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2 18:48:1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说课稿3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两宋时期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事实上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这种文明同时也反映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特征就是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社会生活都丰富多彩,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本课紧承上节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从社会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方面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七年级下学期这一阶段,已经从课堂、影视、书刊等各种渠道拓宽了自己的知知识面,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这一时期,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有所增强。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跨入青春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和赞许。所以他不喜欢课堂上结论式的教诲,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由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法。

  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历史知识。因此,我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认识宋时的节日和风俗,古今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作用之一 ―― 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感受,进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网查资料、查阅课外书等方式,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通过小组交流,对古今乡村生活与古今节日习俗进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学习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

  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培养合作共进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教科书提供的史料,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与现代家乡传统节日风俗比较,学习比较法。

  【教法】

  历史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尽力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一种真正“有生活”的历史。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历史是亲切的、触手可及的、有益的,让历史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1、提问启发式教学法:采用设问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两个同类性质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

  3、谈话法生活化教学: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遥远的历史更贴近学生,更为学生所接受。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显现多媒体功能,实现立体教学的目标,优化学习效果。

  【学法】

  采用学生课内外自学和对比学习的方式,以新颖的形式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让学生直观的欣赏、广泛的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体验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学生对于今天所过的传统节日比较了解,通过对宋代节日的介绍,让学生对比出古今的变化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虑到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课余喜欢体育运动,而本课的教学中有蹴鞠,所以我就以此为设计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第一张图片就是北京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标,这也与校园内操场边上的装饰一致,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体育明星的图片引到即将开幕的世界杯足球赛,短短几分钟,能够让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探究当中。

  二、新课

  新课的开始先讲故事,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宋代有一个地主,非常有钱,但是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都已经出嫁。这天地主过六十大寿,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席宴上,地主让四个女婿以桌上酒菜为题,说几句话。大女婿先说:“壶中有酒兮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老地主听了很高兴,二女婿不服,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乘鱼虾,青瓷碗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酒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提问:这四个人分别是什么身份?通过猜测四个女婿的身份创制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宋代,让学生了解宋代社会阶层的主体构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四个女婿的语言特点认识他们的身份,按顺序是士农工商;并指出宋代社会阶层的主体就是士农工商阶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宋代士农工商阶层的生活状况,并提问学生:

  说说老员外会比较喜欢哪个女婿?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宋代士人社会地位较高,大女婿是士人,老员外应该比较喜欢大女婿。引导学生将宋代的士农工商与今天的社会各阶层人群对比,了解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

  然后以一年的时间顺序,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中国传统的节日,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各节日的含义,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之处,指导学生了解每一年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通过对比,看出传统节日的发展变化。从而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使之焕发青春的活力。以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再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比较唐长安城和宋汴京城的异同,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宋代都城打破了市坊制结构,商业活动更加发达,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通过南宋临安城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所标示的“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宋代城市娱乐活动。宋代城市的娱乐活动集中于瓦舍。东京有数十个称作瓦舍的娱乐场所和五十多个称作勾栏的表演场所。其中大的瓦舍可容纳数千人。每天都吸引大批的顾客和观众,娱乐活动十分丰富,有演戏的、说书的、表演杂技的、摔跤的等。歌舞表演在宋朝十分流行。除此之外,城市还风行一系列体育活动,不仅项目众多,技巧娴熟,特别是宋代最盛行的蹴鞠,球艺水平比唐朝更高。这里与开始的导入呼应,告诉学生,国际足联承认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小结

  宋代以其繁荣的经济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有重要的'一席,宋朝人乐观积极,拥有丰富多彩的城乡生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引导学生得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应该学习宋代大力发展经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繁荣,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

说课稿 篇2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现在的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强化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发展意识。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将课程目标以“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到了这“三重”之一的位置,对于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课程标准》还十分强调语文学科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寻找语文的根基。

  《特殊的葬礼》是新入选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阅读教材,我认为是较好地体现当前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材。下面我对这篇教材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关于教材的理解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

  《特殊的葬礼》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九册第八组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有的赞美了北大荒草塘美丽的风光,有的揭示了蛇与庄稼等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的介绍了国外为一条大瀑布举行的葬礼,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本组教材,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组。学习时,要继续提高阅读的速度,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组教材的学习整体目标和《大瀑布的葬礼》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被葬送的原因;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根据学生已学习了前面的两篇课文和教材特点,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学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点,同时又是教材中的难点:

  1、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被葬送的原因。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这篇课文,我将用一教时进行教学。

  三、关注学习过程,强化三个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现在的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强化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发展意识。以读为本,从整体入手,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言内之意,充分领会;言外之意,深刻领悟。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内容的感悟,知识网络的建构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本节课教学主要经历三次领悟阶段和三次领会阶段。

  (一)

  第一次领会——再现景观

  质疑问难

  1、观察描述,引入情境。

  你们见到过这样的瀑布吗?(放多媒体课文,请同学们观赏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安赫尔瀑布、黄果树瀑布,感受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2、谈话引入,设疑问难。

  导语: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瀑布这么美、这么雄奇、壮观,可是在1986年9月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却亲自主持了一个为大瀑布举行的葬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8课(板书课题)。

