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1 09:23: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说课稿 篇1

  1、说教材: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这篇课文是对我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真实记录。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我国登山健儿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登顶的时刻。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里气压变化不稳定,没有植被,空气中氧气含量少。攀登珠峰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需要勇气、毅力和充分的准备。我国登山健儿登顶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凡的气概。

  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2、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两年多的学习中,在识字,阅读,说话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识字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当堂复习巩固,来学习文章中的生字。

  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会了预习课文,复述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字词。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指导学生根据课文里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感悟真谛。

  三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中国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队员之间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本篇课文有十个生字,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讲读课文分散学习。“蹬、斩、骤、噙、钉”这五个生字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而“蹬、骤、噙、堪”这几个字字形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板书时,指导学生写一写。在理解“骤然,疲惫不堪”词语的意思时,可以结合课后词句活动室中的第一题,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而“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读课文,借助课外资料,查找字典的解释等学生认为合适的方法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已知,来帮助他们学会还不了解的内容。

  目标之二、之三是能力点的落实,让学生在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具有边读课文,边思考的学习好习惯。教师还利用文本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

  目标之四是情感目标的落实,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中国登山队员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运动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4、说教法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本课中,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提出恰当、合适的问题。在学习课文3-5节时,教师可以先从文本入手,启发学生对文中交代的时间产生疑问,登山队员们攀164.43米为什么要花19小时?可见,他们面临了许多困难。通过提出疑问,再来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句来钻研,学习。

  学贵在疑,当学生在学习时能边读边思,产生疑问,然后,再去潜心读文,品读研究,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也是真的读懂了课文。同时,这样的学法指导对于学生也是终生有益的。

  5、说学法

  进入了三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又由于课文讲述的故事条理清晰,因此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就能够了解主要内容。但还不能充分理解,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登山队员勇于挑战极限的那种勇气和毅力。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自己感悟到中国登山健儿的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6、说实施

  紧扣重点段落,培养问题意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质疑问难。”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文描述的情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重点段落进行质疑。同时,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教师课前着重帮助学生搜集珠穆朗玛峰的相关资料,再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补充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与文本关系密切的信息。这样,也能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找寻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关键词句,感悟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读重点段落,划关键句,理解重点词的方法,再现中国登山运动员登山的场面,让学生感悟作者所要体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还可以通过看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对“第二台阶”有直观的了解。

  创设情景,活用语言,激发爱国热情。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以“向您致敬,我心中的勇士!”或“这一幕,永远铭刻我心中”为开头,说一段话。希望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能再回味一下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借助文字表达出每个孩子的心灵之声。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自制小乐器》。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自制小乐器》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巩固先前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活动一,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经过实践,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制作乐器的的简单技能;另一方面认识到,材料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也不同,让学生了解声音与材质有关。活动二主要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和交流、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当今的科学教师,“累”就“累”在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为“长流的活水”;“苦”就“苦”在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引爆自身的潜能,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真刀真枪的搞科学”,学生才能真正得到一点自己的东西,而这些正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真金”。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声学单元中的第三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的学习已经对声音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明白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本课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继续研究,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有关问题。

  现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大多数的城市儿童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乐器。乐器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以乐器为探究内容会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兴趣。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制作乐器的简单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认识声音的大小、高低与振动关系的基础上自己制作小乐器。

  难点:

  (1)理解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2)利用自己的探究所得设计并动手制作小乐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各种材料。

  六、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自主设计、合作制作、归纳概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研究乐器

  该环节我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听声音辨乐器”的小游戏,创设典型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激发学习兴趣,比较自然地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在优美动听的乐器声中导入新课,这种形式活泼新颖。学校的乐器有限,有些乐器可用多媒体图片,录音代替。

  把准备好的乐器发给各小组,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也不同;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二)做小鼓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比如塑料薄膜、报纸、气球皮、牛皮纸等等。

