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6 10:43: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测量》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测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测量》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知道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吸管,稻草,绒条,笔,围巾图片(红色围巾和粉色围巾),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

  (一)教师以“买围巾”为话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用自然物“吸管”来可以测量围巾的长度。

  师:我想买一条围巾的长度是“5个吸管一样长”的围巾。你们猜猜看哪条围巾可能是老师想买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引导幼儿说出“量一量”)

  小结:我们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

  (三)师幼讨论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1.师:我们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

  2.师幼讨论,请个别幼儿示范

  3.小结:吸管要放在围巾的下面,以围巾的一头“对齐”(对齐就是要让吸管的最边上要跟围巾的最边上在同一条直线上)

  4.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方法,现在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两条围巾,还有许多的吸管,请小朋友们帮老师量一量到底哪条围巾才是老师想买的呢?

  (1)提出操作要求:小声讨论;听到音乐声停下手中的材料。

  (2)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正确测量的方法并指导幼儿借助笔做记号。

  (四)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1.提问: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测量中的问题:每次测量时头尾没有衔接好,有的空了很长,有的重叠在一起了。

  3.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帮助幼儿直观感知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先从围巾的一头对齐开始量,量一次后在吸管的后面用铅笔做个记号,移动吸管从记号开始接着往下量,注意中间不能空出来,也不能重叠,一直量到最后,量完了最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买围巾”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考吧.幼,师,网活动中教师通过系列问题启发幼儿用“量一量”的办法解决老师遇到的难题,在教给幼儿正确的测量方法之前,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试着量一量,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二、教师出示吸管、绒条、稻草作为测量工具,正确的测量同一条围巾,并用数字记录结果。

  (一)教师出示多种测量工具,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除了带吸管来测量围巾,还带来了别的东西来(出示吸管、绒条、稻草等测量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帮老师量一量这条围巾的长度,用上我们刚才学的测量方法准确地测量。

  2.介绍记录表。

  (二)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测量,并学会用数字记录。

  1.提出操作要求:(1)先用一种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完记录,再用另一种工具测量记录;(2)听到音乐停止操作,坐回座位上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测量工具的长度与测量数字的关系。

  引导语:小朋友们刚才测量时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1.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交流(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记录结果,提问: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用这两个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我们测量的围巾长度是一样的,只是测量工具的长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长度越长,量的次数少,长度越短,量的次数多。

  【评析:此环节在幼儿了解测量方法之后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结果,发现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一样。】

  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自然测量来解决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很多种物品来测量,小朋友们都学会测量和记录了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测量的,我们就可以用今天学的测量方法来解决问题。

  【评析:通过学习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把测量经验延伸到生活中去。】

  活动延伸:

  师:老师会把围巾放在益智区,小朋友们试一试还可以用什么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的结果。

  活动反思《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下面就针对本次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测量》教学反思2

  本单元教学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培养学生联系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根据课标我设计了动画导入——实际测量——认真观察——汇报总结几个环节。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我利用动物动画——一群小动物去动物园,途中遇到公路路标、动物过桥图标,从而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在动画的影响下,有了学习的动力。紧接着我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际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毫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用于书本的厚度、手机的厚度、指甲的厚度等,通过学生的举例,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的建立了毫米长度观念,并会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认识分米的时候就更简单了。接着通过课件让学生认知观察,学生把观察到的和直尺上的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1厘米=10毫米的慨念。最后再次回到实际生活,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如:桌面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课本的厚度等,让学生量好以后进行汇报,并读出来!通过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在进行进率换算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个单位间的进率,然后然学生观察老师做的示范题,并进行汇报,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总结出:大化小加零,小化大减零的规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总结,在答题时又快有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单元教学中,本人学到了只有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学生才会更好的掌握与运用!

