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2 15:00: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说课稿合集5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巧妙、崐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崐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

  教学重点: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学生讲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从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1.生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崐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回合,讨论:

  ⑴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输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终结论又是什么?

  ⑶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

  ⑷公输真的“服”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讨论:

  ⑴墨子给楚王讲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评价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来作类比的?

  ⑷楚王真的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吗?揣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公输》教案设计4》。

  5.生自读第三回合,讨论:

  ⑴在模拟攻守前,楚王怎样看待楚攻宋的结果?

  ⑵而模拟攻守的结果又是什么?

  ⑶公输真的就此罢休了吗?

  ⑷墨子又是怎样让楚王彻底折服的呢?

  6.教师总结: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节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够在辩论中取胜,他运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评述此种技巧。

  3.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辩才。

  4.在辩论过程中,墨子面对公输,面对强国君主,甚至有崐杀身之险时,他有什么反应?

  --“沉静”、“从从容容”、“镇静”。(以上几词出自鲁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写的小说《非攻》)

  5.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胆识。

  6.教师总结:

  墨子是一位具有过人辩才与过人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美。

  四.课堂小结:

  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仅要从道义上战胜他们,还要用实力来震慑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过人的辩才与胆识。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2.积累几种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谓……不可谓……

  舍其……而欲窃之

  犹……之与……也

  ⑵判断句式:以……为……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第八册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左公柳》。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赤子情怀”,讲述的是一系列爱国者的英雄事迹,《左公柳》这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通过对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讲解,向我们生动介绍了一位100多年前为祖国领土完整,不顾年老体衰,毅然主动请缨,千里抬棺赴敌的英雄形象,表现出左宗棠爱祖国,爱新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壮志豪情。本文课后练习分别是读文并选择喜欢的片段背一背;看看左宗棠做了哪些事情;读一些句子,体会句中带点的词语在表达文章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词语记忆。不难看出,文本中阅读的基调偏于情感,语言文字的内容偏少,教学时如果仅从情感这条线索出发,学生仅通过朗读,就可以知道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如果仅仅限于此,学生能学到什么?语文的工具性如何体现,文本的解读如空中浮云,有形无物。另外,文本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由于历史人物的两面性可供呈现的资料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了解文本,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了解并理解人物的言与行增加了难度。 细研文本,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读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动,在“读——品——议”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领悟情感。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以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指导,以生为本,根据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根据《导学案》质疑问难,自主探究等方法,在学生学会了这篇课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外,确立小课题“你认为左宗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还能收集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吗?”并围绕这个小课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的交流与学习,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小立课题,大做功夫”。

  三、 说学法。

  1、在阅读中,听、说、读、想贯穿全文始终。

  2、以学生自读为主,学会划出重要或喜欢的句子加以品析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3、在学文中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全班讨论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4、通过课外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探究——拓展延伸与习作。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

  1、检查前置性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情况,积累像楚楚动人(aabc)、不屈不挠(abac)普普通通(aabb)等成语。

  2、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资料的收集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激发了学生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3、针对课题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在学生上台展示完自己收集的资料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针对课题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性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这篇课文写的是谁?是左公柳还是左宗棠?写左宗棠为什么题目是左公柳?课文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作者为什么借左公柳抒发自己的感情?左公柳与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与探究

  (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自主学习,这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了铺垫,确定好了这节课学习课文的基本问题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与探究,这样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品左公柳

  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左公柳外形美:抓住 “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左公柳的神态美:抓住 “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左公柳的精神美:抓住 “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品味。认识到左公柳是一棵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强、生命力顽强的柳树。 再引导深入学习;把写柳树的几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先写树的外形、再赞美树的品质、接着再赞美具有不屈不挠、坚韧顽强品质的人) 最后教师点拨:这几个句子,随文逐步出现,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这既是写物,更是颂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喻人

  品左宗棠

  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讲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迹?一共写了他几件事?请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动笔写一写。并请三个学生上台板书(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第三件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

  再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即抓住对左宗棠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的句子加以品析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最后让学生来评价左宗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生交流中随机板书“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拓展延伸与习作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借物喻人的文章,使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写人的表达方式。

  2、选几个典型事例,写一篇借物喻人的片段或作文。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人物特点、细节描写等进行写作。

  3、进行习作的点评。

  四、说反思

  1、在“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课堂上“不见自我”,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修辞手法、改句式等方面学习,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他律”为“自律”,从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激发了学生的灵性。

  2、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逐渐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当我也加入他们的讨论时,他们变得更踊跃,并且乐于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考考其他同学,促使其他同学去研读课本,再次主动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在这多重对话中,学生的疑问冰释了,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变得爱阅读了,对习作也没以前那么胆怯了。语言思维能力得以锻炼整个课堂完全是生命的课堂!是充满阳光的课堂!

