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12 15:39: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省编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知识难度用教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声音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它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对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学习,为下一节光的传播打好了基础。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逻辑思维及习惯,本人对教学流程作如下处理:声音是如何发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的形成、反射及回声→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速。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处理会使整堂课的结构更加自然流畅,学生也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有媒介物质,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了解回声现象。

  2、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创新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声音是如何发生及如何传播是认识声现象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声音的传播需依赖一定的物质,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初中生理解、推理及想象能力又相对薄弱,我认为本节的难点,应是理解声音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四、教学的创新点

  1、把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以教师讲授、实验演示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索,分组实验的研究性学习为主。,把全班学生按3-4人一组,分成十几个学习小组,通过问题情景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补充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使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转变得饶有趣味性,并易于学生探索、理解。如:

  实验一:为了说明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设计如下的模拟实验:

  声源的振动引起橡皮膜振动,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在墙上,把橡皮膜的振动放大。引导学生把橡皮膜看作鼓膜,使他们真实感受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实验二,如图,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乙图所示情况下听到声音较大,从而说明当声波向外传播时遇到障碍后将会被反射回来。

  实验三,教师创设情景:“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试自己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学生设计如下图的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真切听到来自水中的声音。

  3、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的作用,通过课件来真实再现自然现象。如蜜蜂的嗡嗡声,大海的波涛、狂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课件还可摸拟了人们无法看到的声波的传播及反射的过程。

  4、改进课本的实验装置,把电铃悬挂起来,使实验效果更佳。

  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创新精神,我认为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例如,在引入新课时,把扬声器平放在桌上,在扬声器上放一些彩色的塑料小球,当音乐响起时,塑料小球随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氛围中来研究陌生的规律,可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2、想象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联想。如在做钟罩实验时,随着钟罩内的空气不断地抽去,声音越来越弱,此时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里面的空气被完全抽去,声音还听得到吗怎样?”这样处理,既尊重实验事实(通过多次实验,证明抽去空气后听不到声音是不可能的),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在课后练习中提出: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面对面却无法直接对话,这是为什么?你能为他们想些办法吗?学生提出了许多方法,既达到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如课后练习中,老师提出: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长自来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有同学提出1次、2次、3次…,教师要求学生想象情景,进行合理的解释。4、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堂课采用以学生分组探索,实验为主的课堂模式,在整个教学中,始终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研究。六、教学设计构思

  1.注重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自然科学论的高度指导教学活动,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声音的传播”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交替进行,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又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学结论。

  2.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学生方法的获得去实现,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学的方法,如发散思维等,并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思维状态。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总结评价”的科学探究方法。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一种创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力。

  六、教学程序的具体安排:

  1、扬声器振动实验(将一扬声器平放在桌面上,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上一些塑料小球,注意观察扬声器发声时塑料小球的状态。)→学生动手体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多媒体展示:①蜜蜂的嗡声(翅振动——固体)

  ②大海的波涛声(海水的振动——液体)

  ③狂风(空气的振动——气体)

  学生归纳得出,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3、通过教师演示钟罩实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4、演示纵波实验并用多媒体来说明声波是如何形成的。

  5、师生共同完成实验一,说明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6、学生动手完成实验二,多媒体展示隆隆的雷声,使学生了解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障碍物质会被反射回来及回声的形成。

  7、教师设疑,学生设计,动手完成实验三,体验液体能够传声。

  8、学生游戏:利用“土电话”来聆听悄悄话,使学生体验固体能够传声,教师进一步介绍如回音壁等例子。

  9、教师设计问题,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

  10、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1)小结:由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其它同学讨论补充。(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课堂练习:1.声音是靠物质的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2.月球表面上非常寂静,两上宇航员面对面却无法直接对话,这是为什么?你能为他们想些办法吗?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长自来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4.回声有广泛的应用,在水中定向发射声波,利用接受到的回声,可以判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发现沉船、鱼群及敌人的潜艇等,若已知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450米/秒,当海面的测量船向海底发出声波0.8秒后接收到回声,则海底的深度为多大?