  设疑:读了课题,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此,老师由课题引发开来,自然是言内之意,做一领悟即可,贵在激趣,引趣。

  (二)

  第二次领会——感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本环节正是把学生自读自疑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加以研究,这样教师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予学生更广泛的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主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去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自疑卡”上。

  2、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共同读书,共同讨论。

  3、师生交流,感知课文。

  在这里,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自读——自学——自悟——自得”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读来质疑,通过自学来梳疑,通过自悟来解疑,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深入地理解学生达到自得。

  (三)

  第三次领会——感悟课文

  (1)

  第一次领悟:入情

  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滔

  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恢宏壮观气势以及它逐渐枯竭、日趋消亡的景象。教师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感悟到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为这个大瀑布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

  (2)

  第二次领悟:激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大瀑布的对比画面(“雄伟壮观”与“形容枯槁”),让学生面对着两种不同的景象,畅谈感受,抒发情怀。

  教师紧紧扣住文中掷地有声的语句,通过划、讲、读、议、品、想象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这实际上是老师利用教材中的前后不同景象的对比,从外在和内在的角度,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培养。

  (3)第三次领悟:升情

  改变人称转述,“动情”以“晓理”。改变人称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它意味着叙述人的转变,视角的改变,心理角色的调整以及节奏、语气等一系列变化。我利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各自的特点,把课文中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也就是把“我”当作是“塞特凯达斯”,通过“激情——启思——明理”三步曲来进行叙述人称转换的训练,让学生能与大瀑布同呼吸,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并强烈地意识到我们要与环境共存,与生态共存,与地球共存,从而达到了导之以行的目的。

  三次领会和三次领悟的有序步骤,经历了“言内之意,深刻领会,言外之意,充分领悟”的全过程,其间学生的想与说得到有机结合,语文素养也在逐步形成。

  四、关于作业设计

  学习了课文,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或文学材料,然后展开“专题汇报”,要求每个小组汇报学习的结果时,说明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让学生设计“环保广告语”。可想,从学生们那详实有力的小组汇报和“环保广告语”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了多种感官去感知,对爱护地球,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延伸。这样较好地贯穿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一要求,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说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合作型板书。合作型板书是建立在充分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基础之上,它有益于师生活动的默契为其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使师生分享教学板书艺术的成功之乐,进而达到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的境界。

  特殊的葬礼

  (雄伟壮观)

  (形容枯槁)

  (陶醉不已)

  (惆怅满怀)

  (流连忘返)

  (失望而去)

  (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

说课稿 篇3

  教材简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数是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或接近整十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这部分内容为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线,先以谈话引入,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从而发现灵活的试商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根据学情我设计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方法。在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这一环节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把除数看做哪个数试商?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实践应用。

  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你知道有哪些农作物是在秋天成熟的?直接引入信息窗4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这一环节充分放

  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1、红点问题的教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学。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20÷24=(板书算式)

  教师提出问题:你会算吗?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做一做。

  课前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估算:120÷24≈

  (2)根据口算求商:24×(5)=120 120÷24=5

  (3)把24看作整十数20试商

  (4)把24看作中间数25试商

  第二步: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师依次出示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如果学生想到把24看作25试商的方法要及时鼓励,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师可以出示第4种方法,让学生研究这种方法的道理和好处。

  (在学生说出第(3)、(4)种方法的时候相机板书:整十数试商、中间数试商)

  第三步:小组合作讨论

  (1)观察比较:把24看作20或25来试商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把24看做20试商需要调商,看作25试商不需要调商,计算简便。(板书:调商 大↓)

  (2)根据学情深入讨论:还有什么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和28看作什么数试商快?

  引导学生发现:24、26这样与25相差1的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28应看作整十数试商。

  第四步: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自学与讨论,我们发现了:像24、26这样的数看作25来试商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相互交流,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比较几种试商方法,从而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2、绿点问题的教学。(出示)

  教学方法同上。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指着板书36)把除数看作40试商,商小了,需要调商(板书:小↑),体会把36看作35试商不需要调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具体问题。

  3、想一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何试商?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口算、估算、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或中间数试商的方法,鼓励学生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就是试商方法,通过学生回顾总结,便于学生理顺方法,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简便方法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1、( )里最大能填几?

  ( )×25<180 14×( )<72

  2、□里能填几?

  □04÷32 (商是一位数) □04÷32 (商是两位数)

  3、第81页自主练习3

  4、分层练习,划线的题目要验算。(学生任选一组完成)

  (1)84÷14 450÷25

  (2)336÷24 546÷26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土木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通过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

  相同品牌包装的大米:A超市364元14袋,B超市650元26袋。去哪家超市购买大米划算?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使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A、第81页自主练习1

  B、第81页自主练习4、5

  C、计算下面各题,并探索试商方法。

  128÷24 362÷72 210÷42 191÷38 335÷64 273÷52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的教学原则。C组练习想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商是5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整十数试商 大↓

  调商小↑

  中间数试商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讲了灵活的试商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与整十数试商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发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灵活选择进行计算。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实用的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5篇

2.实用的说课稿9篇

3.实用的说课稿4篇

4.实用的说课稿四篇

5.实用的说课稿7篇

6.实用的说课稿三篇

7.实用的说课稿集合5篇

8.实用的说课稿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