  活动开始前,教师演示,讲解制作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一面小鼓,把准备的鼓面材料都试一试,比较不同材料鼓面产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适的材料,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制作完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小鼓最好听。塑料薄膜、报纸鼓面发出的声音既不好听,而且还不结实;气球皮发出的声音又闷又小,不好听。这时,学生都知道了,用结实的牛皮纸做出来的小鼓声音最好听。

  得出结论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

  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乐器,为下面活动做准备。

  (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设计并制作小乐器

  多媒体展示一些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和一些小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老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做好后试一试,让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2、自制小乐器演奏会

  学生们制作完以后,一起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演奏,使学生们享受成功的乐趣。

  通过演奏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这个环节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交流、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与技术、数学、艺术的整合。巩固了前面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又一次认识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与振动之间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抓住重点内容。

  5、自制小乐器

  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

  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

  八、教学反思

  做一个会享受学习的科学老师

  在《自制小乐器》的备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略有不同:教材中,

  “认识乐器”仅仅是作为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到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作者希望通过“制作小乐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与振动的关系。多次授课也证明,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中这是不大能行的通的。于是,我考虑可以将重点从“制作小乐器”转移到“认识乐器”,在“认识乐器”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玩乐器”、“观察乐器”的过程中有猜测,有发现,有思考,有验证,有体验,从而揭示声音与振动之间的规律。这样,到了“制作小乐器”这一环节,学生就可以应用自己丰富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进行创造和实践。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需要不断的推翻别人、推翻自己,需要不断的反思,要知道“经验+反思=成功”,这也是学习中的一大乐趣吧!

说课稿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2、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和立体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台、静物灯、衬布、铅笔素描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教师事先布置好美术教室,四周挂上窗帘,准备好石膏几何形体数个放在写生台上,用衬布盖好,将静物灯照在上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

  2、教师缓缓掀开衬布,让学生观察在灯光照射下石膏几何形体的变化,关掉灯,让学生对比观察其变化,加深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3、师生小结:石膏体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奇妙现象。 课题板书——《光影变幻》。

  二、观察感知

  1、课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学生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2、学生讨论,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影变幻的现象。

  3、教师将静物灯从不同角度照在石膏体上面,让学生细心观察,了解不同角度光源变化后石膏体光影变化的特点。

  4、分析明暗五大调,重点讲解明暗交界线。

  三、教学示范

  1、师生同时演示。教师在素描纸上示范画出圆体的明暗。

  请一名优秀学生在素描纸上师范画出正方体的明暗。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用笔皴线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2、归纳两个物体相似的绘画步骤:

  (1)勾画物体外形

  (2)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注意: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3)调整修改。

  3、球体与正方体的区别。

  四、表现创作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用线条表现明暗的方法。

  2、提出作业要求,选择生活中一个熟悉的物体,用铅笔把它的明暗变化细心地描绘下来,要求表现出立体感。

  3、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困难,教师帮助解决。

  材料准备(选好表现的角度,如可以看到方形物体的三个面)

  采光问题(选择光影效果明显的情况下表现)

  技术问题(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变化)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学生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形式: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六、课题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基本的明暗表现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和变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照明器、静物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 。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课前摆放好写生台和几组静物,配上写生灯照明。

  2、揭示课题:描绘一组物体的立体感。

  二、观察比较

  1、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同一个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教师移动写生灯,学生观察分析)光照下,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2、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同一种类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观察两个橘子的明暗)

  3、小结:一组静物因为固有色不同、离光的远近不同,明暗变化就会很丰富。

  三、教学示范

  1、观察一组静物(一个罐子和一个橘子)

  2、分析学生作业构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太大会显拥挤,太小会显空旷,太偏不稳定等)

  3、教师示范画第一步骤:构图(抓住基本形及形体关系、比例关系)。

  4、分析两个物体的两大部(受光部、背光部)和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5、学生讨论将对象进行深浅色调排序。