  5.课外研究课题:

  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能粗略地测定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请课后写出实验测定的方法,原理,需记录的数据及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2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首师大版科小学科学第五册的《浮力》。而我说课的内容主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 说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在课标中是处于“物质科学领域”之中的“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力与生活》中的第二课,前一课为《推力和拉力》,这为《浮力》的知识和技能作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推力和拉力》这课中,学生对推力、拉力、重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是浮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几种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进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节课 我采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测,然后进行简单的体验,然后再进一步做实验,再一次体验活动,最后得出结果,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四)技术准备

  演示材料:水管、乒乓球、水、水槽、正方体铁块、绳子、测力计

  分组材料:水、水槽、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绳子、测力计、记录单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存在着浮力;知道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能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验证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具有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秘密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实验操作,知道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难点:通过实验分析,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故事导入,引入新知——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巩固与总结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引入新知

  1、教师说故事:一天,小明与小方在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小明将乒乓球打进了一个窄小的铁水管里,由于水管口太窄小了,他们的手都伸不进去,小明想:将水管翻转,乒乓球就会滚出来啦,但是这个方法也行不通,因为铁水管太重了,他们两个抬不起。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呢?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拿出实物水管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进水管,让同学们亲身动手取出乒乓球。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则由教师引导学生加水进水管,让乒乓球能浮在水面。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

  1、(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它们放进水里是怎样的呢?是浮还是沉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把大家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老师出示物品: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同学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做实验吧!请同学们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提问:为什么这些物品会浮起来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初步定义。

  第三环节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1、提问: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2、学生猜想

  3、谈话: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4、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用绳子将正方体铁块绑着,用手感受一下它在空气

  中的重量;然后将正方体铁块的一半(老师事先已在每个铁块的一半上标出一道线)浸入水中;最后将它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底部。

  5、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6、用测力计把正方体铁块吊在空中,看它在空气中的重量是多少,把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将它的一半浸入水中,再将它缓慢地放入水中,直到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把这两次测力计的读数也记录子表格中。

  7、汇报实验结果。

  8、小结:测力计的读数慢慢变小,由此看来,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那么,测力计上的读数是不是浮力呢?

  9、谈话:我们先来正方体铁块的手里情况,在实验中,它主要受到什么力呢?(老师在黑板上分析)受到了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拉力和浮力,还受到一个向下的力,是重力。因为当物体不动时,受到向上的力与受到向下的力是相等的,所以浮力大小加上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总结公式:浮力=重力—拉力

  10、根据公式,计算出正方体铁块一半与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大小。

  四、巩固与总结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

  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2、联系实际:利用水的浮力,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呢?例如行船、游泳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五、板书设计

  1、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4、浮力=重力—拉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

  ●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观察;

  ●知道观察的作用;

  ●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体验到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

  活动一:认识眼睛的观察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

  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

  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

  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可以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特点,选用观察图片来替代教材中观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生与同学比较观察同一物体时存在的差异。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一环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在不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正确方法。同时,对观察活动中没有进入角色的同学,及时给予提醒鼓励,有利于全体同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活动二:认识手、鼻、舌、耳的观察作用

  师:(出示一黑色塑料袋)这是什么?

  生:黑色塑料袋。

  师:不打开袋子,你知道它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个袋里装的是什么?

  生:可以用手摸。

  生:用鼻子闻也应该可以。

  生:我觉得还可以用舌头尝。

  师:真聪明,如果老师现在就让你来确定这个袋子是什么的话,你会怎么做?

  生:先用手摸。

  师:你为什么先选用用手摸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比较简单。

  师:可不可以先用鼻子闻或用舌头尝?

  (学生自主的发生辩论)

  师:对,不明的东西不能随便闻、随便尝,我们要注意安全。

  师:我们每个组也有一个装有不明物的黑袋子,请小组长从实验桌中取出来,组织小组同学闭上眼睛,用你们刚才想的方法试试。

  (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闭眼摸物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活动进行得非常认真,值得表扬。谁来说说你用手摸准了哪些物体?

  第2组:我们刚才用手一下子就摸出了荔枝,因为我们感觉到荔枝比较小,而且表面很粗糙,。

  师:用手能感觉到物体的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那些我们用手摸不能确准的,又该怎么办?

