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9 09:25: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难报三春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下面我就四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与学情特点: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中,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实验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对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和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

  2、 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二是我们怎样孝敬父母;三是孝敬父母应注意的问题。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教学处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3、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追究,但反对盲目的愚孝。

  (2)能力目标:提高辩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已的父母及长辈,厌恶不孝行为;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并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4、重点、难点:

  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容易接受父母的呵护而忽略对父母的爱心,我将本课的重难点设定为:

  (1)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2)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歌曲、文字材料、视频材料等学生熟知或未知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讨论、比较等方法,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四、教学程序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

  我设计了一组图片,是这样解说的:

  (省略)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活动一:读懂爱,目的是突出重点

  1、请学生为大家讲解自己姓名的含义。

  设计该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通过名字寄托了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与期待。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谈谈父母曾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

  该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回忆与思考,感悟父母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用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父母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付出,由教师将学生所述进行总结归纳,作为板书。同时也为下一活动做好铺垫。

  3、出示两张“帐单”,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不要我们回报?”

  学生可能会说很多赞美感激父母的话,在此基础上我进行小结:父母给我们的爱就像大海一样宽广博大,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只是沧海之一粟。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该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并且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活动二:学会爱,目的是突破难点

  1、 提出问题:你曾为父母做过哪些事情?学生会举出很多生活事例,例如帮父母做家务,为父母做一顿饭,端一杯水等,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并进行板书。

  设计该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比起父母为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能为父母做的太微不足道了,达到扔一块石头激起每一位学生心头的层层涟漪的效果。

  2、 我设计了这样的疑问:如果说爱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父母为我们做的事,另一端是我们为父母做的事,这座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呢?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设计该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天平两端严重倾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太少了,引导学生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在这个活动中,我拓展了“一个提示”和“一个辨析”:

  一个提示:对父母的孝敬不只是在父母的生日的那一天、庆祝节日的那一天、学校搞活动的那一天,送上一份礼物,或表示一下爱心,而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关心父母长辈,让他们感到欣慰。为达到生生互动,互相教育的效果,在此朗读一封家长来信《女儿长大了》,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愿望的要求。

  一个辨析:有的人说:咱要做事,就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些鸡毛蒜皮的

  小事做不做都无所谓。再说大人们也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们也都很愿意为孩

  子们服务。我们只要学习好就行,别的事情家长一概不让我们做。还有的同学提出

  等我们长大后赚钱了,父母也老了,我们再孝敬他们吧。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引导学生理解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观看DV视频《邝丹的秘密》,并提出问题,邝丹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通过这一真实典型的事例,使学生们的孝敬意识从较肤浅、狭隘和模糊,发展到较深刻、宽广和清晰的水平。就整堂课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撞击和震撼,使孩子们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三环节 :感悟升华

  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本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和学生们一样,也都备受父母宠爱,几年前的母亲节我送给妈妈的礼物“孝子手”,说实话,我们这节课对我的教育也很大,现在我知道了真正的孝子,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做一些事情来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只是教学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教学的参与者,应来俯下身与学生平等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不一定能做许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我们伟大的爱做每一件小事。

  第四环节: 归纳总结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具实效性,所以我将该环节设计为:

  1、 展示板书: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知道了父母用他们博大的爱对我们行养育之恩情,子女对父母尽孝敬之天职。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以孝敬父母为荣,以不孝不尊为耻,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的青年。

  2、 学生习作朗读《感谢母亲》。

  3、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今天起,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小事,拿出真正的行动给父母惊喜,并进行成长记录。

  是的,“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爱的源泉,人类的爱都从这里延伸。让我们零点情的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永远记住:寸草当报三春晖。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难报三春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难报三春晖》。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的内容。我将向大家介绍本课我是怎样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科教学特色,通过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知我家》、《我爱我家》。本课既是前两框的教学落脚点,又为后面的“正确处理我与父母、我与他人的关系”做准备。意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和付出,进而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热爱自已的父母及长辈,厌恶不孝的行为;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2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3)知识目标: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否则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追究,但反对盲目的愚孝。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验幸福快乐。

