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3 19:03:3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的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征,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课前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课堂中的的共同讨论、探讨、共享,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但是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在地图上获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与气候类型,并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高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我于20xx年工作至今,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已有10年有余。虽然教学经历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自己有得有失,感受颇多,期间也在不断地自我总结,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以下是自己就近年来七年级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总结:

  一、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七年级地理所学的内容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大约为40%左右。就所学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地球和地图,其中涵盖了地图的要素、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二是初一上册所介绍的世界地理部分,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和世界的气候;三是初一下册的世界主要的大洲、国家和地区。内容看似不多,但其实初一所学的知识是整个初中地理课程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例如:经纬网和气候类型图的识读、时区的划分和计算、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学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许多同学在刚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这些难点所“打倒”,以至于对地理课的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所以如何攻克这些“拦路虎”, 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把这些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把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所学知识。回顾我这些年来的做法,我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教材,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出发,引导他们对这些实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列举了很多事例来说明地理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教材中的事例后,我还举了很多与我们腾冲当地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分析:腾冲农村的屋顶是什幺形状的,为什幺会这样?为什幺腾冲人比较喜欢吃饵丝,而不是馒头呢?北方人为什幺却又比较喜欢吃馒头呢……通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同时也能简化难点,使他们能对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人地关系之间的一门学科。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在影响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同时,我们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地理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球,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许多生活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对于生活中一些经常用到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如:对我市的东南西北方向毫无方向感、许多学生出门不会使用地图、在野外不知道如何定向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这些地理技能的培养,这样做不仅帮助他们学到了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实际生活能力。

  三、引导学生勤思、好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初一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有太多太多的问号,对于他们那些看似无稽之谈的问题,我们老师不应当打压。相反更多的应该是给予鼓励和肯定。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问一些奇思怪想的问题让我觉得措手不及,尽管有些问题与我们所讲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干。但对于他们的这些好奇心我们老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无理”、“可笑”或是老师一时无法回答而置之不理,甚至批评他们是在“无理取闹”。相反,此时我们应当顺应学生的心理,发挥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问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对所提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例如:在初一上册学习世界的人口分布时,我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后,学生不难总结出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和南北美洲东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学生都能从图中看出这些地区大多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区。此时,有个男生问我:老师为什幺澳大利亚西部同样临近海洋,但那里却人口稀少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因为涉及到高中知识而回避它。相反,我让学生再看地图,问:澳大利亚被哪一条特殊纬线经过?学生答:南回归线。它的中西部地区地表以什幺为主?学生结合世界地形图可得出:沙漠。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讲述:因为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所以中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尽管中西部靠近海洋,但该地区由于终年高温少雨,因此人口稀少。通过这样的讲述,虽然学生不大理解什幺是副高,但他们至少知道了沿海地区并不一定都是人口稠密区。同时为他们更加全面、正确的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了以老师的主导,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现在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很多,因此,作为“引路者”的老师们不能小看他们的这些能力,而且还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我们适当讲解即可,更多的问题可以交给他们去自学探究或是分组讨论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生会的我们尽量不讲,学生不会的我们尽量少讲。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答问题能力的养成。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3

  期中考试成绩已经揭晓,面对自己的成绩总觉得有些伤感,面对大半数的学生上课提不起积极性,致使大多数同学不及格,真是感到此生妄为人师。做老师真是感到有些失败。上课总是尽心尽责,竭尽全力的教学,可是面对大多数不尽人意的学生,无论你怎样要求,怎样强调,她们总是无动于衷,不管不问,同步同步完不成,课本课本不熟悉。真是那这些同学没有办法。让他记他不记,让他背他不背,让他读他读不上溜,真是替他们着急。

