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09 08:43: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集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集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体教学设计

集体教学设计1

  幼儿园集体教学指导语界定为“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教师说出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指引幼儿达到某一目的或目标所运用的一种教学语言。”具体来说,它包括了一个主要特征、两个基本要素、三种形式。

  (1)一个主要特征

  教学指导语能够直接引发幼儿的行为发生或启发幼儿的思维,它是教师表达教学意图和教学要求在语言上的手段。教师说出的教学指导语总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的,通常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有时候也会指向生成目标的完成。

  所以,直接指向性是教师教学指导语的主要特征。

  (2)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指导语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它必须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能指引儿童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语言行为;二是教师的这种语言行为是一个由语言、教师和幼儿三维整合的有机体,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教师是信源的发出者,幼儿是信息的接收者,三者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3)三种形式

  1、“教学”它总是以一定结构形式出现的,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遵循的一整套实际步骤

  2、根据笔者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观察以及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实际步骤的认同

  3、笔者把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即:导入阶段—主体阶段—总结阶段。相应地,笔者把教学指导语分为导入语、主体活动指导语和结束语三种形式。导入语是指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指导语;主体活动指导语是指教师在

  1教学主体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指导语;结束语则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指导语。

  关于教学策略的分类,目前为教育学界所公认的是加涅关于教学策略的分类,。加涅将教学策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策略的内容上分为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管理策略包括抓好良好开端策略;一教学常规管理策略;强化策略;用有效方法检查家庭作用策略。而指导策略则包括讲课力求清晰明白的策略;反馈策略和复习必要知识策略。另一类是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激活动机,告知学习者目的,指引注意,刺激会议,提供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的迁移,引起动作,提供反馈八种策略8。

  教学指导语策略重点研究的问题是教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阶段,是教师引导幼儿进入集体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其目的在于引起幼儿注意,激起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在这一阶段,幼儿教师使用的教学指导语被称之为导入语,它是一个活动开始时,教师为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出活动而说的话。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够激发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诱发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能唤起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兴奋中心转移到活动中来;三是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激活幼儿思维。

  通过笔者的观察分析以及一线教师的认同,笔者把幼儿教师在集体教

  2学活动导入阶段使用的教学指导语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种:悬念式语言、平铺式语言、回忆式语言、故事式语言、角色式语言、情境式语言。

  (一)悬疑式语言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而我国古人也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3至6岁的儿童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事物总是很多,一旦察觉事物变化与自己的预期有出入,疑惑也随之产生。如果巧妙地设疑问难,有意使幼儿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产生教学需要的“愤、徘”状态,那么幼儿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他们会为了寻找和搜集新信息解决问题将自己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

  (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彩色纸屑)“今天老师要用这把尺子为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注意看!”(教师直接用尺子去吸纸屑,纸屑不动)“哎??怎么吸都吸不上来,”(教师故做为难状,然后惊喜地拿出一块绸布)“有办法了。”(教师把尺子和绸子来回用力摩擦,然后去吸纸屑)

  (二)平铺式语言

  平铺式语言是指在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指令、询问、建议等形式直接点题切入。其目的是讲明活动目的、学习内容或任务,把幼儿的注意

  3力和思维迅速导向并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平铺式的语言是一种直叙式的语言,采用的语言比较平淡、简洁。片段三:(背景中班语言活动一一“微笑,’)T:“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关于快乐的故事”(随后老师开始直接讲述故事“微笑”)片段四:(背景大班数理活动一一“哪个教室大,’)T:“有小朋友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大一班和我们班哪个班的教室大。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哪个教室大吗?”

  在以上两个片断中,教师采用的语言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指出活动的目的或任务。一般来说,当教师要开展的活动与近期所学的没有密切联系,或者新手老师不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的时候经常采用此类语言开展教学。平铺式语言对于学习能力、自我意识和意志力水平较低的幼儿来说,往往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要充分发挥其导入的功能,需要教师语言精炼、条理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三)回忆式语言

  在导入阶段,教师采用的需要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复习旧有技能的话语称为回忆式语言。教师使用回忆式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以幼儿己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的出发点,唤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或引出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的指导语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问题或困难和旧有经验相关,或者当儿童感到凭借旧有经验、旧有知识与技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时,儿童的

  4探究活动、智力活动就会能动化、积极化。因为一旦意识到面临的新问题、新知识与自己的旧有经验相关时,幼儿就会觉悟到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掌握对于自身是有意义的,而把它视为自身的课题。

  片断五:(背景中班美术活动一一“我找到的春天”。开展此活动前,教师组织了幼儿外出寻找春天)T:“刚刚我们的小朋友在小花园里寻找春天的时候,发现了好多不同于冬天的地方,老师发现的春天是这样的。”(教师出示范画,并作描述)“请小朋友们也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吧!”

  运用回忆式语言的关键点在于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立起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和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记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如中、小班的幼儿的记忆水平相较于大班要低,因此要求幼儿回忆的内容通常是间隔时间近,容易回忆的内容;到大班,随着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的提高,要求回忆的内容则可以相对抽象一点,但依然将要求回忆的内容或经验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态度结合起来,或者把它囊括在具有儿童生活实际意义的经验背景之中。因为如果幼儿认为过去的实际活动对于自己越是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学习活动的结合更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四)故事式语言

  这一策略指的是在导入阶段,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开始,以故事为

  5引子,在故事结尾时引出当次教学活动主题。故事对幼儿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对于幼儿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往往是幼儿自发的和主动的学习。而且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打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的藩篱,跨越了时空界限,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再加上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能牢牢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或兴奋,或悲伤,或紧张,或恐惧,从而丰富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入活动。

  片段九:(背景大班自然认识活动一一“认识萤火虫”)T:“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一天,调皮的小猴到森林里去玩,在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小猴找不到家了,急得哭起来,几只萤火虫飞过来,对小猴说:‘别着急,我们来帮助你,说着,他们把身后的小灯点的更亮了,很快帮助小猴找到了家。小朋友想一想,萤火虫身后那个发亮的小东西,真的是灯吗?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萤火虫。”

  故事式语言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通过叙述故事,使幼儿头脑中形成鲜明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情节的同时,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和注意。重点是通过对故事的表达直接引起幼儿对观察对象或教学内容的注意。鉴于此,导入语中教师所讲的故事,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注意所选或所编故事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且故事宜短忌长;另外,教师在叙述故事

  6时,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以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中、小班的幼儿常常会被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熟悉的但与故事联系不大的细节所吸引,想象容易偏离主题,那么对小班和中班应多运用直观材料或形象的动作辅以叙述,还可重复一些关键语句,通过加强对故事形象的视觉感知和重复刺激引发幼儿最大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随着注意水平的提高、词汇量的丰富、理解能力的增强以及心理有意性的发展,在大班仅以形象生动的故事式语言作为导入语,也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拨动他们的心弦。

  (五)角色式语言

  角色式语言是指教师以想象的某角色身份说出的导入语。主要表现为借助某个想象中的角色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唤起幼儿的注意、将幼儿的注意力和心神指向教学内容与活动。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想象的形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幼儿积极活动的推动力。教师使用角色式的语言与幼儿对话,可以让幼儿借此进入广阔的幻想世界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命力。片段十:(背景小班身体运动活动一一拔萝卜)T:(教师戴兔妈妈头饰)“今天天气真好,妈妈想带宝宝们去拔萝卜,宝宝们想不想去?我们先来活动活动,待会儿拔萝卜才有劲。”(幼儿竞相戴头饰,跟随教师做动作:甩甩耳朵一一伸伸臂一一弯弯腰一一踢踢腿一一蹦蹦跳??)