《测量》教学反思3

  《用水测量时间》一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时。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记录10毫升、50毫升和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流水与时间的关系等。

  课前,我自己先做了实验,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在杯底打一个小洞,倒入100毫升的水,用一个量筒接住,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时,我记录一下时间,当量筒里的水达到50毫升时,我又记录一下时间,最后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0毫升时,可是杯子里的水漏不下来了,我没办法,等不到100毫升,只能在接近100毫升时,记录时间。我认为,这样测出来的时间误差比较大,我估计当学生做这个实验时也要碰到这个问题。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课堂上每个组在做这个实验时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杯子中最后几滴水漏不下来,因此,在得到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组与组之间误差相当大,有的组用了150秒左右,有的组用了200多秒。我问学生:“为什么测10毫升、5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测10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大?”有学生说:“刚开始实验时杯子中的水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压力,滴水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均匀,到了实验结束时,杯子中水的高度低压力小,滴水的速度比较慢。”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分析的原因。我让学生们想一想,有没有保持杯子中水的高度不变的办法?能不能发现更好的办法解决误差问题?学生们又开始实验了,在实验中学生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的组里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具体做法:一位学生负责在杯子中加水,让杯子中的水始终处在同一高度,一位学生负责观察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时给另一位负责记时的学生提醒及时记录。有的组让100毫升的水滴到滴不下为止,把杯子中剩下的水测量一下,大约有6毫升的水滴不下来,接着在杯子中加入106毫升的水重新再做一次实验,这样当杯子中的水滴不下来时,滴完的水正好是100毫升。

  学生们在实验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改进实验,我认为:这是这堂课中学生们最大的收获,也是老师期待的结果。

《测量》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并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课堂开始我让孩子们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用的什么标准物进行测量的,进而问在家里测量的沙发长度是多少,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然后我又问,如果测量家里的小桶,小方块怎么测量呢?谁有更好的方法呢?这个问题一出来,大部分孩子还是说来摆小方块或者粘在一起之类的,时间过去三分钟了还没有孩子说出画小方块做纸带,然后我就直接说让看微课视频,老师这里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感觉不是太好,有点突兀,但是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处理方式。

  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环节,孩子们做的都很认真,都很投入,只不过花的时间很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小半的同学做成了我们的纸带,所以我要求剩余没有做好的孩子在回家之后接着做,然后在家里测量家里的沙发的长度和床的长度,来感受纸带与小立方体测量时的方便程度。

  在下一个班级上课之前先让他们预习这节课的内容,并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纸按虚线剪好,所以课堂的引入问题,基本上孩子是可以说出用小方块做纸带来测量,后面的操作环节也节省了时间,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用纸带测量小桶的周长。

《测量》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

  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测量力的大小是适时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弹力的认识。

  2、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题。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表示。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天平、钟表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基于此在《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知道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学会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自己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测量》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主要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每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复习,学生明白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掌握了一些数学转化思想。

  上了这节复习课,我感到很欣慰。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及学习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我认为学生们只会利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机械的进行计算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认为他们只重视结果,对经历的数学过程是很模糊的,甚至根本不记得了。结果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巡视我发现,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积极发言,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即动口,又动手,通过语言和图示等方法来讲解,使倾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过几分钟以后,每个小组几乎都得出了令我满意的结果。明白了每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知道用的是什么转化方法:如数方格法、割补法等。这样的学习方式短时高效,全员参与,取长补短,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看来,只要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提高的。教师只要适时引导、适时点拨,帮学生解决困惑即可。

《测量》教学反思7

  《有趣的测量》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在教学时,我出示一块不规则形状石块、一块长方体木块和一块正方体木块,让学生说说怎么知道它们的体积。学生很快说出求长方体、正方体木块的体积的方法。至于石块,它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呢?我先让学生观察,猜一猜它到底有多大,然后让学生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在交流讨论结果时,学生有的说出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有的说称一块能测量出体积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石块的质量,算出每克石块的体积,再称这块要测量石块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它的体积……我对学生设计的方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选择教材上呈现的两种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量》教学反思8