  上节课,我检查了一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检查半数同学一点也没做,于是我来了气,让他们出去做,大约十来分钟全部做完,可见只要每节课都及时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就能及时完成,平时我的检查没有跟上,导致大多数同学有些懈怠。今后我一定要每节课及时检查,及时提问,尽量让大多数同学及时完成作业,另外,原来上课我依同步为主,忽略了课本,总以为同步上的内容基本包裹了课本知识,可是课下大多数同学也不去再去看课本,现在我调整了一下,先去梳理课本,再去完成同步,最后在统对答案这样大多数同学做起题来就容易的多了,课本知识也记忆深刻了。上起课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总之,我要不断努力把成绩提高上去。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4

  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出三点:1.准备不够充分2.教材吃的不透。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未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才是。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已上三点算是对这堂很不尽人意的课的浅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为鉴,尽快提高,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在自主学习的部分,学生虽然很认真的看书,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对教材的把握不准,耽误的时间长,而且不容易发现重点问题,即使小组合作后有了改观,但还需全班各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突破的板块,主要是学会从图中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通过反复读图、识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比较准确,但由于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到大屏幕前指图说出时仍容易犯错误,还需要不断巩固。对于拓展延伸板块,内容很好,又一定的难度,而且能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也能够激起学生探讨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点突破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这部分内容时间上有些仓促,下节课应适当调整。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5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它的意思是学生拿着地球仪通过观察去发现经纬线的特点,去发现并归纳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经纬网定位的方法。但是就是这地球仪上的两种线,甚至学生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搞清楚。

  到现在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纬度的数字要写在图的右侧(或左侧)从上到下竖着排......?”那如果让你数一数人行横道的斑马线有几条,你要把每一根斑马线的序号写在什么位置?(只能是左侧或右侧)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在方格状经纬网上,给经纬度标上字母是一个难点,记住找到纬度(或经度)度数变大的方向,“上北下南”比较好记,“左西右东”比较难记。正好可以和后面东西半球判断相联系。通过比较经度大小的方法,西经和20度比较,东经和160度比较,在东半球就举右手,在西半球就举左手,教学中的反馈一目了然。几次下来,学生潜移默化的就记住了“左西右东”,而且当作一种课堂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寓教于乐,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当然更好。

  地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平面→曲面→凸面→封闭体→球体→正球体→不规则的球体的认识过程,犹如学生在认识几何问题中由平面到立体的整体构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

  课堂中由于利用书本和纸笔直接进行活动,既方便、又实用,而且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活动中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关于科学方法的教学也基本得到了落实,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同一个对象,并且也渗透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技术的更新。

  天气与气候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本教学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很多同学理解的比较模糊,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的表格内容应该更详细,例如增加天气与气候在时间长度,特点,要素上的区别,这样学生也许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本节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天气,也为了后面更好的学习气候,因此将气候的概念,特点做了提前讲解。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我觉得学生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更快更有效。在授课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念。

  总体来说,世界人口与人种内容较简单,但要注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习的吸收情况。

  (2)是否能联系实际,来讨论现阶段人口分布,从中得出导致人口问题的原因。

  (3)课下让学生调查周围人口情况,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反思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教材从“地方”到“地圆”到“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地球仪的经纬网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的基础,是为今后读图铺好良好的条件。教师必须把好这一质量关。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 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遇到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去解决。

  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你下一次从容自信地走进课堂。

  地图【教学反思】

  1.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这主要得益于课堂内容结合学生以前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有关;

  2.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和地理有关的一些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6

  (1)成功之处:

  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围绕课标要求,着重讲解世界六种工作语言以及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将每一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区域单独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大宗教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更直观形象描述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学好汉语和英语,说明了英语的重要性,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2)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不很活跃,在课堂管理上还有一定欠缺,怎样调动学生自主发言的能力还需加强;师生互动太少,普通话还不过熟练,有待加强;小组评价也做得不够,这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加强。

  (3)努力方向:

  新课程的改革倡导现在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甚至“我会学”,那么作为老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向想学知识的方面发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互动中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愿意学什么,能学什么等,这样以便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教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7

  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不能是教师主宰课堂,老师讲,学生被动听,那样,学生对学习是没有兴趣可言的,学习的效果也是低效能的。在教学中,我自觉的贯彻了我校的“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题精神,让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看图,圈点勾画,找出书中的疑难,然后才是教师的讲授,体现“先学后教”,让学生更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去听课。

