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

时间:2022-11-07 18:29: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江城》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城》读后感

《江城》读后感1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知不觉,就独自度过了十年。孤独的滋味,侵蚀着他的身心。一向豪放的他,也无法摆脱相思之苦。故人已去,只有在默默的怀念与心伤中,汲取心灵的慰藉。

  可是过去的事,是无法忘记的。那些片段萦绕在他的心头。是啊,谁会那么轻易地就将一段很重要的时光忘记呢?于是,他只有将绵绵愁绪浸入泪洒过的诗篇。也许有句话说得对,“灵感总是在意志消沉时到来”。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将已失去的一切挽回?

  往事如烟,盘绕在他的心上。字字句句蕴含着撕心裂肺的痛。于是,读过,我的心也隐隐地痛。这是怎样一种悲惨的境界啊?读过这首词的不在少数,可是把它记住的有几人,能体会那种心境的又有几人呢?

  往事如烟,无法消散。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铭记。用尽心力去铭记。

  {二}纵使相逢应不识

  相遇,只是一瞬间,那么的短暂。可是又有谁能告诉我,接下来,事情将会怎样发展?是擦肩而过的失落?是蓦然回首的惊喜?是泪眼望穿天边的顾盼?是忧伤涌上心头的苦痛?是在流连忘返中沉醉?是在缠绵悱恻中铿锵?还是,简简单单的相识?

  而分隔数十年后的再次相遇,谁又能认出彼此呢?都已是白发苍苍,正所谓“尘满面,鬓如霜”,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谁,又能认出彼此呢?但,即使变得像陌生人一样,即使夫妻一场却因多年不见而形同陌路,擦肩而过……不悔……

  至少,还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还曾一同分享过盛夏的阳光,初冬的太阳。还曾一起在寂静的夜晚数星星,望月亮。还曾拥有过这些浪漫的时刻。

  虽然那些美好的一切一如昨日烟雾,沙滩上的玫瑰,风一吹就散了。虽然那些曾经离幻境只差一步。虽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成为回忆……

  但至少我们拥有过……

  这就足够了。

  {三}夜来幽梦忽还乡

  夜晚,寂静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数着心跳的节拍,渐渐进入梦乡。

  梦见,回到家乡,那一切,一点都没有变。

  还梦见,你坐在窗边,静静地梳妆打扮。

  梦中的你还是那么美。

  多想回到从前,可是一切的一切除了回忆,就只能在梦中出现了。可我不要,我要你的陪伴,我愿拥你入眠。可我不要,我不同意你的离去,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如果还能回到从前,我一定好好地珍惜你。我一定每天温柔地对你耳语。我一定会写很多为你而作的词。我一定,要让你感受到,我对你的爱。

  可是,回不去了,回不去从前了。

  就只有遗忘。于是就遗忘吧。或许最好的解脱方式,就是遗忘了。

  往事如烟,填满了他的梦境。于是,在惆怅中释怀,在痛苦中坚强。

  往事如烟,无法消散,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遗忘,用尽心力去遗忘。

  {四}料得年年肠断处

  痛哭流泪到天明,伤心到断肠。

  每一年你的忌日,我都会在你坟前默默凝视。我的心早已碎了。明月夜,夜凄凉。短松冈,立着你的孤坟。

  每当想起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刻。

  可是,既然失去了不能再挽回,也就只有接受。接受上天对我的折磨,我宁愿把它们当做挑战。

  {五}后记

  词人对妻子的爱,真,也很深。

  我不止一次地感动于这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爱。我只知道,每读一遍这首词,我的心就要痛一次,泪就要纵横一次,心情就要波澜起伏一次。

  我是个容易被感动的孩子。小时候听妈妈讲《丑小鸭》的故事,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在学校听同学讲一个关于白熊的故事,我又哭了,哭到岔气;在家里闲来无事,看书,看到一个讲父爱的故事,我哭了,哭到胃痛;假期看《红楼梦》,我哭了,哭得很悲痛。

  如今,读《江城子》,我哭了,但这一次的哭不同于之前的哭。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被感动得,哭。我想,最真的情莫过于此了,苏轼的所有词中,我最认同的就是这一首了。因为他让我看到了文豪苏轼脆弱的一面。人人都有脆弱的一面。这样才显得更真实。

