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10-07 12:31: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的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二、说学生

  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在农村,他们的课外知识面有些局限,但好思考动脑筋。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但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此我用猜谜为切入点,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或自查字典。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采用了玩“给生字小朋友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比赛的形式认读,读得全对的能得到老师的奖励。然后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我首先就提出了2个主要问题:①、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情?②、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这里我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总结,这样很快就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好了。

  2、对于课文内容我是从三大板块来教的:

  第一板块:品读课文第二至八段:找出风娃娃一共为人们做了几件事,这几件是不是都是好事呢?(把全班学生分为三小组来一起学习讨论,并派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第二板块:研读“做好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导学”的方法,风娃娃为什么要帮人们做好事?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提出问题: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第三板块:研读“做坏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让某个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现象,并问:当你碰到了风娃娃,你会怎样责怪风娃娃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由该句话引导学生去帮风娃娃找寻答案,学生很自然地就总结出了课文想要说明的道理:帮别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对别人有用。因势利导,从风娃娃的故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指着高兴、伤心的两个风娃娃问:你喜欢哪个风娃娃,说说理由,有的说:喜欢高兴的风娃娃是因为它很可爱,乐于助人。而有的说:喜欢伤心的风娃娃是因为它有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2)、让学生说说风对我们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练习用课后词语造句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给爸妈听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突出了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抓主线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通过考虑,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画好作品)--着急、伤心(弄脏作品)--满意、喜悦(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理清了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同时借助课文中提到的两幅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形成了"以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这两条主线相互交错,相辅相成,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我始终牢牢抓住那条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画好了画,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时,就引导学生从表演者的表情中去体会,读出玲玲的"满意";在爸爸催促玲玲快去睡觉时,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作业做晚了,爸爸妈妈怎么催促自己时的语气来读爸爸的话;在爸爸问玲玲"怎么了,孩子"时,就做了引读处理,让全班同学也一起问问玲玲;在玲玲哭了起来时,就指导学生想想,哭着说话时该怎么说,从而读出玲玲着急、伤心的语气;在指导读第8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满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兴的心情,从而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让学生从读中去体验,从读中去换位思考,从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学生就从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意会,体验在读中就得到了升华,理解从读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读中也得到了熏陶。

  (三)、抓字词积累语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之一,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根据词语的一定情境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词语内在的含义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两个词语进行训练。一个是"端详",另一个是"懒洋洋"。针对学生对两个词语的感知程度,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教师进行空洞的解释无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词,而如果采用表演这种外在的形式,让学生看表演说意思并用词语说话,学生就对"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懒洋洋"这个词比较常见,但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让学生说说句子用上"懒洋洋"好在哪里,学生就对谴词造句的妙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教学设计综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该组教材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既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本篇课文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学,所以这节课的设计要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我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引导学生介绍文本中最喜欢的天然指南针”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对比等方法攻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善于观察的情感。充分发挥孩子的收集处理信息、感知想象、朗读感悟的能力,真正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8个字,并读一读有关他们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设计环节分为“揭示课题──直接导入;复现字词──渗透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细细品味;回归全文──阅读积累;课外延伸──培养能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七个环节。

  “揭示课题──直接导入”这一环节就是本课的导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心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复现字词──渗透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利用大屏幕的呈现给了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并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字,同时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识字方法,如学习“盏”字时我提问:“怎么记住盏字?看到它你还想起哪些字?”之后我追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生:熟字换偏旁);再比如学习“稠”字时我提出:“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是稠?”(生:喝的粥很稠,田里的小苗很稠……)接下来我追问:“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稀);这样复现生字词,不是把识字作为一项任务教,而是作为一扇窗,引导孩子通向识字的乐园。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识字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接着我采用图片演示的方法把孩子们找到的四种天然指南针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剪贴画吸引,上课伊始边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再读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进行介绍,这一问题的抛出尊重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的“精读课文──细细品味”这一环节,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我不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如学生介绍“北极星”时,先说说如何利用它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随后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北极星乐于助人、神奇,可能会说因为