  在讲课中做到语言精练,问题设计巧妙,大胆让学生展示,不怕课堂出错误,出了错误老师让其他学生纠正或适时的引导,正好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讲书中的框题重新设计,增加了“巴西的概况”及“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将书中“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整合为“巴西的经济”来讲授,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森林的重要作用,金砖五国的知识,这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恰当联系以往知识,如讲“热带经济作物王国”的时候,问学生过去我们学的哪些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王国,一些学生想到了“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地理认识,讲“巴西人口、城市分布规律”的时候,让学生联系前面讲的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这样处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

  整洁课我感觉比较紧凑,学生活动较为充分,学生展示较好,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8

  通过上个星期的期中考试,学生成绩一般。但是从卷面内容上看,一部份学生没有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应用湘教版的地理教材后,学生不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也不知道该记些什么。具体体现为:优秀率为0,及格率为30%,平均分为45分。具体分析原因为:学生不具有地理思维;知识点多而抓不住重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而我自己相信了领导的话——要有好修养。我现在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米兰中学的老师要考分就要发很。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今后应该这样去做:

  (一)、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而不是君临天下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更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创新教学

  我认为,在教学已经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讨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识,使一些抽象难懂的观念变成具体的客观的,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如第一册中矿产资源这一节,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除了找—些平时熟悉的铁、煤、石油等常见矿物实例外,还左网上下载一些罕见矿物(男冰洲石、水晶、石英等)五彩缤纷的图片,这样大大吸引了学兰的注意力,然后采用;司式的方法,请同学们讲述铁、煤、石油的作用,看谁讲得多靶合理,在讲述铁、煤、石油的分布时,我首先采用多媒体手段,在空白填图上打出一个个产地,然后分组比赛,看谁能记得多,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想象,最后给予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回答,使学生在轻松的欣赏中获得知识,从而拓展学生创造的空间,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聿,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我主要运用课题,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拔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设计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采访阶段一讨论阶段一讨论评价阶段,如“中国的资源”一章为例,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各承担土地资源、水资源、旷产资源、环境问题等课题各一个,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去讨论准备,确定课题中心,如土地和人类发展关系,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镇环境污染和工业发展关系,人人动手珍惜资源等课题;第二阶段,让学生去各村采访调查,

  利用图书室或上阅查询资料,经过一星期准备后,让他汇报成果;第三阶段,各组讨论,互为补充,或直接谈自己的见解,或与其他组交流,最后师生相互释疑,这些问题发生在学生身边,既反应了时代特征,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其全面辩l正看待问题的习惯,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把创新教育纳入地理课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以此来搞活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教主积极思考,学生能具体地实际参与,并且能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身边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全面素质,从而促进教学的实施和知识的应用,以提高地理科学的总体效益。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9

  有目标的教学,如百米赛跑;无目标的教学,如饭后散步”。制定恰当准确地教学目标,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认真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整体考虑了教材的编排、教参的建议,从实际出发,将课后思考题、《随堂检测》、单元过关等相关的练习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学习目标“简”却“精”,“少”而“实”。而且学习目标制定要合理、科学,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及时间,使学生学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课堂上教师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行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讲练结合,当堂训练,检测目标实施情况,以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教师讲解时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课堂上讲练结合最大的好处是做到了堂堂清,能够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0

  一轮复习阶段抓实课本和地图,从近几年的学业考试试卷看,命题凸显三个趋势:一是内容丰富,覆盖所有章节;二是紧扣时政与社会结合;三是读图题贯穿始终。所以复习时必须要重视地图的重要作用。从地图中正确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地理考试的一个重点,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地图是复习、归纳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必考内容,且形式灵活多变,识图,用图是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许多学生只注意掌握课本的文字内容,而地理空间概念淡薄,“图文转化”能力差,不懂得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们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专题地图的辅导,力求他们掌握课本或地图册的一些基础图,从这些图中搜集、整理信息以及进行分析。如:中国地形图,要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如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的分布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还要了解地势的三阶阶梯。在复习中我们还要注意把两幅或三幅有关地图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以得到系统知识。