  生:还可以用鼻子闻。

  (小组闭眼闻物活动)

  师:闻到了什么?

  第5组:我们这个组的小华特别喜欢吃苹果,一下子就闻出了苹果的味道。

  (其余各组各抒己见)

  师:你的鼻子真灵敏。在用鼻子闻不清楚的物体时,鼻子离物应该远一点,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气。

  师:还有一些通过手和鼻子不能准确感知的,怎么办呢?

  生:还有一种方法可选用,那就是用嘴尝味道。

  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尝的。不过,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干净、安全的东西,你们可以放心尝。

  (小组闭眼捏鼻尝物活动)

  师:尝出了什么味道?是用牙齿、嘴唇尝的吗?

  第12组:跟第2组和第5组一样,我们也是先确准了两种,我们刚才用舌头尝出了梨子的味道。

  师:哦,你们真棒,把袋子里的物体全认出来了。

  [课中反思2]:把教材中分别用鼻、耳、手、舌等器官观察的活动改为由闭眼摸物、捏鼻闻味、舌头尝味等游戏活动,既可以增加观察活动的趣味性,又训练了学生观察的顺序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活动三:认识耳朵的观察作用

  师:(播放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是用什么器官感觉到的?

  生:我的耳朵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师:说明耳朵也能进行观察,那我们现在静静的用耳朵观察一下,看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听并各抒己见)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个同学是闭着眼睛听的,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这样听得清楚些。

  师:是啊,有时候听不清楚,我们就要想些办法,你知道还可以用哪些办法?

  生:在听的时候保持安静。

  生:我发现把手放在耳朵后面,可以把声音都集中过来。

  生:上周我到医院看医生,那位叔叔用一个戴在耳上的东西听了我的心跳。

  师:那是医生用的听诊器。想用它来听一下自己的心跳声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听诊器,我们可以来试一试。

  (各小组长取出听诊器,小组成员轮流听心跳)

  师:刚才我们用听诊器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很兴奋吧!谁能把你用听诊器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

  (生模拟心跳声音)

  师:好,学得真像。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听听大树的“心跳声”。

  师:回忆一下,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器官?

  (生各抒己见,师相机板书:眼——看、手——摸、鼻——闻、舌——尝、耳——听)

  师:由眼、手、鼻、舌、耳等感觉器官参与所经历的这个认识过程就叫观察。(板书:观察)

  [课中反思3]: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先用一段音乐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认识到耳朵也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紧接着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猜想用各种办法来听清楚生活中不容易听清的声音,给学生充分表达、详细描述的机会,并对学生的突发奇想给予鼓励。最后让学生用听诊器来听自己的心跳,这样,学生在经历了运用各种感官认知事物的完整过程后,就能轻松地理解观察的内涵,并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运用。这样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四:认识工具对观察的作用

  师: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每个小组实验桌中都有一张纸,上面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从桌中取出来读一读吧。

  (生看着纸上的字好笑)

  师:为什么好笑?

  生:字太小,看不清楚。

  生:读起来很累。

  师: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

  生:用放大镜。

  生:用显微镜。

  师:放大镜是一种最简单的放大仪器,适宜用来观察用肉眼看不清楚的很小的物体。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适宜用来观察那些小的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微小的物体。这张纸上的字用放大镜看就可以了。

  在我们实验桌下有放大镜,拿出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各小组借助放大镜观察小字)

  师:现在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用放大镜和用眼睛直接观察有什么不同?

  生:用放大镜看得更清楚。

  师:放大镜作为一种观察工具能把很小的物体放大,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神奇。(拿出一台显微镜)来认识一下,这就是一台显微镜。请看书上55页的两幅图,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猜猜看,它们可能是什么?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中是两根木桩,第二幅图是特殊的叶片。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像两根手指,第二幅图像丝绸。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更像遍地落叶中挺出的两棵树,第二幅图更像孔雀的羽毛。

  师:其实,第一幅图中那像遍地落叶中挺出的两棵树其实是靠近头皮的两根头发,第二幅图中那像孔雀羽毛的其实是冬天窗户上结的霜花。没想到吧!瞧!显微镜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异的微观世界。你们有什么感想啊?

