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08 13:17:1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幸福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幸福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读书笔记

幸福读书笔记1

  【内容简介】

  从小失去双亲的海蒂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停地在亲戚家之间“穿梭”。当她听到从未谋面的查斯特舅舅在蒙大拿留下一大片土地让她继承时,她决心离开这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家,尝试去寻找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海蒂来说,在一块全然陌生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新家是一份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幸好有卡尔?慕勒一家人的帮忙,加上公鸡吉姆、莉菲等人的拼死相助,才使她有勇气继续苦撑下去。在努力垦荒的过程中,她领悟到,离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她不但有了朋友,而且收获了青涩的爱情。蒙大拿之行成为她永不磨灭的记忆……

  【读书笔记】

  天空。一片蔚蓝之中点缀着丝丝的云絮,金色的阳光为这片蔚蓝镀上了钻石般的火彩,在它的包裹之下,人们总能感觉到幸福、开朗和舒畅,怪不得大家都用“晴朗”和“透明”来形容快乐的心情。而当阴云翻滚,灰青色的天空压顶而来时,每个人心中那些或多或少的阴郁仿佛头顶上瞬间席卷的乌云,所有不高兴的情绪随之而来。诚然,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但对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许正以一种不同的态度应对着天空的改变。当万里无云、阳光普照时,干涸的大地幻想着蔚蓝被乌云笼罩,“钻石的火彩”被清凉的雨丝代替;而当雨水降下、雷声隆隆之际,肥沃的黑土会欣慰地看着那些绿色的生命在它身上滋长、蔓延……

  对于那些靠天吃饭的人们来说,天空的变幻不只影响他们的心情,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和未来。正如我们的海蒂,那个毅然决然出走他乡,用16岁少年柔弱的肩膀撑起那片蒙大拿的土地的孩子。海蒂一直是坚强的,从小失去双亲的她辗转于亲戚之间,这样的生活练就了她独立的态度和坚强的品格,也正因为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的确难以忍受,当听到舅舅的土地高声呼唤她去继承时,海蒂没有迟疑,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未知的“西部”――那片蛮荒之地。逃离也好,垦荒也好,当火车在蒙大拿的狼点车站停下时,海蒂心中也许只有“自由”二字吧。

  蒙大拿的确是个自由的地方,那里有着绵延的落基山脉和广阔的大草原。一提到蒙大拿,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浮现出穿着皮装、戴着宽边帽的帅气牛仔,耳边都会回’荡着口琴伴奏的乡村音乐绿油油的草原、金色的麦浪、起伏的山脉和弯曲的黄石河构成了一幅蒙大拿州最美丽的画卷。而在这美丽的画卷之上,我们和海蒂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要素――天空。

  蒙大拿的天空才是真正的“娃娃脸”,严寒、酷热、多雨雪、干旱……几乎所有的极端天气都可以在蒙大拿的历史上看到,那些垦荒者都称蒙大拿为“明年之地”,意思就是总盼望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冬天的蒙大拿被厚雪和酷寒笼罩着,初来乍到的海蒂第一个学会的就是如何在那间四面透风的小房子里保暖一头倔强的牛和一匹聪明的马是舅舅的“附赠品”,而在这样的大风雪里,走到牛棚都是一个问题,更别提照顾它们了。多亏有卡尔-慕勒一家人的帮忙,海蒂才不至于冻死、饿死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间。

  头顶上的天空永远都是一样的,而脚下的土地却因为战争而变得迥然不同。一战时期,“德国”二字几乎成为“坏蛋”的代名词,一切有着“德国”字眼的东西,哪怕是德国香肠,都要用另外的词汇代替。而卡尔?慕勒,这个明显有着德国名字和德国血统的好男人,也难逃此劫,全家人都受到了怀疑和歧视。那段日子的确是黑白不分,这家善良的人给海蒂极大帮助的同时,也让海蒂体会到了真正的“政治麻烦”。维达镇防卫委员会的帅气小伙绥夫特?马丁不但派人烧了慕勒家的谷仓,而且还时时刻刻找海蒂的麻烦。海蒂就是那个“爱德国佬”的人,这个烙印如同一副枷锁,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能把人压得无法呼吸。慕勒一家在这片自由得有些放肆的土地上收获了太多的伤心甚至骨肉分离,他们决定离开,回归正常的城市生活――这就意味着海蒂将再次失去家庭。而海蒂,也因为输给了天空,没能完成垦荒的任务,不得不交还了土地,离开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奔赴下一个未知之地。

  《海蒂的天空》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海蒂的旅程却刚刚开始,她将继续向西……美国电影《霹雳娇娃》的英文原名是“查理的天使”,三位“天使”在未曾谋面的查理的指挥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查理从未露面,每次都用电话与“天使”们联系,他是一位绅士,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三位“天使”。而海蒂的查理,也是一位小绅士,他因为战争参军去了法国。从未露面的查理与海蒂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时刻关心着海蒂的生活,给了她鼓励和生活下去的勇气。蒙大拿的天空带给海蒂的不都是失望,在这些失望中,海蒂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爱情,她将有一个稳定的家,不管她还将漂泊到哪里,总会有一个人和她一道,勇敢地面对未知的前程。