  复习最后阶段回扣课本和地图。这一阶段重新阅读过去做的典型习题、试卷和错题集,以查漏补缺,对过去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补救并追溯到错误的根源,回归课本,防止出现地理知识返生现象,对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理解不透彻的,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掌握不准的,要指导学生回扣课本和地图,重点解决自己觉得不熟悉,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不是通读课本。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1

  星期三,我在长安实验中学初一15班中上了一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公开课。这是我在长安实验中学的第一节也是最后一节课,心中的紧张感早已伴随我两个星期。对学生的未知,让我紧张;不同的小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新奇;还有身在录播室,那潜伏的摄像头,让我顿感压力山大。所幸,一上讲台,我就摇身一变为教师,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中,愉快度过课堂的40分钟。

  初一的学生们真的有很强的好奇心。在看到课本没有的内容“霰”时,小眼睛都闪着光芒,专注着研究图中在生活里不曾见过的白色颗粒。在谈到“生活中你与降水的‘爱恨情仇’”时,许多学生都深有体会,踊跃发言。甲说“我对降水是爱,因为生活中吃的粮食需要雨水的滋润”;乙说“我对降水是恨,因为有一次出门,天突然下冰雹,砸到我了”;丙说“我喜欢降水,因为如果昨天雨下得够大的话,我就不用上课,可以在宿舍睡觉”……答案五花八门,出乎意料。这些都是学生们真真切切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回忆中已深深体会到“降水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也能关注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许多想法,很聪明。比如课堂拓展“下雪了,怎么测量降水量”“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当地降水量”时,学生们都结合书本与生活实践,提出很实用的方法,如“测量降雪量需测融雪后的雪水”,“用生活中的塑料瓶制作简易雨量器”等。这一些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接受。人对于自己找到的答案,会有自然的成就感,学生也是这样。尝过这种成就感,学生们自觉喜欢上发现的过程。老师也可以卸下“独挑课堂大梁”的重任,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我满足地回味学生们的积极表现,也静静地回忆自己的表现。台下学生,台上教师,这就是说的我吧。只是这个教师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尝试者,与学生一样,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充满好奇心;又与学生不同,有许多顾虑,许多不成熟。比如,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终归不太严谨,关于课堂“留白”把握得较欠缺。课堂中,我一般会按照先前教学设计进行,一旦学生思维超出这一设计,我就有点失措。此时,我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用许多废话,把学生兜回原来设计轨道上;或者一个问题,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我会设计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有时绕远就有点跑题了。这一节课上,我感觉语言还不到“一语中的”;关注到的学生也不够广,课堂中自主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少,只是参与的范围不够广;课前准备进行小组之间的计分竞赛,最终并没实现;时间把握不好,导致拖堂……

  就如肖老师所言: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节课堂都是一场尝试,有满有缺。满让我感激,缺使我进步。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2

  在寒假来临的时期,一方面要进行期末测试分析,另一方面要布置寒假作业事宜。而且鉴于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的确有太多纠结的东西。

  如果让学生提前预习,就必须印制出相应的导学习题,还要考虑到学生开学后兴趣的转移,如果只是一味地复习,学生很容易低估作业的意义,会出现疲于应付的问题。

  所以,寒假作业既要注意到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需要温故知新中注意融入一些新东西,结合学科学习核心素养能力,多进行一些可展示的方法性梳理。

  因此,结合七年级地理上期内容一以贯之的主题,七大洲、四大洋的识记应是基本性学习。所以让学生手绘一张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标识出界线,就成了作业之一。既是复习,也是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析,多一些创客式学习。

  其次,不同的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在学生学习中常常丢东拉西。如果能够让学生将气候类型,特点分析,分布三位一体,将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分析地理问题应用能力。因此,作业中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针对每一种气候类型进行批注分析,既发展学生读图能力,由让学生图形结合,从位置、特点上比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关系,发展思维的逻辑推理。