  3、这节课做到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校园里的小动物》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以动物为认识对象,容易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便于探究活动的进行。

  二、说设计思路

  对于学生而言,生命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他们从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曾引起他们的关注。我们就是要延伸学生的这份兴趣,把学生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探求生命世界的奥秘。

  《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学习目标:观察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爱护动物、不伤害动物。

  4、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5、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6、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图片。

  7、学生准备:小动物观察记录表

  三、说教法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图片 创设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课引入,我出示了鱼、鸟、猫、兔等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

  四、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教师在此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程序

  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学过程比作婴儿的出生,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助产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得到培养。根据“主导和主体”,“主动学习和开放式教学” 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思路:

  1、动物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了动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

  4、总结本课,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六、说教学板书

  校园里的小动物

  会运动

  会繁殖

  特征 能长大

  要呼吸

  要吃东西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出示课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项脊轩志》是《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较远,阅读困难较大,所以大多技校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考虑文言文教学的“古为今用”,必须面向学生实际。

  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情共鸣。《项脊轩志》是浅易文言文,抒发的是亲情,容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我想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在第一堂课学生已理解文意和掌握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能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

  2.德育目标: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完成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完成德育目标。

  三、 教法与学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通过讨论、课堂剧演出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5个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先出示一个谜语:以成语“衣锦还乡”为谜面,猜一位明代作家名。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积极思考作答。谜底:归 有 光。通过新课导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迅速回到课堂教学上来。

  (二)、新课讲解

  1.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文言文阅读同现代文一样,第一步要整体把握文意。这便启示我们:阅读文言语段,要把它当作文章来读,而不能把它当作古汉语材料来阅读。按照这个阅读理念阅读古文选段,首先不要死扣字、词、句,要先整体理清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所谓人,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人物间的关系怎样。所谓事,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件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谓情,是指文段围绕主要人物所叙述的事件里蕴涵的感情。

  (1)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人。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人物主要有归有光、老妪、母亲、祖母和妻子;其中归有光的形象可分为幼年、少年和成年。

  (2)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事。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主要是家庭琐事,依次有修缮项脊轩、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项脊轩遭火未焚、怀念亡妻等生活画卷。

  (3)指导学生透过这些人和事找出作者流露的情。学生明确:

  修缮项脊轩——喜

  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悲

  项脊轩遭火未焚——悲喜交加

  怀念亡妻——悲

  通过以上3个步骤的训练,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言文阅读理念,完成教学重点,并为话题讨论做好铺垫。

  2.教师出示话题: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

  (1) 幼年归有光的伤痛

  (2) 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3) 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4)成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把全班分为4个组进行讨论比赛,每组讨论解决一个话题;每组由学生推选1名组长来搜集组员讨论的信息,然后归纳作答。如有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补充,最后读懂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板书如下:

  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

  难言的伤痛 少年形象:好静、、勤奋

  不老的亲情 少年内心世界:悲凉

  成年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

  通过本话题讨论,突破教学难点。

  (三)、拓展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剧演出,每组选出2名演员,要求3男5女。

  角色分工: 学生1——幼年归有光 学生2——少年归有光 学生3——成年归有光 学生4——母亲 学生5——老妪 学生6——祖母

  学生7——妻子 学生8、9、10——诸小妹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领悟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唤醒学生对亲人的感激意识。

  (四)归纳总结(5`)

  一间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但老屋却见证了作者家境的变迁,也记录了他家人的音容笑貌。寄托了作者的绵绵哀思,读之令人心酸掉泪。联想我们现在的技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激之情,缺乏感恩之心。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才知道可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家庭、爱父母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亲情,从感恩开始,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愿本文就是一面镜子,时刻照见同学们感激的面容、感恩的心灵!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借老屋写亲情的写作技巧,想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请同学们作文《感受母爱》。

  (六)板书设计

  文言文阅读方法:整体把握人、事、情(理)