  二、学情分析

  今天生活在幸福和甜蜜之中的初中生,心理和智力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容易忽视父母的爱心,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因此,通过体验、感悟,帮助他们逐步理解父母的恩情,学会用心去回报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三、教法、学法

  (一)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音乐熏陶法:利用多媒体在一些环节设置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到父母深沉、伟大的爱。同时也能深化教学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活动体验法、情绪感染法: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和氛围,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1、活动探究法: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动手操作。

  2、体验法,感情交流法:通过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逐步实现情感上的转变。

  四、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着爱的主旋律,紧紧把握“活动”和“情感”两条主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亲手算一算)

  1、假如你的妈妈每天早晨5:30分起床,晚上10:30分睡觉,在这17小时中,除去工作8小时及其它等一些时间,至少约有5小时奉献给了家庭。如果按照我国的平均工资每小时约10元钱、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当你长到18周岁时,母亲将会获得多少的报酬呢?(5×10×30×12×18=324000元)这至少30多万元的薪水又有多少子女支付过呢?原来我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2、一个重约3500克的婴儿每天至少需要400毫升的乳汁。如果按哺乳期为6个月,每月30天计算(一升的纯净水约重1公斤),那么一位母亲养活一个婴儿至少需要多少公斤的奶水呢?(400×30×6÷1000=72升≈72公斤)这72公斤的重量通常可要比一位母亲的体重大得多。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母亲,这只有两个字的一个词,轻轻地读出来,却是如此的沉重!

  设计意图:这样的计算,让学生乃至我都感到非常震惊,真是母亲的恩情重如山!这是我们用一生都难以回报的。这样设计更容易打动学生,引发他们深思,便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感受爱

  活动一:【情深似海】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件最令自己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我是想利用真实的事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回忆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到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质朴、最无私的爱。

  活动二:【句子接龙】

  是父母教我们牙牙学语,是父母教我们走路,是父母教我们…

  设计意图:简单的说教,往往会让学生厌烦。因此通过小游戏,寓教于乐,以加深体会父母的关爱和付出。

  (三)理解爱

  活动一:【真情感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邝丹随打工的父母一起来深圳生活。请看其中的一个小小片断。(播放视频:《邝丹的秘密》片断)后面的内容是邝丹面对父爱所发出的一番肺腑之言。启发学生思考:从邝丹的秘密中你读懂了一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播放邝丹的故事,是想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是我们要学会体谅父母,珍惜现在拥有的,懂得感恩父母。

  活动二:【实话实说】

  在学生中搞个小调查:你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吗?你知道父母近期的烦恼是什么吗?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如何吗?你经常顶撞父母吗?你能经常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如果父母做出了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你知道怎么做吗?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小调查,是想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学会为父母、长辈着想。知道孝敬父母、长辈应首先从了解、关爱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并且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不盲目地“愚孝”。

  (四)回报爱

  活动一:【爱的天平】

  在爱的天平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远远超过我们为父母所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加重爱的砝码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懂得面对父母沉甸甸的爱,我们不能只知道索取,而是要学会报答父母的恩情,就是要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因为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的要求。帮助学生把孝敬父母、长辈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并且明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关爱。这样有利于达成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爱的献礼】

  把《父亲》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如果让你为父母、长辈做一件事,你会选择什么呢?你将如何实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设计思考。”(可以是一封信、一件贴心的小礼物、或是其它爱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途径,使他们能把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心情小语(结束本课)

  先请学生做本课小结,然后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展示子女孝敬父母、长辈的图片。最后请每个学生写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回去送给父母。并请父母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感受,下节课带回来,大家互相交流。以此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我是本着从爱开始,用爱对待的教学理念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和父母的沟通中,感受到父母的愉悦,家庭的温馨,以增进亲子之情。也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板书设计:

  父母:行养育之恩 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难报三春晖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子女:尽孝敬之天职 不要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长辈尽孝心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