  7片段十一:(背景大班数理活动一一7的分解和组合)T:(幼儿分组而坐每人面前有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了十片蛋形的纸片)“鸡妈妈,找鸡蛋,小朋友帮个忙,帮一个一一忙。”(念完之后,“鸡妈妈”即老师举起一张数字卡片,幼儿迅速从盘中取出相应的“鸡蛋,’)教师赋予了自己假想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口吻说出的导入语,其开场白直接向幼儿传递了活动的任务和要求。由于教师所赋予自己的角色形象是幼儿所熟悉的,幼儿了解当教师承担的角色出现时,应该赋予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来参与活动。也就是说,受到教师角色语言的暗示,幼儿也能主动赋予自己一个相应的角色,角色式导入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也是个平等的参与者,以角色式的语言与幼儿对话,不仅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有丰富、有趣,还会让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运用此策略设计导入语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经验的范围,

  (六)情境式语言

  采用与幼儿生活相近或相关的具体形象的语言,将活动的要求、目的或活动内容,演绎成幼儿能理解接受的具体情境。片断十三:(背景大班数理活动一一“分房子”)T:“鸡妈妈有许多的孩子,他们的家实在太小了,住不下了,鸡妈妈又造了两幢新房子。鸡宝宝们都争着抢着要住进去,鸡妈妈要怎么分才能让鸡宝宝们满意呢?”(边说边出示房屋样的图表和小鸡图卡)片断十四:(背景中班社会活动一一“联络方式”)T:“小猴家搬进了

  8新楼房,他想通知他的朋友来他的新家里玩,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通知他的朋友呢?”片断十五:(背景小班体育活动一一“运水果,’)T:(教师在地上用皱纹纸拉出一条路当独木桥,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篮子,划定了一个区域为果园,水果用各种玩具代替)“秋天来了,老奶奶的果园丰收了,可老奶奶的年纪大了,搬不动这么多水果,我们去帮帮她吧。搬水果要先将水果搬到自己的小篮子里,再经过一座独木桥,最后运到小河那边的老奶奶家。”(教师一边强调一边示范)“注意了,先将水果搬到自己的小篮子里,再经过一座独木桥,最后运到小河那边的老奶奶家。”“好,请小朋友帮老奶奶开始运水果吧!”通过上述三个片断,我们看到其中的共同点就是:三位教师从各自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用语言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活动的要求或目的。“分房子”的数理活动试图通过给鸡宝宝分房子,引着幼儿一步一步地感知、理解数的分解的不同组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的分解与组成:“联络方式”则是通过帮助小猴解决问题来了解联系他人的多种方式;而“运水果”则是结合环境情境的设置,将具体的要求寓于情境说明中,对幼儿的活动提出了目的和要求。运用情境式语言的重点是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创设出一个幼儿感兴趣的具体情境,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内容、规则等形象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把幼儿迅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一般来说,采用这种导入语后,整个活动都存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所以,教师运用此策略应注意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景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而创设的情境也必须结合活

  9动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巧妙构思,形式上也力求新颖,新奇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唤起幼儿的求知欲。

  二、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主体阶段教学指导语策略的分析教学活动的主体阶段,从时间上来划分它是介于导入阶段和结束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从阶段目的上来说,它是解决问题或幼儿获得新知的过程,如果把导入阶段看成是提出问题阶段,那么主体阶段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活动参与者来说,这是师幼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使用教学指导语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或获得新知,同时还要维持幼儿的注意力指向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一)讲解语

  讲解语即教师在解释、解说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教师把教学中的内容、重点与难点、活动要求等用自己理解了的或重新组织过的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幼儿阐释、分析、叙述、说明,主要用于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主体阶段,讲解语一般以教师的独白为主,但也会经常与提问、讨论等形式配合使用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

  本文所指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指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采用生动的语气、具体形象的语言通过打比喻、讲故事、举例子等方法使抽象的知识、技能等巧妙地变成幼儿生活中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10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策略表现出来: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恰当的语言修辞能从某种角度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属性、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夕可以把抽象呆板的变为活灵活现的,把枯燥的变为有趣的。在教学主体阶段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术,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幼儿的注意、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

  片断十六:(背景小班手工活动一一“剪贴水果”)(由于之前该班曾开展过“小飞机”的主题活动,该班幼儿具备“飞机起飞要走规定的跑道”这一经验)T:“把大拇指放在小鸟的一侧翅膀上,其余四指放在另一侧翅膀上,大拇指和四个手指一起动带着翅膀起飞时,鸟儿就张开了嘴巴,这时要把纸塞进小鸟的嘴里,然后让小鸟像小飞机一样在画好了线的跑道上沿着跑道线慢慢地飞,不要飞出线外去。”(教师边讲边示范剪苹果)片段十七:(背景中班科学活动一一“辨别鸡蛋”)(教师讲解为什么可以用转动的方法来辨别鸡蛋的生与熟)T:“把鸡蛋放在桌子上,用手转动它,转得很快的是熟蛋,转不起来的是生蛋。因为熟蛋里的蛋黄和蛋白是紧紧抱在一起的,已经变成硬硬的,转的时候不晃荡,所以转得快。生鸡蛋的蛋黄和蛋白没有抱在一起,还是可以流动的,转的时候总是在蛋壳里晃荡,所以就转不起来。”

  片段十八:(背景大班数理活动一一“树叶间的秘密”)

  11(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了叶片的单双数规律以后,教师请幼儿作记录时的指导语)T:“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自己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还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在案例片段十六中,教师把剪刀比喻成小鸟,把画好的轮廓线比喻成跑道线,形象地把使用剪刀的方法和裁剪“水果”的方法和技巧讲解清楚,使幼儿很快掌握了剪“水果”的技能。后两个片断则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片段十七用一个“抱”字将蛋黄和蛋白的关系形象化,片段十八则用树叶找好朋友的方式将两两对应关系形象化,使得幼)L能够准确地理解事物之间抽象的关系。