  6、教师运用明暗画法皴线完成范画,小结步骤与方法:(1)定位构图(2)勾画物象轮廓(3)运用明暗造型(4)调整修改。

  四、学生作业

  1、布置几组静物,学生任选内容,进行明暗画法进行写生:

  乒乓球和球拍,笔筒、毛笔和砚台,茶杯和水果等。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提示:要善于整体观察,整体描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问题一:画面较灰没有体现黑白灰层次。

  提示:黑白灰层次鲜明,立体感越强。

  问题二:画面只有黑白两色,物体产生切割或缺口之感。

  提示:深度是由亮部逐渐向暗部递增的,不能出现极度的明暗反差。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

  问题三:没有考虑外形结构特征。

  提示:渐变的过程一定要依从物体的形体特征,无论它的表面是弯曲的还是平直的。

  五、评价交流

  作业评价与小结

  

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 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2、设疑: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s h )。

  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3、回顾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二、创设问题,实验探究。

  准备两个容器,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看看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用适量的水探究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

  三、实践运用,提升技能。

  教学例题3.

  四、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口答题。

  2、判断题。

  3、拓展运用。

说课稿 篇5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 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增强"慎独"的意识。

  运用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慎独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高级境界,是方法与境界的统 一。从现实来看,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理解慎独的意义,而学生在慎独方面还有做得不够的地 方,必须引导学生投入积极自觉的道德实践,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因此,我们把理解慎独 的意义作为本框的重点。

  理解慎独的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慎独"的含义。

  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 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 方法切实可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还要从社会层面上理解慎独的意义。

  最后, 还要从学生现实的角度考虑, 学习和理解慎独的意义, 必须落实到增强"自律"意识、 提高"自制"能力上。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内省之难,难在道德评价标准的正确选择上,难在对自我的严格解剖上,难在天天坚持上。

  因此,我们把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作为教学难点。

  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并认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其次,要引导学生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自尊、自爱的健康 情感,学会自我奖赏与自我惩戒。

  最后, 要帮助学生把内省的一般方法与自己的职业实际相结合, 开发一套符合职业要求和岗 位特点的内省方法;培养克服惰性、战胜自我的坚强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养成天天内省的好 习惯。

  结构线索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角度看:从职业道德一般(特点和作用)到职业道德规范(二十个字)再 到职业道德养成(慎独、内省、学习榜样、小事做起、躬行践履) ,第五课是整个第二单元 的逻辑终点,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从第五课看:职业道德养成,内省和慎独侧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从 小事做起,侧重于外在道德行动;无论是内心的道德修养,还是外在的道德行动,都以实践 为基础,实践是职业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

  从本框来看,内省是方法,慎独既是方法又是境界,通过内省的方法达到慎独的境界。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 同学们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 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上,还知之不多,做得也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缺少内省的意识和习惯, 更缺乏坚持天天内省的毅力; 二是践行道德规范方面缺少自觉性, 在有监督的场合和无监督的场合表现不一样。

  四、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中间穿插使用引导性沉思、辩论等方法。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逻辑顺序上看, 第四课主要讲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课主要讲职业道德的养 成。本课的主题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行为习惯。共包括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内省和慎 独两种方法; 第二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实践, 要求学生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和从小事做起 涵养职业道德品质。

  相对而言,整个第五课都是讲"做"的, "在做中学"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总方法、总要求。

  多设计一些活动,多组织学生去"动" 、去"做" 、去"体验" 、去"感悟" .如学习和理解慎 独的意义,就引导学生讲一些自己过去曾经"独处守法度"的经历, 并从这些经历中去体 验当时的感受,激发愉悦的情感;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当堂做一次内省,帮 助学生开发一套内省的标准,然后督促学生天天内省,养成习惯;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就要 引导学生发现榜样,与学生一起发掘榜样身上的闪光点,一起学习,一起感动,一起成长; 学习从小事中涵养职业道德, 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小事小节的表现如何, 就要培养学生 用心于细节、执著于小事的品格;学习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行为习惯,就要安排一些活动,与 学生一起去经历。运用做中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可以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 理解,可以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 1:

