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纳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6 08:56:1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卡罗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卡罗纳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1

  12月17日,庆元实验小学教育联盟总校在胡天浩书记的带领下,姚丽雅、范宗妙等老师一行来到我校,进行教学调研,给我校老师进行课堂诊断。

  这次活动我执教一篇来自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一书。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到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热情地安慰他和默默地关爱他。本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第六单元这组课文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来写的。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这组课文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并且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卡罗纳》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大家对卡罗纳浓浓的爱意。为此,我围绕“爱” 这一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介绍新书,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在“初读课文,捕捉爱”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找、读“从哪可以看出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句子,并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使学生与卡罗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出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由于这组课文的单元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大家对卡罗纳无限关爱上,并重点指导了老师安慰卡罗纳的两段话。

  今天课上下来之后,范宗妙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上的不足:既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身边人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上,为什么前面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呢?类似段落该如何处理,或处理的不够恰当,这是因为还没有把文本“吃透”。这堂课我让学生一句一句地找卡罗纳伤心的句子,再一句一句的体会朗读,这样雨露均沾的做法,占用了很多时间,使得后面只能蜻蜓点水,实在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并浪费了很多学生感受“爱”的时间。

  听了范老师的提醒,我想对这一环节做这样的改动:首先让学生去文中找卡罗纳伤心的句子,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4处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一并出示。通过指导学生比较卡罗纳几次哭的不同,并抓住“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来重点感悟卡罗纳的内心世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一步步走进卡罗纳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无限悲痛。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家对卡罗纳的爱。在“研读课文,感悟爱”这一环节上,我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感悟爱。并重点朗读指导了老师说的两段话,分别从伤心和严肃、心疼和鼓励等角度进行引导。

  但在朗读指导时,范老师又指出我过于在意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学生第一遍读和最后一遍读,进步不大,原因就在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受文中老师对卡罗纳的语重心长,而是急着按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引着学生往下走。

  设想是美好的,但由于个人水平问题,在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一幅插图”学生明明读对了,我由于紧张,把“幅”和“副”混淆了,反而带着学生读错了,这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另外,连板书设计也没有完成。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我感受到了活化课堂的价值,但是就是不能在瞬间作出相应的机智反映,抓住学生闪亮的生成,而是按着自己固有的思路,“循规蹈矩”地一步步前行。此外还有很多环节需要进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的课堂学习,让我收获很大。

卡罗纳教学反思2

  《卡罗纳》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以《小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由于《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教学本文时,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学设计学习过程时,教师把课文分成两个版块。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感觉到什么?(围绕卡罗纳的心情和表现来说)。

  2、找出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卡罗纳的悲伤。

  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卡罗纳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他显得无比脆弱,这时候,他最需要什么?看看卡罗纳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卡罗纳教学反思3

  《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描写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另一条是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认真研读文本,并分析本班学生具体学情,我将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通过卡罗纳的神态、动作以及外貌描写走进卡罗纳内心世界,深刻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围绕“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展开交流,谈谈感悟。在组织教学时,我弱化了这一部分的教学,虽然学生也能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朗读谈感悟:如:A、“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B、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边,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但是这一部分的拓展较少,展示不充分,受时间的限制,我只是引导学生抓住老师关爱卡罗纳的句子体会,对于描写其他人的内容关注较少,而且这部分内容没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点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由于课堂时间没合理安排好,所以有些教学环节没能充分展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本节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读书声少了;学生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关注学生面小了,虽然也关注一些学困生,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机会展示。

卡罗纳教学反思4

  《卡罗纳》这篇课文是选自《爱的教育》中的一个小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卡罗纳遭遇母亲去世的巨大不幸,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真诚地理解他,帮助他,关爱他的故事。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以闯关的形式让学生自学。第一关设置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认读本文的生字所组成的新词。当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时,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不好,找了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起来闯关时,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应该是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好,或许没有预习。接着我让学生利用这几个新词:“遭遇、怜悯、叮咛、嘱咐、号啕大哭、恍然大悟”说文章的内容。这个设计不仅让学生疏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第二关是让学生默读课文,谈谈自己的读后体会。我给了学生大约十分钟时间自读,然后全班交流。大部分学生都抓住了能反映卡罗纳伤心和他身边的人对他的关心的主要语句谈了自己或深或浅的感受。我的设计是让学生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导朗读。再从朗读中加深体会。但由于时间安排不当,在学生谈了体会后教师没有指导朗读、体会,让学生的理解只是一个肤浅层次的,根本没能触发学生的内心。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的我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虽然任务完成得不够好,但我还是很高兴,至少我敢于跨出了这一步。有了这次的经验,今后在时间的'安排和教师的指导上再做些改进。

