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7 13:15:0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一、选题的原因、研究价值及研究的理论支持

  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同时,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综观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时下校园流行这样一首打油诗:“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脱离生活的教学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无论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活动,都失去了应有的创造性和生命活力。因此,如何从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现实存在出发,探索一种符合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途径,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做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化语文”、“语文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研究语文生活化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他的“教育生活”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指导,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 等教育观点给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理论支持。

  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它包括三层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的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语文素养得到主动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20xx年4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在六枝影剧院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此次会议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会上,我有幸听到了陈大伟、仲广群,钱守旺及六枝实验小学的谢全碧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小结如下:

  在21日上午听了谢全碧老师的《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谢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建筑图片,并提问:生活中还有那些三角形?学生积极回答后导入课题,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归纳出三角形的特性,并让学生动手试试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画三角形进而教学三角形的画法,认识顶点和高的画法,引导学生说出高的定义。谢老师的这节课能大胆调整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交火候掌握比较出色,核心明确,能较好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很贴近生活,学生能比较愉快的掌握知识点,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努力的方向。

  后来又听了几个老师的讲座,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陈大伟教授的讲座。他的讲座题目是《观课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他首先要求作为老师,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要坐到学生当中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让教学改进的意见更加真实。还要根据需要选择观课的位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在不干扰教学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而且要提高观课质量,要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想象力,当好授课老师的助教。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的'讲清楚老师为什么教的问题和学生广义和狭义的学生概念,最后提出了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时间的公式。

  陈教授的讲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也经常搞公开课、达标课等活动。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多方面:虽然也有教师听课评议的相关制度,也有组织教师听课,却只是听课不评议。教师们听完课后,便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在听课评议表的相关栏目中要么画上记号,要么写上分数,

  写上轻车熟路的评语上交,便“大功告成”。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制度贯彻不得力之外,教师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有些教师把听课评议不当一回事,甚至唱对台戏,说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他们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听课,所以致使评议无法进行或干脆不评议。或者是把听课评议搞成了开表彰大会,大家都纷纷列出某某教师诸如备课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组织合理、语言生动流畅、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等优点,这些都是套话、空话而对缺点与不足出于碍于情面或担心对自己不利,要么只字不提,要么轻描淡写。这样的听课评议纯粹是在应付形式、浪费时间。我认为不如回家吃饭还来得实在。鉴于以上原因及现象,我认为陈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还是在教师,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理念,并敢于尝试,成为“反思型”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人们一种沉闷古板的形象,因为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予学生无穷无尽的练习题和单调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师的工作也仅仅是在抄教案、上课、改作业之间循环重复。新课程中提到,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小学数学教师拓宽眼界,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也将视角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比如,在二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讲授课本的内容,有的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样的钟表,丰富对时钟的认识;有的教师带领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钟表,让学生真正感知“时、分、秒”的概念;还有的教师从钟表的认识引申到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习惯的教育。数学教师除了改善了教学的形式之外,还不断尝试改进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往的数学教师是教学中的权威者,将一个个定理公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新课程中强调要让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老师指引学生去探究数学规律,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例如,在四、五年级的“方程”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告诉学生解方程的步骤,而是让学生从实际中产生对方程的求知需要,构建方程的基本概念之后,再允许学生自主地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尝试解方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不再是机械的、沉闷的,而是有用的数学、有趣的数。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兴趣,从而更喜欢数学。

  二、 学生角色的转变,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

  几年的数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在与课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远,但是教学改革引发我们深思,使我们蜕变,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引领我走进新的天地。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我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发展思想和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新课标背景的数学教学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新的思路。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几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识到数学教学必要性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课堂”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主要方法如下:

  一、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三、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四、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五 、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六、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八、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20xx年9月26日,我有幸在旧县小学参加武胜县小学数学千课大赛观摩课活动。我看到各片区的每一位参赛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特别是民族小学的游红老师,她很好的诠释了武胜课改。

  1、我深刻感受到: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民族小学的游红老师讲的《郊游中的数学》,以学生去嘉陵阳刚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租车和购票的问题来贯穿全课。这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中

  华小学余鸿辉教师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猜一猜、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猜谜游戏、拍手游戏、看图等活动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每位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6、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

  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二、从新课标看“学生”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习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

