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1 14:59: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作为一个单元的起始课,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本节课包括“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对前者进行整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内涵,更要考虑本节课在单元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什么基础作用,理解整个单元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记录纸、食物分类记录单、笔、实物投影仪、各种各样的食

  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兜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各种各样的食物)

  师:喜欢吗?想吃吗?等我们的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 师:其实不光你们喜欢这些可口的食物,老师也喜欢。 “民以食为天。”吗。

  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重要,你们不断地长高,活动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们就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师:那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吃早餐了吗?都吃了什么?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2.3个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一顿饭就会吃这么多的食物,那一天吃的岂不是更多了吗?。那好,就从调查一天吃的食物来开始我们对食物的研究吧。 师:《一天的食物》(板书)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王老师的一顿晚餐。(出示课件) 师:同学数一数,老师这顿饭吃了多少种食物? 师:谁知道“地三鲜”都有哪三鲜?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地三鲜=茄子+土豆+辣椒。算三种食物。

  师:小结,对于这种“混合类”的食物,我们要学会拆分看它主要是由几种食物组成的。

  (一)、记录一天的食物

  师:那好,我们对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将昨天一天的食物记录拿出来。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记录的?

  学生回答。

  师:请各小组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再将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统计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师:在记录前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注意事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第一,要实事求是,按照早、中、晚三餐和零食的顺序记录。第二,重复吃的食物要多次记录,要拆分记录“混合类”的食物(比如:肉包子应记为肉和面粉)。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第三,各小组,抓紧时间,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师:在明白要求之后,小组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交流:好,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问:你们小组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2-3组起立汇报)。

  小结:经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记录下了我们一天里吃的食物,并且找出来了一天里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那么,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食物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整理一下? 用什么办法去整理? 学生回答。(分类) (二):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

  师;分类是我们清晰认识周围事物的好方法,要想给面前的食物分类,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教师举例子。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粮食,蔬菜,肉类,水果,奶制品,调味品等) 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43) (教师出示标题)

  问: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师:下面请每各小组讨论并选定一个分类标准。(强调只分一次)给你们昨天一天吃的食物分类,注意要选择适合你们小组分类的记录纸,将结果

  写到记录纸上。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请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师适时补充板书。 大家同意他们组的分类方法吗? 4、小结: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了不同标准下的食物分类。每个小组做的都很棒,其实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是一样的就可以。

  三、总结:

  通过大家同共的努力,我们记录了一天的食物并且给食物分了不同的种类。其实,关于食物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研究,:食物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怎么的食物搭配才是最合理的,最健康的?等等。但是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在以后的几节课里一一去研究好不好? 反思:

  我在进行《一天的食物》教学前,仔细分析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挖掘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求,认真地请教老教师给予指导并且借鉴很多优秀课例。但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要善于把别人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就本课而言,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是一项耗费时间的活动,但是并不难,在我稍做引导即可解决。由于食物的数量很多,如何交流和描述,如何进行整理,并且整理的内容可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利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教学策略。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简约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做“记录”且务实高效地完成。于是,我摒弃了教参中关于应用卡片教学的方法,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进行讨论。困难出现在学生给食物分类上。课前估计学生分类的标准和名称更多来源于生活

  中对食物的分类,实际体现在以下几下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后的子项有重叠现象不是并列关系。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逐层指导加深:我一组一组引导帮助,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改正,随后讨论交流,重视学生间的倾听、点评,洞察细微。需要强调的是分类作为科学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四年级学生掌握还是很不扎实的,因此分类的要求不必要太高。只要让学生感受到了分类标准的确定意义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对已知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就足够了。

  上完《一天的食物》这节课,我对科学课标也有了较深的认识。能否灵活应用教材,吃透教材,选择较好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也是新时期下对科学教师的更高要求。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2

  【教材说明】

  《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因为这类课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学生非常地不喜欢,课文的意思又很浅显,而有些词语却非常难理解,因此本课教学因以读为主、以字词为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地心情和对邓爷爷地崇敬之情。

  3、在阅读理解中积累词语。

  4、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读懂写邓爷爷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体会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搜集有关邓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教学预设和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讲述难忘,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师:你们这么活泼可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们想听吗?那么小眼亮起来,小脸红起来,小手翘起来。(师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

  2、那么长的时间我都忘不了,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难忘(板书)并指导难字的写法,生书空。

  3、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学生讲述难忘的事)。

  4、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天。(师板书课题)。

  二、感知全文、识字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自愿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提醒学生以下面的形式来汇报:我会读**这个字(词)请大家跟我读。

  4、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减少学生的琐碎记忆。如:算的最下面部分,可引导学生用开或升字去掉第一笔的方法来记忆。有些字,学生易记错笔画,还可以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算的中间是个目,而学生常少写一横,就可编顺口溜睁大眼睛算仔细;步字学生常多写一点,可编顺口溜走了一步,路程就少了一点来帮助识记;组词,造句展示。

  三、交流好词,读通课文

  1、认识了生字,谁能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字字清晰,要发挥文中的拼音的作用。)

  2、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各种程度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情况,做到全员参与。