  北极星能帮我回家我很感激它。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有效进行朗读指导。随后我问学生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是教学的重点,当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时,我通过课件展示把学生带进美丽的夜空中去,和学生一起在星空中找北斗七星,认北极星,辨别出南北方向。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已融入文本,教学重点巧妙突破,随机进行配乐朗读,让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语文学科的乐趣。

  最后我在课件中出示“北极星北斗星”小儿歌,不仅引导孩子从儿歌中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再如学生汇报积雪这种天然指南针时,我采用了说方法、做实验、看课件、读感受、做填空的方法引导生自主学习文本。“沟渠中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还是北面?”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我把传统的实验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手势演示屋顶和沟渠积雪的融化过程,通过形象的演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在对比实验中理解了教学难点。随后的课件演示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这无疑是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我出示填空训练,帮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了疏理。在处理大树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观察图片找发现的方法。处理太阳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孩子们在模拟的动画中感受太阳的忠实,感受早、中、傍晚树影的变化规律,生动的画面早已胜过有声的语言。

  “回归全文──阅读积累”我提出:喜欢课文的哪一小节就来读一读,想背的背背。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整理全文,又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朗读积累的空间,学生是演员,教师充当观众,学生背诵文本时的背景音乐是“笛快”这首曲目,舒缓、柔和的格调设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积累氛围。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用有声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看到的、从家长口中听到的、从课外书了解到的关于指南针的资料。学生的表现另我感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我钦佩,可见在交流中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习热情高涨!

  “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这是本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朴实诚恳的语言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课外阅读和学习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准备了图片、课件、实物和背景音乐等媒体,适应了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掌握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体验和感知为主,通过交流实验等方法,掌握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上重视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但不忽视过程与方法和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我注意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同学习、同感知,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和谐,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突然从心里升出一种感动,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课堂的今天,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更看到了孩子们藏在心里的探究愿望。

  所以,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语文课上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味,并且让孩子们更喜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数星星的孩子》是讲读课文,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是:

  (1)会认12个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1—3自然段,了解张衡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我们一起来数数吧!(课件)你觉得星星好数吗?

  周老师和大家的感觉一样,觉得星星很难数。可是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认为只要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老师范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指导理解“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引导学生体会星星的()多和美。再来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表示张衡数星星的动作的词,让学生做做这个动作,说说“仰”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张衡多么爱数星星啊!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再指名说说奶奶的想法是什么?出示句子“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从“又”字体会出张蘅是在长期观察。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出示“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让学生多读读这句话,再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北京》

  一、说教材

  《北京》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描述北京美丽和变化,表达出作者对首都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二、说学情

  1、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探索易感染。

  2、积累了与课文有关的生活素材。

  3、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4、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当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才能打造出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在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定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北京的美!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北京的美丽!激发爱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文章的理解,要紧紧抓住情感要素,发掘人文内涵,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感染学生情绪,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精神境界。

  四、说教法

  1、先学后教

  2、朗读品悟

  3、创设情境

  4、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朗读训练。迎合新课标中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要求。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以闯关的游戏方式进行,

  第一关:我会认 5分钟

  第二关:我会读 25分钟

  第三关:我会讲 10分钟

  (一) 第一关:我会认

  出示闯关目标:我能准确的读出生字词。

  【设计意图】

  读准生字是学好课文的前提。采用各种游戏来检测孩子对生字的掌握,简洁高效,又能极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 第二关:我会读

  出示闯关目标:我能找出文中描写了哪几个景点,还能有感情的读出来。

  我会说:“小朋友们,请大家先自读课文,找找有哪几个美丽的.景点,试着通过你的声音和情感读出它的美丽。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这是高效教学的关键,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先学;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强弱搭配,体现了“兵教兵”的理念。这个目标的设置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然后小组展示,全班交流。师生共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完成板书。

  (三) 传递美丽

  闯关目标:我喜欢这迷人的景色,我能美美地读一读,然后展示给小伙伴听,哈哈!我开始啦!