  这本荣获20xx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电影般的场景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每个人勇气和希望。合上书,抬头看看天空,你的情绪也许不再会因为蔚蓝或是灰青而变得起伏不定,遥远的美国大草原和西海岸上,和你有着同一片天空的人们也在昂首观望,把所有的经验和历练都看作是上天的恩赐,只要有爱和勇气,幸福将永远穿越于天地之间。

幸福读书笔记2

  一本书读完几个月后,你对它还有多少印象呢?有时候甚至会发现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但还是觉得这本书很好。

  最近在《好好学习》训练营学习了五星笔记法。不仅加深了文章的印象,还自然启动了大脑的深度思考。

  最近读了一本书《幸福体质》,特别有共鸣感。很多实例与心理学实验,加深了我对自己的更深入的了解。也想推荐女性朋友去看,不仅可以让自己在重新认识自己后,更加的自信,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还可以使我们的孩子不在因为我们自己的心理缺陷而受到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下面是运用五星笔记法对《幸福体质》的记录:

  一、核心内容

  如何获得内心真正的丰盈和自在,有节制地爱他人,无条件的爱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幸福体质,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二、逻辑

  通过我重要(与原生家庭和解、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我值得(修通你的自恋、提升感受力和享受力)和我可以(不断暗示自己可以)这三大关键词展开形成目标感+成就感=自信的公式。

  三、疑问和启发

  1.所有人际关系,不仅是对自己、家人还是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不管在哪一块出现了问题。都不是哪一方有问题,都是双方的结果导致。

  2.诚实面对自己的能力所及,虽然性格是天生的,但是人格是可以塑造的。

  3.原生家庭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自己,还会被自己带入到对子女的伤害中。

  4.不要过度期待,过度期待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不相信、不接纳”,从而会更加失望,而被期望者也会在自己心里受到无能的影响。

  5.自我设限后形成的习得性无助,导致没有自信。

  四、思维模型

  本我转换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以及面对问题的应对方式的能力。

  五、应用行动

  1.重新养育自己,不在让孩子的成长受到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度期待,而让孩子的心理有着沉重的枷锁。不要把自己这辈子未能实现的都强加给孩子,让他做真正的自己。

  2.不再自我设限,工作与生活中要勇于挑战。可以参考自信日记,给自己多一点的鼓励,先完成再完美。开始坚持一定要坚持写每日的反思与自信日记,之前老是断断续续。

  3.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对待情绪,放松、臣服、接纳…….

  4.学会享受,提升感受力,不被焦虑的情绪裹挟。

  5.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凡事多换位思考

  很多人天天都在学习,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然而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吗?恐怕这一瞬间你还要去百度一下,到底是什么是知识呢吧?

  成甲老师说: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李笑来老师说:更好决策且长期带来好结果,能改变你的行动的信息叫知识。

  没有将知识转化成行动的知识只能被称作信息。说到最后,就是需要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因为运用后,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反馈。因此只有践行后,我们才会从中受益。

  《幸福体质》我认为是一本初级的心理书籍,想向身边所有的女性朋友推荐一定去读一下。

幸福读书笔记3

  幸福是生命的主题,只有快乐的人,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和阳光。我读了陶星志老师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一本书,我开始解释自己的幸福。

  老师是园丁,因为他是在花园里的教育,无私的工作,所有的时间在学生的头脑中,穷人播种的知识的种子。老师是春天的蚕,因为她静静的工作,不是名字,不是利润,不后悔。老师是一支蜡烛,因为老师在学生公平的童话移植科学和文明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的生活本着辛勤工作和进取精神的精神。可以成为一个园丁,一个春天的蚕,一根蜡烛,对我来说,那是多么的快乐。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师,每天工作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穿梭回家和学校在路上,年复一年地,雨水或光泽。虽然老师的工作是苦和累,但我喜欢的幸福的份额!选择这个职业的乡村老师,这意味着在选择高贵的同时,也选择了硬。经常忙碌的季节,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些孩子不要在早上洗脸,不要吃饭上学。每次我会来热水洗孩子,买面包给孩子吃。没有时间回家,陪伴孩子在教室里学习,与游戏。在冬天,寒风肆虐,户外特别冷,教室温度很低,孩子的手总是冷红色。所以我的手变成了一个小火炉的孩子,一个一个在我的手的手柄,直到你不能给孩子们通过爱的温度。爱情让冬天撤退,让雪融化;爱,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让我成为孩子的第二母亲。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眼睛总是显示孩子们幸福的微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努力工作和汗水正在做一个强大的自豪和幸福!我经常对自己说:我不能给孩子们所有的愿望,但我会尽我所能让孩子在童年,每个太阳都可以跳舞,我想支持孩子的成长举起来爱天空。我知道老师的幸福,在这沉默的奉献。

  我是一个快乐的老师,因为我会很高兴进入孩子们的孩子看到一点进步,有点长大,感觉孩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心中的小秘密跟我讲话。他们是一个微笑,一个举动,一个赞美,一个祝福。使我的心充满了喜悦。

  在教室里的孩子照耀着眼睛,寻找知识的宝藏;儿童在活动中的脚印生长,寻找快乐的运动;探索儿童发展的智慧,寻找成功的喜悦;看到孩子们在路上成功的那个沉重,原来我的幸福是那么简单。

幸福读书笔记4

  《幸福的鸭子》是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系列的其中之一。我特别喜欢《笑猫日记》这个系列的书,每当拿到其中一本总是爱不释手,忍不住看一遍再看一遍……