  提出听的要求:仔细地听,看谁读得正确,待会儿大家都来评一评。把读的目标落实到正确地读之上。

  3、刚才我们读得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句子太长了,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得句子找出来请教一下大家。

  指导读长句。如:①

  我为邓爷爷/做了/电了计算机表演。②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③

  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教师要范读,画/处要做自然停顿处理。

  4、学生练读长句。做到正确、流利。

  5、几个比较难读的句子读流利了再回到课文中去读,一段一段地读流利,全篇课文就能够读流利了。

  6、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词你觉得很不错,要推荐给大家的?(全班交流、划出好词。)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认识本课“计、算”等生字。会写“及、身”等生字;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

  3、读懂较长的文章,基本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哪一天最令人难忘?这一天为什么最令人难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2、根据同学们发言情况教师小结。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难忘的一天》。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读一读生字,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难 忘 爷 计 算 晨 业 连 忙 队 各 意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黑板,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难忘 爷爷 计算 早晨 工业 连忙 满意 紧张 沉着 计算机 各种各样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晨:上面是“日”字头,下面的“辰”字第五笔是竖提,注意与“衣”字区分。

  难:左右结构,部首是“又”字旁,右边是“隹”字,不要写成“住”。

  算: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中间是个“目”下面是横 ,撇 ,竖。

  意: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立”字,中间是个“日”下面是“心”。

  忘: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点 横 竖折,不要加点。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1984年2月16日,我给邓爷爷做计算机表演的事。)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业:笔顺是:竖、竖、 点、 撇、横。书写时要做到先中间后两边。

  意: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做到上中下各部分所占高矮比例相同。

  队:左右结构,左右两边上下一般齐,不要一高一低。

  3、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交通安全每一天》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第一个主题,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本主题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感受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规,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通过认识、制作交通标志,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独立探究,尝 试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件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以及有关车祸的数据统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能够号召全社会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教材设计意图与活动思路:

  本次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各种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警察的手势信号,掌握各种交通法规,初步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安全。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为教师自由地处理和组织活动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在活动中,我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获取的信息,进行生动地展示。同时,又以互动的活动流程引领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参与、自行探究,让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活动主题的教学一课时完成。首先,进行“认识交通标志”“争当合格小交警”“新手上路”“案例反思”“自主创作宣传交通”这五个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看懂交通警察的手势信号,并且在模拟现实的场景中加以综合运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特别是在“新手上路”这一活动环节中,学生全体参与,扮演“司机”、“交警”、“交通标志”各种角色,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井然有序。他们会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和“车祸数据统计”,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强烈震撼,再结合自己身边的车祸案例,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最后进行“我为交通尽份力”宣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创作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去号召全社会每个人都来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引导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到生活中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仅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漫步其中,去领略学生们所迸发出的灵感的火花。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前搜集、制作交通标志,查询记录相关交通法规。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套、爱心卡片创意设计纸每生一张、文明小红旗 智慧小金星。

  教学流程:

  一、从生活中来,提出交通安全

  我们每天上学的时候,走在承水路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虽然是上学、上班高峰期,行人和车辆很多,但校门口秩序井然。大家天天上学,你知道为什么吗?(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对啊!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保证了我们在校门口的安全。

  先看大屏幕课件:交通标志图:执勤的交警叔叔、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非机动车辆通行……大家刚才都提到他们了,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结:不仅在我们校门口,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板书:每一天>,交警叔叔、交通标志灯、交通标志线、交通标志牌 <板书:交警叔叔、交通标志灯、交通标志线、交通标志牌>都忠于职守,联手为大家撑起一把交通安全大伞<板书:交通安全>,保障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守护着我们这座城市的安宁。

  今天我们就把马路搬上课堂来交流这样一个话题:交通安全每一天。我们的小朋友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要过马路,而要平平安安地回家就得先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二、到生活中去,探究交通信号

  1、认识交通标志,明确标志含义。

  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自己收集、制作交通标志,现在把你搜集的交通标志小组内交流一下。生交流。

  谁想把自已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生自由展示。

  交通标志不只这几个,还有好多好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想不想看?

  (这是人行横道标志,行人只能从这儿走;这是直行标志,车子到这里只能向前直走;这是向右转弯标志,车子到这里只能向右转弯;这是鸣喇叭标志,车子到这里必须开口鸣喇叭;……)

  谈话:看起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真了不起!大家仔细观察如果要把这些交通标志分分类的话,能分成几类?(生可能回答: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类:红色的是一类,黄色的是一类,蓝色的是一类。)

  <课件展示>黄色的是警告标志,红色的是禁令标志,蓝色的是指示标志。它们共同维护每条街道的交通秩序,保障我们的交通安全。

  2.学习交警指挥手势操,争当合格小交警。

  师:当然,和它们一起工作的,还有好多可敬的交通警察,哎,大家能看懂交通警察的手势信号吗?看不懂?别着急,小电脑会告诉我们。大家请看《播放视频交警手语操》

  师:看清楚了吗?想不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交警?我们来学两下。同学们跟视频练习。

  生:(练习)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学着两个动作,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自己想办法去学习全部。

  3模拟“新手上路”,体验交通安全遵守。

  三、案例反思,揪出问题根源

  1.案例透析,引发学生思考。

  师:虽然这些标志和交警叔叔时时提醒着我们可是社会上有些人他们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在马路上违章乘车,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等等。大家请看——不遵守交通法规录像

  师:同学们,此情此景,有什么话想对这些人说?

