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0 12:33:1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说课稿集锦6篇

说课稿 篇1

  《琵琶行》是新课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一、说教材

  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1、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2、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二、说学情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适合学生审美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接纳美的胸襟。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元和十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语、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文章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部分。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3、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读者与作者见面,不久见面,并与作者的观点相契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体会作者的“三感”来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内涵。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第一次感悟问题: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琴声时怎样的心情?

  这两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通过环境描写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重点分析诗人和琵琶女的四个相似点: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都是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的人,都有从荣至衰的遭遇,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两个形象心灵沟通,爱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四)课外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选取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全文,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播放琵琶曲《春江秋月夜》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册第二单元“几个和第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延续,又为以后学习班~10各数的顺序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目标是: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含义。

  2、会有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3、引导演出积极参与操作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自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谈话法”“演示法”为主;在学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采用了图片、挂图、花片等教具辅助教学。

  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白兔爱吃什么吗?”学生会说“萝卜、白菜”,对!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瞧,它们排队过来了。(出示图片)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共有几个?(4个)教师随机板书:4个。让学生感知4可以表示4个萝。接着教学,小朋友们看!又来了一队萝,它们有什么颜色的?(红色、青色),你知道青萝卜在从左边数的第几个吗?“(第4个)板书。这里让学生感知4还可以表示第4个萝。通过两幅的对比,让学生感知4个萝卜是多个的意思,第4个萝是1个的意思,从而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几个和第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老师听说动物园正在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都有谁?谁跑第1,谁跑第2,小兔跑第几,小狗跑第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第几个的含义。最后问:“小乌龟第几。(生:最后)你候对小乌龟说些什么?(小乌龟加油!)此处对学生进行做事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的情感教育。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在这我设计了一个“摆花片“的活动,让学生拿出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学生任意摆成一行,摆好后说一说是怎样摆的,黄花片摆在第几,并鼓励学生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已的摆法。(通过这一活动,培养费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课本23页练一练第1题,“共有()朵花,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和第几的含义。

  2、针对性练习:右以让学生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再连线,这道题的侧重点是比赛地顺序。有针对性的巩固第几的含义。

  3、综合应用练习:最后组织学生做游戏,从左数第3排的同学站起来;对着老师这排的前4个同学丫起来,对着老师这排的第5个同学举一下手等等。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同时让学生感受爱到数学就在身边。

  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心,你有什么收获?

  总之,这节课我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在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七年级上学期篮球单元的第2次课。

  一、单元计划:

  运动指标: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历史及锻炼价值的了解及每次课的趣味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课的学习

  运动技能:能够知道并学会运球移动技术,行进间胸前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投篮技术,及运球—传接球—胸前投篮技术组合的应用。加深了解常规的意义和自觉用安全的方法参与学习

  身体健康:在趣味游戏和比赛中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教育,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观

  心理健康:在练习、游戏与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尊、自信,养成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社会参与:在友伴练习中学会互帮与合作,在游戏与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

  本单元设置6节课,

  1、球性练习、基本站立姿势、侧身跑、原地运球;

  2、球性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3、复习课: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4、组合练习,运球走接双手胸前传接球;

  5、游戏与比赛:半场3对3或4对4擂台赛;

  6、考核课: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有鲜明的游戏性和竞赛性。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喜爱,也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篮球比赛的质量。本节课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打篮球,初步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为重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初一新生,44人,男女生各占一半,活泼好动,对新技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篮球基础较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几种球性练习的方法,也知道了篮球课的学练纪律。因此在继续加强球性练习的基础上教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打球习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打篮球。了解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比赛,检查技术动作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体验体育游戏比赛带来的快乐。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球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课内容。之后、把自己娴熟的球技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

  2、热身活动

  教师优美的示范,边示范边提示带领着学生做一套球操练习,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又熟悉球性。

  双手抛球转体接球(向上抛球,拍手转体360度,接球);不断变换技术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下抛接球游戏(双手抛球,坐下,接球 ;抛球,站起)。不断变换身体姿态、增加欢笑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学生的反应速度、鼓励失误者,表扬学生聪明、机智、勇敢。

  3、学习尝试

  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要领。带领着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自抛传接球的尝试练习,过渡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看教师示范、模仿思考中尝试练习。通过模仿、观察、比较,师生纠正,记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

  4、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尝试练习时,你们觉得易犯哪些错误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回答:

  (1) 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

  (2)传不准,传出的球无力量;

  (3)肘关节外张;

  (4)手和脚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错误动作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错误动作呢?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学习挂图,快快找答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学习、讨论、探究、合作练习。请同学谈学习收获,多角度地鼓励性评价学生,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合作学习效果。

  5、创新拓展

  (1)快速传接球比赛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能力。

  比赛办法:A:比哪组同学最先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0次(两人一球,间隔4米。);

  B:再比1分钟哪组学生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次数最多。

  教师评价,逐步导出新课题。老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枝术除传得快还应该传得怎样?学生:准。引出下一个游戏。

