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4 23:21: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说课稿6篇

说课稿 篇1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我院针对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专门开设了声乐基础这一课程。

  1、课程定位

  声乐基础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声乐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

  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

  3、课程设计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声乐课在相关音乐课程的支撑下,有一定的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声乐基础、儿歌带词练习、儿歌表演唱、儿歌自弹自唱的顺序,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院选用的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声乐》,选取了序列性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

  1、声乐基础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声乐训练的特点,一是要选择适合的艺术歌曲;二是要考虑到专业特点,选择一些中外少儿歌曲。

  2、儿歌带词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把握,又能结合专业特点,一举两得。

  3、儿歌表演唱与舞蹈课中的韵律活动内容相结合。唱和演的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4、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此部分为声乐第五学期内容)

  声乐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我院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以往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儿歌表演唱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

  并总结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钢琴为主其他如电子琴、打击乐乐器、多媒体、各种声像资料等为辅的教学手段。

  3、保障条件

  我院师拥有一支年轻、积极上进、教学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师队伍。每周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会邀请幼教方面的专家来我院讲座,座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我院教研活动丰富,如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初探》、《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探究》的讨论、申报、研究等。校外选择的实训基地多为区级示范幼儿园,如银川市第一幼儿园、银川市第三幼儿园等。

  (希望今后有以下实训设备:标准音乐教室、数码钢琴室、多媒体教室、合唱教室、舞蹈室、仿真模拟教室等多种专业课教室,学生琴房五十间。)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程引入

  承上:在视唱练耳课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型,音程视唱中的音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启下:在新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带词视唱曲来创编儿歌。不仅提高视唱水平,还递进到创编成儿歌表演唱,从而增强学前声乐课的实用性。

  第二环节:发声练习 ---- 练声曲

  发声练习的设计时都要针对实际演唱歌曲的需要。针对学前音乐课上大集体课的特点,练声曲主要采用儿歌式带词练习。好的练声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音域,还能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声方法,解决学生存在的声乐技巧问题。并且,学生感受到了幼儿在歌唱时的状态、感觉和气氛。比起单纯的母音练习,学生的积极性会提升很多。从我院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接受度高,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在今后的教学中。

  第三环节:带词视唱歌曲,如:《玛丽拍拍小膝盖》《好朋友》在学唱歌曲中,分四个步骤来完成。(1)欣赏歌曲的示范音乐,同时范唱,让学生获得对此歌曲的整体感受。(2)教师弹歌曲旋律学生打拍子按节奏要求大声朗读歌词。注意体会歌曲的节奏,感受欢快热烈的气氛。(3)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在视唱中巩固C大调视唱,注意学生音准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节奏准确性的把握。

说课稿 篇2

  一、教学内容

  抛出快乐

  游戏:我们真棒

  二、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三)学习目标,把培养良好的运动情绪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技能,进一步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主要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学习领域开展身体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智力,做到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体力发展与能力发展并重;全课紧紧围绕主教材,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并结合小实验,让学生发现和理解技术动作,明白道理,掌握技能,把“懂、会、乐”三者有机完整地结合,从而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投掷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实心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实心球是一项发展力量素质为主的体育投掷器材。通过对这一教材的学习,能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全面性,搭配合理。锻炼的部分,既有上肢,又有下肢,既学会技术动作,又使全身各项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四、学情分析

  我的执教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易从直观形象的思维能力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善于思考,探索。

  2、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好动是这一时期学生的特征。

  3、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虽然本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由于他们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可塑性强,容易学会各种各样的动作。所以我在内容的讲解时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同时把抽象的知识和平淡的内容进行改编。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来寻找科学有效地方法实施教学,使学生想学、乐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本班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一般,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各学习小组都有体能相对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体能一般,但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龙头作用,鼓励和带动一小部分相对后进的同学。

  五、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投掷能力。

  2、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对比法,讲解法、分解练习法和完整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运用了尝试法、对比法和观察法。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区别,接着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从中悟出正确的动作的原理、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教学内容