  生: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生:要做到红灯停,绿灯物,黄灯亮时停一停。

  生:不能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生:我想对行人说,请遵守交通规则吧,否则你就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生:我想对行人说,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2.数据分析,交通安全警钟长鸣。

  师:其实,在我们的国家,像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这惨剧的事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份社会调资料。<课件出示>

  据统计: 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290起,发生一次

  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倡导交通安全新风尚

  师:同学们,虽然交通标志、交通警察交通法时时在提醒着大家,给我们爱的关怀,可很多人还是意识不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交通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宣传使每个人都能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选择创作方法

  2.设计爱心提示卡

  现在咱们就按大家出的金点子行动起来好吗?拿出你的爱心提示卡,把你最想提醒人们的话写在上面。可以写给家人、邻居、同学、好朋友,还可以写给那些出租车司机们(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写出自己的心声,学生写完后,然后让学生读一读)课下把你的温馨提示卡送给你所关心的人,他们肯定会按你所说的去做,肯定会感激你的。

  3.教师总结: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

  1、与大家一起分享换牙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3、坚持正确刷牙,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自带牙刷

  2、教学器材:牙具模型;牙齿卫生宣传资料、图片;刷牙记录卡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请大家张开嘴互相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课件一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3、学生统计换牙人数

  4、教师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讨论: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实物投影出示45页图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4)……

  4、教师小结: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四、经验积累:

  1、现场表演:一个小女孩在哭,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为什么哭?

  2、学生自由猜测。

  3、继续表演:小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牙掉了,长不出来可怎么办呀?”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她。

  4、看图讨论:课件二,出示书44页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

  5、教师小结:一个人一生会长出两幅牙齿,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乳牙长到一定的时候(通常是小学低中年级)就会换掉,再长出来的牙就叫恒牙。恒牙如果没有保护好,掉了就不会长出来了。

  五、探究活动:

  1、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学生举例说明:

  (1)帮助咀嚼食物

  (2)帮助我们发言

  (3)健康整洁的牙齿能使我们看上去很健康精神

  (4)……

  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

  (1)多吃蔬菜

  (2)定期到医院检查

  (3)早晚刷牙

  (4)不咬硬的东西

  (5)……

  六、练习活动:

  1、个人演示:刚才同学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是怎样刷牙的呢?

  2、同学评议:

  3、课件三: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大夫是怎样说的?(边看边跟着学)

  4、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听《刷牙歌》集体拿出自带的牙刷进行练习。

  6、刷牙的时候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1)先往杯子里倒半杯水;

  (2)挤上适量牙膏;

  (3)喝一口水,先漱一下,把牙膏在杯中浸泡;

  (4)开始刷牙;

  (5)最后刷牙刷、牙杯,把牙刷放在杯子里;

  (6)把嘴涮干净,用毛巾将嘴擦干净。

  7、小组互相检查刷牙过程

  8、教师巡视纠正出现的问题

  9、课件四、小兔贝贝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

  七、分析判断:

  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牙齿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兰兰的故事(书48页图)

  4、课件五,判断正误: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么?

  (1)同学定时到医院检查牙齿;(对)

  (2)小同学牙疼不到医院救治;(错,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一位小哥哥用牙齿咬瓶盖;(错,不该用牙齿咬硬物)

  (4)晚上,一个小同学躺在床上吃糖;(错,睡觉前不刷牙还吃糖国会形成蛀牙)

  (5)一个小女孩吃晚饭在漱口;(对)

  (6)一位小姐姐早晚都刷牙。(对)

  5、教师小结:保护牙齿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保护牙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刷牙记录卡。一周后把记录卡带来,评选谁是“爱牙小标兵”。

  八、丰富知识:

  1、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牙齿保健知识,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www.Google.com搜索“保护牙齿”就可以获得更多知识。

  2、召开“爱牙知识竞赛”班会。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

  第一环节是为什么保护牙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健康牙齿在我们生活中起什么重要作用?又结合当前学生换牙期间少了牙齿对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不便,明确牙齿对我们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牙齿。

  第二环节是怎样保护牙齿。保护牙齿的方法有很多,如每天刷牙有助于保护牙齿的清洁,多吃绿叶蔬菜可以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不用牙齿咬铅笔等坚硬的东西,有助于牙齿长得整齐。其中刷牙是一项既有效又易于操作的好办法。可在实际生活中,能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人并不多,何况是小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学习刷牙的过程中,本课又分为三个步骤:1、评析。请同学到前边用牙模型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同学评析他们的刷牙方法正确与否。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看电脑演示以后,小组同学在牙模型上练习,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3、实践练习。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牙具进行练习活动,从而解决在刷牙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坚持保护牙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牙齿,知道怎样保护牙齿,还要能够做到坚持保护牙齿。这一环节先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每天早晚刷牙。再通过反面教育,兰兰得了牙病,原因是因为不坚持刷牙。不坚持刷牙,