  这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为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提供了一次学习的良好机会。参赛的每一位教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亮点。这也是我参与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至于交流经验,我感到惭愧。今天,我愿意和老师们分享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的。有效即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在不断实践着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数学我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提倡理解加记忆,解题方法的掌握,结合生活实际会分析、会总结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教学图形的变换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总觉得不好上,比如图形的变换,老师们也都有同感——不好上,我也反复研究教材并听取老师们的建议,还是留下很大的遗憾,不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比较好,学得也很有兴趣。我希望学生学数学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不断进步的。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9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阅读后的几点心得: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多么好,长期使用学生都会产生单调厌倦之感,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在课堂设计上就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是让教师以灌输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二、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通过阅读,我明白了任务型教学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读了《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书中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照顾了全体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问、敢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然后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一定会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有借鉴的。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

  这一册教材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些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都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学工作,用的是老教材,今年作为一名新新学者,是边教边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下面提点我在教学中对新教材的一点看法: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加深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新教材图文并茂,文字简洁,语言流畅,起点低,坡度平缓,注意与旧的联系,出发点建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并通过复习巩固,以旧引新,扫清认知障碍,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拾级而上。在引入新知时很有特色,往往从一个生活实例或一个小问题为切入口,引发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但是有些例题还不一定非常贴切。

  7、教材增强了实验性,操作性。

  8、课文中穿插许多图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便于抽象概念,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9、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方面很有特色,删掉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宽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化生产,生活的习题。

  但是,不到不之处是:个别练习题与例题内容不配套。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1

  我到承德县听了承德市小学数学评优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二、注重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

  新课改革中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并未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创设自由、和谐地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

  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的方法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四、本次评优课活动,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正确处理好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关系,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时,在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这点值得我去学习。

  五、对问题的理解深入、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在本次评优课中,几位教师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的题目,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者,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解决这一类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课堂氛围平等和谐。

  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们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总之,本次小学数学评优课,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觉得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使数学课堂更精彩,更具有艺术性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2

  5月11日晚上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参加了人教社的云培训——曹培英教授谈教学改进研究。曹老师剖析了当下教育热点中的“假、空、大”问题,建议数学教师应该以教学的系统观,着眼整体思考问题的线索进行日常的教学。曹教授整个培训真正从一线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指导数学教师如何改进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有效、高效的教学。

  经过这次培训,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也是收获颇丰,曹老师提到了教师应该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现在的教学对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教材要解读到位,通过前测、课前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有很好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记得刚入职时,学校都会给每一位新老师安排一位师傅,我的师傅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定多看教材多看教师参考用书,当时的我还不理解师傅什么意思,直到后来的教学中学生出现各种花式错误,我才明白原来是我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节奏,偏离了教学的主方向。

  培训中曹老师提到的一个误区令我印象最深刻:抛开教材,另搞新意。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场景,往往置数学书本上的例题不顾,自己单独创编一道或者几道题目作为整节课的例题进行讲解,殊不知这样的操作反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误导,我们的编创未必有教材编写意图深,我们的理解也未必有编写者到位。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可以借助手中的教参和教材,用活课中的例题,给例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让课本中的例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如果说吃透教材是教学必备的准备工作,那么,在教学中进行专题研究,实现上挂下联就能对我们小学阶段的某些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系统。比如小学阶段四年级的商不变性质,一直到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六年级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例三者之间的联系,将三种性质沟通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那么,如何让知识串联起来呢?我们的教材和知识内容是螺旋上升,多种知识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辨析,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将教材进行分析解读,也就是曹教授所说的吃透教材。由此可见,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多么地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设计意图,才能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3

  一年级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权攀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我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课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家装的效果照片,通过对家装中******欣赏,并让学生老师设计新房,以鲜活的事例催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在课后,我让学生将本堂课掌握的方法为实际生活设计铺地砖的方案,从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掷骰子练习。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我提出要求: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答。最后我提出: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

  如:1、班里有一小部学习有倦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由于本人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的及时让他们被缺补漏,导致养成了它们做作业的非留不做侥幸心理。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4

  我对本次学习是十分珍惜,因为我从内心感到,教师参加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六个专题的学习,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很多新思考,下面就对本次培训学习作以总结:

  一、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研修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潜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通过这次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四、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推荐,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潜力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完美的明天作出自己贡献。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5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数学教材第二册中第六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节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新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感悟。

  一、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9+4=33,但当我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这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小棒,让他们利用小棒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当学生汇报方法时我并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而是接着给出56+7=?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当学生再次汇报时,这时我才水到渠成板书算理。通过两次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通过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并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识结构。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快结束的时候,我在课件中出现学生喜爱的“肯德基”餐厅,让学生在模拟购买食品的情境中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因为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随着画面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又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所以它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单调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转变成了生活中的购物算钱,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学数学。充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大众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观念。

  随着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和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我认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教师自身应该努力成为创造者。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面对各种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与我们的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2-24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5-02

小学数学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18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心得体会08-20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5篇02-28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02-05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4篇02-07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8篇02-19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4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