  抛出快乐

  游戏:我们真棒

  二、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三)学习目标,把培养良好的运动情绪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技能,进一步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主要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学习领域开展身体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智力,做到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体力发展与能力发展并重;全课紧紧围绕主教材,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并结合小实验,让学生发现和理解技术动作,明白道理,掌握技能,把“懂、会、乐”三者有机完整地结合,从而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投掷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实心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实心球是一项发展力量素质为主的体育投掷器材。通过对这一教材的学习,能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全面性,搭配合理。锻炼的部分,既有上肢,又有下肢,既学会技术动作,又使全身各项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四、学情分析

  我的执教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易从直观形象的思维能力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善于思考,探索。

  2、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好动是这一时期学生的特征。

  3、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虽然本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由于他们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可塑性强,容易学会各种各样的动作。所以我在内容的讲解时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同时把抽象的知识和平淡的内容进行改编。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来寻找科学有效地方法实施教学,使学生想学、乐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本班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一般,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各学习小组都有体能相对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体能一般,但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龙头作用,鼓励和带动一小部分相对后进的同学。

  五、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投掷能力。

  2、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对比法,讲解法、分解练习法和完整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

  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运用了尝试法、对比法和观察法。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区别,接着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从中悟出正确的动作的原理、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重点:

  背弓充分、出手速度

  教学难点:

  用力顺序、出手角度

  八、教学流程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内容特点,贯彻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将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即:1、听清数字反应快,找到朋友喜唰唰!2、争当无敌大力士,球越横绳乐哈哈!3、体智结合送信忙,拼出字来棒棒棒!4、音乐语言在其中,“小乌龟”意念巧放松!

  1、听清数字反应快,找到朋友喜唰唰

  这一环节,把以往枯燥的慢跑、做操形式的准备活动,以游戏来代替,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快找同伴,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游戏时,加以数字的加减乘除和变换方向的跑来进行游戏,这样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逐渐使学生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为掌握技能奠定基础。

  2、争当无敌大力士,球越横绳乐哈哈

  这一环节中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投掷能力,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将本环节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我采用了出示挂图、小实验和教师示范等直观教学法。首先,出示挂图可帮助学生较生动具体地了解动作形象、技术结构和幅度、路线,以及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形成动作表象和感性认识。同时,在出示挂图时采用简明易懂的讲解方法,把教学动作分为两段,逐段地进行讲解,强调发力顺序和学生易犯错误的环节,突出重点、难点,这样讲解层次分明,易为学生接受。

  其次,是向学生展示两个对比性较强的小实验,在做实验的同时,我加入提问和对比的讲解方法,把相应的两个实验加以对比,先提问再讲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的球会成抛物线飞出,而第二个球却径直落下?通过这种方法可起到新颖刺激的作用,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练兴趣。然后再指出他们的差异、正误、优劣等区别。这样可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鲜明的认识和加深理解,突出动作难点解决的重要性。

  接着,让学生进行徒手练习,在练习时我改变了以往四列横队的站法,使用圆圈站法。一方面,教师在圈中,可多个角度示范,使学生更清楚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另一方面使原来队伍造成严肃、正统的气氛,变得活跃、和谐。

  在实践练习阶段,练习场地是这样设计的:在一定远处设定适应学生投掷水平的标志线,让学生有抛掷的目标,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在投掷前方设置一定高度色彩鲜艳的显眼橡皮绳,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应把球抛过橡皮绳,从而达到改进出手角度和协调用力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重复练习法,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师观察,并能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同时及时给予口头评价和暗示,如“出手快”、“蹬地快”、“背弓充分”、“稳住”等字句,捉住关键,达到教学要求,提高动作质量。

  3、体智结合送信忙,拼出字来棒棒棒

  通过“我们真棒”的游戏,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和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从而达到育心强体、增智促技的作用。