  (2)运用象声词、叠音词

  象声词,又叫摹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如:吮、叮当、哗啦、呼呼、轰隆等。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构成,它大多是描写景物或状态的形容词以及摹拟声音的象声词。在教学主体阶段,象声词、叠音词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用得恰当可以引起幼儿注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联想、回忆,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色的感觉。

  片段十九:(背景中班音乐活动一一“青蛙合唱”)(一教师弹奏钢琴曲《青蛙合唱》的第一部分,另一教师引导幼儿欣

  12赏乐曲)T:“呱呱呱呱,呱一,呱呱呱呱,呱一。~?远处传来了青蛙的叫声,声音渐渐近了,原来是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在唱歌,他们一边唱歌还一边欢快地跳来跳去,还有一一”

  (教师继续弹奏乐曲,幼儿欣赏,随后幼儿能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片段二十:(背景小班美术活动一一“小鸡的画像”)T:“小鸡长着圆圆的头,黑黑的眼睛,还有尖尖的嘴。”(教师一边说一边示范画)

  在上述两个片段中,第一个片段里的教师既用叠音的象声词表现了青蛙的叫声,又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了青蛙唱歌时的形态,这就诱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仿佛看见了两只青蛙在合唱。第二个片段中教师则采用叠音词,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鸡”展现在幼儿面前。(3)运用语音、语调、语气以及节奏的变化渲染出生动可感的意境在教学主体阶段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经常用停顿、突出重音、变换语言的快慢、强弱、力度等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来渲染出某种生动可感的意境,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思考,达到教学目标。停顿可以分为有意停顿、逻辑停顿和语法停顿。有意停顿通常被用于教学中幼儿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停止教学的讲解以引起幼儿注意,或者在讲解过程中为了强调某一个语意、某种感情的停顿。逻辑停顿是根据语意之间的联系以及教师为强调需要幼儿掌握的重点而进行的停

  13顿;语法停顿则是语句之间符号的停顿,它指的是通常我们说的“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重音实际上是教师使用的语言在力度上的具体表现,它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为突出某个或某些词语和情感倾向在声音上的强调。语气则包括了疑问、感叹、祈使、叙述等,它具有表达某种情感或暗示某种意图的功能。语言节奏可以分为缓慢、轻快、低沉、强劲等,幼儿在变化的节奏中能体验各种意境和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如果长期处于一种刺激下,就会受到抑制,学习效率变低。因此,有节奏的教学指导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疲劳。

  (二)提问语

  在教学主体阶段,教学指导语中的提问语被用来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信息交流,维持幼儿的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思维,同时也为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提供范例。在这一阶段运用的提问语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具体操作材料进行的感知性提问

  这类提问常用“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这一类疑问词引出,着重考察的是幼儿对教学材料的感知。这类提问所提的问题属于低认知层次的问题,幼儿只需通过视觉、听觉或触觉,将观察或感知到的事实、现象说出来就可以回答。

  片断二十四:(背景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萝卜”)

  14(教师带来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幼儿每人一个萝卜观察,导入阶段幼儿已经知道萝卜的名称)T:“看一看,萝卜长什么样?T:“萝卜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旨在要求幼儿复述某事实或内容的记忆性提问

  此类提问也常用“是什么”“怎么样”这一类的疑问词引出,但它着重考察的是幼儿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或再认。这类提问所提的问题属于低认知层次的问题,回答问题时,幼儿只需对事实或其它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或经由认知、记忆和选择性的回想作出再认即可。片断二十七:(背景小班美术活动—“指纹画”)(教师一边示范手指蘸染料的方法,一边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出注意的关键点。然后提问)T:“我们先要让手指宝宝做什么,才能画上好看的画啊?”(一边问一边重复刚才的动作)片断二十八:(背景中班语言活动—“小羊过桥”:(教师通过桌面材料有表情地讲述完故事后提问)T:“这两只小羊是怎么过桥的?他们说了些什么?T:“怎样做才能礼貌又平安地过桥呢?”

  片断二十九:(背景大班科学活动—“森林医生啄木鸟”)(幼儿观看完介绍啄木鸟的影片后,教师提问)T:“我担心啄木鸟那样站在树上,会掉下来,会不会掉下来啊?”

  15(影片里介绍啄木鸟特征的时候提到为什么啄木鸟能那样站在树上)

  3、调动幼儿想象力的想象性提问

  这种类型的提问,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幼儿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所包含的问题属于高认知层次。一般在提问语里包含“如果”“假如”“像什么”这样的字眼。

  片断三十:(背景中班语言活动一一“七色花,’)(听了故事后,教师提问)T:“假如你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用这七瓣花做一些什么事情呢?”片断三十一:(背景大班社会活动一一“交通规则要遵守”)(让幼儿看完一段遵守交通规则的录像后,教师提问)T:“如果录像里的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发生什么?”片断三十二:(背景小班美术活动一一“好看的树叶画”(教师出示各种用树叶塑造的形象画)T:‘朋友,看这两片树叶在一起象什么”

  4、引发幼儿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评价的提问此类提问主要指向引导幼儿对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这类提问是能力性提问,意在培养幼儿判断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片断三十三:(背景中班社会活动—“谁对谁不对”)(给幼儿看两个情景片段: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和一个不讲卫生的孩子)

  16 T:“你认为谁是讲卫生的孩子?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这类提问二般被指向了解幼儿的道德价值判断。一般情况下要求被评价的对象要有具体事例呈现给幼儿,如果要求幼儿评价的内容缺乏具体事例,幼儿的思维难以定向,常常感到不易回答,也触发不了幼儿对此的思考。

  5、需要幼儿分析、推理的分析性提问

  这类提问主要考察的是幼儿对事物间因果联系的理解、对事物的概括以及演绎能力,它往往是用“为什么”“表现在哪儿”这类疑问引出。要回答此类问题需要幼儿对所接受或记忆的资料、信息作出分析或统整。

  片断三十四:(背景中班看图讲述一一“春天,’)(幼儿描述图片内容)T:“这幅画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T:“你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片断三十五:〔背景大班科学活动一一“会唱歌的杯子,’)(提供给幼儿不同材料制造的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请幼儿用筷子敲击的方式来探讨其中的秘密,幼儿发现敲击出来的声音不一样)T:为什么不一样呢?:一个杯子,可不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6、意在要求幼儿寻找解决办法的问题解决型提问

  这类提问考察的是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认知层次的,对于其

  17问题的抛出,不仅需要幼儿进行分析、推理,还需要再此基础上找到解决办法。而且,此类问题并无单一性质的标准答案。其提问语里经常包含“怎么办?”“如何做”这样的疑问词。

  片断三十六:(背景’大班语言活动一一小动物的伞,’)(教师讲述故事一小节后提问):“小鸟和蚂蚁都找到了伞,其它的小动物还没有伞,怎么办?”片断三十七:(背景中班科学活动

  (教师提供了回形针、牙签、绳子、珠子、夹子“连接”)、纸张、固体胶、插塑玩具等物品,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后,教师与幼儿讨论了绳子可以将珠子连在一起后,提问)T:“还有其他的方法连接两粒珠子吗?”