  小王和小李是一个村长大的好朋友, 毕业于同一所中职学校, 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训练不同。

  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身 体力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扎扎实实,业务日益纯熟,业绩连年创优,很快就成为业务 骨干,3 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

  小李在学校时就对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扼杀了自己的个性,约束了自 己的自由。参加工作后又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 事故,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公司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

  【引思明理】 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①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 结果也很不一样,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在校时, 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 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 却有如此大的不同? ③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 ,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 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板书: 一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 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 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 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

  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

  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

  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 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案例 2: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 次性注射针头上。

  尽管患者没有看到, 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 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 但她还是决定更换一只新的注射器。

  案例 3: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 100 元,并 做出书面检讨。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 车间主任不近人情。

  提出探究的问题:①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②哪个更重要? 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

  在此基础上,介绍"慎独"的内涵。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 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 的作用。

  板书:

  2.慎独

  (1)慎独的内涵 案例 4:某中职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 .消息 传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案例 5:某公司拟在车间和办公室安装监控器,引起了员工的议论,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 的。

  探究问题①: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什么是"隐微"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 探究提示: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地方最 能显示人的灵魂。要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必须在隐蔽和微小之处下功夫,在别人看不见、 听不着、管不到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探究问题②:慎独的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 ,这靠的是什么? 探究提示:

  "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 ,靠的是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是慎独的 灵魂。

  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 不让坏的、恶的、邪的等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 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抵制不正当名、利、情等私欲之诱惑,达到孟子所 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 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把职业道德规范由"必然之则"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 ,自觉、自愿、自由地 遵守之,而不是消极地将其视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达到孔子所说的"从 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探究问题③:为什么说"慎独"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探究提示:如上所述,慎独能使人们排除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拒绝诱惑,达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能够化"尽然之则"为"当然之则" ,变他 律为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坚持做到"慎独"的人,就会不断地激发内驱 力,不断升华个人的道德品质,逐步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境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能够做到慎独的人, 其自律能力、 道德修为和人格素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是受尊重、值得信赖和受欢迎的人。无论是政府 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都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慎独功夫如何。

  探究问题④:从社会层面上看,慎独有什么重要意义? 探究提示:慎独要求人们言行一致,真实无伪,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当慎独成为全体社 会成员都奉行的道德准则, 当大家的道德境界都达到一定程度, 整体社会诚信风尚就能得到 张扬,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探究问题⑤:从个人层面看,我能做到慎独吗?有没有慎独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情形,谈 一谈当时的感受)?慎独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探究提示:部分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子,离开老师的视 线又是另一个样子, 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这不利于学生形 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板书:

  (2)慎独的意义 探究小结: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 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 功夫,方法切实可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慎独有助于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慎独有助于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案例:20 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记住老师的那句话:

  "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 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 题:1)今天我多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什么?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 十几年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人们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

  "每天 20 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 案例:富兰克林的《美德分类表》 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节制、恬淡、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 稳健、整洁、宁静、坚贞、谦虚的美德,特为自己制定了一张《美德分类表》 ,并且每星期 预备一本册子, 把这十三种美德记录在册, 随后画出七行空格。

  每到晚上, 都要做一番自省, 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 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

  过了一个星期, 再换一本册子。

  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消灭这些代表缺点的黑点。

  案例 6: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

  (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

  (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以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

  (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探究问题:①什么是内省?②内省对于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作用? 所谓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内省是中国古代 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3.内省

  (1)内省的内涵

  (2)内省的意义 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可以全面地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

  内省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只有通过自觉的 内省,才能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

  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知道了自己存在什么毛病, 知道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 么错误,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犯大错误。

  互动在线(引导性沉思) :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排除杂念,认真地进行一次内省:

