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30 08:43: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1

  课题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有:

  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

  2、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

  2、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认识。

  3、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师:既然氧气的作用这么大,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1:探究制取氧气的方法

  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呢?

  生:(学生思考、猜想,有的学生提出):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氧气,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师: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工业上往往需要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就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的,这就是氧气的工业制法。我们有时候需要少量的氧气,这要通过实验室来制取,我们现在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师:演示实验:[实验2-5]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迪,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理由是什么?

  生:(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后一种)

  师: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定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师: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大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师: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实验2-6]

  生: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由现象得出: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最后教师再补充说明: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也不变。

  师: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至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教师可对催化剂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解释,要求学生阅读有关催化剂部分的内容,加深认识。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由实验解疑,获取新知识,从而得知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板书反应原理)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否仅此一种?

  生:还可以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

  师:对,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个实验下一节课再进行实验探究。(板书反应原理)

  活动3: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生:进行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师:板书分解反应的概念

  活动4:课堂练习:课课练相应习题。

  三、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可让一至两名学生到讲台前面来进行知识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教师小结并布置一定的作业。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3)能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固体等基本操作。

  (4)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进行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学习热情很高。学生通过课题2的学习与探究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本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的制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预习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已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新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第一、二单元后的实验活动,在学习了氧气的制法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亲身经历的一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将以上各部分知识的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的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高中学习氨气等气体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学习热情很高。学生通过课题2的学习与探究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本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的制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预习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已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3)能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固体等基本操作。

  (4)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进行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五、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六、实验用品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然后验证氧气的性质。

  [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

  [学生思考]

  [ppt]展示P45图2—17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

  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在我们亲自动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之前先看段视频来概括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视频]播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性质实验视频

  (分析)抽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固定试管

  3、集气瓶装满水

  4、加热试管

  5、收集气体

  6、停止加热,移导管

  [归纳总结]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所以先固定酒精灯和试管,然后放置水槽。物质加热一般是先均匀,后集中。“均匀”指先预热,“集中”指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气体收集有两种方法,不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气法。采用排气法应根据密度来决定瓶口向上或向下。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这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

  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才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要求]收集两瓶氧气,且其中一瓶底部要有少许水。请同学们合理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生:分工,动手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填写实验报告。

  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

  [陈述]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行灰水变浑浊。

  [回答]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继续陈述]

  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教师]接下来把这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

  [可让学生板演]

  [板演如下]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过渡]实验前,我提出了几个思考题(见实验注意事项1、5、6、7、8中的问题),接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答案]

  1、除了用手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捂住试管等方法。

  2、导管口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中和导管中排出来的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应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3、实验完毕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里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所以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再熄灭酒精灯。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是为了使集气瓶中氧气都用于木炭的燃烧,以便有较长时间的观察,如果一开始就把木炭很快地插至瓶的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损失,会迅速使瓶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5、氧气不纯的原因,有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九、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十、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十一、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活动与探究课,学生动手又动脑,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动手能力较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实验活动熟悉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室制氧气原理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6-09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3-31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6-11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11-09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11-08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03-08

嫦娥教学设计07-28

《掌声》教学设计07-25

《假如》教学设计07-22

《泉水》教学设计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