  《幸福的鸭子》这本书讲的是暑假里笑猫和马小跳他们一起去张达乡下的外婆家体验生活,在外婆家遇到了巨人阿空和腊肠狗拖拖,还有一只名叫麻花的女鸭子。麻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总是没有边际,她心中的幸福是什么呢?她总爱唱着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带给别人快乐。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幸福。

  我反复读过这本书后,感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被我们忽略了,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一颗善于感受生活的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快乐的去面对,不要悲观,就会发现其实幸福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

  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我心中的幸福将在麻花饱嗝儿一样的歌声陪伴下慢慢长大……

幸福读书笔记5

  1、图画书对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东西。就像大人享受读书的乐趣一样,孩子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想通过图画书教育孩子之前,让他们获得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2。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到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3。识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4。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5。图画书与孩子的想象力,有极密切的互动关系。

  6。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所以图画书的品质非常重要,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想象力的品质。

  7。等孩子进入小学,再来谈读书的问题,就太迟了。幼儿时期培养的丰富想象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石。

  8。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K书,他们不希望父母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对学业有帮助。我觉得父母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当成快乐的事情。

  9。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为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爱书的最好方法,就是由父母亲自来教导。……虽然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可以借助于老师,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还是要靠父母的力量。

  10。孩子应该由父母“亲手”养育,但是今天假他人之手的情形愈来愈多。父母将孩子交给托儿所,交给幼儿园,交给学校,交给补习班,交给电视,交给社会,甚至交给国家,结果使得亲子关系支离破碎。

  11。读书不是赛跑,不能以快慢来决胜负,如果母亲心急或不安,只会影响孩子读书时的情绪。

  12。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应该布满有趣的书,而不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书.这样,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13。看电视和漫画时,孩子是处于被动姿态,他们不需要怎么努力,只要坐在电视前面使用遥控器就可以看到画面,或是打开漫画书,视线随着一格格的图画移动,就可以了解故事的内容。

  14。先用积极的意志和行为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进入书的世界。

  15。有不少父母认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念图画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识字,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http://i1766。com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地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了其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

  16。读书最宝贵的时刻,不是在读的时候,而是在读完以后。

  17。眼睛不光是用来阅读文字的,更重要的是用来掌握、认识所有看得到的事物的。

  18。所谓“世界名著精选图画书”,只是“原著是世界名著的图画书”,本身不过是如“真”包换的仿冒品。希望父母为孩子选图画书时,能够先剔除这类由名著改编而成的图画书。

幸福读书笔记6

  假期里,受朋友的推荐,读了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我感触颇深的不仅是书中的内容,本书作者李跃也从不同层面讲述了自己的转型。

  李跃的糊涂,傻气,可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与年龄阶层的人性本面,更诠释了教育与爱育的本质区别,以平等自由的心态来享受欣赏孩子用生命巨章缔造的童话乐土。而在这其中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

  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卢勤的著作,卢勤专著中提倡的赏识教育,从解读孩子内心,关注孩子外在的健康成长,到放权让孩子自由支配,树立主人翁的责任与意识,倡导了一种教育的新型理念,而在这种漫长的教育与实践中走的也并不顺畅,大到家长,老师,小到青少年,在经历了太多失败教育后,理解了教育不是支配,居高临下的威严施教者,而是如何将教育升华成爱,来激励促进自身的成长,我想李跃与卢勤在教育方面应该都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在李跃的书中,每一篇都可以堪称经典。例如《鸡毛掸子》一文,就给我很多的启发。

  最近,我班刚转学来的小朋友,生性活泼好动,总喜欢招惹小朋友,一次,我让小朋友去排队喝水,小家伙一把就把排在他前面的巩翰林推倒了,其他的小伙伴赶忙扶起巩翰林并要求他道歉,小家伙却噘起嘴一脸不悦道:"我没错。"一边拿起水杯向指责他的小朋友泼去。站在旁边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手打了他的屁股两下,没想到小家伙一脸不服气委屈的大哭起来,大叫道:"你们人多欺负人少,我再也不上幼儿园了。"

  小家伙的一句话立刻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无形中我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

  于是我把两个小家伙叫到了一起,给他们讲道理,听孩子解释,并让他们当着大家的面握手言和,一个短短的小插曲让我明白了,在严格管教孩子以后,一定要用温暖真诚的心接纳他们,让他们知道严厉是更深沉的爱。其实在李跃的书中会有很多的故事及相关事例值得我们深思,而恰恰是生活中想当然的小事,让我们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儿童的幼小心灵,埋没了孩子的潜力,而教育就想当然的成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隔阂,教师走不过去,孩子不愿走进来,使两者成为对立面。

  曾有人这样说:现在的孩子都很个性,现在的教育不象教育。我要说的是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向标,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一套观念,他们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作为施教者怎么样才能很好的保护好孩子个性的一面,又要剔除孩子不尽完善的一面,我想在李跃的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跃不是圣人,算不上是教育的专家,但她却是一个个性十足,及具影响力的施教者。

  她对自己不偏不倚,教育败笔,优秀案例都在书中一一展示,与其说这是李跃的财富,不如说它是我们每个人或缺的教育宝藏,而我相信,每一个人不一定是天才,但每个人却都有一样别人或缺的?是什么?它在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平凡中的天才!