  以上六种提问语策略的具体执行方式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价值各有不同,应视幼儿年龄、当次教学内容不同而灵活选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主体阶段,教师采用的提问语是多种策略的结合,不少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问。

  片断三十八:(大班主题活动一一“方形王国”)(幼儿人手一块方形泡沫地垫,教师以到方形世界旅游为导入进入活动)T:“我们来到了方形王国城堡外面了、,国王说要达‘方形世界,,需要闯三关。这三关一定要小朋友们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你们有信心闯

  18过吗?” C:“有!,,

  T:“一大片水坑挡住了去路,国王要求才能不弄湿鞋子又能过水坑,我们该怎么办?” Cl:“架桥”

  CZ:“坐船过去,,C3:“铺一条小路,,

  T:‘,/J“朋友想到的办法真多,哪种方法更好呢?要注意水坑的水比较浅,船可以行走吗?“不能,船会漂不起来” “还是架桥过去吧”

  T:“架桥过去可以吗?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架好一座桥啊?” “最好还是铺一条小路过去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垫子铺一条路”

  (幼儿铺路过关,来到“山洞”前,过第二关)

  三、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结束阶段教师指导语策略的分析集体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是指集体教学活动当次的教学内容或任务的终结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指导语通常被称之为结束语。结束语又叫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用的语言。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结束语也一样是被用来归纳总结活动内容,便于幼儿加强记忆,巩固知识、技能,或者对幼儿在当次活动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进行扩

  19展、延伸与迁移。

  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阶段使用的教学指导语策略主要有归纳总结式结束语、衔接式结束语、扩展延伸式结束语。(一)归纳总结式语言

  归纳总结式语言,就是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教师把教学内容作简单的、概括性的归纳总结的语言。这种结束语旨在加深幼儿对本次活动内容的印象,提高认识,加强记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幼儿的所学,促进幼儿将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果中去。它可以是教师的独白,也可以是由教师提问幼儿进行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片段四十一:(背景大班科学活动一一“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T:“今天我们知道了原来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很小的时候要喝妈妈的奶才能长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而从蛋里钻出来的,并且靠吃食物长大的动物就是卵生动物。”

  片段四十二:(背景中班数理活动一一“认识图形”)T:“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图形?” C:“四边形、圆形、三角形”

  T:“对了,我们今天认识了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还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了这些形状,以后我们还要到图形家族中学习更多的图形。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片段四十三:(背景小班社会活动一一“帮玩具找家”)T:“小朋友们要记住:我们小一班的玩具也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拿

  20出来的玩具,要记得把它送回它自己的家。”

  三个片段中的结束语都对当次活动的内容做了提炼,点出了当次活动目标中幼儿要掌握的重点,是对当次活动的再现。片段四十一和四十三中教师采取的都是独白的形式的.总结,对当次活动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梳理。片段四十二是以提问形式引导幼儿回忆教学内容,从而总结当次活动内容。这类结束语比较容易组织,不需要特别的言语准备,只须把当次活动内容的要点和需要幼儿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情感强调一遍就可以了。它对教师最大的要求就是教师要对当次活动内容的要点和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表述时,要注意突出目的,概括重点。

  (二)衔接式的语言

  在幼儿园教育中,总是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划分为相对固定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就有老师考虑到下一活动环节的导入,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一种衔接式的语言作为结束语。

  衔接式的语言是指那些既概括了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的重点,又为进入下一个生活环节理下伏笔的语言,它主要是给幼儿以心理上的准备。片断四十四:(背景中班语言活动一一风娃娃的旅行)T:“听完风娃娃的旅行故事,我们知道了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现在我们到外面去找一找,风在哪里?吹在身上什么感觉?”(幼儿跟随教师到户外活动)

  21片断四十五:(背景小班语言一一“小小手”)T:“哇,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为了表扬我们的小小手,我们去给小小手洗个澡,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带幼儿去洗手,因为接下来是吃水果的时间)在片段四十四中,由于活动结束时,已经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教师也就顺势用“到户外找风”为由将幼儿带到了户外,教师的这一结束语不仅不留痕迹地将幼儿引领到了下一生活环节,也为幼儿下个环节的活动提出了任务,以便于在随后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开始尝试着如何去找风;片断四十五中教师则采用拟人化的语言把幼儿顺利带入下一环节。这类结束语要求衔接自然,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将话题保持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这样衔接才得体。(三)扩展延伸式的语言

  这种结束语就是在教学结束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幼儿的认识基础,因势利导,将活动内学习延伸到活动外,启发幼儿将教学活动所获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在实际中运用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采纳教学中提倡的态度、情感。

  片断四十六:(背景大班音乐活动春天里来)T:“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是老歌,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唱,只是歌词有些不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唱我们的歌,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

  片断四十七:(中班科学活动一一“蚕宝宝的食物”)T:“我们通过实验,知道蚕宝宝最喜欢吃的是桑叶,有些小朋友认为

  22蚕宝宝是用鼻子靠嗅觉找到桑叶的,有些小朋友认为蚕宝宝是用眼睛靠视觉找到桑叶的,还有些小朋友认为蚕宝宝是用它的触角靠触觉来寻找食物的。到底蚕宝宝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寻找到食物的呢?请小朋友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谈论。”片断四十八:(背景社会活动一一“我会折衣服了”)T:“小朋友今天学会了折衣服的本领,回到家了记得用这个本领帮妈妈折衣服哦!”

  上述三个片段中的结束语都对当次活动的任务进行了拓展,这样的结束语,一方面使幼儿由教学活动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探究的兴趣、欲望。这种结束语,需要以某任务为出发点进行扩展;在表述时,要讲究联系性,能够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

  23

集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建立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培养主人翁意识,提高与集体其他成员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集体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培养主人翁意识。自觉融入新的集体,发挥个人特长,与同伴团结合作,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教学重点:1、发挥所长,奉献集体。2、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教学难点:1、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教学方法:活动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识新同学之后,我们将在这个新班级中国共产党同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新集体呢?

  (二)讲授新课

  讨论:我们来到新的学校,开始中学生活,组成了新的班集体,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叫一个集体?是不是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就可以叫一个集体呢?电影院的一群观众是不是一个集体?运动场外的观众是不是一个集体?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是多种多样,也有的同学可能说不出什么原因。先不急于说出结论,通过以下活动,得出初步的概念。)

  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1、活动:“让我们先看看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过程:

  (1)、让学生谈谈自己原来小学时的班集体

  (2)、再让学生谈谈对我们这个新的班集体有什么希望,以及为什么这样希望?

