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13 13:59: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

  中午的前两节是三年级的语文课。使我又沉浸在快乐的语文课堂中。

  对于一个已经习惯教高年级语文的老师来说,初次感受中低年级教学,看到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童真的稚气,好生喜欢,甚至觉得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天真可爱!

  这两节课我讲的是《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第一节课,我并没有急着讲生字、而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朗读入手,让孩子带着童真童趣的表情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

  刚开始还不适应,慢慢的孩子们读得越来越棒,大部分学生读的时候都能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比如:“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许多孩子读得生动传神!使人感受到草地的美,感受到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课文的第四段,写了蒲公英早中晚变化的时候,我编了一个童话:老师扮演去草地赏花的人,学生们扮演们一棵棵小蒲公英。早上,当我来到这片草地时,让学生用两个攥着拳头的小手,支起来,手腕合在一起,做出合拢的样子,中午我路过草地时竟然惊奇地发现蒲公英开了,这是学生合拢的两只小手轻轻伸开,然后挥动着身体与头部,就像一朵随风飘动的金色蒲公英!傍晚时,孩子们举着的小手慢慢合拢。

  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的把学生带入这种童话般的情景中,孩子们就这样不厌其烦地做着这样的伸开与合拢的动作!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孩子们学的也很投入,开心地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还有个别个别调皮的孩子故意不和拢或者不伸开,不过没关系,我告诉学生们:这是一棵枯萎的花!那位调皮的孩子,开心地笑了!

  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对回答好的学生及时鼓掌,回答正确的学生本人也要做一个快乐的表情动作“耶”!发现这样做特别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孩子都乐于被鼓舞、被认可!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实在是太开心了!我和孩子们都沉浸其中,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光!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2

  《金色的草地》首先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小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那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文章接着写了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因此而变成金色。从那时起,“我们”更加喜爱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边读边进行表演,我鼓励学生在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但略有遗憾的是,在这个环节里,因为学生好动的孩子居多,导致表演过程中时间上有点拖长。

  课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一片金黄,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读着这个内容,看着孩子空洞的表情,我明白,这草地到底有多美?由于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是他们想象不到的。教学伊始,我运用课件的演示,引入情景。于是,我借助电脑课件演示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这一情景,当孩子们亲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时,不时发出惊讶声、赞叹声:“太美了!”“哇,好棒哦!”……接着让他们在美的情境的烘托下,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并说说自己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孩子们个个神情激动,跃跃欲试:“我想在草地上打滚儿,睡觉。”“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妈妈照相。”“我想和老师、同学们在草地上做游戏”……恰当地使用课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而且帮助他们很好地感悟了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孩子们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又让他们通过读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到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这种直观手段的运用,激起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平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再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的某些想象有了具体实际的展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学来兴趣盎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孩子们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时,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因为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我想这就是窦桂梅老师说过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的真谛所在吧!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3

  由于刚开学,教师用书一向还没有来到,所以上课只能够按照字、词、句、课文等几方面资料进行学习。字、词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能够教,能够组织小组听写。最终教师听写过关。从中看出学生自学水平还是有的,只可是学生对于自学没有兴趣,总是在别人的激励和逼迫下才能够认真仔细的学习。经过听写,仅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了极个别错字。这样做也与我们才学习的洋思教学挂了一个小钩。对于课文的学习,由于没有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师用书,所以找不到头绪,只是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让组长检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并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和蒲公英的趣味。并且学生也能够在读中体会到学习和课文中的乐趣。对在过早地上玩耍学生很感兴趣,异常是对过早地变色的第三段,学生既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够熟练的背诵。这样就能够积累不少的语言。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异常是课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述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资料都比较浅显,学生经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资料。教学中,我用下头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景:“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新课程理念下,常常提及“兴趣”,把激发孩子的“兴趣”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调动孩子学习的进取性,让孩子在平和、简便的氛围中学习。第一件事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能够加进有关的对话。并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能够不拘一格,能够多样化。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4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搞笑的故事,“我”家门前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也随之变色。“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搞笑的蒲公英!“课文的语言清新活泼,比喻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蒲公英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植物,尤其为我们农村小朋友所熟悉,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抓住学生的那份好奇与喜爱展开深入的探讨。首先从草地出发,“的草地”你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展示课题――金色的草地,从而引出话题,你想明白些什么,学生的脑袋就会随之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草地和我们此刻见到的是一样的吗?一些疑问出现后引导走进课文,初读课文后并检查生字词。在生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思考每个学生的基础,我们班级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故在此环节上所耗的时间较长。主要采取个人读,小组读,小老师领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编故事记住较难写的字在必须程度上收效较好。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品读,学生哭仪采用大声朗读,一来能够检查刚才字词教学的效果,二来能够了解课文资料,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讲述蒲公英的变化。本文的重要线索是围绕着文章的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搞笑的蒲公英!”来写的。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草地的可爱,从哪里感受到蒲公英的搞笑?透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并明白朗读,促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感情。在理解草地的可爱方面能够透过制作简单表格让学生来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主