幸福读书笔记7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说,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也就是说,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 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

  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幸福读书笔记8

  《幸福的哲学》是周国平老师讲演的摘录。该讲演录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集,第一集收录1996年至20xx年上半年的讲演,取名《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第二集收录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的讲演,取名《幸福的哲学》。两个书名反映了两个不同时期的讲演,两集的话题是有交叉的,但话题的重点有所不同。 《幸福的哲学》共分五部分内容,分别是:谈幸福,谈人生,谈人文精神,谈阅读和写作,谈教育和文化。周老师曾在山东省团委齐鲁青年讲坛做过一场名为“幸福的哲学”的讲座,也就是这本书书名的来源。讲座中,作者首先从哲学角度探讨了幸福与价值观的关系。他认为,不管是把幸福看作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状态,抑或是二者的统一,价值观都起了决定的作用。从哲学上来说,对幸福问题的探讨要立足于价值观。

  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生命,二是精神。而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人在世上生活,应该力求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一个是人际关系的简单。人为什么会烦恼?就是因为在这两个方面太复杂了,纠缠不清,如果能够保持生命的单纯,就会得到心灵的宁静。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些人当亲人去世时会感到追悔莫及。因为,平时没能够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总想等到以后,却再没有以后了。人生的旅途中,时常会有人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也会有人先走。能够珍惜生命中的人来人往,将时间用在亲人和朋友身上,平凡的生活才会体现出真正的价值。人生在世,当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了,精神方面就会成为主要的目标。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生活,就是能够学会享受你的学习和工作。独立思考,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个是情感生活,这里的情感是广义的,指对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比如,阅读好书,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去旅游经历文化的积淀。阅读的价值不在于学习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锻炼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去思考,去体验未知的快乐。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优秀和幸福。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成长。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就会对世界有着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就能够享有心灵的宁静,品味幸福的味道。

幸福读书笔记9

  最近学习《幸福哲学》一课,有些好的思考点和笔记想把它整理下来: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在其中想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好把那些你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幸福是内在的体验。人类活着就是为了更幸福。怎么能更幸福?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能让你更幸福?

  比如,早睡早起,每周三次运动,每次30分钟;有规律的冥想,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开始时每天早餐,午餐或晚上用10分钟冥想,之后可能只需要2—3分钟,办公室,出租车里等都可以;每月看两场电影;没周二出去和伴侣逛逛;一周阅读些有趣的读物;每天写下三件你感激的事;三件你感到快乐的事;每天做三件帮助别人的事;每周周末计划下周的重要的事;每月底计划下个月重要的事;每个年底看下一年有没有希望完成或付诸实施的两件事……,每次创造新的习惯不要太多,一两个足矣,等习惯固定下来再试图增加。通常30填内可以固化一个习惯,亚里斯多德说:“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泰勒总结了四种类型的人,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虚无主义型是过去的奴隶,幸福型是平衡了现在的快乐和未来的意义,再加入一些投入。他建议花四天时间分别记录一个类型的你的典型事例和经理,来总结你在每个类型的得失,感受。关于目标和意义的关系,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应该是自发的,为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迎合他人的期望。这是真我的呼唤即使命感。哪些事你认为是有意义的?它们给你带来什么使命感?当生命赋予了意义,它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是乐章。在追寻的过程中,潜力的充分发挥会带来满足感。目标是的追求而不是目标的达到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的要素。什么样的目标曾经给你带来幸福?你认为什么样的目标可以给你未来带来幸福?

  泰勒建议把每日的事物记录下来,包括它们用的时间,用1—5来标定对意义和快乐的强度和感受,用“++”,“+”,“=”,“—”,“——”来记录你希望在此类事物上增加,保持还是减少时间。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并集中在快乐和有意义的事物上,生活规律化,习惯化。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幸福是目标,金钱,名利是手段。它们并不排斥。在决断的时候,人们常常把物质放在精神前面考虑,可能是物质比较容易衡量。那你会不会因为过分在意名利而影响幸福感?如果是,是怎么影响的?

  福乐就是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行为和察觉融为一体,在难度和技能成恰当匹配时,福乐体验才有可能出现,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把握或寻找事物本身的难度和技能的匹配,这样孩子会在过程中有福乐的体验,员工也一样。

  最成功的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不停的探索者奇妙的世界。发问才会有答案,当我们质疑自己时,才能去探索和征服自己。好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成功,包括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两方面。心理日记有利于个人成长,领域导师和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利于专业成长。同时,永远不要放弃在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洛斯曾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把工作作为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也关注权利和声望,如果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期盼的除了薪水之外,就是节假日。把工作看出使命感的人,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他们的力量来源于内在,在工作上也感到充实。你把工作当什么?合适的工作能够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热情,通常问三个问题,什么带给我快乐,什么有意义,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这三个问题的交集可以帮助找到让你有幸福感的工作。M(Meaning)P(Passion)S(Strength),MPS还可以用于找到员工感兴趣的任务。另外,工作职位越高,使命感越强,工作中塑造使命感会增加幸福感,同样,对工作的认同有时比工作更重要。

  与关心我们的和我们关心的人在一起分享我们生命力的经历,想法以及感受可以增加生活的意义并安抚我们的痛苦,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的快乐。

幸福读书笔记10

  沙哈尔博士在《幸福的方法》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什么是幸福,然后从学习、工作、婚姻三方面说明要如何实现幸福,并用冥想的方式提出关于幸福的本质思考,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书中打动我的地方很多,现在摘取两段阐述一下。