  为什么就会牙疼呢?本课利用一个动画向学生讲明了这个道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最基本的生理常识,也认识到坚持每天刷牙的必要性。最后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促使自己坚持刷牙的方法——刷牙记录卡,还向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保护牙齿信息的网址。一张记录卡、一个网址使课堂教学充分向课外延伸。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从课改的新思想进行研究。一、生活性。本课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紧紧围绕学生生活来展开教学,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二、开放性。本课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多方面的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如:每个牙齿的作用、为什么要早晚刷牙等。三、活动性。本课教学设计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探究活动

  关于“保护牙齿”的探究活动

  1、记录从周一到周六早晚、饭前饭后的刷牙情况把自己刷牙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做到一次画一个。

  2、观察周围人的牙齿情况,给他们提一条建议。

  3、做家庭监督员,争做《护牙小卫士》。

  4、搜集牙齿保健的资料。

  参考意见:

  1、用表格来提醒、监督学生坚持刷牙来保护牙齿。此表比书上多一个要求,希望学生能时刻保持牙齿的清洁。

  2、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通过看图、看动画、学生刷牙的录像来学习、互评。

  3、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牙齿情况才是健康的,这样能将课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的建议要切合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看牙医。

  4、鼓励学生正确刷牙有持续性,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提醒身边的人,学生有成就感,进而自己努力坚持保护好牙齿。

  5、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

  关于种菜(花)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探究准备:

  几个花盆或瓦盆、泥土、花铲、菜种(青菜、大豆、萝卜、大蒜、葱)、花种(如牵牛花、含羞草、一串红)或花苗(如吊兰、太阳花)等。

  探究过程:

  1、把泥土放进盆里,用花铲松土。

  2、把种子撒在盆里,上面用一层薄薄的土盖住,放在向阳处,并注意保温。

  3、几天后观察、浇水,把几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20xx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想象未来的日记。课文假想了30年后人们的生活环境:出门要穿抗幅射服,还要放上除臭剂。为了不受温室效应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的特殊学校去上学。那时,水污染严重,以致于水中很难找到鱼。时常还要躲避酸雨的袭击。所有这一切都告诫人们:人类如果不断破坏地球环境,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

  能力目标: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重难点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提高小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调查周遭环境污染情况及原因。

  2、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调查反馈,做好铺垫。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周围环境污染状况。

  让学生通过调查周遭环境的污染情况,让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身边,并且,在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及时出示一些周遭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教师播放近几年世界环境污染报道,影片。

  在学生感受到身旁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把目光对准世界,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为底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好铺垫。

  3、生谈感想。

  在让学生听汇报,看图片、报道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小组合作,自学自悟。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完成自学卡上的内容。

  第小组,组长:

  ◆自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重难点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提高小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注意分工)

  ◆自学内容:

  1、日记中讲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打*号的题目可做可不做)

  恶化情况*

  产生原因*

  哪些东西是对环境有害的?

  2、讨论: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重难点词语,不理解的,请把它写在方框里,留待大组交流。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或觉得有创意的问题,把它写在方框里,大组交流。

  这张自学卡,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的。通过填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 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词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交流学习,解决疑难。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整理学习卡。

  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中作者描述的情景,再一次感受环境污染的所带来的灾害。而教师则在一旁整理学习卡,筛选,梳理学生的问题,以便交流。

  2、交流学习卡内容。

  挑出自学卡完成得最好的小组,请该小组派代表来讲述他们的学习成果,一方面达到交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让其它小组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

  3、解决学生疑难。

  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卡中挑出富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来,让全体学生来共同解答。

  四、引发思考,激发情感。

  让学生思考;20xx年真会像作者所写吗?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明白地球的命运掌控在人类的手中,如果人类能及时保护环境,我们的地球将仍是生机勃勃。以此,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为底下设计环境保护方案做好铺垫。

  五、设计方案,保护环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环境保护方案,让他们尽量做到切实可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我想对你说。

  2、地球妈妈,我想对您说。

  3、假如我是世界环境保护委员长。

  通过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运用所学的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并使他们保护环境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设计新意:

  1、小组合作,自学自悟。

  本节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调查周遭环境污染情况,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自学卡,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2、虚实交替,激发情感。

  这是一篇想象日记,作者通过想象,描绘20xx年环境污染情况。本课巧妙地把现实与想象交融,逐层过渡,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情感。首先,以实际污染情况导入,激发学生的危机感,从而引出文章,学习作者想象的20年后的人类生活情况,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保护方案,最后,再让学生写环保想象作文,让他们的环保意识再次得到升华!这样,把现实生活与想象的世界不断地交替出现,实现激发情感的目标。

  3、弹性自学,分散难点。

  课文中的一些环保名词,如:温室效应,臭氧层,酸雨等,学生较难理解,而这些知识,课文中并没有具体阐述,只能通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加以理解,因而,在设计自学卡时,我设计了打*号的自选题,小组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填写。并让他们写出小组不能解决的词语,问题。然后,通过大组的交流反馈,来理解这些名词,共同解决各小组的疑难,以此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尊重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钟、课件、钟面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教学时间:12月21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1.猜谜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认真听: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出示一个实物钟。

  2、说作用: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它能让我早起不迟到。妈妈就能按时来接我??)