  4、音乐语言在其中,“小乌龟”意念巧放松

  ①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大脑肌肉得到有效放松,恢复到相对静态。

  ②课小结,讲评本课教学与练习的优缺点,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效果。

  5、场地器材

  篮球场、实心球8个、橡皮绳一条、录音机一台、4张废旧纸板。

说课稿 篇3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启动、编写到实验、总结、推广,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六年来,这套教材的使用,无疑为我们进一步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真正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语文教育思想作出了方向性的启示,同时也为我们深化小语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展现了广阔的前景。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声情并茂,字里行间闪耀着美的光彩,蕴含着美的情趣。今天我有幸执教的《黄山奇松》一课,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得黄山更加秀美。就本文而言,由于学生对黄山以及黄山奇松感性认识上的不足,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体会情感出现障碍,对感悟课文内容,读好课文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结合本课的实际,准确定位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好本节课的立身之本。当初备课时,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可谓下了一番功夫。苏教版小语教材明确提出“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学科定性、定位观。“语文姓语”,明确了语文的工具性,认定了教会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小语姓小”,明确了小语教学的基础性,认准了小学只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不是要从理论意义上向学生传授语言学的知识,而是要从实践意义上去培养他们最起码的运用水平的语文基本功。从这一思想来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必须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是课本中原汁原味的东西,而绝不是关于课本的那些零碎枯燥的东西,基于这一定性、定位观,结合新大纲的精神,从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学生存在的认知障碍的实际出发,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品读,在读中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审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黄山的热爱;

  3、注重积累运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会介绍黄山美景。

  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理之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我力求体现“以读书为主线,强调读中感悟,提倡活记乐背,注重迁移运用”这一指导思想,下面我想就这四点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以读为本,将读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重“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读作为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来,语文教学在实践上的最大误区便是“途径”不明。我们一直未能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儿童语文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语文课上学生语言训练的根本途径和动行机制是什么?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以各种分析和各类知识的灌输来取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不肯让学生直接充分地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学生学到手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语言材料,而是诸如“艰苦朴素”“英勇顽强”之类概念化、标签式的“被榨干了汁水的语言的标本”。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语言学习之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按照“初读感知——熟读感悟——品读体会——记忆背诵”四个基本环节进行。首先要求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说说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在整体感知第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学习迎客松,通过“循文明象、体情悟道”感悟文中“枝干遒劲”和“饱经风霜”这两个新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细读品味,读出感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练习背诵。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最后通过观赏其它奇松,齐读最后一节,结束新课的学习。这样,通过全程的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二、以感知为基础,将读中感悟作为理解课文的手段。

  感悟,感知而领悟。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从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如何让学生感悟的呢?

  1、悟其意。

  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侧重于悟其意。如《黄山奇松》:“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句话,学生难以理解“代表”“象征”的含义。领悟的方法还是先要从整体上去感知:它为什么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为什么象征着黄山?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一代而过,充分让学生自悟,自己理解。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提升对词句内涵的领悟。学生学习的是母语,课文大多数文字一读就懂的,所以要择其需要领悟处领悟之。

  2、悟其情。

  “情”,就是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景或物产生的特定情感。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奇松的情,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在引导学生领悟迎客松奇时,我突出重点,防止教学程式化。悟其情的方法,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就是说,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因此,在学生看完迎客松的图片,读完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之后,我就安排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想法,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侧重领悟迎客松的奇。

  三、活记乐背,积累言语材料,积淀语感经验。

  新大纲要重视在读中感悟,但更强调语言积累。强调语言的积累,那么究竟要积累什么?积累范文的语言,而绝不是积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阅读教学要重视读书和背诵,要让学生学习“语文”本身,而不是“关于语文”的东西。这是我们苏教版一贯倡导的思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注重让学生积累范文语言,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写得多好,不仅把迎客松写得美,写得奇,还写出了迎客松的地位,这么好的句子,不让学生背上,不让学生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的语文能力怎么能提高?其次重视积累,还包括积累名家名句,名人名言,好词佳句等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补充了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并让学生记住,学生很高兴,很乐意地去背了。记得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爬云龙山观景台,便见到一个少先队员一边向上爬一边对他的小伙伴大声吟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看,这个同学学过的《登鹳雀楼》诗竟在这儿派上了用场。我今天让学生们记住徐霞客的名言,说不准哪一天学生真游玩完黄山后,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那时真有一鸣惊人之感。若是平日这些同学积累甚少,头脑空空,我想即便面对更加绮丽迷人的景色,恐怕也只能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吧!