  1、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且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2、永远不要浪费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一直以来教育和舆论传递给我们脑海中的幸福的外衣是这样的:快乐、好运、喜悦、满足、富有、多金等等,似乎这些象征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描绘代表了成功,代表了权威。而我们也往往用这种眼光和词汇去评判别人的幸福与不幸。

  一天看到这么一段话:年少时我们对爱情的理解,是纯度那么高的事物,以至于一点瑕疵都能让我们放弃。可是渐渐的,你会发现,那些之所以长久的感情,并不是完美如玉,而是见到了对方最丑陋的一面过后,仍然愿意伸手拥抱的。

  曾经,眼里容不下沙子,期待把老公或者合作伙伴打造成我期待的样子,经过现实的打击,经过岁月的沉淀,我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如此的不完美,也有那么多的局限性,也有脱缰和丑陋的一面,然后,不再苛求对方和自己,从此,与这个世界的种种达成和解。

  爱情如此,我们对待幸福,何尝不是也这么的苛刻。不允许我们的生活中有与美好的体验相悖的事情,一旦出现了,恓慌、焦虑、抓狂、各种不适应,顿时乱了阵脚。而你如果看了下面的逻辑,会不会破涕而笑?

  1、你觉得你的'生活有烦恼吗?——没有——那你担心啥?

  2、你觉得你生活里有烦恼吗?——有——你能解决这些烦恼吗?——能——那你担心啥?

  3、你觉得你生活里有烦恼吗?——有——你能解决这些烦恼吗?——不能——那你担心啥?

  所以,经常有朋友们跟我说起她的纠结时,我都问她们:你现在这样,能解决问题吗?既然不能,何苦做无用功。

  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太多的事情,让我来不及过多纠结,只能精力放在想办法如何实现上。事情的发生一般比较急,如果你浪费时间纠结,把精力过多的放在了感情因素上,自然会乱了自己的阵脚,有纠结的功夫,可能办法也想出来了。再则,自己又不是点石成金的神仙,得容忍自己为能为,不为不能为,并坦然面对种种的所谓不顺,困难是促进我们成长的利器。

  小时候,毛草的很,经常不是手被刀切就是腿摔个口子,长辈们经常笑骂:看这孩子,真不长脑子。慢慢大了,切菜时,知道哪样用刀会切到自己,就改用另外的方式,走到一个地方,知道以前曾经在这个地方摔过跟头,就仔细点,或者索性绕过去。这都是从吃亏里得的经验。以前经常用“不能在同一个地方重复摔跟头”来提醒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误不可避免,不妨借鉴我们我们做项目时的经验:把平时出现的问题记录解决措施下来,新项目时作为经验教训输入,这样新项目时就可以有效避免曾经犯过的错误再次犯。同样,如果我们能把吃过的亏记录下来,并举一反三,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多考虑一下,是不是也可以从困境中更迅速的成长呢?我们不能重复为曾经犯过的错买单啊。这样,是不是快乐就会多一些,获益也会多一些呢?

  幸福是当下的快乐与未来的意义结合的,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感受。仅仅注重当下的快乐,是简单的“享乐主义者”,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概说的就是不要只注重眼前的这点,而仅仅为了长久利益,忽视了眼前的快乐,便成了“忙碌奔波者”,两者均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对号入座一下,身边这种人确实不少,人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不同的状态,有时候,会埋头苦干,奔波劳碌,有时候,又会得过且过,不管将来。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要的状态。

  如何做到既兼顾现在的快乐,又能为将来的利益做准备,书中也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对自己内心进行分析,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可以为现在和将来加筹码又心甘情愿,然后设定目标,一步步地靠近,并欣赏沿途的一切,会有艰难险阻,会有惊涛拍岸,也会有风花雪月,欣喜若狂,都用平常心对待,不会因为辉煌而傲娇,不会因为落魄而苦恼,都当成实现目标路上正常的体验。

  书中提出理论的同时,更多强调的是要反思与练习,学着用积极的思维考虑事情、处理事情,知识需要学习和实操,幸福的方法也是需要学习和实操的,行动起来,让我们练习获得稳稳的幸福!

幸福读书笔记11

  读《给孩子现在的幸福》有感觉。

  过去什么也没发生过,现在发生了。未来不会发生什么,现在发生。

  这是我从《给孩子现在的幸福》这本书中感受到的幼儿教师的真正意义。现在是佛教用语,根据佛教的说明,现在是佛经中最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有60秒,1秒有60个刹车,1秒有3600个现在,把时间切成小的单位,现在是永恒的。

  给孩子现在的幸福作者是幼儿教育机构李跃儿芭比学园的老教师马丽娟老师,给孩子现在的幸福描写芭比学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给孩子现在的幸福中的点滴渗透着作者的爱和责任,向幼儿园里不为家长所知的婴儿性格的对象表现出来。