  学习的潜力,并在其他学生补充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效能。在搞笑的蒲公英的品读中,结合学生自身玩蒲公英的经验,提高其用心性,透过自身吹蒲公英的乐趣来感受小作者当时的情绪,加深理解“多么搞笑的蒲公英!”在讲述草地变化颜色的过程中,用手演示蒲公英张开、合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学生也一齐用手演示着,原本平白的文字配上动作开始像舞蹈一样动人。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引导孩子用声音来传达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乐趣,指导个性化朗读。

  语文的课堂就应是学生的课堂,应多引导其多读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学习品读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飞翔着,它似乎在许找自由,寻找梦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感积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5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经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我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教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活力、才华……我的心境灿烂无比,原先孩子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啊!

  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我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样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我对这片草地的感受。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6

  1、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件重要的工作,本课中在理解“一本正经”一词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理解的方法:读句子,想意思。

  2、文中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一段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学生理解时较为抽象,如果能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就好了。

  3、在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玩耍的乐趣时直接让孩子去写,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孩子们先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兄弟俩一样快乐玩耍的时候,你和小伙伴是怎么玩的”,再让孩子动笔写,可能就激发的孩子写作的欲望,写起来就更能得心应手。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7

  今天上了《金色的草地》这篇公开课,大家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尤其是奚校长花了很长时间耐心帮我分析,手把手的教,这正是我所渴望的,心中的温暖和感激难以形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一是复习字和词语,我以读带过,只提示了一个在词中前鼻音的字:“使劲”。忽略了三年级仍然要以字词的主体地位。以后出示要认的字时,可以根据字形让学生采用一些形声字,减或换偏旁,还有谜语等方式记忆,或是和形相似的字区分。

  在读词语的时候,可以尝试分类读,如把四字词语拎出来,或把含翘舌音的词语拎出来,让词语丰富活化。

  二是对教学目标把握不清晰,教师引导的主线不明朗。表现在提的问题当中,如第三段中的你有几次发现?这个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每个环节的目的性,如在第三段,应紧扣先发现的草地变色和后发现的草地变色的原因展开,其他延展引申放在次要位置。如课堂最后。

  再如第四段没有通过作者把蒲公英的拟人处理,让学生感受作者喜爱蒲公英的情感的这个重点。

  在课文的开始和结束没有总体性把握,如课堂初始的时候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找词或句子的方式,统领全文。

  三是板书也没有抓住重点,口头训练的板书了,重点的词语,和要写的字,反而没有得到体现。

  四教具蒲公英花没有把作用发挥到极致,而这恰好是重中之重,应先让她们观察教具花的开合,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朗读,各种形式读,最后达到背诵的目的。相机引出,蒲公英的花会变色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打开合上,让学生被这种生动的比喻方式感染,有兴趣去运用。

  五朗读较拖沓,坦白说,这也是我每天强调的问题。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虽然可以抓关键字词重读,但更要注意感情应由内而发,而不是光靠在技巧上的处理。

  六老师的表扬泛滥,本来我是想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言,一位女同学的精彩发言,反倒忽略没有给予表扬。以后,要学会把表扬运用得恰到好处。