  生:显微镜下的头发竞然是这个样子,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也想用显微镜观察一下。

  师:好啊!课后大家可以到实验室去观察。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观察工具?他们可以用来观察什么?

  生:望远镜。

  师:哪位同学用过望远镜?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望远镜的知识吗?

  生:我家里有一台,它可以使我们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师:谁来用望远镜试试?

  (学生用望远镜望窗外的景物)

  师:把你们刚才的观察情况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感觉到对面的迎春花就在我的眼前。

  生:我刚才观察的是操场边的大树,我也是感觉到它好像就在我的眼前,我还数清楚了它的一根枝条上有11片叶子,可是我用手却摸不到。

  师:用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把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

  师:还知道哪些?

  生:我还知道潜望镜,它可以在水中观察物体。

  生: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东西。

  师:你了解的真多!天文望远镜可以将我们的视线领入浩瀚的宇宙。

  生:我好像听爸爸说过有一种哈伯太空望远镜,可能是望太空的吧!

  生:我还从书上看到过气象卫星,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观察。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借助气象卫星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为观察天气提供依据。

  师:你们觉得用这些工具观察和用眼睛直接观察有什么不同?

  生:用工具观察看到的东西更多。

  生:更清楚。

  师:对,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细致、更清楚、更全面的观察。(板书:工具)

  [课中反思4]:用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用小纸上的小字活动来引入可以用工具帮助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教材中显微镜下的`两幅图片,先让学生描述和猜测,然后揭示答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五: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师:大家今天表现非常棒,现在我宣布给每个组奖一杯饮料。这是杯什么饮料呢?请小组长取出来。

  师;让老师猜猜你们此时肯定在想:只有一杯,怎么喝啊?是啊,怎么办呢?我们再来配制一杯和它一模一样的饮料,好不好?那么怎么配制呢?

  生:我认为先要知道这是杯什么饮料。

  师:哦,你的意思是它怎么做成的,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点,就是水里面放了另外一种物质,放的是什么物质我也忘了,你们有办法知道吗?

  生:可以先用眼睛看。

  师:用眼睛能看出什么?

  生:饮料的颜色。

  师:根据它的颜色我们能判断出什么?

  生:能判断出大概加的是什么物质。

  生:还可以判断出加了多少这种物质。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鼻子闻。

  师:用鼻子闻能闻出什么?

  生:能闻出饮料的气味,进一步判断这种物质是什么。

  生:还可以用舌头尝出它的味道,就知道是什么了。

  师:用舌头尝的方法可以,除了能尝出它的味道还能尝出什么?

  生:还能尝出味道浓不浓,就可以知道到底加了多少。

  师: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用上了,非常好!相信你们都能准确辨别出是什么饮料。

  师:如果准确辨别出来了,那又怎么才能保证配制的是一模一样的呢?在配制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往水中加物质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加,边尝边加,尽量保证加的量大致相同,这样它的颜色、味道也才能相同。

  生:最后还要搅拌一下。

  师:好,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你们刚才讨论的方法,先观察出这是什么饮料,确定后再到前面来领取你所需要的材料,然后仔细地配制。比一比,看哪个组观察得最仔细、合作得、配制得最准确!开始吧!

  (小组探究、辨别、配制饮料活动)

  师:(组织交流,展示样品和配制的饮料)你们组是怎么配制的?用了哪些感官?配制出的是什么饮料?成功了吗?

  (全班交流)

  师:(总结)11个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成功地辨别和配制出来了一模一样的饮料,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科学观察的方法。老师祝贺你们!但是,比观察方法更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和习惯。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还没有结束,平时,我们要多观察和体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将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课中反思5]:我觉得这个环节与上一个教学环节衔接得比较好,又掀起本课的一个小__。说是游戏其实是实验,把观察茶叶的活动改为了综合各种感官观察——辨别——配制饮料的活动。嗅觉、味觉、视觉的同时运用在这个小实验中得到体现。课堂上,老师只是当了一个忠实的听众,并适时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为学生留出了一片“天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们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这种现象是日食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3)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的)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这时我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学生利用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①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②让乙同学拿着"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太阳",还能看见"太阳"吗?