  看到给孩子现在的幸福这个主题,突然觉得有禅的味道。认真阅读书籍后,作者马丽娟老师怀着宗教般的信仰,经过哲学般的深刻思考,感受到了10年的幼儿教育感觉,通过和平的娟秀文字,传达出来,深思熟虑。读完整本书后,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解释或教育的语言,更像是在读日记、马老师的工作日记、清晰的写作、华丽的辞藻和特殊的修辞。每次记述工作,都有一颗小心在讨论。读这本书的时候,马老师好像在我身边和我分享了她的生活,她的心得。书中没有无聊的理论说教,有生动独特的小故事,和读《365夜的故事》一样,慢慢融入书中,向往小农庄的生活。这个看起来像观察笔记的文字,绝对有价值的金砂,字里的行间总是闪闪发光。就像我和马老师在一起一样,是和孩子早晚交往的人。那些说话、熟悉的困惑,有启发性的思考,瞬间爆发头脑,有的经验和书上的文字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满脑子都流动着收获。

  这可能与自己的职业有关。作为毕业班的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其他成长,更不用说心灵的交流了。小农庄在我眼中就像教育期间的世外桃源一样,小农庄的老师和助理更加重视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帮助孩子们点燃心中的蜡烛,让孩子们。

  生活在小社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爱,等待,学习克服困难,学习情绪释放,学习幸福的生活。

  读了《给孩子现在的幸福》,马老师总觉得春水平静,动作温柔,没有看到她大声赞扬哪个孩子,当然没有斥责过哪个,对孩子的帮助也很快就停止了,她隐藏在班里的孩子们中,一眼就扫除了上她亲子班的时候,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她在关注班里的每个孩子吗?看到书中她对孩子们的理解和思考,对每个孩子的表情、语言、心理等细致的观察描写,才明白平时一举一动,其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这本书展示了孩子的世界,正确地说是爱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眼中的孩子的世界。通过这位老师的眼光,我看到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平静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因为这位老师她的心里有安静,也有坚定的力量。她用她的心体验孩子,她把她的生活和孩子们融为一体。

  有时候,大人们希望孩子们按照自己的预想方向发展,给孩子们安排这个计划的哪个计划,孩子们一定不会老老实实地执行。那时发生了矛盾。大人们说这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作为孩子,当然希望成为监护人的好孩子。但是,大人让孩子做的是他讨厌的事情。怎么办,孩子自然陷入困境,感到压力,结果大人生气,孩子也很懊悔。教育孩子生气也是教育,快乐也是教育,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方法呢?教育学家主张我们要用材料教,不要限制孩子的天分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自己的天空,体验现在的幸福,在幸福中学习和成长呢?

  十年的经验,一本书不能复盖。而且,经验上的东西大部分不能只用文字体验。这本书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幼儿教育人员的专业性。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能……这是专业性强的工作,不仅仅是爱。看这本书的时候,感动了好几次,就像看了特别好的电影一样。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使我对原本感觉不足的生活,又产生了希望。擦亮眼睛,仔细寻找,感动地找到,特别是天使般的孩子可能会领先。

幸福读书笔记12

  在亲子关系中,总是有一段或者几段记忆让你永远也忘不了。于我来说其中一段记忆是幼儿园阶段,晚上睡觉前我躺在妈妈怀里听她给我讲故事。现在的每天晚上,我都会搂着自己的孩子给她讲上一段故事,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个半小时。我相信,这段记忆也会永远伴随她的一生,然后她会将这个温暖的亲子时间再带给她的孩子。

  有过和父母一起共读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和爸爸妈妈(当然主要是妈妈)拿着书依偎在一起的时光。那些时光是那么美好,温暖了人心,就好像妈妈和孩子手牵着手进入故事的世界,遨游在想象的海洋。

  给孩子读图画书的好处我想即使没有看过《幸福的种子》的父母也能随口说出一二,但是说出来真的代表所有父母都真正懂得共读的意义吗?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牙牙学语,再到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和他人沟通,靠得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听到的词汇。同样的孩子,表达的能力各有不同,区别就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的语汇丰富与否。共读,就是增加幼儿词汇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现代的育儿观建议父母多和孩子说话,不在乎幼儿能否听懂,关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为以后孩子说话词汇累积做准备。回想我的孩子在两岁之前几乎不开口说话,她没有别的孩子一个字两个字往出蹦的阶段,也没有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着急生气的阶段,过了两岁开口就是一句意思清晰发音清楚的完整话语,这与我从她出生那天就开始读书不无关系。

  很多妈妈觉得自己读书太累,于是买了故事机,或者是用手机播放一些播音员事先录好的故事,代替自己给孩子讲故事。但是这真的就有用吗?并不是。《幸福的种子》的作者松居直先生说:人类的语言,特别是带有感情的温暖话语,会促进婴儿心智的健全发展,这种发自人类的声音,正是大自然的声音。在襁褓中的孩子,一定是因为能听到母亲温柔的话语,才幸福成长的,孩子感受的父母的爱(尤其是妈妈),才能成“人”。无数个狼孩猴孩的故事都证明,人要以人类的感情来养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抛去读书开发孩子智力,用故事灌输给孩子人生价值观,带来好习惯不说,孩子感受到爱,成为人,这已经是共读带来最不同凡响的力量了。

  无论是故事还是童谣,如果不是伴随着妈妈的满满爱意,那么图画书就没有任何“用途”了,一切好处不过是伴随母爱的附属品。所以,请不要为了偷懒而使用方便的电子产品。图画书不是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的工具,而是传递亲情、使孩子“成人”的桥梁。现代幼儿生活最欠缺的不是知识的来源,而是充满感情的、温暖的、人性化的话语。用先生的话来说,以图画书为媒介,帮助大人与幼儿心灵相通,才是给幼儿看图画书的意义所在。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生体验。至于聆听丰富语言而且永志不忘后成为有涵养的人,想象力丰富,获得加强的学习能力,拥有充实的内心等等的好处,都是共读的附加效果。