  (2)看谁传得准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传球落点的准确性。

  场地器材:每人一球,呼啦圈4个。

  比赛办法:要求:学生分四组进行传球穿越呼啦圈,传入一球得一分,看哪组得分多,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星级球队,获得星级球队同学每人奖励矿泉水一瓶(比三组)。

  (3)运球接传球比赛

  游戏目的:掌握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和基本能力

  规则:

  (1)采用正确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必须在自己区域内进行,否则判犯规一次。

  (2)运、传或接球失误,由失误的人捡回重做。

  名次: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冠军队。

  (六)课课练

  利用篮球半场的端线、罚球线、中线做折返跑,两组

  场器材准备

  教具:篮球场两个、球筐2个

  学具:篮球44个

  六、效果预计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能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练习密度在42%左右,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因为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次实践活动:种两粒花种,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后再种。然后,观察这两粒花种的生长情况,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这个难点,再阅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就更易于接受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与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的寓意。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自主识字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寓意比较深刻,而教师的一味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的理解的,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于是在教学中,我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角色进入故事当中,通过角色朗读课文,感悟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心理活动。在这堂课中,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1、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一常识,便需要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阅读能力也比较差。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2、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选择读——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听有趣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神奇,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因为故事中,兔姑娘种下向日葵却无法发芽的故事,就是在告诉学生一种自然常识,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种子被煮熟之后,是不会再发芽,不会再生长的。只要事先了解了这个自然常识,学生对课文中国王发给孩子们已经煮熟的花种为什么不会发芽,才能有真正地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识字、乐于识字、设法积累的愿望,要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必然要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生字新词,先是自主学习生字,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并用游戏的方式,与学生探讨识字,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识字。

  (三)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自己喜好选择课文中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把自己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全班同学听,读后评价。这对于那些优生及后进生提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不同要求,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要达到学习目标。

  (四)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培养说,培养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课件展示了盛开着的美丽的鲜花,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再让学生进入角色,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欣赏的美丽的鲜花的同时,也是在体会人物的心理,也是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学生在想像后说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又进入了人物的内心,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朗读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拓宽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不能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固定在一定的模式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课文除了只要体现雄日的诚实之外,还体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挖掘出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由一个空花盆引领全文,而又以空花盆中开出的“诚实、勤劳、勇敢”之花,点明故事中的深刻蕴含。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说课稿 篇5

  一、课程标准

  6-3用实例表明,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和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学生三年《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提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这是第二课《感受竞争,追求创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完第一课时,了解竞争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竞争所需要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要让学生意识到竞争规则的积极作用,竞争应该是一种有序,健康的良性的竞争。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竞争的最高层次是通过合作实现竞争双方的双赢而不是两败俱伤。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不正当竞争及其危害,知道竞争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理解竞争所需要的规则意识与合作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列举身边关于竞争的典型事例,说明竞争的积极意义和合作的必要性。使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现实生活,学会正确看待竞争,激发学生竞争的勇气,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

  1.重点:认识竞争必须遵循规则,提倡合作,谋求双赢。

  2.难点:理解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竞争基础上进行合作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反映,故为难点。)

  三、教法选择

  一般来说,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本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竞争规则教育和合作精神培养,但又不是一般法律常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在教法选择上主要是采取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活动法暨情景教学法等。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竞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即将毕业的初中生而言,对于社会上求职、竞聘等各种激烈的竞争已经有所认识和判断,而对于身边学习升学的竞争更是有深刻地体会。而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自我意识强,注重竞争结果,却普遍缺乏合作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学习,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法、比较法、讨论(辩论)法及演绎法等。

  五、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请学生课前去收集整理有关身边发生的竞争的故事。

  2.教师预先去熟悉了解学生收集的故事,选择典型案例。

  新课学习

  课堂是师生学习互动的舞台。根据上面的设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为:

   图片欣赏,感受竞争;

   故事明理,认识规则;

   合作辩论,品味双赢;

   联系实际,学会竞争;

   自评互判,延伸拓展。

  这五个流程,并依据这一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一)图片欣赏,感受竞争

  1.课前循环播放有关反映竞争的图片,包括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竞争、体育竞技、文艺比赛、求职竞聘、学习竞争等,并配以相应的音乐。

  (回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竞争的普遍性,感受竞争无处不在)

  2.教师叙述:“万类霜天竞自由”,竞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讲讲我们身边的竞争故事。

  (二)故事明理,认识规则

  1.故事呈现:教师根据事先的了解,请2至4位同学来讲述他们收集的有关身边竞争的故事,然后选择其中两个分别反映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

  故事A(不正当竞争):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大四女生小蕾(化名),20xx年向数所国外大学(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内)申请留学。当她得知同班女生小雪(化名)已被明尼苏达大学接收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小雪的留学邀请信,并冒名小雪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表示又不想去留学,同时以小雪的身份推荐了她自己。后事情败露,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故事B(正当竞争):李明与王强初中是同班同学,三年中,两人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进行激烈竞争,你追我赶。但彼此之间从来都不相互诋毁、不耍“小动作”而是互相尊重、公平竞争。最后双双免试被推荐进入了重点高中。

  2.设问引导:

  ①比较以上两则竞争的故事,在手段上有何不同?结果又如何?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及其危害。)

  ②什么样的竞争才是正当的竞争?你知道哪些维护正当竞争的规则?