  先分组交流,我心目中的集体是个什么样子的。每组指定一个同学记录,准备在全班交流。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把本组的交流结果在全班宣读,老师做好板书。交流之后,将内容再次筛选,生成班级的共同目标。在交流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习风气、班级舆论、文明礼貌等几方面去描绘。

  (活动要求:激发学生对新班集体的热爱和期望,让学生共同形成一个集体的美好远景即集体建设的目标。)

  2、生成共同目标后,提问:剧院的观众、运动场外的观众有没有共同目标?从而得出集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思考:一个集体为什么要有共同的目标?(引导学生从正、反方面思考)

  板书:1、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过渡:我们有了一个班级的共同目标,那么,靠谁实现目标?怎样实现?班内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二、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1、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研制、成功发射片断。(或“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研制、发射片断。)“神舟五号”的巨大成就是怎样创造的?数十万科技大军怎么组成的?谁的岗位更重要?他们可以相互取代吗?

  我们的集体同样靠每一个成员共同来创建,在我们的集体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大家做?工作有轻、重之分吗?

  2、讨论创设情景:学校准备举办秋季运动会,我们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每一位同学如何去做才能取得好成绩呢?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共建集体。这是班集体的又一个特征: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奉献自己的力量。由这一结论,推广到其他班级事务方面,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新的班集体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去做,板报组成员、科代表、班委会成员、各小组长等工作需要同学们去做,如何对待这些服务性工作,希望大家思考后做出选择,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正确选择。

  3、活动:“看看我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的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硬纸片上写上自己的特长或自己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谈谈怎样将自己的特长或性格与班集体的建设联系起来,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教师总结:可见,班级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性,我们每个人在班级中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后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板书: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活动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都是有所长的,每个人都能在集体中寻找到最适合的位置,为集体的建设作出贡献。)

  过渡:为了实现集体共同的目标,需要我们集体中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那么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仅仅靠这个行么?怎样才能表现出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呢?接下来我们先来听听一首震撼人心的歌曲。

  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1、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起来,也请同学们边唱边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道理。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这首歌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众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动人场面。让我们体验到了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体会到。生活中很多事情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2、展示材料: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女排主力队员赵蕊蕊因伤病无法上场,场上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队员,很多人认为中国队取胜基本无望,但是最后结果是我们胜了。而美国梦之队的队员,几乎每一个都非常优秀,个人能力十分突出,但最终只得了第三。

  学生讨论: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夺冠和美国梦之队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引导分析:中国女排在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队员,很多人认为中国队取胜基本无望时,但是最后结果是我们胜了。什么原因?(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发挥了团队精神。)而美国梦之队的队员,几乎每一个都非常优秀,但最终只得了第三,从多位评论家分析认为他们输在了个人的单打独拼,没有很好的配合。

  结论: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是一个集体具有战斗力的最重要因素。由这个结论推广到前段时间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发射成功原因,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还有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团结协作的事例。

  板书:

  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教材P8“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个班级”

  活动过程:

  (1)、让学生阅读P8的材料。

  (2)、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材料提出的几个问题,每小组派代表记下讨论结果。

  (3)、各组回答自己的答案,教师评价并归纳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搜集并说说有关团结精神的名言警句、歌曲。

  4、游戏:两人三足跑。具体做法:为了突破难点,进行团体凝聚力训练,请四位同学出来,两个同学一组并排站,而后发给每组一根绳子,每组的两个同学同向而战,用绳子把一个同学的右脚和另一个同学的左脚绑在一起。让他们用三只脚跑,亲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说说:输的原因,成功的做法和原因,及比赛的体会。

  (活动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而且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也很重要。)

  (三)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拟出发言提纲:如何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深入思考,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外,班内的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是否也起重要的作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班集体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同学的努力,每一个同学和成长也离不开班集体,让我们高歌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班集体的旗帜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四)课堂作业:配套练习册P2-4

  (五)课后活动:“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2、利用班会课进行评选。

  (活动要求:引导学生对新集体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萌生集体荣誉感。)

集体教学设计3

  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正实行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还有“建构主动有效课堂”等内容。原本的学前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们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开展和实施了许多的新政策。我想这也是当前所有幼儿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既然是活动设计,那就自然包括教案的文本。但是如果你认为只有教案的设计就错得太离谱了。除了教案的文本,还具体包括了目标制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目标相契合,活动目标要具体细化)、过程设计(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与架构,教案文本的呈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内容,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了阐述和说明。

  就目标的制定来说,我会适时的进行些许调整,是的目标对于本班幼儿来说更容易达成。但也存在着目标表述过于宽泛、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的陈述混乱等问题。由于我是一名新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只能借助于一些现成的教案来试试。但是对于师生互动之间,我往往会有无效问题的出现,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弱点,但是相信见见我会有所减少,是提出的问题都是真正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设计都是预设的,可是毕竟幼儿的表现往往与预设的不同,对于幼儿突如其来的话语有时会有心无力,这是影响一节活动的进程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希望我会慢慢学会教学机智的运用,那上课时就会显得课程环节清晰,得心应手。

  还有活动的反思,其实活动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把教学中的简单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远远超过心中对于教学的思考的价值。可是千万不能只是应付性的完成它,而是要查阅资料,搜集素材,并加以整理。通过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也能及时关注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反思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会加深自己的思考和记忆,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也会是你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由于经验尚少,所以对于活动评价这一块还有待于今后的学习。

  总之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学习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不要以为一节课是简简单单的阐述,而是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细节,有早一日将来的我会好好掌握集体活动的教学设计,还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现在还是药好好吸取别人的优势、多多反思自己的弱点的。

集体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板书设计: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小铭为什么犹豫?】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四)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五)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集体教学设计5

  [课标要求]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积极发挥作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教学重点]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中的一首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什么?

  (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 歌词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板书)

  讲授新课:

  活动一:分析下列名言的含义:

  花在树则生 ,离枝则死 ;鸟在林则乐 ,离群则悲。

  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其深。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小结: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一、我是集体的一员 (板书)

  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板书)

  活动二:讨论交流:p19探究活动

  (1)我们班级有这种现象吗?有没有其他不文明行为?

  (2)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3)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小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总是会激励着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学生能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相反,生活在一个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的集体,个人的学习生活必定会受到影响。它说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活动三:我与集体共成长(用事实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小结: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能成为我们真正依恋的家。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板书)

  1、为什么要关爱集体?(板书)

  活动四:讨论交流:我为集体做什么?(举例说明自己对班级的贡献)

  小结:关爱集体,表现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位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2、如何关爱集体?(板书)

  本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五)巩固新课:学生谈感受(说感言)。

  (六)感情升华:以世界艾滋病日提示下节课内容—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的一员

  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1、为什么要关爱集体?

  2、如何关爱集体?