  早年妈妈给我讲故事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我,如果非要说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当我上了小学可以自己阅读书本的时候,妈妈便不再给我讲故事了。实际上也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识字了,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看书了,不用再带着孩子一起共读了。刚识字的孩子自己看图画书,那不是看书而是读字。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识别字的上面,便没有精力去体会图画书的内涵了,也没有精力去欣赏图画书的美了。读懂书了叫读书,不然就会出现读《论语》而不知《论语》的尴尬了。孩子在早先的阅读精力中,听故事是重要的阅读方式。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习知识,而应该是亲子关系的互动。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不能专心地感受故事带来的美好时光,时刻都要准备着考虑家长可能会问到什么样的问题。这种阅读是带有功利性的阅读,一定是要摒弃的。一旦父母的行为带上功利性,孩子便能敏锐地觉察到,很快的厌恶。用先生的话来说,图画书对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东西,就像大人享受读书的乐趣一样,孩子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作为一个大人,我有的时候也沉迷一些“无用”之书不可自拔。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图画书,价格贵贱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且不说有的妈妈为了省钱给孩子买盗版书籍,最糟糕的是一些新手父母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取正确的图画书。并不是色彩艳丽的,图画可爱的图画书就是好的,就是适合孩子的。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看见,让孩子被感动。按照先生的说法,交通工具书的交通工具色彩过分夸张,外形欠缺棱角,表现得太甜腻柔和是不对的。交通工具的美在于机械所独具的美。动物的书如果不能令人感受到生命力,就只是死的图像。还有的时候,出现了大人喜欢一个故事可是孩子不喜欢,那么说明这个故事并不能深入孩子的心。大人和孩子读书的方式不一样的,大人读字,孩子读图。我想先生的这一句话终于解开了我不懂无字书魅力所在的原因。无字书就是希望借图画的力量,让孩子自由发挥,挖掘出脑海中储存的丰富词汇。

  在《幸福的种子》里,先生有两个观点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在59页《爸爸的图画书》一段中先生个人认为:“孩子的名字应该由父亲来决定,使父亲体认自己接下来要扮演的角色及责任。”“无论如何,第一次为孩子买图画书,对父亲来说,意义非凡,母亲们不妨将这个机会留给父亲。”母亲们总是包办孩子太多的事情,父亲被孤立在外,没有插手的机会。我想有时候父亲们什么都不懂却都想在育儿的方面指点和发表意见,其实是因为他们想找寻存在感。先生的话提醒我们母亲,应该把父亲的权利还给父亲。男人在思维方面往往比女人更开阔,一如书中的一位父亲用旧杂志旧报纸里的图画,给孩子DIY了一本独一无二属于孩子自己的书,这实在是太棒了!

  另外一个新大门是先生指出了迪士尼图画书的不足,这是我一直以来从未注意到的。先生说他拜读今村太平所著的《漫画电影论》后明白了迪士尼卡通成功的秘密,在于“以光来表现色彩”,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应用在电影中。它的彩色和油画、印刷的色彩不同,本身好像会发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但是他们的图书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先生还指出迪士尼的图画书均取材于世界名著,可是去掉了名著的精髓,擅自改变,做出了与原著内容似是而非的东西。所有自称是世界名著的图画书,都是简明版,是模仿原著的赝品。看到这里,我真的是非常非常遗憾自己没有读过真正的“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先生在最后列出了他最喜欢的五十本书,也列出了一个主题不同的图画书名单,他希望学校和家庭能有机结合起来。先生的观点朴实深入人心,即使是早已意识到共读重要性的我读完以后依旧收获满满。周围愿意并坚持给孩子读书的妈妈不多,但是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会坚定地走下去,也希望有一天,每一个孩子心都能埋下一颗亲子共读的“幸福的种子”。

  盗版绘本的坏处现在百度一搜一大片,我想比起盗版绘本,(亲妈就别舍不得钱了,毕竟那些无用的早教和补课的钱够买很多很多的正版绘本)那些无脑抄袭的绘本才是真正的“病毒”。

  我给崽子买的第一套绘本是佐佐木样子的《小熊宝宝》系列,可爱的代入感极强的画面使得我的崽子现在时不时还拿出来翻一翻。(我特别喜欢关于熊的绘本,我也喜欢毛绒熊。就像先生说“熊”特别是“小熊”受排斥性可能最小。他们的体型矮胖浑圆,一副幽默感十足的憨劲,加上它们行动缓慢,很像感学走路的幼儿,整体看起来很稳重,适合从容不迫地铺陈故事。)但是后来,我发现中国也出了一套绘本,已经不能说是模仿和借鉴《小熊宝宝》系列了,完全是明目张胆地抄袭了。除了呵呵我还能说啥?相关文章: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幸福读书笔记13

  抽时间看了《自定义的幸福》都想幸运拥有福气的那个人,幸福的判定标准又是参差不齐,可能我会觉得幸福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和谐有家的感觉,住有遮瓦,乐有相伴,闲有爱好!当然,在这个飞速的经济社会,又有几人去关注那惊鸿一瞥的一刹那,都热衷于快餐式,甚至感情,家庭都快餐了!