  3、点题:原来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

  二、认识钟面的构成

  1、引导观察钟面,漂亮的钟面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教师电脑演示时钟走1分钟和快速走1小时让学生观察)

  2、学生独立观察,汇报同学间互相补充。

  3、教师介绍: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就是1-12。数字的旁边一共有12个格子。

  三、认识整时、半时

  1、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对钟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小明在什么

  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同桌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互相补充。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3、区别整时和半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

  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

  4、书写时刻

  我们认识了这些时刻,你会写一写吗?生板演(6:00)。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认一认

  (1)学生把小组内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调到与图相对应的位置。

  (2)学生独立认读时间。

  (3)请学生说说图中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连一连

  (1)学生独立认读时间,并动手把与钟面相对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2)3个小组分别用自制的钟面表示出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并读出来。

  五、趣味游戏,培养能力

  1、四人为一个小组,第一人拨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第二人读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第三人说出在这个时间自己会做些什么事。一人监督。

  2、实践活动: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明的一天安排的这么好,你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请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你的同桌听。生交流汇报。

  3、设计钟表: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画片播出的时间,下面就请你们拿出水彩笔,画出钟面,并画出相应的时刻。学生展示作品.

  六、布置任务,拓展延伸

  师:调查一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七、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请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大家一起帮你解决吧?

  2、老师希望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多发现、多请教,早日和时间成为最好的朋友。

  3、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反思:

  《小明的一天》一课是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明的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猜谜语,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促进学生的认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时针、分针和秒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钟表,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细而长的是分针。并演示分针走一圈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1格,并让学生跟着时针和分针的行走说说是几时。学生学习的热情高。

  3、加强动手操作,培养能力。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在教学中,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说说他是怎能样认时间的。由于学生活动用拨时间所花的时间多,说整时、半时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向数字几说的就少了。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的指导还是不够的。有一个后进生“12时半”说是“6时”,其他学生立刻订正说这是“12时半”我用两个学具钟,拨了“12时半”和“6时”进行了对比。却没有再问后进生明白了没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关爱后进生地学习。提高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这样才会使学生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词,会读8个生字词。

  ⑵ 初步学会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⑴ 初步培养自读能力。

  ⑵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之情。

  ⑵ 激发学生从小学好现代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描写作者心情变化和邓爷爷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了解作者难忘的原因。

  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邓小平的图片或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邓小平的图片和资料。

  2、放映多媒体课件。(有关邓小平的图片)。

  二、通读感知

  自由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想想这一天让作者难忘的原因。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

  ⑴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⑵ 想一想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⑶ 找一找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小结学法:读-想-找-读。

  3、学生根据学法学习其他段落,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边读边感悟:

  第二自然段:重点体会作者没见到邓爷爷时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

  第三自然段:抓住描写邓爷爷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邓爷爷的和蔼可亲,了解作者心情平静下来的原因。

  第四自然段:了解我怎样表演及邓爷爷的态度。词语搭配练习。

  第五自然段:理解邓爷爷的话“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第六自然段:体会我兴奋的心情,想象当时作者的心理活动。

  联系邓爷爷的话理解“肩上担负的'责任”。

  四、深化拓展

  1、小组交流:这一天难忘的原因。

  2、诵读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欣赏《天堂》《牧民的一天》等歌(乐)曲,激起学生对草原音乐的兴趣,并能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

  [智育目标]: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美丽的夏牧场》的意境,并能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自己搜集素材、自己组织、主持的班级音乐会“美丽的草原”,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知“草原音调”(主要指蒙古族的);自己组织班级音乐会。

  [教学难点]:在读谱教学中进一步熟悉1=G的五线谱音位。

  教学准备

  录音机 多媒体

  学生活动设计

  欣赏 唱歌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男声独唱歌曲《天堂》,这是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创作并自己演唱的。腾格尔生于内蒙古,从小就深受蒙古音调的浸润,又受过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所以,他的演唱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原汁原味的蒙族音乐风格,我们再来听一首腾格尔的成名之作《蒙古人》,歌词大意是“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的家里,辽阔无边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这就是蒙古人,热爱故乡的人。”

  教师请学生讨论旋律和歌声有些什么特点。

  2.欣赏电子琴独奏《牧民的一天》。

  这首乐曲运用电子琴多变的音色,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牧民一天的生活劳动情景。乐曲由五个部分组成,请先听引子(教师在琴上弹奏),再听A段和B段的音乐(教师在琴上弹奏)。

  (1)初听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各段落的分段和衔接。

  (2)复听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各段落运用的音乐素材及表现的意境。

  (3)根据音乐和课本上插图的提示展开想象,分别用语言来描述各段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4)按课本要求,将五段音乐排序并分别命名。

  3.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1)复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欣赏合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感受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效果。

  (3)请同学们思考在没有合唱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设计、安排各种演唱形式,将这首歌曲唱得更动听。