  今天“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一课时的新课上下来,经过专家的点评,自己也做了一点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时还不够细。比如在物质三态特征归纳后未能及时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固态”或“液态”或“气态”,导致课后作业个别题目学生不会做。我想,过去的备课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还不够,还要备相关练习,了解配套练习中涉及到的知识问题。

  第二,课堂的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问题既不能太大,让学生摸不着边,也不能太小,小到指向性过于明显,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当教学内容多与课时较短的矛盾出现时,一定要注意一节课中教学内容的取舍,什么内容该留在本节,什么内容可划到下一节。千万不能勉强挤到一节课,而加快讲课的节奏,那必然导致以后炒夹生饭。

《测量》教学反思9

  每节课都是一节有遗憾的课,我也深有感触。比如这节课吧,下课后联系课上实际反思一下,自己就感到遗憾多多:

  第一,时间分配感觉侧重点有些偏移。学生回顾影响电阻的因素时间有些过长,如果下次再讲本课,我将直接切入正题: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或依据的公式是什么?

  第二:没充分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表现在画电路图时,只找了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次应多找几个画法不一样的学生到黑板上画,然后让学生判断,黑板上学生犯的毛病,下面的学生能引以为戒,对的能加深印象。

  第三,学生不善于倾听,有学生发言时,有的好打断别人,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 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将极大地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要想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要起带头作用。

  第四,分组讨论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以后分组讨论前应让学生先思考一下,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后再互相交流看法,使彼此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五,本节课没体现出延续性,得到结论后学生知道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后,可与研究“欧姆定律”实验进行对比,问:欧姆定律中为何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答曰:欧姆定律实验中,要求阻值一定。而定值电阻的阻值受温度影响较小,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测量》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测量》教学反思11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探究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好课。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科学探究的理念,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解决了探究式教学方式操作层面的困惑。

  全课紧紧围绕“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亲历“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我在科学教学中所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教学,我感觉到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为开展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深知科学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目标。但是怎样才能使探究活动开展的有价值?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本课教学中我做了这个尝试。我力求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对比实验,开展一个个充分而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发挥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大价值。本课我侧重对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验证方案两个环节的训练。

  首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如:“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通过做摆,观察摆,研究摆的摆动来发现问题,确定探究的目标。

  其次,制定实验验证方案。探究实验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设计实验计划能力又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它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实验设计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某种观测,探究实验前的方案、策划等。它包括人们在实验前对要达到的目的,而提出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数据、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过程需要的处理方法等。这些工作进行得是否合理、周密,往往决定一个实验的成败。我将本课探究目标“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分解成三个要研究的小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奇心选择一个分目标进行设计。我认为设计实验方案比实验验证过程更重要,因为它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教师“扶、引、放”的作用,扮演了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科学探究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课标指出: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时,我以一个小组为例,从探究过程、对比实验的运用、小组分工、操作顺序等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为学生预设一个充分而深入、有序、可行的探究过程。实验效果非常好,成功率较高。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配在一个个小组里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要听取同伴的意见,要有分工,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好小组的探究活动。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大家围绕着这个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分工合作、整合意见、发挥集体智慧、得出结论。现在我以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指导操作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做实验必须要严谨、周密,小组成员要配合默契,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有的小组选择研究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这组对比实验要求改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和摆绳长短。这个小组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操作时,他将第二个钩码挂在了第一个钩码的下面,这样在增加摆锤重量的同时,两个钩码的重心下移,等于又增加了摆绳的长度,这样操作得出的测量数据就不准确了。所以指导小组同学要将两个钩码并排挂在一起,控制了摆绳长短不变的这个条件,实验才能获得成功。探究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分析处理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走出了形式化的误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科学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三、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测量摆的快慢》是一节能够承载科学素养各个因素的典型探究课。好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摆是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物体,不管是旧的自然教材还是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都有研究摆的内容。在测量时间还不够准确的年代,科学家伽利略就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摆钟的钟摆可以看做是一个单摆。严格讲单摆的摆动角度要小于或等于5°,但实际上不超过10°,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而我们研究的摆,摆动角度在15°左右,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摆动角度太大,就会产生影响,所以课上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我强调了摆摆动角度不要太大。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什么角度不能太大,角度太大会对摆摆动快慢产生什么影响等。我想在留下悬念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继续深入的研究。虽然这不是我们小学阶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程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

