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时间:2023-01-14 15:44: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36封家书信后,书中母亲龙应台带着怀疑的态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我们这些做父母有一种难以说出口的压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触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书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满了乐趣,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吃个早饭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家开始忙碌各门功课,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么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动的29封信《第二颗眼泪》,内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们的儿女,哪怕是一点点,能了解自己。当少年儿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样的电影感动,为什么样的老歌着迷时,两代之间可能又多了一点点体贴和容忍。还没机场,中年的父母已经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们又异常的安静,少年们古怪地回头,好像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也曾经年少过。

  哈贝马斯的老师,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经说,Kitsch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假的感觉,把真的感觉稀释掉。昆德拉的说法更绝: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

  我喜欢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发丝在阳光里一亮一亮。简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还好昆德拉说,那第一颗眼泪不是,第二颗才是Kitsch。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无私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龙应台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龙应台发现,四年间,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是啊,其实父母并不会在意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多有成就,多有名气的人。他们只是希望我们的生活每天过得开心,平安,拥有安排自己人生的权力。

  书里在母子的对话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与母亲意见不合而争执的时候,但是龙应台并没有急火攻心,而是选择尊重,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中国有句古话叫“顺者为孝”,于是在生活中父母总是以自己“父母”的身份来压我们,什么事情都得顺从。稍微反驳一下就会被家长贴上“不尊重长辈”的名号。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方法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两代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3

  放寒假了,终于可以每天陪在小路身边,本以为一学期的住校生活可以让我们“母慈子孝”一段时间,可惜相安无事的日子只持续了一周......

  现在正值青春期的小路同学,总是让我感到教育的迷茫和无奈,每次想要交交心,可惜谈话总是在平心静气中开始狂风暴雨下结束。以前那个让妈妈牵手、听话、懂事,以至于让妈妈骄傲的小男孩不见了。现在我面对的,像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都变得无法理解。现在我们之间,犹如一道鸿沟,以至于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面对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困惑,选择了读这本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化品味、东西方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更多的是一种对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读来耐人寻味。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化在对话。

  对于作为母子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两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母亲拒绝奢华、崇尚简单生活,在生活上从不浪费、不奢侈,对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儿子怎么看待呢?儿子的评价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儿子非常疑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买点贵的、的衣服来穿?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再例如,对待写作,龙应台总是在多天前就准备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写稿子;龙应台写作时是"吹毛求疵,注重细节",安德烈写作时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SN一边写信给妈妈;龙应台把写作当做"事",安德烈把写作当做"玩",他希望写的本身就是一个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

  这就是妈妈,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己说"不"。

  对于作为中西方代表的两个人来说,两人的对话又揭示了中西方化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龙应台很惊奇欧洲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畏惧,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闯荡;为什么满脑子都是玩;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求他们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为什么他们的学校对他们没有期待,期待他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其实,这一系列的疑惑背后,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崇尚"个人思维",东方人崇尚"集体思维"。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意识里,一个人背起背包就可以走天下;而在东方人的意识里,即使玩,也应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大风吹或者躲猫猫,也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群体中寻找安全和快乐。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则是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就为了友情而来相聚,就为了聊天而聊天,就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感受一下微风习习的下午......

  通过龙应台的字,我再次审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吗?是父母的私有产品吗?父母有权利对子女的一生做出规划吗?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可能更多的是要求孩子按照我的要求走每一步。但,看看龙应台的字,让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父母仅仅是子女来到世界的一个通道,父母仅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护者以及成人后的守望者。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而父母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对于长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权利参与他的生活,或者帮他做出决定呢?