  这一环节重在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力求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以读代讲,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孩子用心灵去体会,从字里行间领悟,从遣词造句中揣摩,这是一个吸收、消化、积淀、酝酿、而后再倾诉的过程。为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从而实现了学生阅读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

  具体是这样处理的:第二段的配乐朗读。第三 段老师引读。第四的想象阅读,第五段欣赏阅读。最后给全文配音“正当小小播音员”的比赛,把朗读环节推向了高潮。

  课件展示

  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重点词句理解。理解和朗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充分的理解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没有深刻的感悟就无法实现感情朗读。期间我运用课件引导孩子掌握三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二是从字面上理解。三是配合画面想象理解。(配以课件展示)

  (四)介绍美丽

  出示闯关目标:面对这迷人的景色,我忍不住想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北京的美!让孩子们当小导游,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这个环节孩子们自由选择,结合自己的生活素材和阅读经历,随意介绍,任意发挥。孩子们会挑选自己喜爱的地方去介绍。根据孩子的选择适时的出示相应的画面,(课件配合)这些画面会给孩子的介绍在最大程度上提供最充足的信息。孩子们会在视觉的冲击下,快速灵动的思维,开始生动的介绍。这样使孩子的介绍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文本,灵活而丰盈,这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孩子的介绍我预设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程度不太好的照本宣科,面对图画背诵相应的课文。二是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适当的添加自我的元素。三是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按照一定条理,把自我的元素和课文的信息加以整合,流畅的表情达意。我会分别选择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着重加以引导,力争在实际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目的。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这个环节用多媒体来辅助,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以形象可感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的眼、脑、心、口都动起来,所有的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视野更加开阔,使思维更加活跃,使表达更加流畅,从而轻松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

  学生在充分感受首都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之后,热爱之情油然而发,当然不能使这种情感只在心底荡漾翻滚,得想办法使孩子们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以便从小扭转中国人羞涩内敛不善表白的缺点。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环节。

  说话训练:

  我想对北京说----------------

  我想对世界人民说--------------------

  这样使孩子学生个性化语言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拓展,情感得以释放,心声得以表达,一切水到渠成。

  七、说板书

  最后我会在课结束的时候引导孩子看板书总结全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到美丽的北京畅游了一番,欣赏到了庄严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雄伟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马路,各种各样的立交桥,还有的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以及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面对如此美丽繁华的北京城,我们不由得发出深深的赞叹: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边说边丰富板书,

  天安门 广场 纪念碑

  马路 北京 立交桥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大厦

  【设计意图】

  板书简洁,明了。有多个景点围绕的北京城嫣然变成了一轮火红的太阳,寓意深刻,即勾勒出了文章的脉络,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道别: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您的聆听!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课文《影子桥》是二年级语文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视角,用优美的词语、形象生动的比喻、充满情趣的语言,描写出了水中影子桥的美及水中鱼儿的快乐,表达小朋友对影子桥的喜欢,从而自觉保护影子桥这儿的环境。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第一课时:

  (1)认读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影子桥名字的由来。

  第二课时:

  1、让学生感受河水的清澈以及作者对影子桥的喜爱。

  2、用"。。。。。。像。。。。。。"说句子,替换词语,在说话拓展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划出重点和喜欢的句子的方法学习阅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

  我这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着重从后一个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教法、学法,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迁移学法,先扶后放”的教学方式,将课文六个自然段分两部分进行教学。前面三个自然段教给学生新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后面三个自然段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再提出问题,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再来全班解决,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于文中影子桥的景色美、鱼儿的“上蹿下跳”等重难点,我借用多媒体的生动直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话。在学生体会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此外,指导学生学文时,我主要采用:“读文——品句——指导读”的步骤,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三、 说学法。

  学生学会“划出重要或喜欢的句子”是这一单元的一个新的阅读方法,我认为可以在《影子桥》这篇课文中让学生巩固和运用。因此,我在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采用"扶"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这个学法在课文的后3个自然段中采用"放"的方式让学生巩固运用学法自学课文,接着在学文中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全班讨论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巩固双基。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美景。

  通过实景的录像,让学生找出相对应描写美景的第二自然段。在教师帮助下运用学法进行学习,找出喜欢的句子。教师再指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影子桥的美景;在领悟中展开合理想象,用“……像……”学说句子;理解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悟影子桥的美景。