  首先, 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想、 语言和行为, 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稍候……) 想一想,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哪些人带来了伤害?带来怎样的伤害? 现在,你有没有勇气向那些受你伤害的人说一声"对不起"?(若是同学,当面说出来;若 是家人,可打电话致歉。

  ) 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改进意见? 内省结束,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内省过程中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感受, 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 生的情感和情绪。

  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选择和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板书:

  (3)内省的方法 ①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探究问题:作为中职学生,你的道德评价标准有哪些? 探究提示:对中职学生而言,既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 、 各项规章制度去做, 又要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得失的评价标准。

  离 开这些标准和依据,内省就会失去方向和原则。

  追问:为什么要按照这些标准去做?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 可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经历, 有无遵守或违背这些标准的事例, 分别带来什么结果或后果, 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道德情感, 只有引导情感的共鸣, 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同这些标准。

  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板书:

  ②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互动在线:

  《为我画像》 六至八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出一个同学,小组内其他人都要为这个同学找出优点,同时 由衷地赞美他, 还要诚恳地指出他存在的缺点, 并激励他改正缺点。

  (课下再对其他同学 "画 像" ) 活动结束,请被"画像"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通过互动,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特别培养自尊、自爱的情感,真正激发发扬 优点、改正缺点、自我完善的力量。

  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天天坚持。

  板书:

  ③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坚持不懈。

  内省不是纯粹的个人心理活动,() 内省必须和岗位实践相结合, 内省的道德评价标准必须依据 职业道德规范, 内省活动必须指向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实践活动, 内省中发现的问题也必须在 未来的岗位实践中加以解决。内省不是一时即兴所为,它是一个长期的、经年累月不断积累 的过程,必须天天坚持,时日既久,方见实效。内省必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互动在线:

  《每天我们该反省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开发一套内省问题列表。这些问题或者指向自己目前在校学习生活,或 者涵盖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可以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活、设立旨在培养职业素质的问题。

  小组之间可以交流。

  活动结束,各组谈一谈如何把这种内省常规化、制度化、习惯化。

  【体验导行】 (1)课堂评价 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句式:

  今天我学习了第……课第……框,通过学习,我学习了……知识,明白了……道理;认同和 接受了……观点, 澄清过去在……问题上错误认识; 我为自己的……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 豪,为……而感到内疚和不安;学会了……方法,今后,我会如何去做。

  然后,同学们对各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分 A、B、C、D 四个等级,包括课前 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最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同学提出表扬。

  (2)学以致用 某药店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①"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体现了职业道德修养中的什么观点? ②有一次,营销经理意外发现一盒"天王补心丹"中混装了一丸"地榆槐角丸" ,马上告诉 了老总。如果你是药店老总,你会怎么做? ③老总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令将已经发售出去的 4 万盒"天王补心丹"全部追回。请你从职 业道德养成的角度评价一下老总的做法? ④有人认为,老总此举小题大做,有作秀之嫌。请你驳斥这种观点。

  ⑤如果你是老总,为了避免类似事故重演,你将如何指导员工中运用内省的方法,强化职业 道德意识?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案例:邮递员王顺友事迹 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案例:习惯 1988 年 1 月 18 日至 21 日,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21 世纪的希望和威胁" 75 以 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 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 提问者楞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 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本课总结 设置情境, 比如:

  某某同学在定岗实习仅两个月, 便因------原因被企业辞退。

  经过老师教育, 他决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请你为他提出一些建议。

  由学生提出建议。建议可涵盖整个第五课,可以包括内省、慎独、榜样、小事、实践等各项 内容。通过这个活动,对全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课堂结构清晰。

  1.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信念目标。知、信、 行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对以往知识、运用二维目标的突破,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