  (结束语)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在学生过于重视物质享受、轻视情感回报、过于崇尚自我的今天,我们做为一线的教育实践者,有责任唤起学生感恩的心。使他们不光长有一双理性的眼睛,更要有感性的心灵。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1、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辨认生活中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②、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其中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二、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

  我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以尝试探究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最后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的思想指导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和自主探索,使其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全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样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顺利进入探究新知的教学。

  活动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步骤:

  1、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大胆猜测它们的特征。

  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

  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

  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一定的思考和猜测。最后,让学生验证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活动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另外几条边的长度

  2、动手在订纸板上围一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3、动手用三角尺拼一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5、用纸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6、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通过层层有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以拼贴画的形式进行创作。拼贴画可利用的材料非常多,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纸拼贴画是最易于学习和掌握,它对学生的纸工制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纸拼贴画从方法上可分为撕纸拼贴画和剪纸拼贴画。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可操作性,由浅入深地制定实施计划,并依据不同纸材的特点,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从造型、色彩到构图,有创意地自由发挥和想象。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在设计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剪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感受拼贴画的创作乐趣。教材上选用的学生优秀范作,注意体现了材料的综合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性现提供参考。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应知目标:通过思考、比较、想象

  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第二是应会目标:学会拼贴添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第三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画创作。教学难点: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四、说教具准备:

  本课是需要用到的教具有范画,示范用纸,旧画报,旧报纸。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用到的有讲授法,主要是分析《吉他》作品的部分。在带领学生分析如何搭配画面的部分用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示范画过程中运用到演示方法。目的是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拼贴画的步骤,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学生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目的是稳定学生情绪。

  (二)、游戏导入。为“熊猫、小鱼儿”找家。通过学生动手做,帮助小动物们找到适合生活的环境。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拼贴()画

  (三)、讲授新课

  1、首先欣赏毕加索的拼贴画作品《吉他》。(旧印刷品及废弃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目的是通过欣赏《吉他》这幅作品,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初步感受拼贴画的艺术魅力。

  2、其次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每幅作品表现的主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每一幅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3、接下来是小组讨论:拼贴添画作品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主要是技法上有什么不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思路,更好的开阔创作思路。

  4、在以上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如何搭配画面?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归纳出具体的方法步骤。教师小结,归纳出具体的步骤:强调要选尺寸大,色彩艳丽的图片放在画面显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图片,完善画面。

  5、教师演示。讲解用手撕纸(剪纸)的方法,拼贴好后,根据画面需要,用笔添画其他物品或是背景,美化画面。把课题补充完整拼贴(添)画。学生观察学习拼贴添画的方法。设计意图是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拼贴画的步骤,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6、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范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一幅作品,感受拼贴画的魅力。

  7、提出作业要求:根据收集的纸材,利用拼贴添画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拼贴添画作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准备完成作业。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学生以个人或是小组的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幅拼贴添画作品。教师根据学生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并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上,对有创意或是画面新颖的作品要及时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五、展示并介绍作品。1、让学生自己(或小组代表)介绍本人(本组)作品。2、学生互评作品。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锻炼学生评价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六、课后延伸。欣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工艺品。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废旧物品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设计意图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了解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妙用,激发学生用双手装扮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说课稿 篇4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三篇文章。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而本文是梁实秋选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构思而成的,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文章开篇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穿插了作者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语言风趣而又饱含深情。本文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一课时。

  一、教学设想:

  通过分析梁启超先生演讲时的音容笑貌,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和白描技法,以品文来品人。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和白描的写作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文章流利典雅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感受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要力求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交给学生。

  本文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探索求真,以达到“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了解梁实秋的高超写作技法,加深对梁启超的。

  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和圈点勾画法,之后采用问答法,由学生发言、总结;针对教学重难点,立足课文,讨论探究,用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点拨引导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点评诵读,体味文章情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布置小作文,迁移拓展所学的白描技巧。

  四、教学过程:

  1、从梁启超的历史功绩导,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2、让学生在默读中感知人物形象,圈点批注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演讲时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3、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故事背景,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体会人物特点。

