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16 15:40: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科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科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幼儿园科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1

  设计意图:

  很多家长在与我们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时,喜欢用勺,不喜欢用筷子,或不会用筷子,而科学证明,长期使用筷子会对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大脑相应功能区的完善和发展,家长很希望老师能说服孩子多用筷子,因为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这个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活动目的:

  1、了解筷子的产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实践和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副筷子,一个不锈钢小碟子。事先按6个一组分好后放入大托盘中并用餐巾布遮盖起来。

  2、每6名幼儿分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不锈钢水果盘,放入煮熟的五香胡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录音机一台,活泼欢快的儿童乐曲磁带一盒。

  活动重、难点:幼儿正确操作筷子,并用筷子开展各种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面条,米饭,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学习活动。

  ① 请每一组的小组长为幼儿分发筷子与小碟子,幼儿将各自的筷子按老师的要求拿在手上。

  ② 师:先将筷子象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现在。让我们互相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幼儿间相互交流,检查,老师则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还不能正确持筷的幼儿掌握要领。) ③ 师:现在,让我们举起我们手中的筷子来做个筷子操吧!

  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次练习。

  3、实践活动。

  ① 请小组长分发果盘。

  ② 师:小朋友们非常能干,这么快已经学会使用筷子了,现在老师有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吃的时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夹着吃,而不是手或别的东西,那样不卫生。大家先将喜欢吃的豆子夹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就夹多少,不要浪费,如果还想吃,再去盘子里夹,大家都记住了吗?就让我们开始吧!

  ③ 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老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幼儿,一边和孩子们交谈,品尝食品。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2

  导读: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从能来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现象。现在正值春天,是孩子们探索风的好季节。我们江南春天的天气,就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却会突然刮起大风来,气温也骤降。在幼儿园,会听到大班孩子们在议论:我看见迎春花的花瓣被风吹到了地上;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就让大班孩子围绕“风”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风的奥秘”的活动。

  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而不是教师的头脑之中。

  说目标:

  考虑幼儿对风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

  (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3)请家长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

  (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

  (3)“笑”与“生气”的脸谱图各一张。

  3、环境资源的准备:

  选择有微风的天气。

  设计思路:

  教师在幼儿探索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关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大小、判断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制造风,使孩子真正接触自然,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在这个活动中,遵循幼儿自主探索的原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幼儿自主地收集信息(书、网络、实验或询问家长),让幼儿在动眼看、动嘴说、、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展有关“风”的经验,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

  活动过程:

  一、自然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出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和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

  师:“偏北风2—3级”,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你怎么知道有风?(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感受)

  我的提问可能会使孩子回忆以往的经验会说“国旗、树叶??”这时孩子的讨论中对风的感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受肯定还不充分,适时地带孩子到户外去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风来的时候自然界有着各种奇妙的变化:花瓣迎风飞舞,池中的水会泛起波纹,彩旗会迎风招展。

  二、感受发现风力(6分钟)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让幼儿用图画形式记录下来,并向大家说说)

  (出示分类板)请幼儿将自己的图画记录进行归类,要求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后再分类。 幼儿归类、集体检查。

  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后的探索活动,在中级风、大风到来时,让他们自发地到户外去感受,然后将自己的体验与发现用图画、表格的形式记录并分类。

  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断风向(10分钟)

  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北风就是从北边来)(是风向)

  “用什么方法判断?”用这样的话题引发孩子的小组讨论,然后到户外活动,引导孩子用他们的方法证明风来的方向。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

  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办法把“风向”记录下来。就方法让孩子展开讨论: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精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

  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10分钟)

  师:(拿出风车)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

  孩子们肯定会疑惑地说“怎么玩,没有风!”我就一句话燃烧孩子制造风的热情:“没有风不可以制造点儿风啊?”怎样制造风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寻找材料,如吹风机、电风扇、扇子、气球打气筒??孩子们可以用纸板、扇子扇,把气球吹鼓后撒气??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尝试制造风。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看到风的形成过程,但是我想这些生动有趣的探索活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具有深远意义。

  活动延伸:(3分钟)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课后通过孩子自己不断地收集信息与资料,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我想,了解风的利与弊有助于孩子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3

  认识人民币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 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 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4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职业理论的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2、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3、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将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则定为,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说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四、说教学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讲授法、交流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

  讲授法是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讨论法是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审理、讨论。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幻灯片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课堂效率。

  四、说活动

  过程1、导入:复习旧知科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学习探索新知识(1)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总结:因此,幼儿对同一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学生看图,讨论具体哪些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3)常用的方法3。案例点评(1)这一活动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

  (2)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具?