  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龙应台的字也给人很大的启示。当安德烈对妈妈说,他也许会很平庸时,龙应台这样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你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是的,人生过程本无意义,而我们就是要赋予它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生活的快乐。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时,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

  除了对工作的看法,龙应台对朋友关系的思考也很精辟。她又打了一个比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拦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以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友情的难得,殊不知,是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培植友谊。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但,即使是和十八岁的儿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里行间播撒下思考。亲爱的朋友们,在读艰涩的字之余,在繁忙走亲访友的间隙里,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放松一下,看龙应台到底在怎么说。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4

  我很惭愧,自从离开学校上班后,很少这样安静的看完整本书了,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次亲子阅读,有幸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为母亲感触颇多。这本书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在36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6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而作为读者,也在这36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两种文化在对话,很能引起共鸣的一本书。

  不过很可惜,据我观察,儿子你并没有认真去看这书本,只为完成作业——摘抄。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存在我俩之间。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独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你们渴望独立,你们也知道父母爱你,可是,却并不喜欢父母"太爱"你,你们觉得这种"爱"令你们透不过气来。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时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你们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自认为在养育你的过程中,还是采取的"放养"态度。像平时QQ空间你对也我们加密;跟同学网上聊的火热,满脸讨好地问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别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红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尴尬,我也从来不深问,也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探询,因为想想当年,妈妈我何尝不是对大人们敬而远之,和同伴儿却有说不完的小秘密。妈妈对你是开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无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国传统的部分,希望你最好听我的,最好永远依赖着我。

  还记得儿子你进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妈妈身边了,回家后特别不习惯,跟你通完电话会哭,那个整天腻在我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心情极度失落!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创世界,这来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学,你真正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独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抽时间全家出游,那些将是我回忆的最好时光!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母亲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伤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你未必会领情。

  但作为东方人母亲,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亲那样放任孩子你自由发展。你现在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妈妈的话会有诸多反驳,甚至是不削、对抗。你常说我们之有代沟,可是我自认是讲理的,我不会将自已的价值观强加于你,你也不用觉得我们之间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静气总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有时父母对你一些不当行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种管束,青春期总是叛逆的,当你真正成熟时回看自己会觉得当时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的提醒总是有收益的,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认真地审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之于孩子是爱,但爱不是占有,是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安分地做个拉拉队员,欣赏、鼓励、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预、指挥,让你去自由飞翔。我们永远爱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5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来阅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两个人之间的36封家书。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读完后,我们还互相交流了感想,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读了这本书,我第一次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认识了我的世界。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这句话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我跑去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妈妈:“如果我以后没有你们所期望的那么优秀,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长大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着平庸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很讨厌我?”

  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惊讶,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无论以后你选择了哪条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你不用与别人比,而是应该与自己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争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会无怨无悔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失望可能会有一些,但你永远都会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骄傲啊!”

  爸爸妈妈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啊!其实妈妈说的话与大作家龙应台所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读到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妈妈的内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经常与妈妈谈心,但经常不欢而散,总是聊两句就吵了起来,因为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学习或中考,我听多了就很不耐烦,就与妈妈争辩,妈妈的脾气也很急躁,所以我干脆就不聊了,然后谁也不理谁。其实我也能理解妈妈,因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现在的社会风气决定的,爸爸曾给我说过:“其实不是我们想逼你,而是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学习,而别人在学,你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被别人淘汰,被这个社会抛弃,将来你就不会有好的工作,爸爸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样的,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类似的一段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和妈妈心平气和的进行了一次心灵沟通,我发现妈妈的观点,几乎和龙应台的观点如出一辙,通过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妈妈也向我道了歉,检讨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回信,第一次进入了我的世界,原谅了我的叛逆。

  我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温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正是这本心灵鸡汤般的家书,让我和妈妈又一次认识了彼此!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

  母子通信三年,两人重新变成朋友,在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母子。

  在这本书里,只有36篇长长短短,絮絮叨叨的书信。然而,龙应台却将安德烈所遇到的问题不偏不倚,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我看来,再也没有什么话题比书中的话题更真实,再也没有什么沟通比龙应台与儿子的沟通更动人了。

  “信迟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个星期……别埋怨,儿子18岁了还愿意和你写信,你应该得意了。”书中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总会为儿子和妈妈说话的语气感到惊讶。随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当龙应台兴致勃勃地点开儿子的电子邮件,刚看前两句,还松了口气,接着看就开始埋怨儿子不懂事让自己担心,当看到最后两句后就坐立不安了:“没错,我们在黄金时代里,生活的信条就是性、药、摇滚乐”。