  4、通过让学生表演性范读,凸现人物演讲技巧的高明,品味文章简约风趣的语言和作者的真挚情感。

  5、搜集梁启超事迹,使人物形象更加,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6、布置小作文,要求运用白描手法描述一位老师上课情形,突出人物。

说课稿 篇5

  《勇敢者的足迹》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中的小课题。内容涵盖:北极、南极与珠穆朗玛峰这三处地方。通过介绍它们地形险恶、气候恶劣,来表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永无止境,赞扬了无数探索者以他们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讲授的内容包括:南极和珠穆朗玛峰。

  在写教案中我三易其稿。从一开始的着重讲解南极气候特点、动物矿物;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地形特点到通过了解南极与珠峰的气候恶劣,突出中国科考队员和登山队员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这里有一个从由讲地理知识为主的地理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转变。在一次又一次解读教材、钻研教材中我意识到《勇敢者的足迹》是《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的最佳诠释。人类探索者征服的地带,留下的科学遗产是社会范畴的,而勇敢者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是属于品德领域。一节成功的品德课绝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讲解上,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在学生情感上的触动,精神的升华上。

  思品课倡导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由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在学习南极这部分时紧紧抓住“南极的寒冷”来设计教学,提出“南极是否适合人居住,为什么?”这一问题。采取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学习。接着展示南极冰川图片,企鹅生活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间接体验南极的极度寒冷与生活在其中的艰难,层层推进,最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到“南极这样寒冷,生活在这里这么艰难,为什么科考队员们还要到南极去考察?”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有了前面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和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的铺垫,突破重难点应该不难。接下来展示和讲解科考队员在南极的考察发现,解决了学生“科考队员在南极去干什么”的疑问,学生对南极科考队员有了更具象的了解,最后教师点拨:在南极,科考队员就是当之无愧的勇敢者。让“勇敢者”落到实处。

  第二部分,学习珠穆朗玛峰,首先让学生欣赏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感受其壮美。我设计了2个问题作为这部分的重难点突破口。一是:珠峰的气候怎样恶劣,为什么会如此恶劣?接着追问:如果是你攀登在海拔几千米的山峰上,你可能会遇到那些危险?学生的想像力是丰富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会感同身受。当学生了解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时,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等人登顶珠峰创造奇迹的故事。才最能激发学生心中的英雄意识。教师设计的第二个问题“为了登顶珠峰,有的队员牺牲了,有的队员成了终身残疾。你认为值不值得,为什么?”这个难点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品德课最忌空对空,泛泛而谈。这节课的设计我力图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唤起间接经验,采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品德与社会》的独特魅力。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23页)

  2、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地位、作用:

  (1)、编排意图是通过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地位及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展开的,以引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4、教学重点:

  (1)、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5、教学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6、①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框架一个、三角板一套。②学具准备:三角板一套、一张长方形纸。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⑵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善于通过有序观察、归纳、总结理解新知的方法。

  ⑶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理念:

  首先,力求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教学内容为基准,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第三,在实践应用知识上,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

  四、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分五个层次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知道相交。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在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呢?再看这里的两条线,它们互相平行吗?(不平行,它们相交了。)

  2、引入课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相交的两条直线会组成角,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相交有关。(板书:相交与垂直)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实践探究,建立概念,认识 "互相垂直"

  1、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大家想动手玩玩吗?(要求)同桌合作摆小棒,把两根小棒相交得出的角摆出来。 然后汇报

  2、刚才许多同学说了自己的摆法。摆成锐角和钝角用眼睛也可以判断出来。可是直角是90度,用眼睛判断不够精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摆的角是直角吗?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书的角去比……)。

  3、老师用两条直线代替小棒,表示出你们摆的直角(课件出示)。在直角上还要标上直角符号"┐".

  这三组直线都相交成什么角?(板书:成直角)它是由几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板书:两条直线相交)

  像这样,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用字母O表示垂足)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

  5、质疑: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互相"是什么意思?

