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1 08:42: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光与热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与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光与热教学设计

光与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

  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

  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光与热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后记

光与热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根据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生活及社会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八年级(下)思想品德的主要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中心,重点放在使学生从法律上了解和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最后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上。

  在编写上,继续遵循生活逻辑的整体性原则,不把人生、心理、道德、法律、个人、社会、国家等分开安排,而是把他们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行文上以提升学生的行为为主线,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和相关知识于正确的行为之中,既达到知识教学的目的,又能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本册书共四个单元,十三课书。其中第四单元四课书。每个单元前有卷前语,一方面引导学生入课,一方面提示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内容。

  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课程:我们都是公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一单元从个人的公民身份入手,进一步明确公民身份的内涵,进而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的公民。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的内容都是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与他们的年龄和身份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公民权利的介绍和解说。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第六单元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利整合在《我们的人身权利》这一单元中。这都是我国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的内容。本单元的三课书是平行的关系。即:维护人身权利——维护人格尊严——保护个人隐私。

  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这一单元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财产权利和消费权利整合在一个单元中,归之为“文化经济权利”。三课书也是平行的关系。

  第八单元: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这一单元是全书的落脚点,也为了呼应和提升公民教育中关于公民的义务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就使本书既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又强调了公民的义务。只有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完整和科学的公民教育。这一部分基于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又超出了前者,融会了道德教育和人生教育的内容。

  教材在整体框架上的特点与前面几本教材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规范自己的公民行为,提高自己的公民境界。继续秉持心理、道德、法律教育一体化的思想,虽然本册书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但在编写手法上仍注意不将教材写成单纯的法律读本,而是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道德)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将知识和行为要求结合起来表述。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大部分课的第三部分。

  与原人教社的教材相比,本书不是讲一条法律,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而是选取与初中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法律内容,做简要的介绍,使他们能大致地知道和明白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能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即不是仅偏重于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而是着重于知识和行为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这届学生的基础不差,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加之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三、学期教学

  1、深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备好每一堂课。

  2、教学中注重和运用针对性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讲透教材,分析问题,提高认识。

  3、充分启迪学生智慧,有效地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5、注重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过关,精心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利用课前提问时间来充分调动学生巩固知识的积极性。

  6、搞好测试及试卷讲评。

  四、改进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光与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司马光》教学设计02-19

司马光的教学设计02-19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03-13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02-19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03-19

《司马光》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26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10-06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10-01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