  (4)学生试唱各种方案,

  4.读谱练习《草原上》。

  (1)现在,让我们来视谱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草原上》

  (2)教师弹奏歌谱在括号处停下,请学生思考在两处括号内应分别填上什么音(在3。教师可以分别试填,请学生反复倾听后确定,这是培养调式感、主音感的很好练习,要引导学生注意上下两句应使用不同的结尾音,以造成呼应的关系。

  1、三音中选择)

  (3)在确定两处括号中应分别填上“3”和“(谱面上是1=F,但用1=D弹奏)”后请学生视谱随琴声学唱

  (4)学生独立学唱歌词,

  5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草原上的音乐,并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举办“美丽的草原”班级音乐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及早作好准备。

  设计意图

  例如:草原苏醒、愉快放牧、万马奔腾、欢乐歌舞、徐徐牧归。

  可采用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

  大多认为较为理想的是“层层推进”式,即前四小节领唱,中间四小节由男声或女声齐唱,最后四小节为男女声齐唱。但是,也可以“逆向思维”,即前四小节由男声或女声齐唱,中间四小节领唱,最后四小节齐唱。总之,不要搞“标准答案”,给学生以充分创造的余地。

  学生随教师琴声先从la1唱到do1,再从do1唱到la1,教师可用1=D的调高弹奏)并要求学生在课外续编第二段歌词。

  教后反思

  在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充分感受所了解的牧民的一天,然后用编创歌词的形式创作出自己心中最美、最独特的牧民生活。这种活动形式不仅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创造兴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也证明学生想象了和创造力是惊人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逐步发展成为开矿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的一组主题音乐欣赏,由五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通过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各种不同情绪的乐曲。

  教学目标:

  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

  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

  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一天》

  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

  1、请学生谈谈自己上学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

  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

  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

  (师):“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

  观察: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的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跑),走一步的时值与跑步一样多。因此:走=跑跑

  2、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3、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拍一拍

  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

  (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需要聆听的歌曲,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尤其是好的聆听习惯,因此,听之前先提醒孩子如何听。当然,我也很好的抓住了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的特点,初次完整聆听,分辨每首小曲描绘的场景,孩子们都能安静、认真聆听;二次聆听十分段听,并启发孩子们积极联想,运用对比方法比较每段音乐表现的情绪变化;三听又是完整听,而这一遍是跟音乐用歌声或动作自由表现音乐,体现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点,让课堂动起来。这样,将带着问题安静地听----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与活泼、自由的表现音乐相结合,“动静结合”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文意。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难忘?(自由地交流)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作者难忘的一天。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号。

  再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和新词,反复认读。

  三、识字

  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算、怦、容、灿”几个字。

  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识字方法举例:

  (1)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

  十—计目—冒官—馆平—怦

  谷—容田—奋山—灿屋—握

  (2)组词竞赛识字。如,紧—紧张、紧急、紧要、赶紧……普—普及、普通、普通话、普遍……将学生口头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多次重现生字,便于学生识记。

  四、朗读感悟

  范读课文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边读边指导。

  引导学生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围绕第一个问题,着重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等词语进行品读。

  围绕第二个问题,着重体会“我”在这一天的最大收获是得到邓爷爷的鼓励,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进行小组讨论。从“见到了邓爷爷”、“邓爷爷和蔼可亲”、“我受到了邓爷爷的称赞”等比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注意抓住“沉着地”、“顺利地”、“仔细地”、“赞许地”、“兴奋地”、“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词句进行品读。对于“肩上担负的责任”,只需懂得要从小学好计算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就可以了。

  从“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这句话里体会到什么,我的心情格外—————。(自由谈)然后读读这句话。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指名读课文

  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

  (一)在阅读实践中体会联系上下文阅读的重要性

  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我”的心会“怦怦地跳个不停”?

  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引导:心怦怦跳→紧张激动→马上要见到邓爷爷→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原以为国家领导人是尊严的。

  (二)自读领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

  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心情平静→和蔼可亲→慈祥微笑、高兴点头、紧紧握手)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意;

  2、抓住有关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的语段,把握绅士及母亲的形象特点;

  3、学会从平凡处感受关爱,体味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及人性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想:本文属自读课文,由学生自学为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我们可曾从陌生人那里感受到了关怀和关爱吗?人间各处自有爱,也许一个微笑,也许是一次伸手,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冷赠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爱的故事。

  二、自主探究:

  1、关于作者

  2、品读课文:

  记叙文的四要素是什么?请根据四要素概括“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发生了什么“悲惨”的事情?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狂欢节的圣卡尔罗广场,游行马车中的一位绅士收留了一个走失的女童并最后成功地将孩子交还给无比着急的母亲。

  分组讨论:请分别从绅士或者母亲的角度叙述这个事件。

  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明确:绅士:善良,充满爱心女童:天真,无助

  母亲:母爱浓烈游人:热心

  狂欢节最后一天是怎样一种情况?为什么作者要着力描述狂欢节最后一天的热闹非凡甚至疯狂的节日氛围呢?