  四、创设情境,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由模仿到创造,由完成老师设计的“形成性”作业,到主动运用于说、写实践,并积极向课外语文活动延伸,这是苏教版在注重迁移运用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学生对黄山奇松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介绍黄山奇松,这不光是很好的迁移运用,更是一个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口头言语交际日益频繁。因此重视说话教学,加强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也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抓住小学阶段发展儿童口语的最佳期,十分重视说话训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言语交际和观察表达练习。其中言语交际训练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要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再造想象,发展言语的交际功能,沉淀言语的交际经验。从这点来看,让学生在家长面前介绍黄山奇松正是为了创设口语表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此外,我在布置课后作业上还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名松的写法,描写校园中三座典型的建筑物,这也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迁移运用,进行写的训练。

  总之,小学语新大纲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昭示我们的语文教改之路,也正是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融字词句训练于其中,强调朗读感悟,要求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说、写促读,提倡活记乐背,增加积累,注重说、写结合,促进迁移运用。一句话,这就是走“以读为本、内化语言”之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主观上,我力图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展示苏教版教材的教革方向,努力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客观上,由于本人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有限,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及说课中的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并能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打击乐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平常在班级开展的打击乐活动中,使用的都是正规的乐器,这些乐器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已不再那么新奇了,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利用空奶粉罐、空饼干盒来替代鼓,在易拉罐内装些绿豆制作成沙球让幼儿进行演奏的想法。我选择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为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旋律欢快,节奏型简单统一,整首乐曲的节奏型均为XX|XX|XX|XXX||与本次活动幼儿要学习、掌握的节奏型相符。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节奏型XX|XX|XX|XXX||。活动的难点我定位为看教师的指挥分声部演奏。

  二、说目标:

  我们班的幼儿都很喜欢打击乐活动,打击乐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实现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体验音乐和打击乐器演奏的整体音效的乐趣;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结合我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力方面的目标:掌握节奏类型XX|XX|XX|XXX||;并能根据简单的节奏图谱在教师的指挥下互相配合协作,尝试用教师自制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2、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3、《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废旧材料替代乐器进行演奏活动。"所以我从认知方面提出了第三个目标:知道废旧材料也能发出有趣的节奏,增强幼儿的节俭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到的教法有:律动导入法、激趣游戏法、图谱教学法。

  1、律动导入法:小朋友们在律动中不仅感受了音乐,还在不经意间拍、踩了本次活动所要掌握的节奏类型。

  2、激趣游戏法: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这个游戏捉住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还带有挑战性,使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主动积极地一遍又一遍地拍打节奏。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体验了在教师的帮助、鼓励下获得成功的快乐。其实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解、整合学习节奏的过程。

  3、图谱教学法。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直观易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活动安排丰富。与此同时,我还通过个人演奏、集体演奏的形式加强了幼儿的节奏练习。

  四、说准备:

  1、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CD。

  2、节奏谱两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图谱一张。

  3、我还准备了空奶粉罐、饼干盒和用易拉罐制作的沙球作为本次活动的打击乐器。

  五、说过程:

  1、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才是好的开始。我个人认为一个成功的节奏活动莫过于教师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去学习节奏。本次活动以律动开始,我引领着幼儿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声中听节奏、拍节奏、踩节奏从而有效地导入活动的目的。

  2、通过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谱练习节奏XX|XX|XX|XXX||。并提醒他们废旧材料也能发出美妙的节奏,废弃物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3、请几名幼儿尝试根据节奏谱进行演奏。

  4、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图谱,引导全体幼儿练习连贯地拍歌曲节奏。

  5、分组练习演奏乐器。将幼儿分为两组:男孩为小熊队;女孩为洋娃娃队。两队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分别在活动室的`左、右两边的方阵坐下,并按音乐节拍练习演奏。