  课后思考:为什么“一个和尚有谁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集体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1.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教学准备:

  量杯、试管、试管夹、热水、常温水、凉水、气球、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学生讨论推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板书课题)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1)讨论研究试验的方法: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怎么能清楚地观察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师生交流,确定方法。)

  (2)小组活动:(试管上套上一个气球)观察试管中空气受热后体积有什么变化:观察空气受冷后体积发生什么变化(可将试管放入凉水中进行实验)。

  (3)小组就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

  (4)小结:

  通过书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5)师:通过实验,我们明确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大家注意到没有,空气和液体岁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他们在实验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吗?

  生思考交流,再汇报:空气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明显,实验反应速度更迅速。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三、拓展环节

  1.踩瘪的乒乓球怎么做能复原?

  2.为什么夏天的自行车车胎不能把气打得太足?

  (学生自己证明)

  三、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自行总结)

  板书设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受冷 体积缩小

  空气 热胀冷缩

集体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知识与能力:知道集体活动的好处,学会合理安排集体活动

  过程与方法: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

  活动重点:知道集体活动的好处,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课前准备:

  打印三个表格、学生分为四人一组,选好组长;分为游戏组5组,选好组长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名字叫“老鹰捉小鸡”。玩过吗?谁来介绍一下这个游戏怎么玩?

  2、生介绍

  3、刚才同学说到要选出当老鹰和母鸡的同学,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选?

  小结:可指定、可推荐、可民主(剪子包袱锤或手心手背等

  4、玩得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说:

  预设

  a、安全;(同学摔倒了要扶起来,表扬友爱)

  b、安静排队出入

  c、玩多长时间呢?交给哨子;

  师建议,每组选一名听课老师与我们一起玩。

  5、生玩游戏,大约5-7分钟

  6、看到大家笑容满面,说说玩游戏的感受吧?

  生可从两方面说:一方面可能是总结游戏本身的经验,小结:小小游戏,收获不小呢。

  另一是心情:爽、高兴、开心……

  小结:刚才的游戏是与同学们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的一种。除了游戏外,还有很多的集体活动。健康快乐的集体活动可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板书:快乐的集体活动

  二、集体活动大盘点

  1、师:你还喜欢哪些集体活动?为什么?

  2、小组讨论,表格1也可请听课老师推荐,见表格2

  3、汇报

  4、总结:课外活动的好处(教师也可以补充课件;课外活动图片)

  适时板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出示问题,讨论解决

  1、我想参加集体活动又怕耽误学习

  2、我不想参加打扫除这样的集体活动,因为太脏太累了。

  3、集体活动时,他们都不听我的。

  四、课外延伸

  春天来了,适合集体游玩,让我们课下设计一下春游方案吧

  快乐的集体活动

  增添乐趣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培养创造能力

  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2)增强集体荣誉感;(3)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

  (1)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得荣誉的能力;

  (2)培育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集体的内涵; (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 (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2)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个体力量的相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板书)

  第 六 课 “我”和“我们”(板书)

  第 一 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板书)

  1.集体的温暖(板书)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

  作用: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来源: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集体的力量(板书)

  (1)正确认识集体(板书)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力量的来源(板书)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板书)或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的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板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我们对生活的集体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我们,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人集体更加优秀、更加强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与

  一起成长。

  四、巩固练习

  1. 集体的含义?

  2. 集体带给我们哪些温暖?

  3. 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分别是什么?

  4. 集体力量的来源于哪儿?

  5. 为什么说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6. 集体的力量对个人有何作用?

  五、教学反思(略)

集体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14页。

  〖教学准备〗

  1、了解班级同学关系的状况。

  2、了解班级遵守规则的状况。

  3、了解近期班级中是否产生过矛盾,后果如何。

  4、根据上面了解的情况,请一些同学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

  〖给老师的建议〗

  1、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说说“心里话”可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

  2、在讨论教科书中同学的“苦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3、课前教师应尽可能深入了解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为课上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做准备。

  4、为了保证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有针对性的肯定、鼓励、建议、补充等评价。

  〖评价建议〗

  1、对学生提出的好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口头表扬。

  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给予评价。

集体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集体舞《喜羊羊和灰

  太狼》,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2、能在腕带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合圆上走

  的队形,并结伴交换舞伴。

  3、体验在集体舞蹈中战胜灰太狼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1)在地上用小草标记好的圆。(2)背景图。

  2、两种不同颜色的腕带,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

  3、剪辑好音乐的MP3。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带着幼儿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边跳边进入场地,走成一个圆,然后坐下。

  师:羊宝宝们,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你们想不想去参加。

  幼:想。

  狼:羊村要开舞会了,好多羊呀,我灰太狼也要参加,到时把这些羊抓回去做羊肉大餐。

  二、创编、合作表演集体舞《喜羊羊与灰太狼》

  1、创编、学习挖陷井的动作。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挖陷阱、织大网等)再请幼儿创编挖陷阱的动作,然后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2、创编、学习织网、打结的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出穿线、打结的动作。然后再组织大家学习。

  3、学习合作表演

  在腕带的帮助下,幼儿两两面对面的站好,进行合作表演。

  4、学习交换舞伴表演

  利用小朋友玩过的《找朋友》的游戏,学习交换舞伴完整的表演舞蹈两遍。

  三、齐心协力,合作抓住灰太狼,体验在集体舞蹈中战胜灰太狼所带来的快乐。

  灰太狼出场,老师带着小羊们藏在背景图的后面,等灰太狼掉进陷阱里去了,向大家求饶的时候,跑出来一起欢呼胜利。

  四、结束:即兴舞表演。

  灰太狼下场,舞会开始了,老师带着幼儿一起跳《你最牛》。边跳边组织幼儿退场。

集体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懂得集体生活是民主平等的。

  2、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荣誉感。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遵守活动的规则和纪律。

  4、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对班集体及其成员的了解,激发热爱班集体的情感,树立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2、让学生体会到参加集体活动的快乐,知道参加集体活动好处多。

  教学准备:

  (1)制作光荣卡

  (2)观察班里最近做好事的情况,收集一些典型事例。

  (3)了解班里都参加过哪些集体活动。

  教学课时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7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认识照片上的人吗?都有谁?

  2、这是我们(二、一)班的合影照,是由全体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组成的班集体。

  3、在这个班集体中同学们已经共同生活一年多了,你们爱这个班集体吗?那我们就一起夸夸我们的班集体,夸一夸我们的同学吧!(板书课题:我爱班集体)

  二、新授:

  (一)夸夸我的班集体

  1、集体荣誉靠大家

  生:我们班获得过许多奖励,如:……(板书:集体荣誉)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请你们看一看。

  生:这是我们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的节目。

  师:你们的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虽然表扬了你们,但没有发荣誉证书,这算集体荣誉吗?

  生:算!

  师:有些活动虽然没有奖状、证书,但受到了好评,这也是集体荣誉。

  师:在这些荣誉中,你为集体做过哪些共献?

  师:集体荣誉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板书:靠大家)这位同学克服困难,坚持参加比赛,说明他心里想着集体,为集体赢得了荣誉。

  师:那写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在活动中你做了什么?