  ③当"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9)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认识月食的成因

  (1)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图

  (3)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5)演示月食的录像

  (6)能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在教学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热胀冷缩是指物质遇热膨胀和遇冷收缩的性质。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开;茶壶里满壶的水在烧开时会有水溢出来等等。热胀冷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乒乓球踩瘪了,可以浸在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重新鼓起来;果酱瓶的铁盖子拧不开,我们只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玻璃瓶和铁盖子放在热水里都会膨胀,但是玻璃膨胀小,铁盖子膨胀大,瓶口和铁盖子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瓶口就容易拧开了。一般物体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有些物体不是变化比较小,我们很难看出来;有些物体变化比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中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他们会很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很神奇:为什么袋鼠爸爸会生孩子,我们的爸爸不会?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外星球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等等。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以“为什么”为主,他们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孩子对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经验还不是很系统,很科学,因此在中班开展“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梳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理念。

  ●说目标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活动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

  2.知道热胀冷缩与生活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其中“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将提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在活动中通过幼儿猜测、操作、记录和交流来解决重难点。

  ● 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提供人手一份的瘪乒乓球三个、杯子三个、记录纸一张,每人两个笑脸贴纸,大记录纸一张,ppt

  1.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瘪乒乓球、杯子,是为了让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热了能使物体膨胀的现象,这份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纲要》所提倡的“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记录纸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的提供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实验的结果,让孩子有据可证,更让幼儿学会尊重科学的实践和真理。

  2.笑脸贴纸是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或是实验结果展现在大记录纸上,便于教师和同伴的统计。大记录纸可以将幼儿的猜测和操作结果进行汇总,便于幼儿直观地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实验结果,并便于更好地进行相互交流。

  3.Ppt的内容是由一个生活录像短片“怎么办”和“热胀冷缩在生活中应用”图片组成的。录像短片是为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图片是为了帮助幼儿扩散思维,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说过程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采用看录像短片的形式,将生活中现实的场景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一个小朋友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他的愿望,继而激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使乒乓球变圆。通过这一个环节幼儿的交流,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

  第二个环节:猜测实验

  通过幼儿的猜测,让幼儿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在同伴和教师面前,允许孩子出错。

  接下来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崇尚科学,形成让事实来说话的观念。当然,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变化的过程,需要孩子仔细观察,从而发现“热胀”的现象。

  通过记录实验结果,让幼儿尝试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记录表。

  在交流中,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幼儿间的交流。

  教师的小结是对生活现象的科学提炼,让幼儿初步感受科学的严谨性,了解物质的这种现象是“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个环节:讨论交流

  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对自己观察到的生活进行表达,教师能从中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能引发幼儿对生活更积极地观察和探究。

  通过ppt的展示,图片的直观性更能让幼儿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科学无处不在。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6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自然选择(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不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2、认识人工选择,人们根据需要培育生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读文的能力,对资料内容归纳提炼,获得认识。

  (因自然选择漫长,学生考察条件有限,不可能亲力亲为,只有通过资料才获得认识。因此,对资料的研究利用,获取有用信息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的重要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

  通过阅读——读图、读文字,分析资料,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三、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基础: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但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对于随着环境的改变,生物的形态也发生改变,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生物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其实是生物个体微小变异经自然选择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学生较难理解。

  四、目标达成

  1、 知识目标达成

  ①通过阅读教材P84图和文字,明确自然选择

  ②指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加深自然选择的认识,感受自然选择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ppt)

  ③指导学生观察几种北极动物的相同点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种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丰富自然选择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搜索生活经验,例举人工选择的例子,感受人工选择丰富了生物物种。

  ⑤介绍袁隆平爷爷。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使我们不再忍饥挨饿的袁隆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并帮助学生了解人工选择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2、 能力目标的达成

  ①指导学生阅读资料的基本方法,先读文,再读图,图文结合理解资料的含义。

  ②阅读资料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引导学生对资料内容归纳概括,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并在小组中交流,获得表达修正的机会。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① 本课三次呈现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从阅读、讨论中逐步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② 本课最后拓展反思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生物吗?自然会不会选择人类呢?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难点突破