  明确:装饰华丽热闹非凡人潮涌动锣鼓喧天

  为下文女孩的走失、母亲的心急(担心孩子被拐走、被踩死)做好铺垫。

  三、互动交流:

  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

  仔细阅读课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是如何刻画母亲这量角色的?请找出一些相关语句,细细品味。

  明确:

  (1)果然不出所料,广场对面的尽头有一个女人发疯似的用……我丢了女儿……人家把她踩死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女人这样狂躁不安地折腾了整整一刻钟……拼命打开一条通道。(动作描写)

  (3)有个女人一阵风似的朝马路……抓自己的孩子(外貌、动作描写)

  母亲的心急如焚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母亲对于女儿的担忧、重视以及疼爱。

  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为女儿的安全而焦虑不安甚至陷入恐慌,是一位重视、疼爱儿女坚强的好妈妈。

  3、文中帮助小女孩找到妈妈的绅士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绅士摘下假面具(动作描写)

  (2)车上那位绅士仅仅抱着女孩……并想方设法让小女孩安静下来(动作描写)

  (3)小女孩的哭喊声打动着绅士的心……向人们连声大喊:“快把她的母亲找回来。”(动作和语言描写)

  (4)他亲了小女孩一口……对她说:“拿回去将来做的结婚嫁妆吧!”(乐于助人,善良、慷慨)

  4、除了绅士和母亲,你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受到人们的爱?

  (1)“请你收下这个孩子吧……也妈妈可能离这不远了”(路人为尽快找到孩子母亲而寻求帮助)

  (2)绅士接过孩子,其他人不再唱歌了(尽快找到孩子母亲,人们停止了狂欢)

  (3)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都为这个美好结局而由衷地开心)

  四、检测反馈:独立完成《练习册》

  五、总结提升:

  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触?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应怎么去做?

  六、课外作业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邓爷爷植树的身影,今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邓爷爷亲切的面容。《难忘的一天》是二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主要是围绕学生生活写的。在本课中,我们看到了邓爷爷慈祥的微笑,和蔼的样子,那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和对祖国未来的展望。

  作为一个十岁的儿童,能见到邓爷爷本身就是十分难得的,还能为邓爷爷表演计算机的操作,并与邓爷爷面对面两次握手,更是让孩子激动不已、难以忘怀。“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这句话让小朋友知道了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同时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是篇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激动,紧张,高兴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尊敬之情。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重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难点:让学生理解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半。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练习朗读,整体感知。

  四.朗读感悟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五.书写指导“及、身”2个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2.感悟作者激动、高兴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尊敬之情。

  3.使学生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学会从小立志,努力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生字卡片出示,开火车认读。

  2.课件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3.回忆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快见到邓爷爷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生齐读1、2自然段。)

  (一)学习了第3自然段。

  1.自主朗读并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什么变化了?

  学生自由读,在书上找句,自主探究。

  2.交流:“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示句,读句。(相机板书:平静)

  3.提问:为什么“我”原本激动又紧张的心情会一下子就平静下来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给予充分时间)

  4.反馈,同时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

  (1)示句1:“邓爷爷来啦!”读出高兴与激动的心情。(感叹号的练习朗读。)

  (2)示句2:“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你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

  抓住“慈祥的微笑”一词理解。①什么叫“慈祥的微笑”?②怎样的人会带着“慈祥的微笑”?③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邓爷爷的什么?④感情朗读。

  (3)示句3:“我连忙敬了个队礼……我的手。”抓主“连忙”、“敬队礼”两个词语理解我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和对邓爷爷的尊敬;再从“高兴地、紧紧地”等词看出邓爷爷对我的鼓励。

  (4)示句4:“看着邓爷爷……下来。”抓住“和蔼可亲的样子”一词理解。“和蔼可亲”什么意思?从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前面的四句话中体会到“为什么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自主研读第4、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习第4段

  A、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表演很成功。)

  从哪里看出?抓住“沉着地”、“顺利地”读出对计算机操纵的熟练。

  B、“各种各样”看出了什么?(表演有难度。)指导朗读。

  C、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是什么表情?抓住“满意的笑容”。

  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邓爷爷对我的称赞)

  D、小作者这时的心情应该怎样?(高兴)指导朗读。

  E、引导看图,想象说话:如果你现在就站在这群看的人中间,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我也要学计算机。……)(自由说话,言之有理即可)

  F、朗读第四自然段。

  (2)学习第5段

  A、抓住重点词“亲切地、赞许地”理解,你看出了邓爷爷的什么?

  B、当邓爷爷听到我说“刚满十岁”为什么“再一次和我握手”?这时“我”的心情怎样?(更加激动、高兴)

  C、“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D、邓爷爷应该怎样说?用怎样的语气?(模仿读)

  E、感情朗读第五段。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兴奋”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感觉很兴奋?为什么“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作者高兴的心情)

  抓住两个“仿佛”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中“天格外的蓝,阳光更加灿烂”?

