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4 09:59: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合集5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我今天带来的说课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白色污染”——塑料袋》。

  20世纪初的1902年,当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轻便、结实和方便的塑料袋时,一定不会想到,这项发明如今却成为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的称塑料袋为“方便袋”,目前多是由商家免费提供盛装商品,消费者使用时也自然很仗义,甚至买一包盐也要套上去两三个,如果不套就不高兴,在这一点上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环保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塑料袋给我们提供许多便利,但由于人们的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当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 主要来源。在生活中有些孩子缺乏环保意识,对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之大认识不够。因此我想和孩子们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根据这一想法,我制定的活动目标是:

  1、通过活动,了解塑料袋相关的知识和危害情况。

  2、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参与活动,养成探究意识。

  3、学生初步了解调查采访,收集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4、在亲历活动中,增强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课前准备:适应目标的需要,为激发孩子们的活动欲望,我做了以下课前准备:

  (1)学生自由分组,讨论研究制定活动方案。选定考察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哪些地方存在着“白色污染”的现象;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调查“白色污染”的原因……。

  (2)怎样设计调查表成了摆在同学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同学们首先是反复地研究分析一些从网上和书上搜集到的调查表,接着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调查表的基本格式,最后经过不断讨论、修改,终于设计出了令大家满意的调查表。

  (3)教师搜集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活动安排:本次活动拟用四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我们一共分四个阶段。即阶段一:以小组为核心,确定小组研究的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分配任务,实施计划,了解塑料袋的分类及危害。阶段二: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类、记录。阶段三:集体交流,各小组就自己设计的

  主题和已制定的计划以及时间的情况进行交流汇报。阶段四:召开成果展示

  会,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今天我所开展的是第一阶段的活动。

  第一阶段——活动导航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课件,展示“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孩子感受塑料袋的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飘满了白色饭盒;幽静美丽的小树林里,树枝上挂满了白色塑料袋…..我们的眼前到处是白色的垃圾,他们不仅大煞风景,而且对环境的危害还不小呢!那么,对于白色污染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2、展开讨论,确定研究的子课题。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具有启示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塑料袋提出问题。给他们思考的时间,鼓励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和主题有关,都给予赞许和肯定。然后,把性质相同的问题放在一起,归纳分类,进行筛选,留下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整理语言,最后确定子课题。

  3、分组讨论,制定方案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组成研究小组。教师此时注意协调小组人数,并维持课堂秩序。小组人员确定后,自行推举组长,同时确定联络员、安全员等角色。小组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各小组长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活动方案。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由于本人经验有限,还有很多不尽完善之处,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真正上好综合实践课,期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事的点评和指导。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应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先说一下对教材的认识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青岛版)第八册教材第40-41页《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是:

  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①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类的方法;②能过操作,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义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给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说明依据

  难点突破则是: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归纳将三角形按角的不同进行正确分类。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要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于三角形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活动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既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为了体现以上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是:

  全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猜一猜”等环节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与发展、回顾整理四部分进行。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观看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像(电脑出示一组画面:三角板、金字塔、彩色旗、自行车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围绕三角形提出问题,归纳为①什么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由哪些部分组成?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④三角形怎样分类?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为探索新知指明了方向,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已经点燃的兴趣的火种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呢?

  1、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抽向概括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强调“三条线段”、“围成”二者缺一不可.

  2、观察: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的让学生说明理由(图略),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后,能很快地判断出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并能说出理由。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概念,真正成为概念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第二部分:探究三角形的组成

  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找一找,动手感知,然后自学课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第三部分: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突破这一难点,首先设计提问,生活中有些物体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拉用硬纸板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学生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变形,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让学生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用到了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四部分: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怎样分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在于怎样找出分类的标准。首先,将学生事先

  剪好的三角形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给三角形分类?学生会踊跃地提出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等多种分类方法,只要说的有道理,都要一一给予肯定,重点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讨论、对比,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从而掌握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再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认识三类三角形。

  (三)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在巩固与发展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老师书中夹的是什么三角形?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通过猜一猜使学生知道了露出一个直角的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一定是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锐角的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这时老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学习氛围。

  (四)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探讨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

  通过回顾,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最后是板书设计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大屏幕所示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的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新伙伴》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人物画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观察新伙伴的形态特征、习惯姿势和各种动作、初步了解人体比例、结构和运动规律、重心变化的表现方法等,并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学生初中三年美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动手绘画能力。

  3、教学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②、过程方法目标: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关心,关爱互助。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教材的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12—13岁的年龄正处于绘画的“转型期”,对所描绘的对象追求“像”为最高标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像”与艺术的“像”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上课前,教师出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照片,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2、问题探秘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

  3、尝试练习法: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各种人物动态进行描绘动态线和找重心的练习。

  4、比较欣赏法:老师拿出一些速写作品,让学生结合课本上名家作品进行比较欣赏。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团队精神与策划意识的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情景导入

  教师把课前搜集好的学生生活相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共同观察相片上同学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特征。

  教师拓展引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我们班中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画人物对象。

  2、问题探秘

  教师再每组发给一个人体模型,让学生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填写好下面两个表格:

  ①、以下人体各部份的长度,相当于多少个该人体人头的长度呢?