  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我首先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到青蛙的后代形态都有差异,体色各不相同。一代,两代是如此,延伸到所有后代都如此。

  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也特别强调了达尔文的考察情况:即使是同一种生物,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并以老虎和马德拉岛上的甲虫为例加以说明。使学生逐步理解到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各不相同,经过自然选择,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是能适应环境的,而不是都像变色龙那样可随意改变形态去主动适应环境。

  六、备课体会

  1、 目标的确立

  刚开始,我们对人工选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参上说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着生物,造就着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却认为人类砍伐、杀戮了那么多动植物,使很多物种灭绝,怎么能说是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呢?

  后来经常莉梅老师的指点,明白了人工选择是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它的确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人类的砍伐、杀戮动植物的破坏行为不能界定为人工选择。

  2、 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资料如何呈现

  ① 精简资料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例子很多,有动物的,还有植物的。曾经想选取植物的例子,这样自然选择的范畴更全面。但《物种起源》里植物的例子比较复杂,有些植物都不知是什么样的。提供给学生很难建立起直观的形象。所以就选取了反差比较大的花斑虎和白虎,残翅甲虫的例子提供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②达尔文著作的论述专业术语多,如果原文提供给学生,学生是很难看懂的。因此我提供给学生的资料都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改写的。

  ③供学生观察的图片呈现梯度。纵看,比较北极动物的相同点,观察它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具有什么优势;横看,观察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态不同,更深一步理解自然选择。(ppt)

  ④在展现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时,提供了一个数据——6000亿公斤。这个数据学生知道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可供一亿人吃20年,学生就能理解感知了。

  3、 关于大而圆的体形降温慢的验证实验

  ①我们亲自做了这个实验,尽量满足“同时放入同温度热水”的实验条件,但这实际上很难达到。实验前我们要把同温度的水分装进三个烧杯,再同时倒入容器中。分装近三个烧杯时温度就有了大概0.2℃的误差,我们三个老师同时往三个容器倒水,都有快慢的分别。因此实验开始时三个容器的温度有0.2℃的差别,不可能做到起始温度一样才开始实验。

  ②我们反复做了四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是真实的。实验时间也延长到了45分钟。45分钟后,量筒550毫升水降温的速度比小烧杯300毫升水的快,分别是44.5℃ 51℃ 45℃。说明似球形的体形的确降温慢,哪怕体形小一点。

  ③这节课实验不作为重点,只是给学生展示一下。是否可让学生当堂验证,可考虑单设一课,从设计、完善实验方法开始,指导学生亲历实验,验证推测。

  4、关于本课可挖掘的教学资源

  本课是科学课六上四单元7课,根据单元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定位本课目标展现教材编写意图,供大家研究。

  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发现围绕“谁选择了它们”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教学资源,例如:

  ①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实例,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的经典解释,渗透科学家为验证推测所经历的曲折及求实证的精神。

  ②就是如前所述,求证大而圆的体形真的降温慢吗?设计公平实验并亲自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如果时间允许,孩子们感兴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基础,还可引入遗传变异的学习研讨。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简析

  《不同用途的纸》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纸》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包括:“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搜集各种纸样”、“研究不同用途的纸(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三部分。

  二、对教材的处理

  原教材的内容太多,所以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只能是蜻蜓点水。为了能让学生的探究“一英寸宽,一英里深”,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只选择“研究不同用途的纸”这个内容中的“纸的吸水性”这个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探究的面只有“一英寸宽”,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一英里深”的探究。

  “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和“搜集各种纸样”这两部分内容我会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而纸的承受拉伸性和承受弯曲性的探究我会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情分析

  下面我就从知识储备、技能基础、认知特点这三方面来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

  1、知识储备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纸的观察》,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种纸,他们已经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通过比较不同的纸,学生也认识到不同纸的厚薄不同,也有学生说到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这说明学生在生活中有观察过不同纸吸水性的情况。