  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

  难言的伤痛 少年 形象:好静、、勤奋

  不老的亲情 内心世界:悲凉

  成年的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领导和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快乐的舞蹈》。这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接下来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以审美为主体核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此达到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绘画之美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它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快乐,唤起生活中对艺术活动——舞蹈的观察和记忆,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本堂课当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1 、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舞蹈者的优美姿态; 2 、回忆、观察、体验舞蹈的姿态,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三,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思维独特,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比较强,不过,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游戏的牵引力进行教学,融聆听、观察、模仿、游戏、舞蹈为一体,让他们为我的设计所引领,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四,教学目标:

  我想通过自己生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体验与练习中,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听听、画画、跳跳等活动,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

  在这些目标里,我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和年龄特征,把教学重点设为: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分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难点是让学生大胆、自信地来画出各种生动的舞蹈动作。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有美术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学情,运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感激励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让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体验,并享受学习的快乐。学法方面,我主要是以观察、体验、感受、模仿、游戏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以此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具准备:

  为此,我准备了 CAI 课件和舞蹈剪影人物还有范画用具、花环、魔法棒等,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以下六个步骤:

  八,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欣赏一段好听的乐曲。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乐曲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产生想要翩翩起舞的欲望。然后请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以此导入课题《快乐的舞蹈》。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借助乐曲的感染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2,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在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都喜欢跳舞,可是远古时候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他们思考。然后我现场演示远古时期人们劳作时手和脚的活动,手用以拍击,脚用以踩踏,在重复的过程中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跟我一起拍打节奏,我配合他们的节奏模仿呼喊的姿态,这种简单的师生合作,让学生对舞蹈的起源有了简单的了解。再采用考考他们的形式,通过一组图片,领略现代舞蹈带来的视觉美感。

  3,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学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并感受到了现代舞蹈的魅力,那绘画作品中的舞蹈是怎样的?如何表现出造型不同的舞蹈者呢?我先让学生欣赏画家德加的舞蹈者,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然后出示我国画家赵士英的水墨速写,引导观察画中人物的“ S ”形动态,引导思考,画家是如何练就照相机一般的眼睛,是怎样把舞蹈者跳跃的瞬间表现出来的。然后故弄玄虚地画出机械的动态,让学生分析发现原因——头、身子、四肢都没有动。接着出示一组舞蹈者的剪影,在学生在我有变化的 1 — 2 — 3 , 3-2-1 的应答方式下,兴致勃勃地模仿,在歪歪脖子、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动动腿的时候,动态形成的原因自然生成——只有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才能表现舞蹈者的姿态。尽管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特地加强处理,奖励他们,与他们玩定身法的游戏,将舞蹈视频定格成静止画面,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中,愉悦地同我一起学习用骨架图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舞姿,好玩的游戏、轻松的模仿、简单的练习,这些是本环节的实施过程,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景学习,让学生在自然参与的过程中知道了:原来优美的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产生的,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

  4,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画出了各异的动态线条,如何让人物形象更加充实生动呢?我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对舞蹈者图片进行细致观察,启迪他们回忆、想象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然后迅速地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将一个骨架人物变成一个形象充实丰满、动作优美和谐的舞蹈者。紧接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中,提出了作业要求,让他们在新的纸材——彩砂纸上大胆作画,尽情宣泄自己的创作热情。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我的当场示范,学生对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所需的服饰、道具以及动作的表现有了更深的直观的认识。结合前一个环节中尝试表现的骨架人物,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学难点在这里得以有效突破。

  5,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关注每个学生,并适时对他们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完成以后,我用相机将有代表性的作业随堂进行拍摄,用电脑进行显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样的展示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

  6,课堂小结

  带着这样的情绪,播放着新课伊始感知过的音乐,和着明快的节奏,师生一起牵起手感受着舞蹈的快乐,似乎忘了那是课堂,只剩下快乐的我们。在我的课堂小结中,再一次地提到课题,祝愿孩子们每天都能快快乐乐,每天都有“快乐的舞蹈”。他们也会送给我,属于他们的个性的祝福。这既是点题,也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告诉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生活,爱我们因为爱而结识的每一个人。

  就这样,我的这堂美术课就轻松地结束了。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

【【实用】说课稿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合集8篇

2.【实用】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3.【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八篇

4.实用的说课稿初中合集4篇

5.实用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6.实用的说课稿合集七篇

7.实用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8.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