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4 17:17:1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虽然课堂上注意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课本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一是未能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验证,从而深入体验、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算法和算理。二是知识重难点的处理,教师“牵”的成分比较大,“放”的成分比较少,应尽最大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教师语言欠精练,板书不够适时。

  这些,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2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习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习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习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习。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由于是一节计算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激发学生。出示情境图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在探究“30-8退位减法之前,先出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让学生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说,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保护他们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通过学生的表现,我还发现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的口述算理,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课后是否真是掌握计算过程。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4

  公开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的内容已是第二次,记得在第一轮新教材中公开教学此内容时着重解析了算法多样化,本次的公开教学我重新研读教材,突破了已有的教学框架注入了新的教学元素,通过应用题的引出计算教学。由两次教学对比引发了以下思考:

  思考之一:活用教材做到内容同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了数学生活化、算法多样化,在教材的编写中可见数学的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方法更具灵活性,学习都是在数学活动的感知、体验的过程中不经意就完成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以小胖买学习用品为切入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由学生围绕小胖所选的2件物品为条件,再根据条件提出多个数学问题以此引发学生思考,由数学问题引导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案的教学,将计算教学与应用教学合而为一做到教学知识的同整性。

  思考之二:课堂教学要温馨有序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达到教学相长。因而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是现代教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热点。基于这点我在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时而个体交流、时而同桌交流、时而生生交流、时而师生交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围绕主题的交流过程放松心情把自己心里想提的问题与解题的方法说出来,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并通过板书把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一一呈现出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思考之三:关注个体正确引导 以往的教学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而较少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数学应该“关注人”。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比如在本次活动中需要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一盒蜡笔23元,一块橡皮2元”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是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橡皮是什么形状的?” 只见孩子的关注点出现了误区,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又提到了形状问题,为此还是花了一点的时间来解决这看似与本次教学无关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思想,要有一种会聆听孩子心声的品质,在尊重孩子关注出现误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再适时的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获得一些启发引导孩子步入到与本次教学要求有关的问题上。提高孩子“我有话可说,但要选对主题”的意识。

  反思不足之处:

  多样的计算方法呈现出来时我的优化意识太强烈以至于没让学生一起参与优化的过程,使得能力的强的孩子即时掌握的效果好,能力弱的孩子掌握的效果不明显。 没有深入地了解孩子的知识迁移的能力,使课堂中大容量的知识点在推进的过程中比较慢以至最后结点时有点仓促。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5

  本节课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对于这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更好地发挥小棒和计数器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预防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可能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因此,引导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注意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展现动态的合并过程,学生对此印象才够深刻。

  第二,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学生通过操作计数器或小棒理解了算理,但此时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头脑里有一个从算理走向算法的转变过程。这点是学生正确口算的关键一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弄清算理之后,应该及时追问一下:“你准备怎样计算像45+30这样的算式的得数?”让学生提炼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在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第三,让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往往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出现把学具当玩具的现象,把计数器上的珠子任意地拔上拨下,弄得呼呼作响或者把小棒弯来折去地摆图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6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38-6,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7

  今天早上我讲的这一课,主要学的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一课我一直觉得不是很难的,很多孩子都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到上课的时候总会给你发生一些异想不到的事。第一节课是在1班上的,1班的孩子我一直觉得不错,可能是他们已经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了。整个课上,孩子们都是很活跃,让我觉得这节课上的是不错的。今年我的课主要是让孩子们说,其实那些问题是很简单的,但是让他们说一名完整的话,或是完整的来表述你要他们表述的意思,还有些难,现在我就一真在训练他们,只要是他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他们来说,比如:前天上的整十数的加减法,当我把第一个式子列出,20+30= 孩子们就很快的把答案说出来了,那我就会紧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都看不出来,谁想给我说一说。这个孩子们高兴的都要说。(这时课上有些乱,但是课堂变的不那么呆板了,有了一些活跃,刚开始,课堂的掌控不是很好,但我相信一直这样,他们会变的很好的。)有的孩子就能说的很好,有说可以把0去掉,2+3是5,在把0写上,就是50了。还有一个孩子说个位和个位的加,十位和十位的加,我当时一听,就觉得孩子们太厉害了,总结性这么强的话,一年级的他们就可以说出来,真的感觉很震惊。在课上难的问题孩子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今天我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我同样用的是一样的方法,在1班上完我觉得还不错,在下课时孩子们过的只留下一个要我来慢慢抓的。可在2班就出现了差错。