  第三,牵涉到下一学期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的图文资料,分析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方法的渗透和梳理,将会以多种案例一步步让学生明确如何读图和分析。因此结合学生可能对不同的大洲或国家感兴趣,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某一大洲或某一国家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归纳位置、地形、气候、河流都描述哪些方面,如何快速找到图文信息。既是对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渗透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本着开学后便于展示评价,并且有利于积累学习案例,分享交流、迁移的目的,寒假作业这样梳理,从而删繁就简,明确主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2. 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

  4.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 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4.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2. 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 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3.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4

  七年级上册引领学生走入地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地理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球、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等)与地理技能(读图、表和分析和绘制相关地理图表),本学期以上册为铺垫,进行分区地理学习,以实现学生地理知识的升华和地理技能的提升及对社会、环境的正确态度和价值取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设计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的掌握初一年级地理的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实际教学水平,现总结如下:

  一、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进行专题教学,加强和学生的学科专题意识,一则使学生有了直观的知识结构,二则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复习,这种由分散的知识点组合形成知识结构,通过教师引导,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注重学法指导

  现阶段的地理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二者关系。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在大洲、地区和国家的教学中,对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主要依托图的记忆和分析,而对后两者的学习掌握主要靠文字记忆和逻辑分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对自然环境的学习我主要侧重辅导学生识图、记图、析图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出它与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业等的关系。比如讲《亚洲》这一课, 亚洲地形复杂,河湖众多,需要识记的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平原、高原等名称很多。因此我让每个同学画好一张亚洲地图的轮廓,完成填图游戏,把班级学生分成五组,引入竞赛机制,在老师的比赛规则下,看哪组填图最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浓。

  三、注重反馈

  一堂课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课堂效果,所以我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为此我一直沿用课前导学案的设计并在每节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课堂上边讲边练,达到了及时巩固的效果。

  四、教学工作不足之处和自我反思

  根据实际的教学检测,我发现,从整体看,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普遍认可地理学科。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反馈良好,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学习效果提高有限,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出现“吃不饱”的现状,我在今后教学中将此现状认真分析,探讨,逐步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

  “地球与地球仪”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头篇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其中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阶段最难学的知识点之一。按教学大纲规定可用2~3课时的教学时间来完成,需要准备的教学用具是地球仪和相关的教学挂图。

  开学这两周来,我一直都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由于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我不想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地理难学,所以尽量放慢教学进度(安排了3课时),但3节课下来,除了第一课时时间略有充裕外,第二、三课时的教学时间都非常紧张。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尽量让地理课程贴近生活,把地理课程生活化、趣味化,如教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让学生看了地球的卫星照片时,为了提起课堂气氛我说“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地球母亲的照片,她美吗?”有学生回答“她是靓妹”,还有学生说“她是一个孕妇”(都不是诚心的回答,蛮有起哄和捣乱课堂的火药味——学生太调皮了,想给老师下马威),我不知哪来的灵感(太突然了),顺口答道“对,地球确实是一个怀孕的靓妹,她孕育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星球。她肚子涨得圆圆的,看上去像皮球”(点明了地球的形状),接着我又问:“大家说,如果要给这位靓妹孕妇穿一条裤子的话,要给她找多长的皮带?”学生异口同声说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长(可能被我的应变能力折服了吧),一堂本来要乱成一锅粥的课,竟然一气呵成了。

  教学中存在的遗憾也不少,浪费了3节课的口舌,结果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N、S、E、W常常分不清),还有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划分界线学生也还容易混淆,特别是“0°—20°W”和“160°E-180°”经度范围内的半球位置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也一直是我近20年来地理教学生涯的一块心病,有时也在想,教材编写者能不能不把这么繁难的知识点安排在地理课程的开头篇章,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为起点,学生又怎样学习地理课程呢?希望有办法的同行们给指点津迷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地理教师教学反思11-25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07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18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4篇11-16

七年级教学反思11-09

语文七年级教学反思11-22

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1-05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1-18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1-09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