  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应引导他们观察欣赏课文的结构,就如本篇课文,在整体感知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第一段介绍草地,再由中间两段分别写了两件有童年的趣事,最后一段对蒲公英有感而发,抒发感情。

  这节课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恨自己能力弱,天天为班上的小事和琐事繁忙,回家又得担起家庭的责任,没用足够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8

  一、在有效活动时间里,这就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放手,懂得了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习时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句子,而研读后的学生发言,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还引导学生将关键性句子、词语进行品味,学生洋洋洒洒的发言,这让每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而我们老师只起到引路、搭桥、鼓励作用,这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赏识学生,能够生发出有效的课堂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赏识是必不可少的。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上从中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学生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从而增强了浓厚的读书兴趣。

  三、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

  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我认为预设与生成最为关键的是把握教材,课前我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作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水平的预设。比如在这堂课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品析语句,自己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比较成功,也适当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达到预期的效果。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但只要理念先进,引导得法,同样也能使学生受益不少,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的突出。本节课的阅读中绝大多数的资料收集、感悟体验、品味表达、联想反思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老师只是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的尊重。

  二、注重学习方式的引领与学习技能的训练。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好几首词并不难,难的就是学生能否独立地正确地去理解其它一些词或文章,所以方法与技能就是教给学生核心的东西,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就正是基于此。

  三、注重反思避免阅读中的“唯主题论”。在具体的词的阅读中,教师着眼于词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理解因素与情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并支持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这正是新课标中关于阅读体验要求的具体展现。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0

  《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讲述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让学生通过读、演来和生活实践来理解难点词语“一本正经”“绒毛”,读作者和弟弟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来体会出作者和弟弟玩得有趣。

  第二件事情通过让学生找出“我”的两次发现,并找出两次发现的不同之处,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是总结,作者有感而发,学生在读完后能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由于第三自然段的铺垫讲解,学生们能说出作者这样说的的原因。

  朗读是语文外在的表现,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堂中还应更注重让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抓住字词的训练让学生达到有感情的朗读。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教学生识字认字,而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把识字教学穿插在阅读教学中。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这就是课改带来的巨大变化。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1

  今天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第2课《金色的草地》。课虽说是上完了,但这心里却怎么也放不下。

  一首小诗开场,不知道会给孩子们留下点什么。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利用早读时间,把一首《蒲公英》诗歌抄在黑板上。这时也有不少孩子把这首诗抄在了自己的手抄诗集上。课前,领着孩子们读了几遍,可惜没有时间与他们一起品味这首诗。这首诗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此时,我这心里,却是没有一点底。新经典诵读培训后,让我一直放不下的就是那一首首文字优美的诗歌,是呀,如果把那些诗歌加入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不是更有意思呢?这节课,也算是个尝试吧。

  雨潇的问题,带走了聪明的小猴子。看看课文学习得差不多了,我问孩子们,在学习课文后,是不是解决了预习时没有读懂的问题?如果有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因为,这篇课文不是很难理解,所以,此时几乎没有孩子再举手提问。正在进行下一个环节时,雨潇却举起了手。叫起雨潇:“课文中写‘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可我们都起床了,为什么蒲公英还在睡觉呢?”

  这个问题,还真值得研究研究呢。早上,蒲公英的花可是合着的,我们可不可以理解它还在睡觉呢?到了中午花才张开,噢,到了中午蒲公英才开花呢,那个时候的我们早就起床半天了。单从文字上解释,一时还真说不清楚。我该从什么角度上与孩子们一起理解这个问题呢?先让我想一想再说吧。不过,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聪明的小猴子交到了雨潇的手里。是呀,聪明的小猴子应该属于他这们关于质疑的人。

  没有“一本正经”地备课,栽在了“一本正经”之上。在检查孩子们认读生词读到“一本正经”的时候,突然想到要让孩子们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说来惭愧,一直都理解这个词多多少少带有贬义。“瞧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哼,一本正经的,好像真的一样。”平时,我总喜欢这样说。这回坏了,因为我这样的印象,所以在孩子们说“我一本正经地写作业。”时,我提出反对意见。