  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可是2班在我上完一节课后,还有将近6个的孩子说他们不会,不会算。我当时有些懵,一直觉得不难的竟然人6个左右的孩子说他们不会算,过后想了想,好的学生在听完别人的说法后,可能自己就慢慢理解了,学习底子差的孩子,自己本身就不是很能跟上的,那好学生在解释这个问题时,他们有可能是听不明白的。还是要你来给他们慢慢讲的。有的孩子是做的题多了,虽然嘴上说不清楚是怎么做的,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是有点点的思路的,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我相信孩子们这样一直的训练下去是会变的更好的`。首先,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其次还让孩子们从以前的呆板课堂变成了活的课;我相信他们会变的更好的。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8

  在教学中,我首先营造春游乘车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出“45+30”,提出问题“怎样计算‘45+30’的得数呢?”学生先自己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怎么摆的。得数是多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为什么要先把3捆和4捆小棒合起来?”接着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方法来验证这道算式的得数是不是75,在学生拨珠的基础上提问“为什么要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颗珠?”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操作活动以及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要算“45+30”都要先把3个十和4个十合起来。然后,在前面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来计算“45+30”的,如果不摆小棒,也不拨珠子,那怎么计算“45+30”呢?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来汇报。但学生汇报的还是采用竖式的比较多,基本上不能准确说出计算的顺序。看来,这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他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在肯定学生用竖式计算的前提下,我开始引导学生像书上这样进行口算表达。

  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强调一定要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来计算,也认为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这种思考方法。在引出计算“45+30”时,要先算40加30等于70,再算70加5等于75后,我仅让几位学生说一说,再读一读,并未刻意强调所有人一定要掌握。第二天,让学生再按照这种计算顺序来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时,多数学生却说不出来。我当时认为,学生只要学会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掌握这种计算方法。而且说实话,自己也觉得直接采用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反而更简单一些。于是,我对教材上的编写产生了怀疑,我觉得,为什么不是直接让学生采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呢?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是更简单吗?教材中要求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样的程序对学生后面学习竖式笔算要先从个位算起,会不会引起负迁移呢?

  经过和师傅纪老师的研讨与交流,以及对相关练习的分析,我发现,在很多综合练习中,经常出现这类口算过程的填空,说明这种口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让学生都掌握,这是进行竖式计算的前提。即在理解这种口算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让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是一种口算过程,这种口算过程是和学生的摆小棒和拨珠子的活动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再现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过程。在操作活动和口算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道”。

  其实,我在课前也粗浅地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交流与了解。经过初步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式了,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的,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因而,他们对于这种类型的计算不难掌握,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但是,当深入追问为什么要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计算时?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有的学生告诉我,他在外面上辅导班早就学过了,那儿的老师说应该这样计算。看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非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而教材通过直观摆小棒以及借助计数器就能够帮助孩子从直观角度来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此外,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计算的学问,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孩子只会算不会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因而,研读教参是非常必要,尤其是当我们对教材上的编写意图不明确时更要仔细揣摩、理解,然后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掌握,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学习数学只需要依靠学生的记忆力,那就将失去数学学习的本质——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的学习,自身的魅力并不在于那一大堆的概念、符号与原理,而在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富有趣味性的思考,这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9

  这节课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材呈现的是体育课借足球的场景,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这幅图呈现的情境很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教学重点、难点是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给出情境后,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还很顺利,列算式也还好,在研究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小棒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36—8=28计算过程中应多让学生来说,我讲解的时间有些长,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说明白,思维才能清晰。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正确计算。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算法的多样化,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总之,在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和速度。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0

  今天邀请我的师傅刘老师听了自己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课后我们师徒二人进行了交流讨论,刘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将心得体会及自我反思梳理记录下来,督促自己快速成长。