  6、在幼儿熟悉整首歌曲节奏、掌握了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之后,组织幼儿集中。

  (!)在教师的指挥下,集体演奏。

  (2)分声部演奏:提醒幼儿老师的左手指挥鼓方可演奏,右手指挥沙球演奏,双手同时指挥就是合奏了。

  8、活动的最后,请幼儿放下乐器,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身边,告诉他们:不单是乐器能发出有趣节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就这样,大家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声中,带着愉快、期待的心情离开了活动室。

  六、说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我始终注意遵循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感受节奏到徒手练习节奏,再转换到配器乐演奏;难度也是由浅到深,从集体演奏到分声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看我的指挥迅速做出准确的演奏。正是在这些敲敲打打摇摇中,幼儿享受到了演奏过程的许多乐趣,在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倾听,相互配合,使幼儿更多地学习到了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幼儿从中发现和理解节奏,感受节奏美。

  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分组演奏乐器这一环节,如能请配班老师用钢琴为幼儿伴奏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分声部演奏播放背景音乐时,在第一乐句有一部分幼儿有点跟不上节奏等等。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

  《善于与人交往(上)》选自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由三部分构成:一、用图表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二、让学生观察漫画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明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三、通过对情景的体验,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首先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并引导学生列举礼貌用语。这一目是在学习“乐于交往”的基础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进一步感受交往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人生体验,学好本目内容为善于交往(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看,层次清晰,通俗易懂,适合初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可见,本目教材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依据本单元训练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和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用语。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交往中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目学习,让学生体验文明礼貌的行为对交往的重要影响;感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须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已开始进入青春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容易出现青春期闭锁的心理特点,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今后的发展,所以设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为本目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不是轻而易举的,文明礼貌要达到内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更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学生容易认为文明交往是小事,不予重视,通过学习、引导,使学生对此确立正确的态度,明确行为习惯是否文明对交往有着重要影响,故设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对交往的重要影响为本目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针对本目知识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启示法、讨论法、竞赛法、分析研究法、情境法,并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问法、讨论法、分析研究法,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境法、竞赛法的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新课标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在课堂上尽力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质疑、学习中把握教材内容。改以前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究式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的新型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四、教学流程

  歌曲引入 试一试 演一演 议一议 找一找 看一看 讲一讲 做一做

  依据教育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我将教程分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找一找 )、课堂教学(试一试 演一演 议一议 看一看 讲一讲) 、课后延伸(做一做)。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1、观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把身边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找出来,制成漫画或相关照片。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

  2、自己预习教学内容,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

  设境激趣,步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暖花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体会交往给人带来的愉悦。导语是这样的: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很好吧,只要你愿意打开你的心窗,阳光就会走进来,只要你走入人群,美好的交往就会给你带来愉悦的人生体验,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都在不断扩展,交往增多,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乐于交往,而且要善于交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善于与人交往”这一话题。”这样就自然的引入了新课。

  一、要提高交往能力

  试一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67页交往能力的心理测试,要求学生事实求实地填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测试情况。并向学生介绍计分方法和得分说明,35分以上,说明交往能力比较好,35分以下,说明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提问:

  1、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呢?

  (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行为习惯对交往的影响

  演一演:(突破教学的难点) 、

  突破难点时,我采用先引导学生欣赏小品,让学生品味小品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激发学生思考,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鼓励同学争取表演小品“研究生应聘记”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表演完后,请同学讨论“研究生”的行为语言。

  提问:

  1、“研究生”的哪些行为导致应聘落选?如果你是该

  公司的经理,你会聘请他到你的公司工作吗?为什么?