  师举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 (不能)必须有另一根小棒与它垂直

  6、我们以图①为例,为了区别它们,在直线上取一点。我们不能说线段OA是垂直的。

  应该是OA垂直于OB,还可以说OB也垂直于OA.记作:OA⊥OB

  7、(出示长方体铁框架)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两三名学生说)

  打开电脑找到这个立体图形,同桌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说一说等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三)、学生动手尝试,

  1、折一折,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 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互相垂直。

  2、画一画,画垂线

  师指导画垂线的两种情况:一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一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又体验到数学的基本实用性。

  3、做中得

  (1)、综合练习(出示课件)

  判断对错。(用手势来表示)

  ① 两条直线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②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③ 下面图中的AC线段最短。( )

  (2)、实践应用

  完成教科书23页小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会点与线段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四)、再次观察教室,发现教室里互相垂直现象到处都是。

  师小结:互相垂直是一种很常见,又很实用的现象,在我们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想亲自验证一下我们身边的互相垂直现象吗?请同学们在课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测量,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跨越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真正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五)、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加深对互相垂直的理解、巩固、记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在欣赏图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体会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独立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四季生活的乐趣,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语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选择搭配

  本课采用跨越式跳高作为主教材,选择上肢力量练习:“推小车”与其搭配教学。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跳跃项目最简单易学的,也是最具实用价值的,对它的学习,有利于掌握跳跃项目中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基本技术,便于今后学习。而“推小车”,练习即能有效的增强上肢力量,又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大纲要求: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在原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为充分体现大纲这一要求,在选择教材时,明确跨越式跳高这一下肢力量、速度为主的前提下,选择上肢力量与之相结合。目的是减轻下肢在本堂课中的负荷,也使学生身体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并通过教学实践,达到提高动作质量、发展力量素质及身体协调性的目的。

  2、重点、难点

  本次课教材跨越式跳高技术环节较多,上肢力量练习又带一定技巧性,因而教学中要把握教材特点、重点,掌握助跑与踏跳的衔接技术(跳高)及直臂支撑(力量练习),解决课中摆动腿过杆后内旋下压,带动上体内转(跳高)合左右移动重心这两个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① 分析技术动作,使学生明确“提高跳高技术动作”这一大纲要求,促进对技术动作的练习和体会及教学目标的达成。

  ② 通过多项辅助练习,对各基层目标的逐一认定,正确有效的将学生引入高层目标。、

  ③ 努力营创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技术练习、掌握技术,以及素质练习过程中积极、主动。

  ④ 选用适合的教学法,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及空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说教法

  为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较好收效,我采用以下教法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制定系列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练习,深入理解。2、反馈矫正法:注意观察,收集反馈信息,特别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中,对易犯错误做到心中有数,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评价、补充和矫正。

  3、分解程序教学法: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练习合理分解为几个练习,按各部分由浅入深进行分解教学,并注意分解和完整教学的有机结合,加深对技术认识,促进动作定型

  三、说学法

  跟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以下学习方法。

  1、共同参与法: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把正确优美、便于模仿的动作用于教学中,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学生观察、思考、评价活动与技术学习相结合,大力提倡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情感意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身教(示范动作),提出新颖、启发性问题,选用学生喜爱的音乐及练习使课堂生动活泼、气氛轻松、愉悦,师生关系融恰,以促进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积极性。

  四、说程序

  根据教材的基本特点,制定本课组织教学的几个环节

  1、由于所授教材技术环节较多,身体局部负荷过大,学习过程较为枯燥,运用健身操作为准备和放松,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习兴趣,并能较好地活动相关部位的关节、韧带,达到热身目的。

  2、根据教材及进度需要,安排前期测评,机身与本课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促进思考。

  3、结合示范、讲解,引入课的目标,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目标体系,确保目标先导。

  4、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学过程采用目标系列,学习过程由易到难,逐一认定。认定过程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具体状况,采用集体和分组练习相结合,以满足教学及身理负荷的需要。