  这节课我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生在列出算式26+3之后,有的孩子能很快口算出得数是29。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算一算。指名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摆好2捆和6根之后,又在6根下面摆了3根,然后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现了一位数应该加在个位上的道理。

  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让学生学习有明确目的性,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

  最后再用课件将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共同呈现来提升算法: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的理解算理,为后面说算法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当26+3等于多少?你想怎样算?这个问题抛出以后学生能说出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算。但指名让学生到投影展示算法的环节时,没有让孩子充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说,我急于规范孩子的想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这个问题,将孩子摆小棒时最原始的算法给打断了,其实这一环节不用急于规范孩子的摆法和算法,只展示出孩子们最原始的想法就可以。所以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过多。

  再一点就是,对于大班额来讲,全班动手操作来探究算法无疑是一种挑战,整节课无论怎么强调计数器、小棒放在桌角,总会有稀稀拉拉“哗啦哗啦’的声音发出,这与孩子们天生好动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平时训练有素,如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问题时一定要养成先举手的习惯。分组合作讨论时,开始结束都要做好统一要求,教师的言语或手势就要做到令行禁止。另外,还要多花精力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每节课,老师课上得有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1.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发现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探究36—8退位减法前,先出现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36—8算式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突出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在探究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也许是例1的教学比较扎实,算例2时部分学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学具的操作,也没有学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学生会知识迁移固然好,但对中差生来说,立即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这样的过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还需借助直观的学具来进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另外学生没有提出别的算法,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减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而设计的一节教学内容。整个学习阶段可分为两段 :无进退位的,有进退位的。它们都建立在二十以内加减法(无进退位,有进退位)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由此进入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学习。这节课主要任务是无进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求学生能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并继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来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题。

  朱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分为“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索新知——运用新知——新知迁移——拓展新知”四个环节。首先,通过复习旧知,自然而然的引出新知,在探索新知阶段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摆一摆,说一说,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用多种方法计算23+2,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并通过一组题:3+4= 23+4= 33+4= 63+4= 让学生计算和观察,不仅巩固理解了算理,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推能力。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时,用加法迁移到减法,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再次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体验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减,十位数不变的算理。在计算5-4= 25-4= 35-4= 65-4= 一组题时,通过计算和观察,再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推能力,并进一步巩固算理。

  大部分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已经能算出结果,但是对于计算方法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整节课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操作、观察、讨论、口头表述思考方法,经历验证过程,体验算理,以“说”促思,以“说”明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类推能力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愉悦。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3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相比,区别就是:加法需要进位,减法需要退位。从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去关心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欢欢和乐乐所作的事,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了整理,从而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二十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的。通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在比较中寻找最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此外,集体的合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减法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多种算法的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他们能理解并运用的计算方法。这是包括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和不进退位)的综合练习,数墙是上学期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堆数墙比赛“看谁的数墙堆得高又稳”,能让学生综合所学进行运用,既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玩的开心。

  先来说进位加法:

  如:27+5,有两种主要算法:

  1、把27分成20和7,先算7+5=12,再算20+12=32,所以27+5=32。(也就是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再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2、把5分成3和2,先算27+3=30,再算30+2=32,所以7+5=32。(这种方法,渗透了凑十的思想,27+3可以先凑到30,所以把5分成3和2)

  从课堂反馈来看,由于第一学期教进位加法时,比较注重凑十的思想,所以两种算法,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再来说退位减法:

  如:32—5,也有两种主要算法:和上面两种正好是对应的。

  1、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5=7,再算20+7=27,所以32—5=27。(由于个位上的2不够减5,所以要把32分成12和20,这个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这样的一个单项训练)

  2、把5分成2和3,先算32—2=30,再算30—3=27。(这个和上个学期学习退位减法的思路比较接近,所以学生相对来说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快一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现在每天都是一节新课,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可要让学生多练口算,提高他们的正确率和速度。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加减法教学反思11-22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0-3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篇11-1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1-09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说课稿11-05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6-15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11-10

教学教学反思11-10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