  (3)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总结: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实际上对于任一案例,不仅可以从活动设计的方法、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体现、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结构的安排特点、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学技能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活动设计应注意的方方面面。

  4、组织要求【学生讨论】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你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满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够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5、课后拓展以"有趣的石头"独立设计一次活动六、说教学反思以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现人文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职业向导中的人文情怀。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

  (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初步了解改变沉浮的方式。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

  (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演示法:

  (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

  (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

  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操作活动(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来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职业理论的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2.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3.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将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则定为,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四、说教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讲授法、交流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

  讲授法是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讨论法是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审理、讨论。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幻灯片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活动过程

  1.导入:复习旧知科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学习探索新知识

  (1)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总结:因此,幼儿对同一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学生看图,讨论具体哪些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

  (3)常用的方法

  3.案例点评

  (1)这一活动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

  (2)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具?

  (3)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总结: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实际上对于任一案例,不仅可以从活动设计的方法、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体现、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结构的安排特点、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学技能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活动设计应注意的方方面面。

  4.组织要求

  【学生讨论】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你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满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够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5.课后拓展

  以"有趣的石头"独立设计一次活动六、说教学反思以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现人文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职业向导中的人文情怀。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7

  1 神奇的纸

  1、课件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本环节我首先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是怎么做的?” 既让幼儿复习了各种纸的名称,又能激发幼儿想制作服装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交流讨论:“你想做什么样的时装?”“用什么材料制作?”

  2、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1) 自选材料,初步感知

  本环节我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来做服装,并介绍自己的发现:“请你说说你选了哪几种纸,有什么发现?”使幼儿感知到纸除了名字不同,还有厚薄不同、光滑粗糙不同、硬软不同等。

  (2)操作记录,交流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幼儿互相说说,“想用什么办法来做纸服装?”而后提出要求:“用喜欢的纸边做边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孩子操作过程中,我针对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最后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这时,我只充当一名观察者、倾听者,巧妙点拨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小结出纸的共同特性与纸的不同特性。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启发幼儿说一说纸在生活中什么用途?我们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并且注意卫生与安全。

  4、时装表演,体验快乐

  《指南》中指出:“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本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动的教育价值,将艺术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穿着自制的服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展示自我,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要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因此继续围绕纸的主题开展,如“美术欣赏——纸制品”、“音乐活动——有趣的纸乐器”“体育活动——报纸变变变”区角活动:“科学区——制作纸”“手工区——纸艺制作、纸浆玩具”“科教VCD——纸的燃烧”等。

  2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纸

  一、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有彩色的腊光纸、有薄薄的毛边纸、有光滑的纸、有粗糙的纸……它们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点:易燃、易撕、易湿、易皱等。正因为纸的品种多样、用处广泛,所以它一直是幼儿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平常与幼儿的交流与观察中收集到有关幼儿许多关于纸的疑问与话题,如:“为什么在腊光纸上不好画画呢?”“为什么皱纹纸放在水里会退色?”“为什么宣纸放在颜料水会变颜色?”“你们瞧,纸会飞起来!”……这是幼儿的兴趣点。因此这一课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当前需要——探究纸的秘密,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其创造的意识,且其教育资源丰富,有孩子们爱看的图书、有爸爸妈妈爱看的报纸、有色彩鲜艳的包装纸……孩子们喜欢用纸折飞机、做纸球、折扇子、写字、画画等,对纸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根据《指南》科学领域水平目标中提出:“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本班幼儿探索欲望强,喜欢动手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看,我将《纸》定位为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神奇的纸》是系列活动之一,着重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感知、发现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识于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的情况相吻合的。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制定本次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现纸的不同特性。

  2、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乐意与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探究精神与分享经验的愿望。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究纸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时装表演的舞台

  2、经验准备:

  (1)教育的整合应该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个教育整体,因此,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并知道各种各样纸的名称、种类。开展了体育活动《扔纸球》《揪尾巴》,美术活动《染纸》《撕纸》等。

  (2)幼儿有记录、操作活动的经验。

  3、物质准备:

  (1)时装表演的VCD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浆糊、钉书机、剪刀、水彩颜料及记录用的笔、纸等。

  三、说教法学法:

  1、课件激趣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以看课件“时装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身上的服装是怎么做的?”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纸服装,让幼儿了解纸时装的材料及制作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记录比较法

  《纲要》中指出:“通过探索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如绘画、记录表等)形成想法。”因此我采用了记录比较法,它可让幼儿把在探索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秘密。活动中,我向幼儿抛出这样的问题“请你们用这些纸边做边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同时,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我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在相互的分享中,师幼共同归纳出纸共同的特点与不同的特性,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3、多感官观察发现法:

  《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提出“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且大班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幼儿能主动参与,积极性高,能有效的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实践,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纸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间的不同,动手折一折、撕一撕发现各种纸之间的差异等。这样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因自己的成功发现而增强自信心,也激发了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环节的积极性,从而为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打下铺垫。

【关于幼儿园科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1.幼儿园科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2.关于幼儿园说课稿中班科学6篇

3.关于幼儿园科学说课稿汇编9篇

4.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合集七篇

5.关于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

6.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汇总5篇

7.幼儿园科学认识地球说课稿

8.关于去年的树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9.【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