  2、“研究生”应聘落选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后基本认识到:由于他的语言和行为不文明导致了应聘落选,行为习惯是否文明不仅影响交往的效果,还影响着自身的形象和事业的成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目的:用动态的画面更能直观地展示交往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表演能力,并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五、板书设计:

  善于与人交往

  一、要提高交往的能力。

  二、行为习惯对交往的影响

  三、学会使用礼貌语言。

  使用礼貌语言:

  (一)是态度要诚恳、亲切;

  (二)是用语谦逊、文雅;

  (三)是声音大小要适当,语调应平和沉稳。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蔚蓝色的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中的第一课,分为两部分内容:从太空看地球和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第一课时教学的内容是从太空看地球(就是教材第92-93页)。本课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并引发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产生对人类所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的喜爱与好奇心。

  2、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根据课标的理念、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⑴情感目标

  引发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产生对人类所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的喜爱与好奇心。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⑶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3、教学重难点

  因为本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并引发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产生对人类所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的喜爱和好奇心。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科学知识还不够丰富,对体会地球的体积巨大以及给地球照相的难度有一定困难,我便把这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难看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富有好奇心,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尤其喜爱神秘的事物或故事。从太空看地球这部分内容正可满足孩子们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法和学法

  要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需要学生在课前搜集和整理出有关的信息。鉴于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我布置孩子们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搜集上课所需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我采用情境导入合作交流实验论证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共同建构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起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真正奏响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旋律。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多媒体播放赞美地球的歌曲,导入课题,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二)以学生熟悉的照片为导线,利用师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照片,再用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看了地球的照片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等常识,感受地球之美,激发他们对地球的喜爱与好奇心。

  (三)在此情境中,我及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地球的确太美了,当宇航员亲眼看到地球时,他们有什么反应?引导学生读第93页加加林的资料和师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类从太空看地球的历程中有趣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地球和热爱地球。

  (四)在学生此时已被地球的神奇所震撼的情感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形状,我激发学生思考:人们还用什么办法证实地球是球体?引导学生读教材第93页你知道吗里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部分内容较难,针对这一点,我采取师生共同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埃拉托色尼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数学原理,让学生在既动脑又动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地球的形状,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发挥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

  (五)设疑过渡,让学生具体认识地球的大:大家都说地球是球体,是圆的,那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应该随时会歪倒,我们的教室也可能向一方滑去,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可能乱了套(我边说边用球体做实验给学生看)。但我们站在地上却感觉到大地是平平坦坦、方方正正的,这是为什么呢?这部分教学我是利用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感觉来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大小的欲望,再根据埃拉托色尼的数学计算原理,师生共同动笔算一算地球的大概周长。接着根据教材第93页最后一个方框里的内容,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手牵着手表演,理解4000万名同学手牵着手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在前面交流资料时已初步感知地球之大的基础上更深刻地体会地球的巨大。

  (六)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用彩色笔等文具画画地球,并设计解说词。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旨在把刚才学生接受的有关地球的外在的知识,真真正正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东西。我估计这一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靠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启发。而要做到有效,教师必须在课前设想学生可能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解说词,想好相应的引导和启发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七)拓展延伸。我用多媒体出示要求:在你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在你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你发现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或能计算出地球大小的新方法,请及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老师会根据你了不起的发现开展一次我的发现的活动,活动中也可以把你其他的了不起的发现说给同学们共享。这一个环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设计这一环节时,我眼前竟出现了在高山上大叫、回声阵阵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真希望我的教学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八)情感升华:师生一齐在优美的乐曲中充满激情地朗诵《感谢地球》这一首诗,使学生的情感达到沸点。

  感谢地球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

  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

  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

  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

  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

  感谢生活感谢和平

  感谢这一切一切真所有

  感谢这美好的所有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要简洁明了的要求,我把下面这张放大的地球照片中黑色的宇宙部分裁剪,只剩下蔚蓝色的地球,再在它的左边写上圆,右边写上大,上方写上美,下方写上探索。这样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球,感受地球的大和美,激发起对地球的喜爱和好奇心。

【有关说课稿6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八篇

2.有关说课稿四篇

3.有关说课稿3篇

4.有关说课稿4篇

5.有关物理说课稿4篇

6.有关说课稿七篇

7.有关语文说课稿三篇

8.有关说课稿集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