  5、根据技术动作学习特点,测评在导学过程中随机安插或统一进行,但要及时反馈、测评、补救,确保教学时效。

  五、器材使用及场地布置

  1、器材使用:器材的使用要能满足课的设计要求,保证练习的量和强度,且经可能做到一物多用,避免使用器材过于繁多、复杂。

  2、场地布置:在保证练习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场地布局紧凑、安全、合理,这样便于观察指导,也避免过多的队伍调动引起的麻烦和实践的浪费。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②知道本区是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关系。初步了解非州文化。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与外来移民长期殖民统治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

  ①通过非洲黑色人种文化.风俗.艺术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知识讲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国际主义教育。

  二、说教学重点

  ①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②撒哈拉以南非中的地理位置。

  三.说教学难点

  本区的地形特征。

  四.说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游戏-------给动物安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增进师生感情,因为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不是自己教授的班级。然后用一段视屏过渡到这节主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

  在新授部分,第一步,我采用读图分析法,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图8.25和图6.26,让学生明白本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接着找出一些地形区的名称及河流,最后共同总结出本区的地势特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学生动脑和动眼结合起来,为下面一个环节做铺垫。第二步,请学生画出非洲的轮廓图,可参照书第九页的图6.12,培养了学生动手画图能力,接着在把前面所找的地理事物名称填注进去,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图,做到动脑、动眼、动手的三维结合。第三步,分析本区的气候类型,以哪种为主,随后也就引出一个问题,动植物景观受气候因素影响,告诉学生:气候影响着地理位置,气候有影响着动植物景观的变化,是一个普遍的地理规律。第四步,了解黑人原始居住地,引导学生看图8.29,并思考两个问题:欧洲人来的目的?对本区的影响?由这一步链接到第五步,了解本区的资源并且进行德育渗透,最后以《少先队队歌》结束本课。

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教学

  本课时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部分主要学习“What’sthis?It’sapig/duck/dog/bear/cat.”及感叹语 “Cool! Super! Great! Wow!”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景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听懂会说look!What’sthis?It’sapanda!

  b、在创设的情景中,能用It’sapanda!来指示某物。

  c、能听懂会说pig/duck/dog/bear/cat单词。

  d、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Actlikea…,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3、学习策略:通过游戏、趣味活动以及体态语言等方法,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英语环境,让他们尽量脱离母语的束缚而融入英语语言当中。

  三、说重、难点

  重点:掌握Let’slearn中六种小动物名称:pig/duck/dog/bear/cat。

  难点:Let’sdo中的听指令做动作

  四、说教法、学法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心理负担轻,好奇心强,学习态度积极,爱模仿,对英语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力差。

  我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针对儿童好动、好胜、好奇、思维活跃等特点,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参与、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从而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运能力。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ig/duck/dog/bear/cat的图片和相应的单词卡片。

  2、实物准备学习用品pen,pencil等。

  3、教具准备录音机、带子。

  4、学生准备自己画好动物图片。

  六、说教学过程:

  (一)、Greetingandfreetalk.

  T:Hello!boysandgirls.

  S:Hello!MissMa.

  T:Nicetoseeyou.

  S:Nicetoseeyou,too.

  T:Howareyou?

  S:Fine,thankyou.Howareyou?

  T:Verywell,thanks.

  T:Areyouhappytoday?

  S:Yes.

  T:OK,now,Let’tsingthesongwith《TeddyBear》OK?

  S:OK.

  设计思路:启发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句型.体现学以致用的英语学习的基本原则。

  (二)、Warm-up.

  Singthesong:“TeddyBear”.

  设计思路:热身是英语课堂TPR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课前唱一首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准备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在这个环节,通过唱唱做做来热身,使学生放松心情,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英语学习状态。

  (三)、Presentation.

  (1)、导入新课

  a、播放第一单元Let’schant的录音,学生拿出文具跟读并表演。

  b、请学生用Look!Ihavea…复习所有学过的文具。

  c、Let’sgame:showtheboxthenguess:What’sthisinthebox?(showtheletters:ABCD……)

  (2)、教学新词。

  (教师出示玩具熊)

  T:Look!IhaveaTeddyBear.