  (体会句子的深意,不一定要很具体、透彻、理解即可。)

  男女生分读,齐读。

  3.“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理解这句话。

  作者肩上的责任是什么?那你肩上有什么责任吗?(引导学生体会到要从小树立志向,好好学习计算机本领。)

  4.指导感情朗读

  三、情感升华

  1.全班朗读全文。

  2.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预设:要学习电子计算机。

  要好好学习,练得一身好本领。

  要为祖国作贡献。

  3.师总结:小朋友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只要认真、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仔、细。学生认读。

  2.观察发现,说说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

  3.师边范写边说重点。每一笔的位置、停顿强调。

  4.学生描红、临写。

  5.挑学生作业展评、修改。

  五、板书设计:

  8.难忘的一天

  紧张、激动→平静→高兴→兴奋。

  第三课时(半课时)

  一、写字指导“次、外”等6个字。组词练习。

  二、课后“我会读”完成。

  读词、理解并造句。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佩佳在失去的一天中失去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孩子们,今天是( )月( )日?昨天是( )月( )日,这一生还能回到( )月( )日吗?她多珍贵呀,有个小朋友却失去了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失去的一天》。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 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新词。

  ⑵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学:

  (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知道你们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我相信你们还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

  3、交流:

  ⑴读一读

  麦茬翻耕 砖砌 馋涎欲滴 绿荫如盖 游手好闲

  ⑵理解词语

  馋涎欲滴

  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馋涎欲滴?

  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你理解了馋涎欲滴?

  绿荫如盖

  看到这个词,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爱积累,老师很喜欢!)

  ⑶(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2——5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走进佩佳的生活。)

  三、精读 品悟

  ㈠1、出事自学提纲

  读2——5自然段

  ① 佩佳在这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② 当妈妈知道佩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时,佩佳是什么表现?

  2、自学

  3、交流

  ⑴佩佳这一天中,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妈妈让他干什么?(读书)他却在玩,这就叫游手好闲。烁烁你对游手好闲的理解?

  ⑵当妈妈知道后,佩佳是什么表现,谁能读一读。

  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①哪一个词写出了佩佳当时的心情?(羞愧)

  ②除了羞愧,还有什么?(害怕)

  ③品读: 试着读一读,读出佩佳的羞愧和害怕?

  ④美读:谁能用声音让老师看到一个羞愧又害怕的佩佳?

  ㈡当妈妈知道佩佳什么事也没有做,是怎么做的?

  1、读课文6——11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

  在佩佳失去的这一天里,其他人都在做什么?

  2、交流: 拖拉机手 砌工 面包师 大家

  3、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还有哪些人也在辛勤劳动?

  5、佩佳看到这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可我缺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

  品读:读了这句话,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心情?

  美读:能不能把这些体会送到这个句子中,让我们一听就能看到一个惭愧、后悔的佩佳。

  6、此时此刻,你想对佩佳说:————————————————

  7、你想想以后佩佳会怎么做————————————————

  总结:是的,时间就是——————————————————

  让我们记住伟人送给我们的话:

  ( )( )

  8、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检测:

  ㈠、我会注音:

  砌( )成 游手好( )闲

  ㈡、我会积累

  写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

  ——————————————————

  ㈢、我理解了课文:

  因为佩佳( 睡觉 )、( )、( ),所以他( )。

  ㈣、我受到了启发:

  学了这篇课文,我受到的启发是——————————————————————。

  五、板书设计:

  失去的一天

  佩 佳:睡、 坐、 吃、 嬉戏 ——游手好闲

  其他人: 拖拉机手: 麦茬地 翻耕懂得珍惜时间

  砌 工: 墙 砌好 辛勤劳动

  面包师: 面粉面包

  人 们: 书 还来借走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通过在什么时间,佩佳在干什么,人们在干什么?的练习说话,让孩子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从教学下来的情况看,我觉得“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这一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由于在这一环节,我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想象体会,理解、表达。为后面揭示文章的中心“失去的一天失去的什么”打下基础。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一天,通过对具体的事例的描述,展示了人们珍惜时间,在一天里做出的成绩,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切的关爱。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读文体会:什么叫“失去的一天”?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自读课文,读准读顺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相互检查,读勾画出的生字、新词,相互帮助。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绿荫如盖 佩佳 羞愧 馋涎欲滴 翻耕砌墙游 手好闲 麦茬地。

  4、分段抽读课文,比一比哪位同学读得更准确、更流畅。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师生评议)

  四、质疑

  把读课文时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 二 课 时

  一、精读课文,习得方法

  (一)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二)全班交流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研读重点词语。

  1、“游手好闲”

  ①、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

  ②、读课文1~5段,勾画出能够回答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板书:睡 坐 吃 嬉戏

  ③、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叫“游手好闲”。(板书:游手好闲)

  ④、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2、“羞愧”

  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请用线勾画出来。从“低下头”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

  ④、妈妈是怎样帮助佩佳认识自己的错误的?读课文6~10段。通过妈妈带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们在这一天的工作成绩。

  ⑤、读这部分课文,读出妈妈语重心长帮助孩子的语气。

  ⑥、齐读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⑦、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试着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二、拓展升华

  1、你知道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吗?

  2、你有像佩佳这样的“失去的一天”吗?

  3、师生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课后利用资料办一期班报。

  4、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030年的一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2.《设计校园》教学设计

3.《小池》的教学设计

4.bpmf的教学设计

5.《猫》的教学设计

6.《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

7.《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8.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