  2、技能基础

  通过前面四个单元《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比较出事物较明显的不同点。

  在设计实验方案方面,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已有设计实验的经历,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变量控制实验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对实验要控制的条件理解比较困难。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在《水》单元曾经使用过滴管进行实验,知道滴管的使用方法,但控制水滴数量方面不太熟练。

  3、认知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上解除了自我中心性,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作出解释。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处理和三年级学生实际,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如下:

  科学概念:

  知道纸的吸水性有强弱,不同吸水性的纸就有不同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研究纸的吸水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初步感受变量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2.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3.进一步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研究不同用途的纸”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纸的不同性能,知道人们就是利用纸的不同性能制成了不同用途的纸制品。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经历纸吸水性的变量控制实验,认识纸的吸水性有强弱,知道不同吸水性的纸就有不同的用途。

  而从上面对学生情况分析可知,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变量控制实验,所以我把教学的难点设定为:

  通过设计纸的吸水性强弱实验,初步感受变量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六、教学设想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本课教学的设计上,我是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本课的立脚点放在变量控制实验上。虽然观察能力是三年级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但在前面《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这些单元的学习中都有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变量控制实验是学生初次接触,在设计变量控制实验和变量控制方面学生都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本课把立脚点放在变量控制实验上,而不是实验现象的观察上。

  本课先创设情境,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纸吸水性的强弱进行猜测,接着让学生带着猜测设计并动手做变量控制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有了实验的经历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变量控制实验是如何做的,有什么实验发现。最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纸的吸水性特点思考纸的不同用途,让学生知道人们就是利用纸的不同性能制成了不同用途的纸制品。

  七、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环节二,实验探究;环节三,交流研讨;环节四,应用、拓展。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刚才老师在准备上课时,不小心把红墨水洒到书皮上了,现在我这里有四张纸,分别是宣纸、打印纸、牛皮纸、报纸,能用哪张把书皮上的红墨水擦干净?学生说到宣纸、报纸能把墨水擦干,因为学生曾试过把水倒洒在报纸上,发现报纸能吸水。通过这个情境能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学生在选择用什么纸擦水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纸吸水性强弱问题的考虑,那宣纸、打印纸、牛皮纸、报纸吸水性强弱的顺序是怎样,学生就提出不同的看法,为了要验证猜想就要进行实验探究。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是这课的教学重点。怎样比较纸的吸水性,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滴、插、挤),但学生提出每种实验方法都存在着问题,在试教中发现对每一种方法变量的控制都进行讨论,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后面的交流研讨环节草草收尾。而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已在《比较水的多少》这课有训练过,所以本课对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就不展开讨论。而是在学生提出多种实验方法后,就让全班集中讨论“滴”这种方法,这样的设计能节省一些时间,使后面的交流研讨有更充裕的时间,并能把学生的关注点集中起来,使思维碰撞出火花。若学生能理解好“滴”这种方法中哪些变量需要控制,怎样控制,那对于其他实验方法中的变量控制,学生一样能掌握。

  从学生对“滴”这种实验设计方案的设计中可以发现他们没有注意到实验的相同条件或只注意到其中的一个相同条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相同条件,先让学生讨论他们熟悉的赛跑规则,让学生对比赛的公平性有所理解,再迁移到本课的吸水性比赛,通过赛跑规则能启发学生关注到吸水性实验的相同条件。

  当小组讨论好实验的相同条件后,之前的教学设计是先让各组学生进行交流,在明确了实验要控制哪些变量、如何控制后,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但发现三年级学生在讨论变量控制实验时精神已经开始分散,学生很想马上动手实验而不是进行变量控制的讨论,于是整个课堂就变成老师和几个学生的互动,这样就达成不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其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机械学习,不如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所以我调整了教学环节的顺序,在小组讨论了“滴”的实验有哪些规则后,没有进行全班的交流直接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学生有了实验体验后再进行变量控制的分析,学生对变量控制实验就有更多的认识。

  环节三:交流研讨(教学难点)

