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时间:2021-07-01 13:56: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

  《卢旺达饭店》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94年,发生在非洲卢旺达的一场残酷的不一样种族之间的屠杀。影片里面刻画了两个不一样的种族,图西人和胡图人。他们多年来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齐建造卢旺达——这个沙漠里的绿洲,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生活稳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然而,胡图人心中永远都记忆着那段“历史”,对图西人的恨一向铭记在心。在胡图人看来,当年的图西人是比利时殖民者的走狗,他们掠夺胡图人的土地,还鞭打他们,称图西人为“蟑螂”、“杀人犯”。卢旺达是胡图人的土地,此刻大批的图西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胡图人因此而感到极为不满,于是,策划赶走图西人,决定“消灭害虫”。就这样,在胡图力量电台的大力宣传下,一场恶性屠杀开始了。

  在“把高的树砍到!”这一信号发出之后,卢旺达民兵,一支国家政府从未出手干涉的部队,拿起手中的砍刀,杀人,放火,捣毁房屋······,只要能把图西人赶尽杀绝,他们什么都干,就连孤儿院里的孤儿也不放过。大街上横尸百万,一座美丽的城市,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座废墟。卢旺达一向以来都处于国家动乱中,必然引起联合国的关注,于是长期派遣部队进行调停,以维持和平。然而,当屠杀开始后,驻扎在卢旺达的外国军队被撤退了,图西人的唯一期望就此破灭了,凭借主人公保罗的力量,对英特哈瓦军官多次行贿,一托再托,最终卢旺达饭店里德几百余人被送往安全地带,因此抱住了性命。最终屠杀被制止了,图西人得到了解救,一切反动活动停止了下来,和平代替了一切。

  这是一场民族之间的战争。由于一向以来国家没有处理好两民族之间的关系,没有实施合理的民族政策,以及没有制定出一个完备的国家军队体质,而发生的一齐没有任何人干预的屠杀。在我看来,胡图人和图西人没有根本上的区别。既没有文化上的区别,也没有生活习俗上的不一样,这又何以区分谁是哪个民族。事发之前,胡图人和图西人是邻居,是同事,是朋友,是爱人。没有种族的歧视,更没有种族之间交往的约束。然而,在那段胡图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的驱使下,他们失去了人性,抛弃了友情、感情、亲情,没有理智地进行屠杀。

  胡图人一向视图西人为入侵者,以其人多占优势,而图西人就成了少数民族。一个国家范围内,必然生活着不一样的民族,正如社会上生活着不一样的人一样。这样的国家才是完整的国家,在不一样民族之间的交流下,文化得以融合,国家才能源远流长。而胡图人为了除去当年痛恨,将图西人赶尽杀绝,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战争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战争只会给人们带去痛苦,和平最终会取胜战争。胡图人就应记住历史,但并不是将历史倒写,而应争取和平。就此次屠杀,国家政府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在部队的管理上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制度。国家政府能够就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进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选举出自我的领导人,统筹各民族事物,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民族政策,在得到各民族统一达成意见后,颁布并严格实施。然而,要从根本上唤醒人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和平意识,加强国家爱国教育,加深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使得民族之间相处融洽,和平共处。同时还要加强国防,加大军队管理,以致能够在短时光内调解国内外矛盾。

  看完这部影片,不由想起解放前的中国,和卢旺达一样,身处本国人民的战争中,以致国家长期动荡不安,人民没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拥有的只是痛苦。着眼此刻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饥荒,人们吃饱穿暖,物质生活不断完善,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也正是人们一向最求的,只有和平才能拥有的。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2

  与《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结缘,完全是个巧合。周六,打开音乐播放器,看到歌单:大气磅礴的史诗级音乐,随手点开,伴着音乐沉浸在“拯救世界、星辰大海”的迷梦中,直到翻到一条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评论。是的,当战争只是历史画卷中的一幕,它是壮观、磅礴的,如果深处其中呢,只是杀戮、鲜血淋漓、人间惨剧……

  在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让全人类蒙羞的种族大屠杀,胡图族人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疯狂地屠杀了将近80-100万的图西族,约占整个国家八分之一的人口,影片以此为背景而展开,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如今看来,这部电影也因“真实性””美化问题“而颇受争议,撇开这个问题不谈,我们还是能从中收获良多。

  一荒谬的种族仇恨

  卢旺达是个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国家,国内主要有两个民族,胡图族占人口85%左右,图西族占人口的15左右。就好比影片中哪位美国摄影师提出的疑问:胡图族和图西族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并不是天生的,就像矛盾也不是天生的一样。在19-20世纪的殖民时代,卢旺达是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为了方便统治,特意拉拢肤色比较接近白人对自己比较亲善的图西族人,给予他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的特权,借助他们来通知卢旺达。对于两个种族的区分甚至是非常随意的,比如影片中提到的身高、鼻子的宽度、头颅大大小、肤色的些许差异等等。最后,他们在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胡图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终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终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事实上,国际上很多遗留的问题,都是西方殖民者当年留下的祸根。比如卢旺达的种族歧视和冲突、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纠结。太多的事情都是那些伪善的殖民者留下的,然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人,或者重新以调停者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对着他们自己造成的祸事指手画脚,充当救世主的角色。

  二苍白的宣言

  然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战争爆发,屠杀开始,可怜的几个比利时籍联合国维和士兵只能顾上仅有的几个酒店和难民营,甚至有11个维和士兵被杀,虽然有枪,却不能开枪,维和将军的电话求救,数天的等待,随后等到的只是一个小队的维和官兵,在酒店避难的上千人欢呼雀跃,以为是和平的力量,生存的机会,可他们带来的却只是帮助所有联合国官员和所有外国人撤离的命令。

  维护和平的漂亮宣言在这里是苍白无力的。

  一位美国摄影记者,拼死在外面拍到了种族屠杀的画面,保罗认为画面只要能让世界看到,就会有人来救他们,记着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把这些画面送到全世界,他们会叫到‘Oh my God, it's horrible!'然后他们将继续吃晚饭。”

  在撤离的时候,记者勾搭上的图西族女孩哭喊着,希望他可以救自己,此时,这位记者能做的不过是给她留点钱。撤离的那天,下着大雨,摄影记者走向大巴士的时候,酒店的侍者还在后面给他打着伞,他连声说着不要,侍者却坚持。因为即使在那时,他们都还坚持着高级酒店的星级服务,记者无以自容,只能说羞愧两字。

  西方人给当地人**,告诉他们什么叫品位,什么叫服务,却没有告诉当地人怎么振兴自己的民族,他们只是用这些来挣钱而已,在生死相关的时候,这些东西却显得如此单薄、可悲。

  三自助者天助

  保罗对西方的信任无以复加,以至于很多次救人都是找了些可笑借口,而事实是,这些漏洞百出的借口都帮他实现了救人的目的。在酒店里,他曾威胁一位胡图政府**的将军,说美国人一直用卫星在监视;另一次他威胁将军如果不去阻止屠杀,到时候美国人来抓战犯,他将不会替他辩护作证。这些话,将军都选择了相信。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相关文章:

1.饭店开业贺词

2.饭店开业庆典贺词祝福语

3.《雪豹》观后感

4.旗帜观后感

5.《雷锋》观后感

6.西柏坡观后感

7.《虾》观后感

8.姜子牙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