卡罗纳教学反思5

  记得第一次接触《卡罗纳》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没有过多作教材上的处理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此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摆在略读课文的位置来看的。这原因之二是受到文前那段“阅读提示”的影响: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以上这段话可以捕捉到的教学重点信息应该有二:一是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大意;二是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人们间真挚、友爱的思想感情。这样看来,此文只是作为一种补充阅读,进一步印证或延伸本单元的主题——爱的教育,没有承载其他更多的语文学习上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篇人文性强于语文性,思想教育的痕迹明显深于语言训练的课文。

  但是,比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卡罗纳》两篇文章,在文本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价值比较统一的情况下,我认为单就语文学习,就学生语言学习点的处理,就文本的学科价值来说,《卡罗纳》一文要明显优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作为一篇政论性通讯报道,语言上比较严肃板正,情节上跳跃很大,情趣不足,政治宣传的味道过于浓厚,对于学生来说文章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缺乏吸引力。而《卡罗拉》一文,笔触细腻,描写生动,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将卡罗纳的悲伤和周围老师、同学们以及同学家长的同情、关心和鼓励这两条线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且行且叙,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那么意蕴丰富,情味动人,带给课堂很大的想象空间。

  基于以上这样的认识,这两课的教学处理上,我实际上是颠倒了主次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没有作过多的深入剖析,反而是作为略读课文的《卡罗纳》倒是整整用了两个课时。教学的过程主要抓了这样几个点:

  一、通读全文,从具体的语句中品读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伤和痛苦。这其中,包括了课文描写卡罗纳的外貌、动作、神情,以及老师的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的集中朗读,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卡罗纳失去母亲后那悲痛欲绝、失魂落魄的情感和形象,以此引领学生把握语句的表达效果,进一步读好句子。

  二、与此相对应的,学生通过寻找“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的语句,发现:课文非常仔细、非常用心地通过描述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巧妙而又准确地再现了人们对卡罗纳的那份真挚的感情。文本的内容基本上有以上两个块面构成,并依照事情发展顺序交错而行的结构特点也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三、通过几个语言点,深入品味人物情感,把握人物形象。课文中能够抓的语言点比较多:

  1、老师课前对大家说的这番话。为了迎接卡罗纳回到学校,老师的这番话语可谓煞费苦心,用心良多。当你读着老师的这番话的时候,你明白老师的心意了吗?

  2、课文几次讲到“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这“目光中”到底传达着同学们怎样的心声呢?

  3、课文最后说“我恍然大悟”,到底明白了什么?是顺应着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来说的。

  以上三个语言点的停留,为学生打开了足够大的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内心的空间,不管是读悟结合也好,动笔批注也好,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调动原有的经验积累,把课文读深、读透、读厚。

  从最后的课堂实际来看,学生的情感空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于老师的用心,同学们都很有感触。有的说是为了不让大家因为重提伤心事,而加重卡罗纳的悲伤;有的说是为了保护卡罗纳的自尊,在他悲伤的时候放声大笑是一种不尊重;有的说是为了避免刺激他,使他在与同学们的对比中,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孤苦……我们平时总觉得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关注他人很少,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现在看来,这里也许隐藏着一些误解,也许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但是教学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哪怕课堂进行这样顺利,课后回顾一下,总觉得有些地方的表述还可以更清晰一点,更到位一点。比如“我”恍然大悟,那么之前“我”到底在心中怀着一个怎样的疑问呢?这样的提问应该比“我恍然大悟,是顺应着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来说的”这个问题的指向更集中,并且相对于直接寻找句子来说,还包含了一个整理句子、理解句子、提出疑问的过程。再比如总结课文的时候,学生了解了课文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特色,但是没有及时提升文本“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关情”的精妙。