  但情感目标如何实现?过去没有做过,本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如,理解慎独的意义,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真正认同、接受。本案在明 确了理论意义之后,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⑤: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慎独的经历,并谈一谈当 时的感受。这样,学生从切身经历出发,体验由于做到了慎独而得到的尊严和自豪,体验到 道德成长的愉悦,从而实现了情感目标。

  再如,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先引入了一个引导性沉思,老师通过语言、音乐等多种手段创 设一个宁静、郑重的氛围,把学生带进体验、感悟和思考的情境之中,通过设身处地地体会 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从而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通过道歉等互动,把学 生的情感引向高潮。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实际上已经完整地进行了一次内省,后面再讲内省 的方法也就是理论上的概括了。

  在引导学生认同道德评价标准时,也从"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角度让学生 去感悟,并把情感的体验置于其中。在讲严于解剖自己的时候,引入《为我画像》的互动, 在这里,不仅仅是找出优缺点,而且通过赞美、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情 绪体验。

  2.切实转变老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老师只是一个导 演。本案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得到的,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破 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护。老师的作用只有三个,一是设计剧情,通过案 例及设问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架子;二是控制课堂进程和节奏,确保教学重点突出,课堂结构 合理, 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点拨释疑, 概括提升, 确保德育课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落实基本的知识观点。

  3. 采用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在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同时, 鼓励小组合作, 生生互动,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团队精神,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 理念、 新方法。本案采取分组教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 有利于成员合作,组内互动, 组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有利于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

  4.把教学评价引入课堂。教学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也不只是知识方面的单 方面评价。本案在新授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既有知识 方面的,也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然后,对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 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当然,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 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 活动日常化是新大纲、新教材所倡导的新理念。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称赞》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新教材,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称赞》是本单继《识字5》后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因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相处得是多么融洽!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词。会正确书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刺猬和獾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学习生字,新词时,交流学生之间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并加以表扬称赞,学生朗读课文生字,新词时,教师应首先应给予肯定,再加以纠正,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赞声的课堂中学习称赞的这一课文,在认识理解新词时,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请教老师同学,查查字典,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看插图就能正确区分板凳与椅子的不同,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就不难理解做椅子比做板凳来得难。这里提到的许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第三部分读文理解时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抓重点语句从称赞的语句入手。即: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这两句称赞的话中,我主要抓住第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展开,这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话,为了让学生明白正是这句平淡如水的称赞带给小獾的帮助,我引导学生读文找找“这样的称赞对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学生立马就能找到“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同时也从句子中明白了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让小獾凭着这份自信,最终学会了做椅子。为什么就这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就能让小獾充满自信呢?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先前的小獾到底怎么了呢?这里我就顺势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泄气”一词,可是同样是这三个粗糙的小板凳,小獾看到了泄气,然而在小刺猬眼里却看到了不同,当时小刺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在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中就能马上找出小刺猬看到的是“一个比一个好”。这里我紧接着问“为什么小刺猬不是说‘小板凳做的挺好的’而是‘一个比一个好’呢?”对呀,同样也是称赞的话,为什么小刺猬选择了“一个比一个好”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这里引导学生质疑,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小刺猬是“拿起板凳仔细的看了看”,“看出做的粗糙,但是做的很认真”,感受到小獾付出劳动后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明白称赞别人并不是盲目的奉承,而是真心实意的,一是一,二是二,通过仔细观察,才能真正称赞别人,才能真心称赞别人。这样,文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明白了这些后,再请他们来朗读称赞的语句,相信就能做到水到渠成,真心诚意了。

  课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还可以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在读中悟,从而达到了品读感悟,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又如“学了《称赞》,让我们也学着小刺猬和小獾,来试着称赞咱们身边的同学,家人吧!”最后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夸夸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理出了人间的真情美,懂得了从平淡中见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语言,提倡了学习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2.【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

3.【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4.【精华】说课稿集锦九篇

5.【精华】说课稿集锦6篇

6.【精华】化学说课稿范文集锦9篇

7.【精华】化学说课稿集锦5篇

8.【精华】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