  (结合材料,使学生认识正当竞争必须是有规则、有秩序的竞争,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通过列举学生所熟悉的规则,一方面加深对制订竞争规则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由认识学生学习生活的竞争自然地过渡到社会、市场的竞争。)

  3.归纳提炼:现代社会鼓励竞争,但必须遵循规则,才能保证竞争的公平公正,真正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三)合作辩论,品味双赢

  1.观点呈现

  观点A:竞争哪能合作,竞争的原则就是“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竞争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对手,发展自己。

  观点B:竞争需要合作,不仅和自己的朋友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还要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合作,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双赢,乃至多赢。

  2.小组辩论:教师出示辩论的规则,将学生分成2组,分别代表一种观点,在同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组间展开辩论。

  (辩论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辩论的规则也是竞争的规则。通过有序地辩论,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竞争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辩论这一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理解双赢的内涵,丛而突破难点。辩论的最终结果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借助这一过程,使辩论双方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思维得到了训练,对竞争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这其实也是一种“双赢”。)

  3.竞争感悟:类似合作“双赢”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C: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对岸树上的果子。猴子无法过河,大象则无法上树。双方协商后,大象驮猴子过河,猴子上树摘果,它们都吃到了果子。

  思考: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合作双赢的意义。)

  (四)联系实际,学会竞争

  教师设置一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竞争场景,如学习考试的竞争、评比优秀的竞争、运动会的竞争、班委干部或学生会成员的竞争等,现场采访一些学生,请他们联系实际,谈谈会如何去竞争?如:

  情景1:学校选拔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人员有限,这对于你和王强都是一个机遇。选拔考试前,朋友李明塞给你一张纸条,告诉你上面有题目的答案。你会怎么做?

  情景2:你与王强是同班同学,成绩优秀,工作能力也强。校学生会成员招聘,两人都想去竞聘。为此你买了一本关于竞聘演讲技巧的书来钻研,王强则收集了一些有关学生会工作要求和职责方面的资料来学习。请谈谈你将如何与王强竞争?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和认识,还在于运用。通过设置情景,又回到学生身边的竞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另外,课堂是动态变化的,对于学生的回答,可能偏离教师的预设,要考虑应变的对策。)

  (五)自评互判,延伸拓展

  1.自评互判: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并评价自己同学的课堂表现。

  (新课结束,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其实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一次再梳理,同时又通过别人的观点补充自己的不足;而及时客观地课堂学习评价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树立榜样、培育典型,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2.课后探究:根据教材186页的材料“他们怎样赢得竞争”,说说除了遵循规则、倡导合作外,要赢得竞争,还有哪些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材进行处理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本材料列举的六大公司的经营理念中,隐含了他们赢得市场、赢得竞争的一些重要因素,在让学生学完了规则与合作这两个基本要素后,再让学生去探究体会如市场信息地灵敏度、服务态度等因素,可能更合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简洁明了,突出教学主题,体现“关键词”。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七、总的指导思想

  1.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处理教材并确定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所感,有所言,有所悟。

  3.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运用,设计“认识规则,品味双赢,学会竞争”的三个教学流程,层层推进。

  4.发挥教学机智,把握预设与生成。说起来简单,上起来复杂。说课毕竟是一种理想化的预设,而课堂则是动态变化的,对于多元的答案,教师要考虑应变的对策,对于生成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立刻天山所看到的优美的天然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边疆天山风物的喜好之情。课文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抱负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立刻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丛林和各处的野花的奇怪美景;末了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称赞之情。

  【学情分析】

  “天山”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极其优美,内涵非常丰富的写景的记叙文。因此在此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有效的品读上,让学生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读中生情。六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本情感的能力,但个别地方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感悟。

  【说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2、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并小结天山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设计意图:在学生情绪刚刚调动起来的时候,适时插入一些图文并茂的对天山的介绍,则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投入的在课文中去感受去感受天山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天山的美丽奇特就蕴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开火车读课文,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设计意图:自主读文,交流感受。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三、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⑵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

  ①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②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⑶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

  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⑷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语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文中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一幅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设计意图:品与读结合,在反复读中品,在品的基础上进行好朗读训练。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回报交流,讨论对语句的理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五、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

  ⑴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⑵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⑶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2、小练笔:

  训练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情况下的景致,如校园的清晨、公园的风景、节日的夜晚等,能捉住风景的特性,摆设明白的线索,接纳公道的次序和即景抒怀。

  (计划意图:由文中的写作特点,延伸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将“阅读”与“习作”有机联合。写作基于阅读,从阅读延伸开去,把小练笔作为教学的终极落脚点,既查验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能造就写作本领,升华学生的情绪体验。)

【关于说课稿集锦6篇】相关文章:

1.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集锦六篇

2.关于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

3.关于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

4.关于小班说课稿集锦十篇

5.关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5篇

6.关于散步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7.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8.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集锦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