  这样的话儿子也敢说,而且是对着母亲说,外国真是这样开放?上次上生物讲到生殖系统时,老师都不出一言,只是让我们自学?更别说这么多的敏感字眼,简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栗,也要挨一顿训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形,龙应台慎重地选择了沟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们通信以来最短的信:“请你告诉我,你信中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还是隐喻?”在经过了几个胡思乱想的不眠之夜后,她收到了儿子充满讽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和我谈大知识分子的话题。这当然是隐喻,生活中有许多乐趣,药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让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达到了母子的沟通,避免了母子之间的情绪对立。

  有一次,安德烈写了一堆关于摇滚和嘻哈的历史,然后得意地说:“你听不懂我的意思,对不对?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龙应台马上回信给儿子,恶补了一顿关于摇滚乐和嘻哈的知识来越过儿子所说的代沟。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那个已十八岁,冷冷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接纳他。以至于马上赢得了儿子心悦诚服的表态:“我和我的母亲有了连结。”

  可很多时候,我那当老师的父母一点都不懂得这些,除了给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头苦读。当我说说LOL,听听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业来限制我。

  进走孩子的生活,倾听我们的声音,才能顺利的沟通。

  其实,青少年和父母总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代沟,为什么就不能像这对母子一样,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家长不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帮孩子做出一切的决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因为只有在尊重与沟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才会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羁”的时候先去尊重我们,与我们坐在一起耐心地沟通,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像龙教授一样该有多好。

  尊重与沟通,这个最容易被养育的辛劳所掩盖的母亲的最重要的工作,龙应台在不断地努力实践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她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7

  一本好书,一张睡椅,几束午后西斜的阳光,安静地度过下午。我喜欢读书,喜欢它像一位博学的老者为我排忧解难,让我沐浴在阳光下,让我看清大千世界。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亲爱的安德烈》,令我感触很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再次相遇,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龙应台有着学者的深刻和谨慎,安德烈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想法。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说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是啊,拥有了本事才能拥有选择的权利,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当拥有了自己创造的生活和尊严时,人生也就变得欢快和充满意义。

  书中又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各人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压抑……”

  人的一生很短,开始有父母的陪伴,后来有朋友的陪伴,再后来是妻子、孩子的陪伴。渐渐地责任变重了,孤独也随之而来,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诉说自己。

  对每一个人来说,父母见证过我们所有最初的岁月,而我们见证着父母最美好的岁月。我们终究是象棋中的一颗小卒,漫漫人生路终究一去不复返,一去不回头。就像书中:“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往前冲的路上,父母永远都是最温暖的港湾,成功与落魄,他们永远都支持着我们。是啊,普天下,也只有这样的爱,虽然注定以分离为终结,却不以欣赏为前提,不以结果而决定。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不管孩子年少时多么敏感和封闭,都尝试着以各种方式,纸条、书籍、信件来与孩子沟通,现在想来,爱只是前提,表示我们愿意,愿意付出,愿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们在彼此了解过程中所有摸索的成功与不成功,不能代替我们在表达和接受相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自我反省和调节,不能代替我们去表达、去沟通、去感受和了解。每位父母都在尝试用最真挚的心灵与孩子沟通,也是就是那实际效果甚微却清晰的态度渐渐打动了平静的外表下极度不安的心灵。

  读完此书,也让自己从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场只知道方向却没有精细地图的远行,很难判断百米之外,是沟堑,还是坦途,是深山密林,还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给出的爱,你拥有的爱,却可以超越境遇,不离不弃,始终如一。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

  十一假期归来,但心情还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乐。恍惚间竟又一周溜走,也许是闲下来的时光过得快。

  今天终于把计划中要读的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完了,也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如此经典。36封来往家书,她与大儿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诉说与质问,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们所经历或在经历的日常。

  论个人,他们聊个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来到我眼前。从打算留在这个城市的那天起,我们要开始奋斗,为房子,为谋生,为立足,而渐渐与故乡等这些字眼好像断了联系。家里人以我为荣,但褪去看似光鲜的外衣,内里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渐麻木的内心,对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读起18岁的人信中这些字眼,唯忆起少年不更事之时。