  在探究活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我指导得特别细致,实验成功率也提高了。但有个别小组仍控制不好不变的条件,操作缺乏规范性,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看来教学设计一定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渐进内化的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平台。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实验,让学生经历“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正是科学教学所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

《测量》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重点是单位的改写,而不是测量。

  对于测量物体的长和宽,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那么这个1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怎么表示?十分之一米用小数怎么表示?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就用10做分母,写成小数是一位小数,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怎样把1分米用“米”作单位,接着我让学生想一想6分米等于多少米,对子互相出一道类似的题让对方回答。

  学生把几分米用“米”作单位掌握之后,很自然的探索出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他们都能说出换算的过程:因为1米=100厘米,我就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就是其中的1份,所以分数可心用1/100米,小数就是0.01米。这表明了大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换算,本节课的重难点就这样被攻破了。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以小组内、全班内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体验,充分体会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

《测量》教学反思13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本课教学中,做得好的地方如下:

  1.实验用品选取恰当,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测量几种物品的重力”活动中,测量的对象为学生的一些学习用品。这些物品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取材方便,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力的单位概念。

  学生实验用具弹簧秤与教师演示用弹簧秤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不同,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弹簧秤量程和最小刻度不同,使用时应当注意观察。

  估计被测物重力是难点,教师选择用钩码来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利用钩码来估计被测物的重力大小。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工具来科学测量。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整个教学设计从观察到实验操作的教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教师在过程中仅充当一个引导者。

  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教师设计的两个学生活动,本意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时间分配应该倾向于两个活动,但由于导课所用时间过多,占用学生自主研究时间,使得课堂勉强结束,导致了课堂教学不完整。而进行的活动因为时间不充分,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个人认为本堂课可以换个处理方法:或者分成两个课时,或者简化“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教学。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的有效性较低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很考验学生的观察、讨论以及汇报的有效性。在观察、讨论活动时,学生的配合度较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很快得出预期的答案。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太高,过于想分享自己的想法,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答案,出现较多相同答案。

《测量》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要让学生建构起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平均速度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平均速度,进而推导出小车下落的运动情况,考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思路设计与实现。

  成功之处:

  (一)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二)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时有三个地方推动学生知识的前进步伐。引入部分,提问学生两部小车分别做怎样的运动,提醒学生因为平均速度的不一样,小车出现两种运动状况,暗示学生,小车的运动特点可以观察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并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小车下落时运动的特点猜想,学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此时引入一幅图片“小的时候玩滑梯有什么感觉?”推动课程进一步深入猜想。最后课堂中,让学生测量人走路的平均速度。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把物理融入到生活中。

  有待改善之处:

  上完整节课后感觉有些地方可能让学生思考地不够,可以再慢一些。习题方面找不到多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更紧密联系生活。

《测量》教学反思15

  本课的活动有三个,难度逐渐增加。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活动。这个活动是运用所学的好的实践机会。这牵涉到测力计的刻度与橡皮筋的弹力相匹配的问题。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弄清原理显得格外重要。另外,本课当中制作一个测力计的大的演示模型是必要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测力计制作的演示,酌情使用,以解决学生制作中的困难,打开思路。

  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针对有些比较轻的物体用这样的测力计无法测量的问题,(这节课上孩子们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挑选物体测量的时候已经有意在回避比较轻的物体了。)下节课我准备组织孩子们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制作测力计)

【《测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测量水的温度》科学教学反思11-04

教学教学反思11-10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04-08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脚印》教学反思11-25

《bpmf》教学反思11-25

透镜教学反思11-25

《离子》教学反思11-24

组歌教学反思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