  纷纷妖娆的世界,美仑美奂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切就象火星撞地球冲击着我们的瞳孔。蹉跎的岁月,我们意乱情迷,什么真,什么是假,现实中的我们仿佛批了一层薄纱,若隐若现,有时如那刚刚沫浴更衣后的少女那般美妙动人;有时又象陷入泥泞中的车轮无法自拔!

  经常我们耳边耳熟能详的听到“纠结”,这样形容这个段落的我们恰到好处,我们纠结自己还没上位,纠结自己还没遇到让你心花怒放的那个人。事实上常常会为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而追悔莫急,躁动的心致使我们举棋不定。

  现实社会中,我们透支了生命去追求经济的最大化,复杂的社会环境消耗着我们生命的质感,日渐物欲横飞的社会污染着我们的神经,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有了忧心冲冲,甚至担心太多未知不可知的变数。

  五十岁来哒一半的我们,可以脑海一片空白,也可任思绪天马行空,一心追求属于我们幸福,脚步缓一缓,纵然感受不到幸福的给力,也不必去伤怀它的迟到,哪怕在片刻间稍纵其逝,或者不幸就在下一刻悄然而至,最终还是去坦然面对,人的生死轮回,喜怒哀乐,都有其自然规律。

  活在当下,追逐真我的风采!

幸福读书笔记14

  有的人渴望得到幸福,却不知身在幸福中。有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却常常会丢失幸福。

  今天我就看了一本关于幸福的文章,是毕淑敏写的《提醒幸福》,它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提醒中度过,天冷了,妈妈会说:“小心着凉,多穿几件衣服。”考试前,妈妈叮嘱我要仔细审题;下雨天出门,妈妈提醒我带上雨伞-----每当我成功后,妈妈总会说不要骄傲,继续加油;每当暴风雨来临时,爸爸会说,注意安全。人生其实总有苦难。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了。幸福往往是如小雨沐浴着我们,我们不能急迫地去渴望幸福,实际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温馨的,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因为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会微笑地说:“我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当一个人身体有缺陷时,他还会微笑地说:“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灾难,幸福就会来临。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享受这种幸福,注意提醒幸福,珍惜幸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幸福读书笔记15

  今年假期我们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了,周国平老师的《幸福的哲学》在幸福的哲学中,周老师主要谈到了作为我们人应该追求什么精神财富的观点。这一点很类似于我看的一本《把心安顿好》书的中的核心观点。面对纷繁的社会的现实,人们更多地被身外的东西所充斥着、迷惑着,被身外的功明,利益所引诱着,盲目地以为挣到更多的金钱和名利,过上奢华的生活就认为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但不知,这种幸福是短占的、底层的、空虚的。在周老师的眼中,真正的幸福是要主重内在的生活,那就是精神生活,而这种生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智慧、情感、道德。这才是人作为高级动物具有的独一无二的追求。如果抛弃了这些最高尚的追求,即使外表再炫耀,也很难达到或体验到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在《幸福的哲学》中,周老师不止一次地谈到了阅读在精神追求方面的重要的作用。不管你是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只要追求智慧、情感、道德,并以此来追求高层次的幸福的话,你必须先要阅读。因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先哲们通过书籍这一载体传下来的,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在谈到阅读时,周老师对国民的阅读表现得很忧虑,他认为当前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惊人,并且好多人的阅读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可是网络的阅读中能有真正的精品吗?无怪乎是些平庸的书籍和无关紧要的信息。当一个人的空间被这些东西占有了的时候,只能出现“看着热闹、看后无聊”的精神疲软状态,根本对人的精神品质起不到积极影响的作用。到底读哪些书为好呢?周老师说只有阅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有真正具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他绝对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历程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经典作品。

  在《幸福的哲学》中,周老师在不同的场合都提及了写日记的好处。写日记是跟自己的灵魂交流的最好的方式。当一个人的灵魂独处的时候,它需要调整、反思与和谐,而写日记恰恰能补充这一点。用文字跟灵魂交流的时候不同于也优于其它任何一种方式。因为在用文字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情感会被再一次激发,良知会被再一次唤醒,灵魂会被再一次审视。这个时候,人追求善良、高贵的本性就会自然地被文字呈现出来。久而久之,在平日里做事的时候,日记中的那个高贵的灵魂就会出来监督我们,促使我们更好地去凭良知做事。

  《幸福的哲学》,看似是要从哲学的角度给幸福做一个诠释,其实不然。周老师在讲演的过程中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的所感所思给我们表达了出来,不愧为当代平民化的一位哲学家。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说,周先生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周老师的哲学思想能够影响多长时间,影响多少代人,我不敢预料,但我感觉最起码他的哲学应该能够引领当代国人。同样,我也不敢说阅读了周老师的著作,我追求到了幸福或者过上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我敢肯定地说,自己的生活不再浮躁、烦乱,我较之以前更能准确地认识把握自己,更能懂得平凡日子中蕴含的真正意义所在。

【幸福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拥抱幸福的小熊》读书笔记04-21

提醒幸福说课稿02-17

读书笔记09-02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10-28

简爱读书笔记09-29

论语读书笔记09-16

教师读书笔记09-02

英语读书笔记08-26

《童年》读书笔记08-16

读书笔记模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