  论家庭,可能书中的安德烈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不知现在的他会跟母亲聊家庭的事情吗。想想我们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来,和以前的`二人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张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楼灯快灭完的时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能替他做的只有准备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想象自己以后的样子,一定像电视里那些厉害的人,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能够让父母不再操劳,能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来,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论社会乃至这个国家,我理解龙应台先生的经历让她没有那种强烈的爱国感,我也羡慕安德烈生在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见证了这个国家的昌盛,我爱这个国家,但出身草根,也见过底层的穷苦人,也庆幸我对他们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同情心。现在的工作,让我进入一个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样的事情,也对这个社会运行有了更多认识,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话的浪漫情怀就能改变的,只凭一个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龙先生所说的,"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愿你出走一生,归来仍是少年。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9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幸福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安德烈

  老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本应要使我们争取、抗争,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声表达的勇气。

  我们是90后,年轻的一代人。政治书上这样说:“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试验品,却还是听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声。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们身上聚焦。或许有人说,年轻才是资本。于是我们整日忙碌,为了成绩单上能有一个好的分数——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面临着中考高考,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坚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目光瞄准了市实验、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政治课本上讲得多么“天花乱坠”,一旦失足掉进了职业中学,去接受所谓的职业教育,就会成为没有前途的人。

  我们叛逆,我们会问:“后进者会有多么无能为力呢?”长辈形容我们“不见棺材不落泪”。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们当然会羡慕,尽管不愿意用自由换取。但深知将来自己也会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没有太多的选择,又将“美好”告诉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埋头于书本之中。也为了不让别人把“叛逆”安在我们头上。

  我们被各种爱包围,手机、电脑、电子书……父母当然会尽量满足我们的愿望,而自己却把烦恼隐藏起来,希望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没错,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教育成就辉煌。我们就这样被牵着手走路。父母说哪条路不好走,我们就不去尝试,父母说哪条路好走,我们就纷纷效颦……总是生怕我们这一代人吃苦。渐渐的,在长辈们的庇护下,成为养尊处优的一代。我们学过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艰苦奋斗精神”此刻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是不是真的应该“放手”?哪怕只是一会儿功夫。我们不是平庸,不是失败,而是看不到现实的出路。

  我们不害怕错误。我们敢于尝试。我们更应该是顶天立地的一代人。请松开手,有些路必须要自己走。不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更像是午夜的梦话。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2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 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 做女儿,做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3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4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5

  《亲爱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间虞老师推荐我看的一本书,是由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书信而改编成的书。对于这本书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早点阅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会更懂得妈妈的不容易和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到底是什么。书信中的内容包括了母子对文化、民主政治、独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与探讨。

  龙应台因工作原因离开德国,回到台北工作,而安德烈则在德国上学,她一走就是四年。为了更好的了解安德烈她强烈要求与安德烈互通书信,征得了安德烈的同意,这一通就是三年。在来来回回36封书信中,母子会因为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安德烈会很深刻的去思索问题的根源,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差异。东方人习惯集体思维模式,西方人则习惯个人思维模式,西方人在这种个人思维模式下越来越独立和自尊,而我们却随波逐流。安德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都会和母亲交流,而母亲给予他更多的帮助是鼓励和耐心的教导。

  最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距离的遥远、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让代沟越拓越宽,更多的是在书信中母子彼此间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十八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就像龙应台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着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的第28封信"给河马刷牙"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课,她对安德烈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到动物园里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感,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体验生活,你就会快乐。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们总是在追逐金钱和名声,树立错误的职业观,好高骛远。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义,我想使你快乐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读《亲爱的安德烈》给我很深的感触,尤其是在信中龙应台对安德烈的教导和鼓励,我不禁也会想起妈妈对我平日里的教导和鼓励,妈妈总是告诉我"无论身在何处,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所以每当我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很乐观的去面对,因为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同时,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应该是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就如同安德烈对母亲说的:"妈妈,您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您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二十岁的成人。您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吗?您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您的心态啊。也就是说,您到今天都没明白:您的儿子不是您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您的"别人"!"

  最后,我想说,不管您是仍在纠结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的父母,还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沟通的孩子,我想你应该拿起《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1-06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15篇12-09

我亲爱的小淘气观后感06-09

读《窃读记》有感01-07

读《白杨》有感01-12

读《边城》有感01-11

读《青鸟》有感01-08

读莎士比亚有感01-05

读《秘密》有感01-02

读《信任》有感12-28