  生:我坐在旁边,给他们喊加油。

  师:他这样做算是为集体出力了吗?

  生:应该算,因为有了同学们的鼓劲,我们才有信心获胜。

  师:在有些活动中,因为人数的限制,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参加,但能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能为集体呐喊助威也是为集体出力。

  师:在有些集体活动中,有时也会发生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们看看书中的小龙是怎么做的?

  (1)生自由读书的插图

  (2)师提问:

  (3)小结:

  2、集体是温暖的大家庭

  师:在集体生活中,你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了吗?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集体给予了我们每个人关心和帮助,集体真是温暖的大家庭。(板书:是温暖的大家庭)

  3、集体中的民主生活

  (1)这部分内容如果学生答不出,可以教师引导:在班集体中有哪些事情我们自己说了算?

  (2)小组讨论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3)小结:集体生活是民主平等的。(板书:是民主平等的)

  小结过渡:我们在这个温馨和睦、民主平等的大集体中生活了一年多,那在班里你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吗?你是怎样做的?

  (二)我为集体做什么

  师:你为班级做过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做得都非常好,可是班里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职务,没有职务的同学就什么都不用负责了吗?

  生:不是,他们可以监督检查,还可以为班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对集体的事都要关心、尽责任。对于这样经常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做实事的人我们要给予表扬。

  那么下面我们就当个“小小侦探”来调查一下最近为班上做好事的同学,好不好?

  (1)小组讨论:调查出一两件好事,看看这是谁做的?

  (2)学生汇报

  (3)小结:原来班上有这么多好人好事,我们把这些好事制成《光荣册》吧!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班集体及其成员,懂得了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自己应该为集体做些什么,如何使集体进步得更快。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应该以“集体荣,我荣;集体衰,我耻”的态度时时提醒自己,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集体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美好情感。

  2、学习集体舞《小鸟落落》,创编“山、树、河”的动作。能在腕带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往圆心走和圆上走的队形并结伴交换舞伴。

  3、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舞活动,体验与新朋友合作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学会演唱《小鸟落落》歌曲,《小鸟落落》音乐。

  2、在地上用小房子标记好的圆。

  3、美丽风景图、小鸟的服饰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带着幼儿随着《小鸟落落》音乐,边跳边进入场地,

  师:孩子们跟着鸟妈妈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游玩好吗?

  幼:好啊。

  师:准备出发啦(播放音乐)。

  (二)创编、合作表演集体舞《小鸟落落》。

  1、引导幼儿创编“山、树、河”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创编的动作。

  师:(在带领幼儿入场第一遍音乐结束时,请幼儿寻找小房子休息一下)孩子们,请找一个与自己手腕花相同颜色的房子停下休息一下吧。

  幼:(寻找房子)

  师:孩子们,快来看(出示美丽的风景图),这里的风景可真美。

  师:这么美丽的风景,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幼:有山。

  师:有看到不一样的么?

  幼:有树。

  师:还有吗?

  幼:有河水。

  师:有雄伟的山,有枝繁叶茂的大树,还有缓缓流淌的小河。孩子们,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你们想不想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这美丽的风景呢?

  幼:我来表演一下大山(两手上举并合拢)。

  师:噢,你表演的是灵巧的山,还有谁来试试。

  幼:( 两手上举并打开 ),我表演的树。

  师:哦,一棵枝繁叶茂的树,还有什么美丽风景?

  幼:( 小手在身体两旁轻轻摆动 )我表演的是河水(还有谁来表演一下啊)。

  师:刚刚这些孩子们表演的可真精彩,他们的身体都会唱歌呢。我知道你们的身体也会唱歌,我们一起用身体来唱歌吧。(哼唱着“这里的风景最美……”),我们在这里安家,可真幸福啊,让我们来跳个圆圈舞庆祝一下吧。

  幼: 好。

  师:请伸出带有粉色手腕花的手,像我这样,跟着我一起往圆心走,停,转身(表演)走到后身体转向外圈的小朋友表演有山,有树,有河,外圈的小朋友伸出带有手腕花的手朝着伸手的方向在圆上顺时针方向走。边走边欣赏圆心里的美丽风景,听到歌词唱完后,请所有的小朋友找到相同腕花颜色的房子旁站好。(可逐步解说着做出动作示范,教师随时指导幼儿)

  2、学习交换舞伴合作表演。

  师:刚才你们的表现可真棒,想不想找好朋友一起庆祝呢。

  幼:好

  师:请带粉色腕花的小鸟把手上举后,打开到旁边眼睛也跟着看过来,在看到这只手所指的旁边的带绿色手腕花的小鸟,请走过去与她手拉手,边做动作边哼唱“你好,你好,见到你真高兴”。

  幼:(跟做动作)

  师:我们再来找更多的好朋友庆祝一下好吧,两只小鸟面对面,你好,你好,见到你时,两个好朋友伸出带有手腕花的手扮演小鸟的动作互相亲一亲,在朝着自己做亲手动作的手往前一步走,身体还是朝着这个方向,你会见到另一个好朋友,(再做一遍),等幼儿掌握后,听音乐跳圆圈舞。

  3、幼儿随音乐尝试完整表演集体舞。

  (三)体验与新朋友合作舞蹈的快乐。

  师:好神奇的圆圈舞,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现在,这里有这么多美丽的客人老师,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啊!

  幼:想

  师:那,我们邀请客人老师来跳圆圈舞吧!

  (听音乐跳一遍)

  (四)结束: 幼儿跟着教师到教室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圆圈舞。

  师:刚才谢谢客人老师,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孩子们再跟着妈妈到森林其他的地方去交更多好朋友吧。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可带领幼儿创编小鸟和大树的动作,让更多的幼儿都来体验合作舞蹈的快乐。

集体教学设计13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四篇唐代散文。二篇是初唐的作品,都是骈文: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王勃的《滕王阁序》;一篇是中唐作品,属于古文,韩愈的《师说》;一篇是晚唐杜牧写的文赋《阿房宫赋》。四篇散文体现唐代散文创作的不同风貌。

  2.初唐骈文占文坛统治地位。骈文追求文辞华美,声律和谐,对偶工整,用典繁富,重形式而轻内容。本单元两篇骈文,既有前代骈文的优点,又摒弃其缺点。言之有物.内容充实。《谏太宗十思疏》是篇奏疏,语言生动,言辞恳切,并无典故堆砌之弊端,已初露由骈人散的倾向。《滕王阁序》虽属典型的骈文,但由于作者高超的技巧和独具的才情,使文章自然流畅,叙事清晰,摹写诗情画意,读来并无雕琢柔靡的印象。中唐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晚唐杜牧《阿房宫赋》,骈散结合,感情激越,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实词、虚词。

