想我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一个人要培养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
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如果看见有个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到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者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
读爱的教育有感13
爱,在大家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常常会忽略周围的爱。
当我将这一本《爱的教育》读完后,自己深有感触,《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记述了许多关于各种各样的爱的故事,比如:马克尔万里寻母,菲鲁其奥的血,重病的小泥瓦匠……一个个拥有爱的小主人公与一件件附有着爱的动人故事,使我流连忘返。
“爱”这个字是我们都挂在嘴边的,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常忽略周围的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朋友与朋友之间互相安慰……这些常常都会被无知的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当然,如果你去静静的享受,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啊!
最令我难忘的,是《扫烟囱的小孩》,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去别人家扫烟囱,得到的三十个铜币,全从口袋里的破洞里漏了,许多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他,三个,五个,六个……他的手上捧满了铜币,有个小女孩没有钱,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她把手中的花送给了男孩。男孩望着这一把钱和这束鲜花,欣慰地笑了……
这篇文章里的那群学生们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而那位没有钱的小女孩的身上,更是洒脱出一种儿童的纯洁之心,她要通过传递鲜花,来换取被别人的笑容,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品质呀!我们要向她好好学习。
自从看完了《爱的教育》,我就学会了静下心来,用心灵去感悟,去发现,竟发现了许多事物的爱的故事,而我也学会了体会别人,关心别人,爱别人。
有一次考试之前,我检查自己的文具是否带全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直尺不见了,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想:大事不好了,直尺没带啊!这次考试可就是考用直尺画图形呀!这时,坐在一旁的好朋友印润沁发现我神情不对,连忙凑过来问清情况,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直尺扳成了两半,给了我一半,又对我笑了笑,表示让我们一起加油,我点了点头,开始考试了。从此,我们的友谊又变得牢固起来。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么幸福啊!
读爱的教育有感14
暑假的时候,我从同学笑笑那里借来一本《爱的教育》。刚开始,我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才借来《爱的教育》看看。偶尔翻开它,可是看着看着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所创造的一本著名又精彩的儿童小说,是一部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爱的教育》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开学写到第二年七月份。它里面不仅有安利柯的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诫启发性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内容新颖有趣,十分引人入胜。
安利柯这个小男孩,认识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同学:品学兼优、家庭富裕却从不骄傲的班长戴洛西,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安利柯的父亲,身体瘦弱、贫困而懂事的铁匠的儿子波列科西,弱不禁风、发愤图强的耐利,头大肩宽、见义勇为的阳光男孩卡隆……合上厚厚的《爱的教育》,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中……爱,就像空气一样无影无形,我们常常忽略了它,可爱却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身边,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缺少爱。
爱是简单的,而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被忽略;爱是无私的,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写的日记,而很多的学生的日记本上还挂着一把小锁;爱是伟大的,因为爱,唐山大地震中母亲为了救孩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爱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父母疲劳时,为父母泡上一杯茶,那是关爱;给平日辛苦的老师一个敬礼,那是敬爱;爷爷奶奶远道而来为我过生日,那是疼爱;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那是友爱……“教育之间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老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爱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但我知道,拥有爱,人生必定是充实无憾的。
读爱的教育有感15
我利用三天假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带给我许多感触,但是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来写的,里面写了不同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父母的爱……这本书虽然文字朴实,人物平凡但是却体现了真挚的'爱,让人感动不已。如每月故事中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文中的少年他仅仅和我们相差12岁,他却有着惊人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什么支撑着他来找母亲,是一个爱字。可一到我们这呢,动不动就跟妈妈顶嘴、发火,把芝麻大的事说成西瓜那样大,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在我们生活中“爱”是个平凡的字,因为我们身边无时无刻没有爱。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爱,然而这时我们会把它们忽略掉或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要是坐下来静静地加以体会,你就会发现你是在爱中长大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朋友们,请发现身边的爱,并且用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生活中去。然后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读爱的教育有感】相关文章:
读《爱的教育》有感03-22
读《爱的教育》有感09-02
读《爱的教育》有感15篇01-08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2-29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2-27
《爱的教育》读后感05-30
爱的教育读后感01-05
爱的教育读后感12-15
《爱的教育》读后感12-13
爱的教育读后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