  我,很想说,苏轼,其实你和我们一样,有脆弱的权利。

《江城》读后感2

  初次听说《江城》这本书,是在高二的地理课上。已经忘了是什么话题让老师提起它,只记得老师形容这是一本好书。既然是本好书,不妨买来一读。抱着这样随意的心态,翻开了《江城》这本书,谁知道一打开便无法放下了。第一次读完它,恋恋不舍,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英文单词“fascinating”,龙飞凤舞地写在书的最后一页;此后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闲来无事翻一翻。直到大一,我再一次从头到尾地把它读了一遍。毫不意外地,我依旧被作者那温和宽容的笔调,细腻生动的描绘,远近适中的视角,还有恰到好处的幽默调侃深深吸引。不知怎的,我对这个素未谋面的,祖国西南方的小城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情愫。

  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某种温柔的情感。作者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细致敏锐的观察体会,明察秋毫地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带来的是阵阵振聋发聩的思考。有人说,作者彼得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得比局里人更清楚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大多数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再熟悉不过的道理罢了:你能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恕我直言,并非每一个处在这样环境的人都能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毕竟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热情和适应陌生环境的勇气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美好品质。

  虽然这一切发生的地点在涪陵,一个与我毫不相干的偏远小城,但书中所描述的这里的人、这里的现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并不陌生,甚至因为太熟悉而从未深入思考过原因。以公交车上的扒手为例——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在扒手下车之后才去提醒身边的人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钱包,这个人还得是熟人,才会得到这些热心的提醒?为什么不去当众揭发?这似乎不只是不敢跟扒手硬碰硬那么简单——难道整车人联合起来会斗不过一个扒手吗?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今天,放在发达的大都市,大多数人会怎么做?人们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其做法的理由会因此而改变吗?

  彼得认为这说明了中国人缺乏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社区感——大多数人不怎么关心他人的死活,只要不杀到自己或与自己亲近的人床上来,宁可闭着眼睛假寐。所以在事故面前,他们都选择舒舒服服地当一个围观者,而极少因为道义而有所行动。当然,这种仅限于小团体、家庭、朋友之内的集体主义也并非有弊无利,这种紧密的社交圈子对需要得到关怀照顾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反观日常生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展示的集体主义的范围的确是有限的很。小悦悦事件中那路过的18位路人是怎么想的?排队购物的时候插队的人是怎么想的?就我个人而言,从长辈处接收到的思想也常常是凡事做好自己就行,切勿多管闲事。要想把这种根深蒂固的将“我们”与“别人”或是“他们”区别开来的思想彻底清除,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可以搞定的。

  书中第183页提到:“据我所知,好多学生的父母都在“文化的革命”中吃过苦头。我在观看他们表演的时候,完全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似乎没有人感到沮丧…。这跟中国作家鲁迅的话十分相似:‘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

  是啊,但这又何尝不是普遍的现象呢?有时想想,在中国,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逆向淘汰,越能不择手段的人,越可能“脱颖而出”;而越有骨气的,越可能被压迫被委屈。同样,落后就要挨打,没错,但先进也可能会挨骂。

  这两个例子,彼得并没有在书中大谈,也算不上是这本书的什么重点。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或大或小的事件、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景象,作者一一提出了他的见解,而他的文字又为我提供了思考的原材料,促进我形成自己的思想。这种力量是珍贵的。

  在他的笔下,农民的孩子投入地演着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窗外是奔涌流过的长江水,层叠的阶梯上走着汗流浃背面目模糊的棒棒军,饺子店的老板做饺子,擦鞋的妇女擦鞋,纵然这座城尘土飞扬、噪音严重,有着庸俗、琐屑、卑劣的一面,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热爱它,也让作为读者的我,对那个九十年代内陆中国具有的新鲜感赞叹不已,毕竟有耐心的眼睛和耳朵都太少了。

【《江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草原》读后感11-06

个人读后感11-06

学生读后感11-06

名著的读后感11-05

茶馆读后感11-04

母鸡读后感11-04

《目送》读后感11-04

面纱读后感11-03

爱迪生读后感11-03

《家》读后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