  (三)、迁移学法,合作探究第四至六自然段。

  学生在学习四至六自然段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再小组交流学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来大组解决。以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课文的意境。

  (四)、总结学法,扩展知识,深化情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说说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很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有几点意外的收获:

  1、"划出自己认为重要和喜欢的句子。"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学能力,我采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学法学习;在四至六自然段中放手让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通过这节课与学生的互动,我觉得"先扶后放"、"学法迁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改教学中仍有很强的实效性,真正达到"授之以渔"。

  2、"学贵有疑",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读文,自己提问题,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当我也加入他们的小组时,他们变得更踊跃,并且乐于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考考同组的其他同学,促使其他同学去研读课本,再次主动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在这多重对话中,学生的疑问冰释了,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合理使用多媒体。把多媒体用在点子上,用在关键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理解"水面的波纹像老奶奶的脸"时,有许多同学说不上来,这时出现风吹来,水面泛起波纹的录像,学生一下理解了,还说出了许多相关的比喻。又如引导学生理解"鱼儿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一句时,我认为"蹿上桥面"是蹿上真正的桥面,还是影子桥,应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这里借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学生不仅体会感受到了小鱼的可爱,影子桥的美丽,而且亲眼看到了小鱼怎样蹿上桥面,又跳进水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看图展开想象,用“……像……”说话,我只想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来说话,并不要求说比喻句,所以学生前面说到:“石拱桥的倒影像影子桥。”时,我能给予评价,但到了学生说到:“月亮像太阳”时,就没有进一步评价,这个学生是抓住他们的形状进行想象的。所以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的各种问题,运用问题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仍是我今后将继续与同行们探讨的课题之一。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共有四篇课文,17课《古诗两首》和《18雷雨》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自然事物的描述。《最大的“书”》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两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读读背背”有一首名为《东西南北》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同学们对东南西北的方位基本有了解。小学科学《我们在哪里》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可以根据太阳来辨认方向。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1课时就是《认识东南西北》。

  依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

  我们学校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主识字。我们本着“先学后讲,以学定教”的原则,做到“三讲两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小组交流能以兵教兵的形式学会的不讲,结合学段目标,对学生的遗漏点、易错点、重难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讲解,比如:课文中的四会字“忠”,学生可以通过“加一加”和猜谜语的方法来进行识记,但是,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太阳是忠实的向导”不容易理解。在教学时,我请学生说一说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傍晚的太阳呢?引导学生体会因为太阳永远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再进行填空练习

  忠实的()早上在()中午在()傍晚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忠实的意思,而且与三年级将要学习的辨认东南西北结合起来,对于方向感进行了渗透。

  这是一篇具有科学性的文章,有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可能学生会不理解,比如: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面”因为按照常识,应该是南面照到的阳光多,积雪化得快。我可以画简笔画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沟渠,阳光从南面照过来,由于被沟渠的壁挡住了,阳光先照到沟渠中北面的积雪,所以北面的积雪先化,南面的积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观的简笔画,学生就会一下子理解了。

  当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辨别方向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也仿照着课文中的小诗来说一说、写一写。结合我们是城市孩子的现状,让学生再说一说如果在城市里迷了路怎么办?把语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生活知识紧密地进行结合,鼓励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内容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撒”、“玉”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字词的积累。课前利用猜谜语和说带星字的词语等一些小游戏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字教学环节,二年级的学生已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学。他们有能力借助拼音认识新字,因此开始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不认识的生字,找到之后再借助拼音识字。之后又指名认读,读对的可以带读,通过带读这一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愿望。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去发现一些识字方法,这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后来的打乱顺序认字及开小火车认字即是在帮助巩固生字也是在检查他们自主识字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也是遵循一点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所以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扮演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体会故事的有趣性,体会张衡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去领导多多指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把一个真情故事娓娓道来:小兵非常喜欢玩具店里的一辆小汽车,但他知道,因为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所以面对热情的售货员阿姨,小兵的回答言不由衷、震撼心灵:“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售货员阿姨被深深感动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忙请妈妈把自己最漂亮的小汽车转送给小兵。读xxx文,我最直接的心情感受是心酸、叹息,更多的是流转的感动和深深的慰籍。再读文本,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后,发现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描写细腻生动。比如写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只要……就……”、“目不转睛、盯、闪着兴奋的光芒”等词的运用把小男孩对玩具的喜欢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叹了一口气”、“眼圈红了”“忍不住”“抢着说”等细腻的刻画,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