  2.了解骈文和古文的特点,了解奏疏和文赋的文体特点。

  3.了解魏征、王勃、韩愈、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成就。

  4.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修身治国思想。

  5.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太度。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时代意义。了解杜牧散文大量运用比喻、对偶的表现手法及文赋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掌握每课书重点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作法,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背诵四篇文章很难。

  四、单元教学设计

  1.用诵读法教学,即朗读背诵理解掌握

  2.比较四篇文章作者的不同情感,以情启文。《谏太宗士思疏》中的忧国思治之情;《滕王阁序》中的借山川壮美、抒怀才不遇之情;《师说》的批判世俗陋习的愤慨之情;《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道兴亡国原因之情。

  3.时间安排:本单元用12课时,每课书3课时。

集体教学设计14

  全县的几百幼儿教师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听取了教授讲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和设计与组织》告诉我们如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得到的学习和提升何去设计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动。指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环节中引导幼儿习从而实现某种目的的活动。还特别是在如何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知道怎样去选择内容、分析教材和孩子、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分析并确定重难点、做好充分活动准备、合理设计活动过程。然后通过活动讲解让我们去思考问题,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幼儿园教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就是集体教学活动。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含有群体性和集中性。

  从中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如何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首先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内容上好好挑选,还要认真分析选材的内容,并分析了解自己的学生现状和各方面的能力,设计好合适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呢?在选材时我们就必须考虑选材的科学性、对于孩子们起到的教育性、更要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引起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选好材料内容后,我们当教师的还要通读教材,整合内容,正确地把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些,我们当教师的必须对教材内容多读多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选取最合适教学方法,完成好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总之,听了教授的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她的教学理念,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方法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集体教学设计15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这是什么?(一棵树) 这棵树看起来怎么样?

  学生回答

  2、大家说的真好。这是一棵看起来毫无生机的大树。那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使这棵光秃秃的树变的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呢?

  学生回答

  3、这棵大树就好比是我们的班集体(板书:我们的班集体),大树缺少叶子就象班集体缺少同学们的呵护一样,没有一丝生机,现在叶子就在你们手中,请同学们赶快拿起桌上的树叶,用简短的语言在树叶上写出:你自己或其他同学为班级做过哪些贡献?

  4、谁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内容?

  5、快把你的叶子贴上去吧!

  6、原本光秃秃的树干上长出翠绿的枝叶,它记录了每一位同学为班级做出的贡献。班集体是我们的又一个家,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共同分享健康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很多事情需要同学们合作才能完成。

  二、参与活动,理解团结合作。

  1、那如果不合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咦?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为什么呢?希望大家能仔细看,认真听,给这个问题找到答案。好吗?

  2、师: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会说破?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三个和尚到底为什么没有水喝?

  学生交流、回答

  3、小结过渡:是啊,三个和尚组成了一个小集体,在集体中如果不与他人团结合作,很多事情就不会顺利地完成。

  4、那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是因为同学之间不团结合作而发生了矛盾呢?(学生回答)

  5、师:看来呀,如果同学之间不团结合作,有许多事情还真是不能顺利完成。

  6、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

  7、 学生交流。(拔河,接力赛,打球,大扫除……)

  8、合作产生超人的力量;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体验。(板书:团结合作)团结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桥梁,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那是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团结合作就能保证事情能顺利完成呢?(是)先不要急着回答。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喜欢吗?现在请大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玩一种你们喜欢的游戏。开始吧!

  (1)学生玩 。

  (2)刚才大家玩的开心吗?(开心、不开心)玩的开心的同学请举手。 师采访:能说说你们为什么玩的开心吗?不开心的同学在哪里?请举手。来说说你们为什么玩的不开心 ?

  (4) 孩子们,看来呀!要想游戏玩得好,玩得高兴,光有团结合作是不行的还需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守规则,合作中讲信用,才能合作成功。(板书:遵守规则)

  (5)那老师想问一问,游戏中有规则,那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有没有规则呢?

  生回答。

  (6)大家说的对极了,只有每一个同学都能遵守课堂规则,才能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9、孩子们,在课堂上我们是学生,需要遵守课堂规则,那么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学生回答

  10、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是小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则,像《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一个小公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则有大有小,只要大家在认真遵守,我们就能有一个祥和,安宁的生活环境。

  11、孩子们,今天我们这节课讲的是书上65-73页的内容,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结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来谈一谈你们有什么收获?

  三、总结

  孩子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享受着班集体的温暖,班集体就是一棵给我们提供营养的大树,只要我们每个同学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去细心地呵护它那我们班集体这棵大树就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我们的班集体教学反思1

  《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是“在集体中成长”,这对于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讲,集体生活充满了新奇,如何让孩子们在集体中快乐的成长,感受集体的力量,为集体争得荣誉,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责任感,是本课的主要目标。

  班集体是孩子们感受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第一课时“我们的班集体”主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班集体,班集体都有哪些人组成,他分别在集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介绍一下自己的班集体。

  也许是新学期伊始,孩子们还没有从寒假的玩乐中回过神来,上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第一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本来想通过提问来引到班集体中来,没想到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只好直接用课本上的图片来过渡到了班集体。还好学生们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班集体的组成,自己在集体中起到的作用,都很顺利的解决了。本节课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的班集体。或许是让学生们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只有几个学生能够主动的举手介绍自己班集体。在以后的几个班,我吸取教训,提前让学生们准备,效果奥了很多,学生们都能积极举手介绍自己的班集体。团结,奋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生们感受着班集体的温暖,有的学生还讲述了自己在班级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这个学期每个班都来了几名新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我也把这几位新同学叫了起来,让他们谈谈这几天来在新班级中的感受,让新同学快速的了解班级,快速融入新的班集体生活中。

  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个小组也是一个小集体,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我把学生们分成了诺干个小组,分别找了一个比较听话和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来当正副小组长,分小组比赛上课回答问题,纪律等,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这样一来,上课的效果就好了很多,特别是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变。分好了小组后,我让学生们制定小组计划,内容包括学习,纪律,上课听讲情况,回答问题状态等,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来。

  我们的班集体教学反思2

  上完了第三单元《我们的班集体》,通过每节课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整节课的节奏基本能按照前面的设计来进行,学生的表现还比较令人满意。

  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着重考虑到了三年级3个班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法重难点,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班级的了解和对班级深深的爱,培养班集体团结、合作、进取的品质,所以在设计中,我较多地把有趣的活动寓于课堂当中,给学生更多地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领悟。这样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喜欢,也学得更加轻松。

  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把握住了课堂节奏,把握好了放和收的尺度,该让孩子们发挥的地方,就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交流,以及在班级内民展示的机会,这样,思维的碰撞,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共鸣和更加强烈的内心体验。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我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充分表明了我的设计是符合孩子们的实际的。

【集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设计校园》教学设计

2.《绝句》教学设计

3.《燕子》教学设计

4.《春日》教学设计

5.《白鹭》教学设计

6.《检阅》教学设计

7.村居教学设计

8.《郊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