  放学了,锦雨打来了电话,电话里,锦雨告诉我,因对“一本正经”的理解不一样,他跟妈妈争执起来。这小子总是这样认真,不把问题捣腾明白,他是不会罢手的。好,我就喜欢这样的认真劲儿,有问题,就得弄个明白才对。不过,因还有事儿,只能告诉他明天咱再解决这个问题。

  晚上,我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查查一本正经的意思。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看了这解释,哎呀呀,我的理解真是偏颇了。现在看来,学生们的“我一本正经地写作业。”“我一本正经地读书。”应该都是对的。

  明天课上的第一件事儿,我就是要“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们,明天他们用一本正经造的句子都是对的.。

  最重要的是,我会一本正经地把聪明的小猴子递到锦雨的手里,聪明的小猴子,不跟这样爱学习的人交朋友,又跟谁交朋友呢?

  这一节课,不光是孩子们有收获,我也收获多多呢。当然,同时也提醒我,以后的备课,要细致再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地雷”。呵呵!这地雷,可是能炸人的。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2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特别是哥哥和弟弟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时的情形,情节真实生动,文字描写孩子的天真调皮惟妙惟肖,使人禁不住会心微笑,美丽的草地和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了很大的快乐,而且课文也讲明白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因为现在的班级是重新组合的新班级,一部分学生需要适应我的讲课方式,我也需要一个了解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本篇课文的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根据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这样进行了教学的设计: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决定本堂课的讲授以朗读为主,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课堂开始,我我就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提出问题的同时,我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学生:平时看到的的草地是绿色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就紧接着说: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 孩子们找到了能回答问题的段落。通过读,我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学生不容易说清楚。文中的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那么我就出示课文第3段,这一段“草地变色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划一划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再出示思考题:“草地怎么会变色”?并提供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即——

  “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早晨,花朵( ),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首先是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在指名汇报交流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变色这个奥秘说清楚?”在齐读该段之后,体会“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以引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在带新班以来,我一直在培养孩子们感悟朗读体会的阅读方式,但是很艰辛,很多孩子有这些感悟陋习:一是光读悟会较少,甚至读完后,要说读懂了什么时,就直接戴大帽子。二是只是会读但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教学任务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3

  本课学的较为简单,在写法上与前一课《白鹅》作者的运笔方式都有些相似,加上本课又是阅读课文,则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建了个阅读与学习的模式。从"鹅给人的整体印象,走路的姿态,平时的活动"让学生带着提示去默读课文,勾画与提示相应的词语,句子,然后谈谈体会,说明作者对赋予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具体抓住关键词"海军上将"逐步引导学生回忆《白鹅》的写法。"白鹅的架子十足""鹅老爷"般的高傲,白公鹅是毫无顾忌"海军上将"一样的率性而为。两位大作家并没有仅仅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它们人的感情,因此,鹅的形象就在笔者手下变得亲切可爱了,自然形象就鲜活了,给人以亲切感。

  学习本课的宗旨是让学生能从作者的描写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借作者的思路走一走,也来写写自己熟悉的鸡,鸭、鹅、鸟等。在此,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刚学的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我把在这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利用插图与生活中实在的鹅,逐步引导学生看着插图发挥想象,然后对文本的写作方法的体会,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动笔写起来,提醒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顺序,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上,一定要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白公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的派头,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4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组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首先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阳光普照,草地上将会是怎样的美景呢?然后,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走进草地尽情玩耍,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生活实际,尽情去领悟草地的金色之美。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第二、没有跳出文本,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想象:自己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效果则更好。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少,说明老师没有打开学生的思维,没有放飞学生的思想。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多引导其多读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学习品读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飞翔着,它似乎在许找自由,寻找梦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感积累都将会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读”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同步习作练习,都落到了实处。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特别是我们农村孩子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可以喂猪,牛、羊等动物都喜欢。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许多了解。于是板书课题,揭示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出示:例子(我家种了几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们,有一天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6-10

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11-17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02-15

教学教学反思11-10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07-19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12-02

比例教学教学反思11-29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