  对于这样一篇情节生动、意蕴深长的低年级略读课文,识字必定是一个教学重点。另一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引领孩子自读自悟,在读中捕捉语言、透过语言文字进行体会、思考,从而感悟并学习文中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为手段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课文中小男孩的做法对他们来说太不常见了,所以很难体验到小男孩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的巨大心理发差。“如此缩短和文中男孩的心灵距离,体验男孩的心灵世界”也就成了教学本课的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流程,下面我将有侧重的进行说明:

  一、看图导入,充分接触文本

  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均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课本资源,从图入手,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看图说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在交流中相机落实生词“玩具”、“柜台”、“售货员”,使词语教学更显生活化。

  随后,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接触文本,采用多种的形式来读通课文。记得周一贯老师曾提出过:读通课文是一个常被遗忘的重要话题。的确如此。其实,读通课文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创造基本条件,并把这种良好的阅读心境弥散于教学全过程中。

  二、再读文本,感受男孩“爱车之情”

  本环节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小汽车?”这个核心问题,组织学生找出有关语段。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两个写小男孩子喜欢汽车的句子。教师可重点抓住“目不转晴“这个新词,先让学生逐字解释,理解成语意思,并告诉学生逐字解释连成一句话这也是一种解词方法。还可以在这句话里找找它的近义词(盯),做做动作。说说你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努力把词语教学搞得充实。

  对于第二句话: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教师可安排一个把话说具体的环节。让学生说说,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他又是怎么看呢?让学生想象说话,把他的神态、动作说进去。这个环节的安排是对前面一个语段中语言的内化和运用。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问题进行语言重组,想象“小男孩的一家生活会是怎样的”,通过想象说话,开掘出“生活不富裕”这个词语的真实内涵。

  三、潜心会文,聚焦“感动”

  这个板块是重点板块,也是突破难点的所在,教师应重锤敲打。利用文本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教师可以把解读聚焦于“感动”上,让学生圈圈划划,找找哪里感动了你,再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交流。这样以“交流互动”的操作策略突破了烦琐的分析,使设计具有弹性、开放的特点,适应了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客观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点抓两个语段:

  语段一:妈妈买完药后,妈妈、售货员阿姨、小男孩三个人之间的对话。

  语段二:售货员阿姨对女儿提起这件事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孩子们找到语段后,教师应不忙着交流,先让其自读自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作者亲密接触。试想,连文本都没接触充分,孩子们怎么会与课文产生共鸣,怎么会与课文一起心跳呢?同时,教师要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像第一个语段,教师可以抓住描写男孩的词语“抢着”“拉着”,移情体验,喘磨词语背后男孩的心情。还可以研读售货员阿姨的表情,找出相关词语“忍不住”“眼圈红了”,借助这些语言的品味,挖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隐隐情愫,使为难的妈妈、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三个形象鲜明饱满。此时再进行对话朗读水到渠成,相信孩子们的朗读会更多的融合自己的感受,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定会溢出纸面。

  语段二是售货员阿姨和女儿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没有具体的语言,教师可以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在情境表演中既运用了语言,又悄无痕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四、小结谈话,巩固识字教学

  因为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所以课尾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自由畅谈环节,引导从不同角度谈谈学可课文后所想到的。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升华并丰富文章的主题,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

  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没有写字要求。要求会认的生字一共有11个,其中大多数生字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无需平均使力,而可以把重点力量放在“裕”等相对来说不太常见的生字识记上。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可以编编字谜,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个促进。

  当然,以上只是我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还要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二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9篇

2.【精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3.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集锦8篇

4.【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5.【推荐】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

6.【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7.【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8.【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八篇

9.【精选】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