  总感觉这是备课不细的原因,仔细想想,如果没有经历课堂的那个发展过程,有些东西未必是能够全部预设得了的。这样看来,我们的备课或者思想,应该是跟随课堂、跟随学生一起成长的。

卡罗纳教学反思6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为此,我以精读课文的上法,围绕“爱”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凸现母爱;二是初读课文,感受悲痛;三是细细品读,体悟关爱;四是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通过讲述小故事的方式,用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悲痛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细细品读,感悟关爱。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且以老师的关爱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充分感悟。从字词的理解深入到文本内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像母亲般的关爱,如母亲一样安慰,鼓励着卡罗纳。在品读同学们的关爱上,主要以写话的方式进行感悟。以同学们默默的看着卡罗纳,那目光仿佛在说——为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同时也引导他们如何去关爱别人。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感悟爱的重要性,并且推荐他们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近来我越来越发现:只要我要求的学生做到的,他们能做到就可以了,学习成绩优异也就达到我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爱”,“严”就是爱!今天我重新审阅我自己,我知道我错了,我忽视了孩子们也是有情感的啊!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这些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爱”。没有“爱”只有“严”,可能会成功一时,但不会成功一世!

卡罗纳教学反思7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爱的事。

  课堂中学生们围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痛苦?和周围的人又是如何关爱他的?”这两个问题再读书感悟,从始至终我看到学生都在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中学习,他们在文本中体会着爱的教育。

  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近来我越来越发现:只要我要求的学生做到的,他们能做到就可以了,学习成绩优异也就达到我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爱”,“严”就是爱!今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我知道我错了,我忽视了孩子们也是有情感的啊!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这些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爱”。没有“爱”只有“严”,可能会成功一时,但不会成功一世!

  有爱的阳光,花朵才会绽放;

  有爱的雨露,草才会生机勃勃;

  有爱的语言,学生才会了解你的爱有多么博大与宽容;

  有爱的行为,学生才会真正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卡罗纳教学反思8

  记得第一次接触《卡罗纳》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没有过多作教材上的处理的。

  原因之一,是由于此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摆在略读课文的位置来看的。

  原因之二,是受到文前那段“阅读提示”的影响: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捕捉到的教学重点信息应该有二:

  一是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大意;

  二是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人们间真挚、友爱的思想感情。这样看来,此文只是作为一种补充阅读,进一步印证或延伸本单元的主题——爱的教育,没有承载其他更多的语文学习上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篇人文性强于语文性,思想教育的痕迹明显深于语言训练的课文。

卡罗纳教学反思9

  《卡罗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绝时,身边的人真诚、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卡罗那的那份伤、那份痛以及大家对他的爱,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我从“关爱、勇气”这个点出发,紧紧围绕“卡罗那失去母亲的伤痛和他身边的人给予他默默的关爱”这一情感主线,通过“卡罗纳万分伤心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情景对比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痛失母亲的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此时的卡罗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励,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坚强。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感受到卡罗那的伤痛越深,才会更好感受到卡罗那需要的关爱越重要。

  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再抓住卡罗那的神情、动作……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内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现象,去体验卡罗那的悲痛欲绝。比如:“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我抓住“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们想像母亲还可能对他叮咛什么?嘱咐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畅谈着母亲在世时的美好情景,而现实却和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卡罗纳的可怜,伴随悲伤的乐曲,孩子们反复品读,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此时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痛失母亲的卡罗纳,大声表达出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重点强调老师对他的关爱。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还有“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老师一再让卡罗纳要坚强,可见老师更多的给予他的是鼓励,给他勇气,让他坚强的面对一切。我把这一句作为重点反复品读感悟,关爱更多的是给予别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因为生活无论怎样还得继续,这既是卡罗纳需要认识的,也更是我们的学生们需要感悟的。所以我将这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还有学生也从同学,家长的动作中、眼神感受到了他们对卡罗纳的关爱。在教学这部分时,刚开始我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情中感受爱,学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爱就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里。

  我还在拓展环节中:让孩子想象假设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假设有一天我们也会遭遇不幸,我们将如何面对?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的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这节课在结尾的地方设计一个写信的环节就有些画蛇添足。还有在感受关爱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前以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反思10