  T:Hello!boysandgirls,I’mTeddyBear.Nicetomeetyou!

  Ihavemanyanimals.Doyouwanttohavealook?

  S:Yes.

  (教师出示狗的图片)

  T:Nowlisten.“Woof!Woof!”Whatanimalisit?Oh,It’sadog.Nowreadafterme.Dog,adog,Ihavedog.

  S:Dog,adog,Ihavedog.

  T:Look!Disfor/d/,Oisfor//,gisfor/g/,dog,dog.

  S:Look!Disfor/d/,Oisfor//,gisfor/g/,dog,dog.

  T:listen‘Mew!Mew!What’sthis?Oh!It’sacat.cisfor/k/,aisfor//,tisfor/t/,cat,cat.

  S:Cat:Cisfor/k/,aisfor//,tisfor/t/,cat,cat.

  T:Cool!(教师做惊讶表情)

  T:Lister“Quack!Quack!”What’sthis?Oh!It’saduck.Duck:disfor/d/,uisfor//,ckisfor/k/.duckduck.

  S:What’sthis?Oh!It’saduck.Duck:disfor/d/,uisfor//,ckisfor/k/.duckduck.(学生也拿出自己画好的鸭跟读)

  T:Great!(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体会字母与单词的关系,逐渐渗透字母的读音与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有时是不一样的。并让学生在练习的情景中引出几个感叹词,自然地让学生接受,肢体语言的运用让学生轻松理解,会意。

  (再拿起pig)Ihaveapig.Followme,please.pig,apig,pisfor/p/,Iisfor/i/,gisfor/g/,pig,pig.

  Ss:pig,apig,pisfor/p/,Iisfor/i/,gisfor/g/,pig,pig.

  d、操练巩固Let’stalk

  T:Now,Let’spractice,IfIsayIhaveadog.Youcansay“woof,woof./Cool/Great”OK?

  Ss:OK!

  T:(出示图片dog)Look!What’sthis?

  Ss:It’sadog.

  T:Wow/Cool!

  T:Let’schange.Whowantstohaveatry?

  S1:Letmetry.(拿出动物的图片)What’sthis?

  Ss:Wow!It’sacat.

  S2:It’saduck.

  Ss:Cool!

  T:OK.Practiseinpairs.Useyouranimaltoys.

  Ss:OK!(两人一组用自带的图片练习,教师指导。)

  T:Bequiteplease.Let’splayandact.

  S1:Look!It’sabear.

  S2:Cool!

  S1::Look!It’sapig.

  S2:Great!

  S1:Bye!

  S2:Seeyou!

  (再请几对学生上台来表演。)

  (四)、Practice.

  1、让学生听录音,边听边做Let’sdo部分的活动。做动作时加上动物的叫声。放手让学生表演,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教学生说指令:Actlikeacat/duck/pig/dog/bear.师生互动,一起边说边做,适时夸奖说得好或模仿得像的学生。

  设计意图:Let’sdo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愤,又是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巩固练习。在学生掌握生词的基础上,运用体态与示范新动作,引导学生对指令做出正确反映。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各种机能的协调发展。让学生做出快速反映.

  2、教师使用Let’sdo的动作图片,轻请一个同学上讲台看图片,然后根据图做动作,下面的同学说出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做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猜测,表演等活动的练习,既让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得到了发挥。又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3、再次展示六种小动物动画,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T:Look!Boysandgirls.Wehavelearnedsixanimals.Theyaresolovely.Animalsareourfriends,weshouldprotectanimals.Wemustn’tdestroynature.Iwanttosay“weloveanimals”(板书课题),点出课题。

  (五)、板书设计

  WeLoveAnimals

  What’sthis?

  pig(图片).Cool!

  bear(图片).Cool!

  It’sacat(图片).Cool!

  duck(图片).Cool!

  dog(图片)Wow!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2.【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3.【精品】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4.【精品】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5.【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6.【精选】说课稿集锦6篇

7.【精选】说课稿集锦7篇

8.关于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