  部位

  状态

  手臂

  大腿

  上半身

  全身

  直立

  坐

  盘地

  ②你能说说人体各部位像一个什么形状吗?

  部位

  名称

  头

  上身

  臀

  手臂

  手掌

  脚掌

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20xx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设“支架”,教学中教师耐心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探索、尝试、改进,初步掌握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二、教材分析:

  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是人体基本活动,也是五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低中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抛掷轻物和各种姿势抛大球,在投掷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原地双手抛实心球能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协调和力量素质,提高学生投掷能力,改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体验群体乐趣,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参与运动兴趣较强,但是较爱面子,有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多赞赏,及时引导,树立自信心,尊重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根据以上分析,特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参与各项练习,并能说出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2、85%的学生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促进学生腰腹部和上肢力量的提高

  3、在探究、练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方法

  学法:自主学练法,问题探究法,分组练习法等方法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屈肘后仰,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七、教学流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发展规律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

  (一)准备部分

  【我是这么考虑的】开始的课堂常规、安全教育;通过游戏、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身心做好准备,很快投入主教材学习。

  1、课堂常规:四列横队,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节课内容, 进行安全教育

  2、热身活动:(1)情境导入“解放军叔叔如何运炸药包?”用慢跑的方式让学生运实心球 (2)播放音乐《闪闪红星》带领学生做双人操:双人压肩、双人腹背、双人 压腿等

  (3)小组接力赛“双手头上连续传接球”

  (二)基本部分(27分钟)

  1、自我练习:教师组织学生看懂图示,小组相互探索,尝试徒手原地向前抛的动作技术。

  2、学生展示交流心得: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原地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用孩子们的语言编出便于记忆的口诀。

  3、结合口诀,利用软排进行分组练习,体验屈肘后仰,蹬地收腹,快速挥臂的动作要领。教师巡回指导.

  6、集体纠正错误动作,组织学生利用实心球进行练习,强调听统一信号掷球,捡球

  7、自由选择距离进行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距离进行投掷练习。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8、在游戏部分,我围绕主教材双手向前抛实心球设计了拓展游戏——“击球进圈”

  游戏方法:在一边悬挂一定高度的呼啦圈,相距学生3m,投进呼啦圈,得一分,等分最多的小组获胜。游戏进行中听统一信号投掷和捡球。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教师总结点评。

  (三)素质练习:(3分钟)

  为了使学生上肢练习的基础上平衡下肢练习连续下蹲12次 2-3组

  在我的课堂都会融入素质练习,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性特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 提高。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教师导入雅安地震,在《感恩的心》音乐伴奏下,带动学生手语进行放松。

  2、教师再次正确示范动作,和学生分享自己练习的过程,也还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增强学 生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把课堂内容带入课外练习,和学生约定下次我们一起比一比。

  3、布置家庭作业:回家教教爸爸妈妈怎么抛实心球(体育课的家庭作业也有利于校内与校外的联系,更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培养学生养成身体锻炼的意识以及对社会健康的责 任感。)

  4、师生再见,整理器材。

  八: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30-140次/min 练习密度:35%左右

  九:场地器材:实心球, 软排每人一个 哨子录音机一台 橡皮筋一根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说课内容:

  浙教版七年级《北京故宫》

  教材简析:

  本课是欣赏课,包括故宫博物院建筑特点的欣赏和故宫藏画作品的欣赏,以后者为重。篇首是故宫博物院建筑,其次编排的是三幅经典名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和风俗画,另外是文物藏品,如玉器、漆器等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1) 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山水画的透视学、色彩学,主要人物造型、服饰、性格特征描绘等,这会迫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史学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

  (2)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也包括美术学习。本课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利用直观教学,如用录像、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作品,以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热闹非凡的场景,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调动手法,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如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欣赏美术作品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绘画的区别,古今绘画技法的演化,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

  (1) 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2. 深入教学。

  (1)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光彩鲜亮。教师讲解北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区别?

  (2) 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神情。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

  (3) 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

  (5) 课堂小结:

  (6)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7)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说课稿合集5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合集10篇

2.说课稿合集六篇

3.【必备】说课稿合集10篇

4.关于说课稿合集九篇

5.【必备】说课稿合集9篇

6.【实用】说课稿合集8篇

7.【热门】说课稿合集8篇

8.【精选】说课稿合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