  《卡罗纳》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上出略读课文的味道呢?这个着实让我伤脑筋,如何对略读课文进行准确定位,免得碰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这个高压线。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今天上了之后,现实还是很残酷的。

  一、所得:

  这堂课我主要抓两条线进行教学。卡罗纳的悲伤和大家对他的关爱,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揣摩人物的心理,在自读自悟过程中,体会大家通过一言一行等细节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线索应该还是比较清晰的。

  两次的语言训练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依托。

  第一次,通过“,妈妈。”的句式引导学生想象,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通过作者给妈妈写信这一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体会以前母子之间的深情,为体会卡罗纳的悲伤打下基础。

  第二次,通过让学生填空,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用一句话,一个动作来安慰体贴别人,学会通过细节来表达关爱,同时运用语言,发展语言。

  从课堂上的演绎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目的。

  二.反思

  灵活合理地驾驭课堂,是检验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个指标。课上下来,对于这一点,自己感觉不够满意。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一点,就没有做好。我的设计只是一厢情愿的。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调控,引导,这也是欠缺的。今天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当学生说的,跟我的预设相左时,我的评点不够有针对性。如学生只讲到放学了,妈妈怎么做。思维被限制住了,我未能及时地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如做作业时,我生病时,吃饭时,睡觉时……。

  2、一不小心又落到了精读课文的陷阱中了,虽然我的教学思路很简单,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卡罗纳的悲痛。让学生通过对老师同学及家长细节的揣摩中,体会大家对卡罗纳那细心的呵护。但是,由于上课过程中,太不放心,总担心学生将不出来,引得过多,取舍不够,详略不够突出,因此,这堂课看起来就象是一堂精读课了。这一票就能否决一切。现在人教网论坛上对这个问题也在作激烈的辩论。何去何从?我还是处于迷茫之中。如何上出略读课的味道。大伙应该会是都想说几句吧!

  敬请各位同仁提供宝贵意见!

卡罗纳教学反思11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生命中已经融入了妈妈的血液、妈妈无私而伟大的爱,失去妈妈,该是多么不幸啊!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查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渎课文,在实施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的,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地交流 ,有效地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要适度,教师的指导要适度,学习小组的形式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要注意拓展。

  在卡罗纳失去母亲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就已经提前嘱咐孩子们要庄重严肃、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当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当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就连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将狠心地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卡罗纳的老师、同学选择了“爱”,因为他们早已懂得给予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情。在爱的抚慰下,卡罗纳渐渐地坚强了起来、快乐了起来,与此同时,相信卡罗纳的老师、同学在用爱为他点燃快乐之灯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快乐。面对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选择给予、选择爱,我想这也许就是《卡罗纳》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为此,我围绕“爱”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中。我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研读课文,感悟爱。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说话拓展,延伸爱。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设想是美好的,但由于个人水平问题,在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自己感受到了活化课堂的价值,但是就是不能在课堂的瞬间作出相应的调适,当然更有很多环节需要我进一步揣摩和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12

  近日,观看了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亲见短短的两句词,被大师演绎得波澜起伏、荡气回肠。感受了大师从“读中思”到“读中问”的诗意课堂。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的张籍笔下,乡愁是那封洗了又拆,拆了又洗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是什么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一首诗。注意文中的生字,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王老师就以这样的开课,领着我们走进了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相思。一开始,王老师要求学生将课文认真读四遍,要求读的字正腔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然后读出自己的味道。此时,王老师请两个学生读之后,分别发出“好一个故园无此声”和“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赞叹,鼓励学生齐读,读出自己的味道。