  学生实验后,我让其中一组的学生上来演示他们的实验过程,由于全班都是做同一实验,但实验的操作并不相同,下面的同学就立刻发现实验操作的问题,提出滴水的时候没有同时滴,没有滴同样多的水。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在热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维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通过质疑和研讨就把实验的操作要点理清:同时滴、同一高度滴、滴同样多的水,这其实就是变量控制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最后我顺势总结变量控制实验的要点,就是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让学生对变量控制实验有更深的认识。通过暴露错误操作——同学相互质疑——老师总结要点的三点策略,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四:应用、拓展

  课的最后我让学生根据宣纸和牛皮纸吸水性的特点,思考它们的用途,这是对本课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一个新问题:那如果要用纸做一个袋子,要想提起尽量多的东西,你会选择哪一张纸呢?自然引出了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研究纸的承受弯曲性和承受拉伸性。

  八、板书设计

  遵循“清晰、突出重点”的原则,本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下:

  纸的吸水性

  宣纸 报纸 打印纸 牛皮纸

  滴水:同时 同高 同水量 纸同大小

  吸水性:强 弱

  用途:写毛笔字... 防水...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8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活动探究是科学课的载体,猜想验证是科学课的重要过程,因而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大胆假想、积极验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才是关键。

  教材简析

  《生命之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 “走进水世界” 这一单元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它是在第四课《青青的水》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和生命的密切关系”。本课教学内容有“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喝水?”“几种生物的含水量”、网上学“珍惜水资源”五项活动,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我选择的是前三个探究活动内容,即“我一天喝几杯水?”、“动物都需要水吗?”和“植物也喝水?”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并在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物质,它与生命有着密切联系。

  ●掌握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标》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的密切关系,并能达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共识。科学课的探究技能训练是教学难点。

  二、依据学情说教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对大自然中的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点散乱不系统,缺乏探究学习的体验经历。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信息搜集法、探究发现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自主说学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课程说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科学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本节课我从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五、突显人文说过程

  这节课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信息分析—延伸探究。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展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欣赏美丽的水体”,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及优美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才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才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变得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学生给出答案后,板书一个大大的“水”字,这样达到了激发兴趣、酝酿情感的效果。为了提升这种效果,紧接着我又以讲“四个小朋友出外旅游” 的故事形式导入本节课教学,达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的作用,并设置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下面“人离不开水” 的知识点传授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做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我就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一天能喝几杯水”的活动,记录5天内自己每天的饮水的杯数;并在课堂上量出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使学生提前介入活动探究中,亲身经历并亲手记录、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在测量水量时,我给出眼睛观察水面的方法是俯视、仰视或平视三种答案供学生讨论选择,及时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这样使学生亲身体验此类探究活动的方法过程,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当我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五位同学每天的饮水数据后,有些同学会发现“同学们之间一天的饮水量不相同”和“自己五天中每天的饮水量也不相同”时,我再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出答案。这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以学生的“学”为本, 更不是以老师的“教”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积累的差异性,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达成共识后,进一步揭示“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容易理解了许多。

  3、拓展教学,积极验证;

  “动物都需要水吗?”“植物也要喝水?”是前一个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调查,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之水”的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关于蚱蜢和蚕是怎样“喝水”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设想,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然后告诉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信息,并立即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为下一节课“网上学.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我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们积极热烈地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然后,师生小结、揭示主题: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同时板书课题“生命之水”。

  4、反面例证,感情酝酿。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分析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结束后,通过利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切换出一幅幅苍凉、悲壮的缺水场景,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加深他们对缺水给大自然造成的灾难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

  5、续写小诗,升华感情。

  最后,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并告诉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把承载生命的大地比作母亲,那么地球上的水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她孕育了生命,哺育了人类。请同学们用诗的形式接着续写《因为有你》这首诗,来赞美生命之水吧!”。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把科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回忆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赖,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这是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小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最后出示以“生命之水,请您珍惜”为教育主题的图片,同学们已从“对水的认识”延伸到了关注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方面,对水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六、总观全程说板书

  生命之水

  人 动物 植物

  请您珍惜!!!

  恰当地设计板书,能加强课文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整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七、温故知新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经历以猜想、实践、验证的科学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经历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给学生的,那应是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

2.【实用】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3.【实用】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4.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十篇

5.实用的说课稿初中范文锦集四篇

6.【实用】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7.【精华】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8.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