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4 17:27: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读生字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6、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简说】

  《蜜蜂》一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教学目标】

  一、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试验、证实、几乎、大概、阻力、推测、迷失、沿途、陌生、超常”等词语。

  二、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亲身经历作者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一、生字词卡片。

  二、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三、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台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接龙认读:

  试 验 证 阻 测 括 误 途 陌 超

  二、鼓励学生参与板书,激趣

  最近咱们班哪些同学写字有进步?指名上台书写课题。

  三、交流信息,导入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分享吧。

  四、精读,合作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二、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

  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三、第三、四、五自然段: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五、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六、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七、创新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soft/。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发布而实验的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眼中蜜蜂的外形是怎样的?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师生交流法布尔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可以请教同学。同时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蜂跨检误途(2)熟字比较。如:密一蜜辩一辨组一阻活一括(3)熟字加偏旁:“石+角=确”“木+旦=查”“阝+百=陌

  (4)出示文中词语,采取多种形式检查

  3、检查句子:课件出示:“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2。师范写“辩”“跨”“查”,抽生板演。

  3。小组合作,口头给字组词。

  4。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什么事情?

  7、理清课文脉络:

  实验过程(2—7自然段)

  实验目的(第1自然段)

  实验结论(第8自然段)

  三、了解目的,初识人物。

  1、自主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从这段话中都了解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学生交流。抓住“听说,想”体会法布尔的探究精神。

  3、重点聚焦“无论....总是....”,说说这组关联词语说明的问题。引导句式练习。

  4、指导感情朗读句子,重点强调关联词语的朗读重音。

  四、课堂小结:

  事实果真如人所说的那样吗?法布尔的实验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同学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如愿解开谜底的。

  板书设计

  14、蜜蜂

  辩跨查

  实验过程(第2—7自然段)

  实验目的(第1自然段)

  实验结论(第8自然段)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课题:

  快乐读书屋五 蜜蜂引路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认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1个词语。

  2.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列宁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1)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列宁的家在哪里?(3)他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引入新课。

  列宁想要找到养蜂人,首先要弄清养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列宁一起去找找养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学习新课。

  1、边读边思考: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四人小组讨论,合作画出简图。

  3、点评,请一名同学上台贴图。

  4、看图分析,弄懂位置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研读第三段:

  1、引入:列宁究竟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呢?课文哪段说明了这点?(第三段)

  2、指名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你觉得哪些地方

  写得好?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用“—————”划出你觉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出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一边走一边看仔细观察

  二、研读第四段:

  1、引入: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判断,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家,那么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图片)

  2、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发言。

  3、师示范对话,说说老师用什么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4、理解“惊讶”,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

  5、指导朗读此句。

  6、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

  7、理解“向导”,用亲切、风趣的语气笑着说。

  8、同桌练习对话,试着带表情、动作去读。

  三、总结全文:

  1、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带路,所以,在这里“蜜蜂引路”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2、(指板书)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边说边划箭头),所以,他称蜜蜂为“向导”(板书:向导)。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了列宁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细致、认真、多动脑筋。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仔细观察蜜蜂——找到养蜂人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2、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

  3、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们。

  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那现在是四季中的哪一个?

  指导语: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嗡嗡嗡,谁飞来了?

  2、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图片及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指导语:大家一起欣赏同时观察蜜蜂长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自己观察后看到的什么?觉得蜜蜂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语:谁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领?

  二、讲解示范。

  边示范边介绍画法及其步骤,认识蜜蜂的外形并学习其绘画技巧。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了蜜蜂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它有什么的.本领,那你们想不想把蜜蜂的样子画下来?

  指导语: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指导语: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最喜欢什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指导语:老师画的怎么样,你们也能不能画一画?那想想你要画怎样的蜜蜂?谁想出来了说说看?

  指导语:请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静地画出你要画的蜜蜂,在画小蜜蜂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帮助话请举手不做声。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教师对于好的作品加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指导语:很多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这是谁画的呢?请你说说你画的蜜蜂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五、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儿继续欣赏。

【三年级下册《蜜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蜜蜂》教学设计11-24

《蜜蜂》教学设计01-31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7-28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2-14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2-14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5-26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03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3-04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2-19

《蜜蜂》教学设计1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