  然后,就势说:“师:真好,词读到这里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呢?”这一问,可谓水到渠成,因为读到这里,学生已经对文章的整体有了大致的印象和感觉了,王老师就这样带着我们开始走近纳兰性德的相思。通过“山一程,水一程”,读出作者的“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奈与伤感。这里,王老师巧妙抓住了“身向榆关那畔行”中的“身”字,让学生想象作者的“身”可能在哪里?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作者的身可能在山海关外面、(身向榆关那畔行)高高的山上、(山一程)、船上(水一程),也可能在营帐里、战场上……(想象)。此时,王老师巧妙借用答问的七个同学,将他们的身体当成他的身经过的七个地方,在此基础上,追问“纳兰性德的心在哪里?”学生答出“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后,王老师让学生畅谈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这里,听者已经理解了纳兰性德的相思。此时,当王老师让学生试着读出作者身心分离的感觉,伴随着音乐,伴随着王老师深情的范读,王老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深深理解了纳兰性德战争征途之艰难,塞外军营中的思乡难眠之凄凉。通过“故园无此声”,想象,对比,叩问情感,直面相思。当学生还沉浸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奈与伤感之中时,王老师又巧妙利用音乐,把听者带回了纳兰性德的故园,让感受了故园的温馨与安宁,家庭的天伦之乐。前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纳兰性德那因思乡而破碎的心。

  王老师的一句:“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在舒缓的《琵琶语》伴奏中,学生深情朗读。然后,王老师学生分别以旁观者和纳兰性德的至亲家人的身份叩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出自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最后,学生再次诵读《长相思》后,屏幕出现大大的“长相思”三字。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长相思!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长相思!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长——相——思!回望课堂,在执教本课时,王老师从让学生读得字正腔调圆到读出味道、读出感受,默读静思,加上直面心灵的诵读,这读出来的相思,读出来的情,让人久久回味其中……王崧舟,这位栖息在“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以创新的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让我深深懂得:语文课程,不是解释,不是说明,不是授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

卡罗纳教学反思13

  《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回顾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为本,为生发展”的宗旨,实施了略读课文“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积累中挖掘语文的语言因素,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后教学中改进提高。

卡罗纳教学反思14

  肯定不行。我再一次拿起了课文读着,猛然发现这个课题写着“卡罗纳”,可文中主要讲的是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啊。这明显地文不对题啊。作者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了《爱的教育》一书,才知道原来课文只是节选了“卡罗纳”这个故事的中间一部分,在课文前面部分写了卡罗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男孩,总是喜欢关心帮助别人,而课文后面还有老师同学继续关心安慰鼓励卡罗纳,让卡罗纳正视死亡的内容。这么一查,我就有想法了。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质疑课题,再告诉学生前面这个事实,让学生给本文换个更恰当的课题。最后给学生拓展阅读本文后面部分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这一课的思路就是这样了。下午小组讨论交流时,我的思路被我的同学们否定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次讨论交流我也能参与其中,说说自己的想法了(之前的很多次小组内讨论时,我总是接不上话呢)。后来全班交流时,我发现有个同学在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交流所得环节跟我是差不多的,而且我的句式比他的更具可操作性,而这一环节正是被老师评为亮点之处的。最有意思的是,也有个同学注意到了文不对题的情况,但她只是提出了这么个疑问,没有说明怎么处理,后来方老师小结时就提到这个发现很重要,可以让学生去换题试试。我听到这里时,忍不住拍了一下我的同桌。真开心!看来,我也真是不差的啊!虽然这次没有上台发言,但我知道自己也行的,这就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开心的了。

卡罗纳教学反思15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课前预设学习过程时,我把课文重组成两个版块。一:找出描写卡罗纳的悲痛欲绝的语句,体会感悟,指导朗读,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二:再读课文,找找卡罗纳身边有哪些人在关心他,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的。

  课堂实录:

  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万分,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卡罗纳

  心情的语句,再认真读读,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生默读找划语句,一会儿几个同学就认真地练读起来。

  师: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卡罗纳悲痛的心情。谁先来读一读。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从卡罗纳的脸色中体会到他失去母亲是多么的伤心、难过。

  师:卡罗纳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呀!谁再读。(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了卡罗纳的悲痛。让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了卡罗纳的心情。

  生2: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他羡慕我还能拥抱妈妈。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内心,读。(学生齐读)

  师: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样的痛苦、伤心。假如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伤心。

  生2:帮助他走出伤痛。

  生3:鼓励他,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反思: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此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为收集收藏,若您不愿意转载,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卡罗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卡罗纳》教学反思15篇10-01

《卡罗纳》语文听课报告06-22

经典教学反思10-19

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数学的教学反思10-18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10-17

认识比教学反思10-17

第几教学反思10-17

zcs教学反思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